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5      字数:5021
  朱由校请周嘉谟等坐下,让魏朝换了热茶来。然后对公鼐说:“公卿,朕觉得你定的大婚仪程都非常好了。你尽可以放过自己了。”黄克缵点头说:“老臣也是这样劝他的。这已经是尽善尽美了。”公鼐不大满意,他觉得自己的学生这么出色、把朝事政事都处理的这么好,连着平定了辽东危及大明的隐患等。尤其是今年连着多少事情啊,西南的两场叛乱、山东的闻香教反叛,却没能让百姓流离失所,这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圣明帝王作为了。自己能做的就是让天子大婚在礼仪上让后世无懈可击。第894章 木匠皇帝149还是周嘉谟隐约猜到了一点儿公鼐未能说出口的想法。“孝与, 陛下目前在文治武功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已经都超过千百年来的许多帝王了。你不用担心后世会挑剔陛下大婚的礼仪。你只要想想大明那么多位天子, 都是内廷中旨宦官在民间选秀、然后从其中择选的皇后,而你教导的陛下,却自己挑选了大明朝勋贵第一家的英国公的嫡女, 就已经不逊色成祖了。更重要的是, 你拟定的大婚礼仪是非常完美的。整个仪式下来, 完全会超过了成祖当年娶妃。”周嘉谟的双眼真诚地看着公鼐说话,那神情由不得公鼐有半分怀疑。直到公鼐认同地点头, 他才移开了目光。心里暗叹,真不知道神宗怎么会糊涂到挑中公鼐做光宗的经义老师。难道光宗就没发现公鼐的偏执, 还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唉, 事事都要最好的、最完美的, 这世上怎么可能啊。幸好光宗登基后没让他做吏部侍郎……幸好天子用他做礼部尚书, 要是让他做了吏部尚书,可能满天下都选不出能用的臣子。幸好天子没有被公鼐带歪, 不然满朝的文武都不用活了。周嘉谟这猜中了公鼐的一部分心思, 另外没猜中的那部分,才是重要的呢。因为公鼐觉得他的陛下委屈了,还屈大了呢。因为夏天的时候, 西洋荷兰人突然袭击蚝镜, 朝廷不得不立即征召木匠造新船、工匠坊也加班加点研制新炮。新船新炮的研发制造都需要银子啊。朝廷预留的应急银子,都用去救援三省地动中受灾的百姓。虽省下了往年向辽东的那无底洞的大部分投入,但兵部接连遭遇西南的两场平叛, 兵部没余款给付工匠。最后还是陛下发话,停了大婚的诸多准备、挪用了“娶媳妇”正在用的银子。那是去年预算就留好的大婚银子,说好的专款专用,最后挪用的是陛下的那份。比成祖娶徐氏王妃的礼仪隆重盛大,本来就是应该的。他的陛下现在是迎皇后。再说了,潞简王、前福王都与社稷没半点功劳,可是他俩哪个成婚的时候,不比他的陛下奢侈。但是公鼐知道自己的这话不能说出口。潞简王与前福王不配与陛下相提并论。可他就是觉得他的陛下委屈了。因为向江南海商举债的银子,九月底才到京师,让好多事情都来不及准备了。朱由校还真就不知道公鼐为他抱屈的心理。他只是认为眼前这毋庸置疑的大才子,有着大才子相伴相生的、凡事要完美的个性。故而他在周嘉谟劝说公鼐的时候,也非常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配合,证明老尚书说的很有道理。公鼐见天子没提出异议,心理就放松了一些,有点儿信了周嘉谟的劝告。边上陪着的周如磬见公鼐松动,赶紧就把他手里掐得紧紧的仪程夺走。“陛下,臣这就让礼部按着这仪程去做了。羽林卫那边、还有司礼监,都得配合着演练一遍呢。”刘时敏也赶紧行礼,跟着周如磬退出了乾清宫。阿弥陀佛,公尚书总算是拿定了大婚的礼仪程序。躲在角落里的王安也迅速地跟了出去。他是为天子大婚的事情,特意从辽东赶回来的。公鼐与他抱怨过一次委屈了天子后,王安就把嘴巴闭得牢牢的。他知道自己要是应和了公鼐,公鼐就很可能会在朝堂上把天子受“委屈”了说出去。那成什么了?!因为这事儿属于不能深究的。真让公鼐到朝堂上说一句,可就坏了事儿了。虽然朝廷文臣武将都知道天子为国事挪用了大婚的银子,都知道委屈了天子和皇后。但皇爷也顺势把抄捡自成国公府和潞王府、福王府等王府得来的金银等物,光明正大地拿出来使用了啦。因为西洋人“举债”的银子到京后,户部把该给天子大婚用的那部分,还是交到了内廷。皇爷真屈着了吗?可能也就公尚书一个人认为天子委屈了。呵呵,咱家明白事儿,咱家才不与天子这偏心眼的糊涂老师去分辨。自从钦天监择定了天子大婚的时间,英国公府整个就投入嫁女的忙碌中。天子隔三叉五的就会派曹化淳或者方正化过英国公府,有时候是送几碟子点心,有时候是几支钗,还有的时候干脆就是兵器。□□、短剑等等不带重复的。及至最后装嫁妆的时候,英国公夫人都犯愁了。“去个人把国公爷请回来。”英国公急忙会内宅,却见夫人满面的愁容加愠怒。“这又是谁招惹你了?你养的好闺女都要做皇后了,还有不开眼的人?”英国公夫人把手里的册子塞到丈夫手里。“你快看看。这都是天子这两年送来的东西,你闺女都要带进宫。可这些都是兵器啊。这怎么列到嫁妆单子上?这怎么往宫里送?唉,我说了还不肯听,这不是给家里埋祸吗?”英国公最近都绕着内院回避,不到万不得已不回内宅。他怕了妻子的和女儿之间的分歧,每次喊他做仲裁的事情,都令他在妻女之间不好做出选择。女儿是掌中宝,妻子陪了自己三十多年,三子一女都养的出色……“唉。”这又是一次难选边站队的事儿。“你先别急,我去和女儿说。”“就是,她如今只肯听你的话了。你好好和她讲明白,这些东西不能带进宫的。天子愿意给她,咱们府也得晓得分寸的。唉。”英国公夫人觉得这一件事儿就愁得自己半白了头。英国公可没去劝说女儿,他拿着那几页兵器册子,进宫去找朱由校。“陛下,这些东西宫里还有吗?”朱由校接过来一看,笑笑说道:“这些都是工匠作坊做的,张卿想要?”英国公点头,“这些是陛下这两年送到臣府上的,皇后想放进嫁妆里带进宫。既然陛下说是匠作坊做的,这一份就赐给臣的几个孙子。”朱由校明白了英国公的潜台词,笑笑也就应允了。“曹化淳,你跟着国公爷过去与皇后说,宫里还有更好的呢。这些就留给皇后的小侄子们玩。”英国公对着天子就行大礼致谢。王安赶紧上前搀扶起国丈。曹化淳乖乖地撂下手里的事情跟着去英国公府。等出了宫,曹化淳才说:“国公爷,送到你府上的那些东西,都是陛下令人额外精制的。咱家明白你的心意,可若说是匠作坊做的,你就要都留下,可让陛下一番心意付诸流水了。”“唉。那可都是杀人利器呢。”英国公喟叹不己。“张家还有几千口的族人呢。陛下愿意送,等皇后进宫后,他爱给多少给多少,我是不能让这上面的一件带进宫。一会儿你见到皇后,知道该怎么说?”曹化淳见英国公脸色肃穆,心里打个突儿,忙答话道:“知道知道。陛下说了这些留给国公府上的小公子玩,宫里还有更好的呢。”英国公完美解决好夫人踢过来的难题,笑嘻嘻地去内宅表功。“夫人,你看看你看看,我都劝了你几次不用着急了。这样好看?天子愿意送兵刃,进宫了爱怎么送就怎么送。”英国公夫人气得头疼,“到宫里用天子后送的兵刃惹事儿,你就能摆平啦?她还要带那春夏秋冬四个丫鬟进宫。我是哪辈子没修好,欠你们父女的?你要不教导闺女习武,哪里来的这么多麻烦事儿。”英国公闷头听妻子唠叨。等妻子说累了,端起茶杯的时候他才说话。“京里大户人家媳妇生产,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母子俱亡的。可是你看咱们张家,不论是前几代嫁出去的女儿,还是这几代娶进门的媳妇,可有一个生产艰难的。老祖宗也是为了后辈孙女,才定下张家女、张家媳必须要习武、要能跑马的。且我教导陛下两年武技,别说现在,就是一年前,让咱们女儿和她那四个丫头一起上,早就不是陛下的对手了。咳咳,她爱带进宫就带进去。女儿也是明白事儿的孩子,不会给家里闯祸的。”“你也说了她还是个孩子。这进宫以后,我就是想接她回娘家住两晚都不成了。”英国公夫人开始哭起来,英国公顿时头大。说到底妻子就是舍不得女儿进宫,变着花样地作他啊!不管英国公夫人怎么舍不得,腊月还是一天天地临近了。到了大婚的日子,张嫣换上绣满了五色翟纹的深青色的袆衣,层层额礼服裹着她不能做出大幅度的动作。她只能在内廷女官和侍女立冬的搀扶下,缓慢地移动。迎亲的鼓乐来到英国公府门前,张氏一族几千族人,立即分男女跪在内院和外院。礼部尚书公鼐亲自来英国公府行册封礼。两位紧紧跟在其身后、持着赤金节仗的迎亲使,是公鼐特意从满朝进士中挑出来的仪表、礼仪最佳者。三人神色庄重地由英国公府的正门进入,在他们身后是供奉这皇后金宝和金册的龙亭,一架明黄色的大礼撵也由十六位仪表出众的羽林卫抬进了国公府。公鼐在张氏族人的跪拜中,向英国公宣读了天子迎娶皇后的制文,然后把朱由校亲笔书写的皇后金册和金宝,从龙亭中请出来,由尚仪局的女官向跪拜的皇后朗读,待张嫣接过金册金宝,在女官的帮助下,带上饰翠的九龙四凤金冠,三跪三拜后,册封大礼完成。册封礼之后就是奉迎礼。尚仪局的女官在前引路,陪嫁丫鬟搀着蒙上盖头的皇后,将人扶进凤舆。迎亲使在前开道,一对对宫娥和宦官跟在凤舆的左右,其后就是皇家赐予英国公府的聘礼、皇后的嫁妆跟随着逶迤出府,在喧天的鼓乐声中向紫禁城而去。作者有话要说:明洪武三年间规定:皇后礼服翟衣,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穿礼服,皇后礼冠为凤冠,穿袆衣,深青地,画红加五色翟(雉鸟)12等(行)。配素纱中单,黻领、朱罗、彀(绉纱)褾(袖端)、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深青色地镶酱红色边绣三对翟鸟纹蔽膝,深青色上镶朱锦边、下镶绿锦边的大带,青丝带作纽约。玉革带。青色加金饰的袜、舄。永乐三年改为冠式是饰翠龙九、金凤四,中一龙衔大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40片,大小珠花各12,翠钿12,3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12,翠钿12。托里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样。珠排环一对。描有金龙纹,顶有21颗珠的黑罗额子一件。衣改用翟衣,深青色地,上织12对翟鸟纹间以小轮花,红领褾(袖端)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织金色小云龙纹。配玉色(极浅的青绿色)的纱中单,红领褾襈裾,织黻纹13。深青蔽膝,织翟鸟3对间以小轮花4对,酱深红色领缘织金小云龙纹。玉革带用青绮包裱,描金云龙,上饰玉饰10件,金饰4件。青红相半的大带下垂部分织金云龙纹。青绮副带1。五彩大绶1,小绶3。玉佩2副。青色描金云龙袜、舄,每舄首饰珠5颗。[1]有一本书《中东宫冠服》,是明刊,残存六册。有"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及"□□之章"印。故宫博物院藏有复印本。六册标题包括:中宫冠服、东宫冠服、亲王冠服、世子冠服、郡王冠服、东宫妃冠服等。旧书网要11300,望而兴叹。第895章 木匠皇帝150天子大婚的第三日, 南居益将荷兰总督的特派使安德鲁送到了京城。让崔景荣说多余将人送过来。想赎回被大明活捉的俘虏, 还不想先付了蚝镜和厦门的损失, 做梦还比较快。左庶子、侍讲学士孙承宗被天子点去接见荷兰的特使。那孙承宗本就与熊廷弼是一类的人物,热血好战还有谋略的进士,又得了天子密旨要荷兰赔掉裤子, 自然是漫天要价了。谈判了三天没有任何进展, 孙承宗便借口感冒就休假了。反正蚝镜哪里的百姓没什么损失, 葡萄牙人也被广州知府、香山县令劝离了,那四十多个荷兰人, 被交到广州府做苦役。南居益俘获的那些荷兰人,则被勒令在厦门修复当地被损害的民宅, 修筑厦门海港等。孙承宗才不着急呢。等工部再造出几十艘快船和几百门的火炮, 他就可以领军去吕宋, 先与西班牙人讨旧债, 再与荷兰人讨新寨。慢慢来。孙承宗一休就是十天不见人影。等不到大明朝廷来谈判的官员,鸿胪寺又按日送上每天的账单。看着每日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银子, 安德鲁与鸿胪寺的官员申请自己去京师找地方住。孙承宗给的答复是不准。“出事儿了算谁的?西洋人有火铳, 万一走火伤了百姓怎么办?厦门死伤了不少百姓,京师的百姓要报仇,杀了谈判这几位特使谁负责?”然后急得团团转的荷兰特使惊恐地被告知, 很快就要到大明的官员的传统假期了。从“小年”开始放假, 直到上元节之后才会恢复办公。整个假期的长度超过了西方的圣诞假期。安德鲁看看每日流水一般出去的银子,再不赶紧有个结果,他担心自己会付不起住宿的费用了。跟他同来的一个古里人、荷兰语——汉语的孙通译, 给安德鲁特使出主意,让他给孙学士送礼。可是礼物怎么送去,又怎么样地被孙通译抬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