第 67 章 念奴娇4
作者:春山有信      更新:2023-09-30 00:06      字数:3940
  【滔滔江水引起了诗人的怀古之思,他将目光转向了脚下的土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周瑜接过小乔递过来的酒樽,嘴角含笑:“苏轼也是善才。”

  看了那么多诗文,还以为东吴在后世无名,幸好还有个苏轼,周瑜再次在心里夸赞苏轼有眼光。

  一旁的小乔柔柔地笑:“夫君俊才,千载留名、后人仰慕也是常事。”

  周瑜听得心下熨帖,流芳百世是幸事,也是佳事。好男儿志在四方,他生逢乱世,便该一展所学成就一番功业,而这份功业在千载之下犹令人追慕感怀,还是苏轼这样文采风流的人物,怎能不让他欣喜非常?

  另一边的孙权同样十分高兴,兄长与周郎亲厚,他对他亦是十分倚仗,两方一荣俱荣,夸周郎就是夸东吴嘛!

  不过,他摸了摸下巴,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前面说苏轼被贬黄州而作《念奴娇》,赤壁陈兵之地,也不在黄州啊!”

  苏轼别不是搞错了吧?!

  曹魏。

  有些破防的曹操和孙权共脑了,他也忍不住开口刺了两句:“哼,连大战之地都不曾找准,还大言不惭作什么怀古词。”

  曹植和曹丕难得对视一眼,纷纷有些无言:诗家语上,一意求真反为不美,况且,没看人家前面都说“人道是”了吗?父亲多少带点个人情感了。

  他们腹诽着,却并不敢说出口,水镜里的楚棠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接着道:

  【故垒,就是旧时军队遗留下来的营垒的遗迹。故垒之西,有人说,那是三国时期的周郎赤壁。

  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有比较大的争议,根据我们书上的解释,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而不是三国时期的赤壁战场,赤壁大战的地方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

  苏轼本人应该是清楚这一点的,因为他在另一篇文章《赤壁洞穴》中曾经写到:“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

  所以他在词中的落笔也极有分寸,约之以“人道是”几字,表明这只是一个传言。

  但很明显,从后文的描述来看,苏轼主观上还是选择了“将错就错”,因为下阙他将怀念的对象锁定在了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周瑜。

  这也和前文一脉相承,是苏轼的想象之词。是不是赤壁之战的确切地点不重要,这是史学家需要考证的事,重要的是他在这里产生了一段感怀,这是纯粹的诗人笔法。

  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上文中泛写的怀古转入具体内容,聚焦于赤壁战场这一风云际会的时刻,他将赤壁具体所在的问题轻轻宕开,只为诗意的抒情。】

  苏轼笑了:“感怀之作不必求物真,唯求情真尔。”

  这是在肯定楚棠的想法了。

  苏辙也面露笑意:“孟子有言,说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虽然用在此处不一定恰当,但借赤壁之酒杯,浇胸中块垒,自是诗家笔法。以心怀观世事遗迹

  ,倒也无需求确地,求真情足矣。”

  主位的苏洵不由得捋须点头:“这诗解得确实中肯。”

  他到底年长,眼光极为老辣,楚棠的学识不一定有多高,但胜在涉猎面较广,谈古论今姿态悠然,这是盛世太平年月极为宽松的家庭环境才能养出来的女子。

  苏洵不期然想起自己的妻子程氏夫人,那个极为干练识大体的女子,若她能生在后世,不知又是何等风采?

  苏家父子各有所思,三国时期的曹操仍然不爽:

  “说得好听,就是偏袒!你们后人做起什么‘阅读理解’来,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不愧是建安文坛的翘楚之一,曹操的领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一流,都学会用广受后世学生诟病的阅读理解来怼人了。

  底下的曹植听到后颇有些一言难尽,小声嘀咕着:“这解得也没错啊!”

  父亲自己便是诗文俱佳,不可能不懂得这些道理,还是心眼太小了,嗯。

  听到儿子嘀咕的曹操:

  “子建啊,明日起,你便在府中闭门读书三日吧!”

  省得一天天在他面前口无遮拦地气他。

  曹植:?

  这就是,封建压迫吗?

  【旧时赤壁在眼下又会呈现出何等浩荡之景呢?苏轼进行了一个具象的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上阕写景中最着力的一笔,千百年来备受诗家称道,大家觉得,这几句词好在哪里呢?】

  这又是在做诗歌赏析了,苏辙跃跃欲试:“既咏赤壁,唯此一句直写赤壁景观,命以穿、拍、卷等字,尤为壮健切题,实乃不减唐人高度!”

  李白隔空赞同了苏辙的想法:“笔意阔大着力精劲,便是在大唐也未有能及,苏轼的词写得好啊!”

  李白颇为欣赏地将这几句词又玩味了几遍,越品越觉得精妙。他生性洒脱不愿受拘束,形诸于诗文中,也不耐律体的森严束缚,而偏爱那些意态朗畅、一气直下、句式舒卷自如的古体、绝句。

  词虽有定格,然而字句灵活,长短交错也有纵横之势,倒也极易于抒情。李白有些心动了,要不,他也填点小词?

  中唐。

  怀古圣手刘禹锡也不由得感慨:“此三句写赤壁景色,给人以惊心骇目之感啊!”

  北宋。

  欧阳修对这几句词赏玩再三,眼中的赞许几乎快要实质化:“乱石直插云霄,惊涛似欲将堤岸拍裂,两相激荡间卷升起雪堆似的浪朵无数,起起落落忽隐忽现,当真是蔚为大观。苏老泉这个儿子,真是让人眼馋得很呐!”

  梅尧臣亦是赞叹:“莫说是词,便是诗家也难有此等笔墨。”

  想到先前颇为盛行的白体、西昆体、晚唐体,梅尧臣便不由得感叹,这三家侵占宋初诗坛,如今看来却无一首可与课前出现的苏轼那篇《自题金山画像》媲美,梅尧臣开始眼红了,苏轼怎么不多写几首诗啊!

  南宋。

  辛弃

  疾赞道:“苏学士之词,

  确如前人所言,

  须关西大汉,执铁板高唱,非如此,不足尽磊落之气。”

  陈亮颔首,又忍不住打趣:“你的词风也颇为豪放,不知又该谁来唱。”

  辛弃疾大笑:“我之词,该是披甲锐士,执长剑矛戟,唱烈烈秦风!”

  “好!”陈亮拍案叫绝,“好气魄,便让我先做这个拔剑的锐士!”

  他铿的一声抽出桌上的长剑,拔剑而歌:“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他唱的是那首的《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辛弃疾向他举酒,知交心事,尽在不言中。

  一句提问激起了各大时空解诗的热情,无数苏轼的粉丝和在这里被他圈粉的人都不吝于自己的溢美之词,但也有人提出异议:

  “日前我曾慕名往赤壁游览,并未见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景,东坡辞赋微夸焉。”范成大一边摇头一边指出词中的问题。

  赤壁虽好,但苏轼这几句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对于景物的赏析,除了着意于其所构成的意境,大家更惯于从炼字、修辞等角度入手,我们一起来看。

  首先是“穿”“拍”“卷”这几个动词,穿,写嶙峋峭拔的石壁直插云天,表明山岩的险拔高峻;拍就是击打,涛声如雷拍打着岸边石壁,写出了波涛的声势浩大;

  卷即席卷,滔滔巨浪击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表明江水力量之大。

  同时,诗人又以“乱”和“惊”进行修饰,乱石,写出了岩石形状的险怪;惊,表现了水势的汹涌澎湃,而后面的雪又赋予浪花以清冽的颜色。

  短短三句,有视觉、有听觉,并杂以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引发读者的想象,呈现出一幅颇具声色、极富动感的画面。这样的写景之笔,哪怕放在整个文学史上,都是毫不逊色的。】

  苏辙略略往后一坐,嘴角翘起,神情舒泰。

  他哥说得也对,后世之人确实极为擅长夸词,他开始喜欢这种语言方式了。尤其是这些话还是用来夸他哥的,更喜欢了。

  唐朝。

  王、孟诸人俱是低头一笑:景有阔大、精微之分,苏轼这几句词豪气纵横、疏荡磊落,却也有雪色清冽的精微之笔,这样超绝的遣词用句能力,的确可以与诸古人同笑。

  南朝。

  谢灵运将自己手中的山水之句弃置一旁,他爱会稽的灵山秀水,也爱用笔下的清辞丽句为之描画,但苏轼词笔却又是另一种雄奇。

  “本以为一个李白便足以让人侧目,不曾想如今又出了一个苏轼。”他叹笑着摇头,不无艳羡,“仙才啊!”

  如今他不仅是要恨见不到古人,还要恨无法与天地同久,见一见后人了。

  南宋。

  评论家胡仔颇觉新奇:“后世解诗与我等当真殊有不同。”

  “怎么?”正在品诗的友人头也不抬地问。

  胡仔道:“我日前读东坡此词,

  批注曰,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前代论家如钟嵘、司空图诸人,亦是着力于短章小评,聊记所感。后世似乎赏得极细,这炼字、修辞,岂非一句便可赏出长篇?()”

  ≈ldo;▇()▇[()”

  “非也,”胡仔严肃地摇摇头,“如此解法便于传道受业,吾人若是能编一书,录前代佳作而详解之,于解诗、传诗,岂非好事一桩?”

  不说其他,这种解法当真极易于开蒙!

  胡仔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的想法竟会在后来蔚然成风,自南宋胡仔始,越来越多的诗评家尝试编写诗文赏本,用语之精、解读之妙令后世无数人拍案叫绝。

  更重要的是,由于诗文评的兴盛,诗评家们逐渐开始系统地梳理自己的观点,编之成理论专著,代代流传,后世中国文本解读之专门精深令世界侧目,无数东西方学者试图从中找到方法来突破自己阐释的困境,一个文化强国蔚然壮观。

  【在这里,诗人选取赤壁的典型意象,以乱石、惊涛、江岸、雪浪等,辅以贴切传神的动词,描绘了一幅赤壁江景图,营造出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意境。

  但它毕竟不是完全写实的。

  比如说,当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赤壁游玩之后,发现那里并不像苏轼词中所写的有“乱石穿空”之景,于是回来就写:

  家人们,避雷赤壁古战场景点!!!我去看了,就是一个小土山,和《念奴娇》里写的根本不一样,好失望,文案诈骗。苏轼写词也太夸张了!】

  才发表完看法没多久的范成大:???这是我的原话?

  苏辙冷笑一声:我兄长的词写得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