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5      字数:5060
  孙承宗不收,还告诉去送礼的孙通译,“大明的官员早就没谁收礼了。本官清廉致仕,可恩荫儿孙做官,还有一份养老银子拿。收了你们这点儿礼物,不仅会被御史弹劾得丢官,还失去了恩荫儿孙的资格。”大明的官员开始往清廉的方向转变。这多少与取消了士人的免赋税、开始切实地实行恩荫制、清廉养老银子有关。要说惩治贪污受贿,太/祖来的更犀利,砍头、剥皮、流放,都没能阻止l 官员收受贿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虽然制定了恩荫制度,同时又多次表示最反感靠祖荫为官。导致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甚少有文官能够顺利为儿孙谋到恩荫的官职。所以文官拼命在有权的时候为儿孙攒家底,买地、买铺子、存银子,谁家的儿孙敢保证都能考上举人、进士的。有的孩子就是不开窍,连秀才都考不上呢。朱由校在登基之初就与周嘉谟和黄克缵商议了无数次,为解决官员贪污之事下了不少的功夫。最后还是黄克缵建议把恩荫的事情落实了看看。“陛下,除了个别官员为自身的奢靡收受贿赂,大多是为了没可能出息的儿孙筹谋。要是让每个官员都意识到清廉为官,以后真的能恩荫到子孙,或许就不会铤而走险了。”明代文官荫叙制度是有严格的标准。《明太祖实录》载有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用荫,以嫡长子。若嫡长子残废,则嫡长之子孙以逮曾玄;无则嫡长之同母弟以逮曾玄;又无,则继室及诸妾所生者;又无,则旁荫其亲兄弟子孙;又无,则旁荫其伯叔子孙。其二,用荫者,孙降子,曾孙降孙;旁荫者,皆于应叙品第降一级。看看,只要做官了,连曾孙都能受益的。其三则是正一品官,荫其子于正五品用;从一品子,则从五品用;依次降到“正从七品子,则于未入流下等职内叙用,如递运所、驿丞、闸坝官之类。”意思就是老子混到个七品官,儿孙也能吃上皇粮有个不入流的混饭吃的地方。而且对恩荫的子弟参加的考试要求也不高,年二十五以上,能通本《经》、《四书》大义者就可叙用。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只能恩荫一子。针对官员索贿受贿之事,朱由校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便依着黄克缵的提议开始试行。不想试行两年后,效果就真的很明显。替安德鲁送礼的孙通译,其祖先是跟随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大明水手,因病留在了印度古里。以后就娶了当地的女子,在古里讨生活。他是这次跟着安德鲁来京师,还有寻根的意思。可是过去了两百年了,他提供的那点儿资料,孙承宗只能说尽力帮他寻根了。这事儿孙承宗转身就报给朱由校知道,然后事情就交代给锦衣卫去核查了。对于这时候的大明,出哪儿都要有路引的时代,跟随冯保下西洋的水手自然也有记录。不过就是锦衣卫吃多些灰尘,还是把孙通译的祖先翻查了出来。孙通译登门,孙承宗自然把结果告诉给他了。然后万分感激的孙通译,就在孙承宗的有意询问下,把古里的荷兰人情况、特使安德鲁等人目前的窘况都一一说了出来。孙承宗非常高兴。就向他透露道:“本官不瞒你,告诉你一点儿实话。朝廷为厦门那一战付出了三百万的银子,还挪用了部分皇帝大婚的银子呢。这银子荷兰是必须要先赔付了的,然后才能谈及赎人等其他事情。”孙通译听说是三百万两银子的打底赔偿,立即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把话带回给荷兰特使。孙承宗现在是一门心思向上努力、向公鼐学习,最后不能做到尚书,做三品的侍郎还是可以的,那长子孙铨就可以从七品县令起步。这可就与两榜进士是同样的起步了。这也是他爱惜资质普通的长子的慈父心意。所以,他想凭着帝师有机会出头做事的时候,先把谈判之事做的光鲜好看,以后才有资格跟天子申请去吕宋。孙通译回去与荷兰的特使如实地汇报了孙大人的意思。“三百万啊。”安德鲁哀嚎。那六百多士兵是不值三百万银子的,可是九艘盖伦船呢?还有船上的那么多火炮。那可是属于东印度公司的财产。不管大明最后肯不肯降低赎金,自己必须要拿到大明朝廷的官方文件,才能够回去交差。于是安德鲁开始哀求鸿胪寺的官员,请求与孙学士继续谈判。孙承宗在家休息了十天,拿捏了足够的架子,才回去鸿胪寺谈判。最后安德鲁也不想在京师继续这无望的谈判的,带着孙承宗给他的条件匆匆离京。张嫣陪着朱由校看孙承宗递上来的谈判汇报,笑着说:“孙大人真是个妙人。那九艘船荷兰人要不拿银子买,他就要送给西班牙人。陛下同意?”朱由校揽着美人肩膀,笑着说:“荷兰人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银子来赎买的。朕就当那三百万用来造了九条大船、千门火炮了。开着荷兰人的战船去吕宋,要是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有在这九条大船的炮火下脱逃的,回去汇报也是荷兰人攻击了他们。”“让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开战?”“是啊。让他们先打一波,热热身。这些西洋人来东方就没怀好心。”小皇后点头。“是啊是啊,先用火炮炸毁了厦门水师,然后要求朝廷把所有的东西都得经他们去卖。这要是朝廷没快船大炮,打不过他们,岂不是就得如他们的意愿了。”“梓童说的对。他们就是这样叩开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一边的高几上放着特意从广州府弄来的地球仪,朱由校得空的时候,就给小皇后讲讲地球仪上各大陆、各国家。张嫣的面前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小皇后如饥似渴地学着新知识,数术、几何、枪炮、造船等等,忘记了要与天子再次较量。对朱由校来说,张嫣那点儿子功夫,还不够他一只手对付的。可打击了小皇后最骄傲的武技,还不如另外给她找点儿感兴趣的事情做。既不伤小皇后的自尊心,自己也能落得清静,也算是变相的养成乐趣。第896章 木匠皇帝151英国公夫人从女儿进宫就寝食不安。庙祭之后, 皇后派了曹化淳来宣召她进宫, 她立即激动得红了眼圈、 嘴唇翕动着说不出来话。世子夫人赶紧打发丫鬟给曹化淳上茶,歉意地告罪。“曹内相莫见怪,我母亲这些日子睡的不太好。”曹化淳哪里敢在英国公府充大个,皇爷把他派给皇后,交代得多清楚啊,伺候不好就打发他去庆陵守着先帝。看看王安和魏朝师徒俩,硬是舍得从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的角色,退到乾清宫去做主管,不说活的比刘时敏舒服自在, 只看皇爷对王安师徒的信任,绝对是内廷的第一份。再看看皇爷现在只让司礼监处理一些内阁送过去的不要紧的折子, 各部的尚书和内阁有急事、要事, 都是直接到养心殿禀报给天子的。这也让曹化淳隐隐感觉到, 是皇爷暗示、允许这么做的。可这样下去, 会让司礼监慢慢失去权柄, 甚至彻底沦为以前只伺候天家起居的奴才。有了这样的认知, 在天子问他和方正化, 谁愿意去坤宁宫做主管的时候, 他立即请命愿意去坤宁宫。所以他在英国公府是不敢托大坐实了的。他恭敬地站起来对世子夫人说:“叫我小曹就是抬举了。能得内相称呼的,满司礼监也就王安王内相,还有刘时敏刘内相。皇爷允许他俩自称为‘臣’的。”英国公夫人喝了两口茶水,有了这么个缓和,情绪也平静下来了。顺着曹化淳的意思, 改了对他的称呼。“曹太监快坐下喝口热茶驱驱寒气。唉,到底老了,我这才几年没进宫,一听要进宫就突然慌乱起来,简直太丢人。娘娘可好?”其实叫曹化淳为太监也是逾格了的,但也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称呼了。“娘娘非常好。前些日子还和皇爷比试了一回拳脚。”唉果然是个不听教导的。跟谁都要比划比划。英国公夫人急得站起来问道:“可伤着了?”曹化淳误会了,笑着回答:“皇爷哄着娘娘玩笑呢。怎么舍得娘娘受伤。老夫人进宫看看娘娘就知道了。”“那天子呢?”英国公夫人刚才是没敢直接问天子是不是伤着了,见曹化淳回答的不切题,只好点名追问了。“皇爷?”曹化淳被问得愣了一下子,皇爷在整个比试过程中就像大人逗孩子玩啊。莫非国公夫人以为娘娘武功比皇爷高?“也没伤着啊。皇爷现在每天给娘娘讲西学呢。娘娘说请老夫人进宫将几个侄子都带着,也请夫人们一起。”英国公夫人略略皱眉,“这可以吗?”曹化淳赶紧回答:“是皇爷提议的。说不能陪同娘娘回门甚是遗憾,明儿会传召英国公等在乾清宫用午膳,一家子团聚,就当是回门了。”喜得英国公夫人直念佛。曹化淳出了英国公夫人的正堂,将方才收下的荷包还给世子夫人。见世子夫人一脸愕然,忙解释道:“皇爷是不准内侍收任何银钱的。若是世子夫人体恤,就赏咱家几个给小公子们预备的过年的压岁锞子。三五个的新鲜花样,或许皇爷就让咱家留着把玩了。”世子夫人赶紧令人去把准备过年的金银锞子端了一盘子过来。曹化淳自己上手,挑了只有半两重的金猪、银猪各一对,又挑了四个同样大小的金银猪,分给跟随自己来的小内侍各一对。“这合了明年的属相,做的又精巧可爱,想来这几个锞子承恩公府赏下来了,皇爷会给国公府面子,允了咱家留下做个念想。”世子夫人还想让他们多拿几个。曹化淳赶紧拒绝。“不敢瞒世子夫人,咱家还想好好伺候娘娘呢。让皇爷知道咱家敢端了这么一盘子锞子回宫,那就得立即去庆陵陪先皇爷了。”世子夫人看向丫鬟手里的荷包。曹化淳压低声音说:“司礼监这两年死的可都是敢收大人荷包的。敢送银子的大人也被训斥了。世子夫人就怜惜咱家在宫里不容易,往后别准备这些了。”曹化淳把话说明白说透了,自然也有他自己的打算。自从宫里清出去了近十万的太监和宫女人,每人的月例都加了好几倍、年节的赏赐也都丰厚、去各处办事也无人敢勒索孝敬了。人少了,事儿也就少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的,谁也不敢用奸耍滑推诿误事,事情反而清爽好做起来。要是就这么太太平平地混到养老的年纪,单靠攒下来的月例和年节赏赐,就够自己养老的了。何必要冒着被仗毙、打发去守陵的风险,收外臣的银钱呢。第二日英国公夫人带着三房儿媳、还有六个孙子都早早收拾整齐了,英国公父子是要去衙门应卯做事儿。女眷跟着男人一起出门,赶在宫门没开之前就到了紫禁城等着了。几个男孩子都坐在英国公夫人的马车里,困得东倒西歪。英国公夫人看着奶娘把还睡着的小孙子裹得严实,也在忍不住地担心,一会儿要顶着西北风把孩子抱进去,这要是着了风寒可怎么好。唉,女儿到底是还小,想不了这么周全,怎么就要把小侄子都带进宫里呢。总算等到宫门开了,守在英国公夫人马车边上候着的管家,见了老远跑过来迎接的曹化淳,忙向车内禀报。“老夫人,曹太监出来了。”英国公夫人赶紧下车。管家过去把大房的老三、还有二房的俩孩子抱下来,看着大房的俩大孩子自己下车,看着世子夫人车上过来的三夫人,把六少爷从奶娘怀里接过去。“老夫人,老夫人。”曹化淳跑的气虚喘喘,“怪小曹昨儿没说好时辰,让老夫人在宫门前等着了。请老夫人先上轿子。”曹化淳还带来一顶暖轿。让英国公夫人说她就是不能上阵,走到坤宁宫还是可以的。但看看三儿媳抱着呼呼在睡的小孙子,她就对曹化淳致谢:“劳你费心预备轿子了。”曹化淳赶紧躬身回答:“小曹该干的。是娘娘吩咐了的。”英国公夫人听说是女儿吩咐的,顿了一下子转头吩咐三儿媳妇,“把孩子递给我。”“谢谢母亲。”能在暖轿里睡着,总好过冒着西北风,再怎么裹得严实,也是才过了周岁的孩子,一场风寒就可能夭折了。英国公夫人抱着最小的孙子坐进了暖轿,世子夫人顺手把二房的小儿子也塞了进去。“乖乖跟着祖母坐着,不许出声吵醒你弟弟。”二夫人感激地对大嫂笑笑。曹化淳拍着额头说:“怪小曹疏忽了。”他立即把那两个五岁左右的孩子也塞进暖轿里,“站里面也避风的。”然后对抬轿子的那俩大力太监吩咐:“抬的稳当点。”宫道是清扫的干干净净的,走起来不担心滑倒、绊着什么的。抬着英国公夫人和她的四个孙子,重倒也没多重,也就是和一个成年男子、大胖子的份量差不多。但是两个大力太监却仿佛抬了稀世之宝,谨慎小心。皇后从曹化淳赶着宫门打开的点儿去迎,就急不可耐地站在坤宁宫门处等着。远远地看到曹化淳引着暖轿过来了,抬脚就想过去。立冬扯住她的袖子说:“娘娘还是回去坤宁宫里坐着等,不然老夫人可要从暖轿里下来给娘娘行礼了。”张嫣顿足,立即转身往回走。“让他们把暖轿抬到坤宁宫正堂。”立冬赶紧补上一句:“正堂门口。立春你在这里等着。”立冬现在是坤宁宫的女官,秩正五品。带进宫里来的八个丫鬟都以她的马首是瞻。内廷派过来协助皇后管理坤宁宫的女官,在见识立冬的手腕后,也知道了深浅,不敢再与立冬争锋。张嫣才脱下大衣服做好,门外就传来立春的行礼请安的声音。立冬站在张嫣的身侧,伸手按住她的肩膀,“娘娘再等一会儿。”门帘子掀开,一阵冷风从挡门的屏风两侧漫出来。英国公夫人领先走了进来,看着前方榻上坐着的女儿,紧走了几步,就接到了扑了满怀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