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7      字数:4938
  “嬷嬷,等琏儿挪去外院了,我是不是可以把瑛儿接回来?”“奶奶该先把管家的事情接过来的。二姑娘在太太那儿,也没屈着她的。太太年纪也不小了。”罗嬷嬷不知道自家奶奶哪来的执念,就要把姑娘接回来。照她来看,二姑娘在祖母院子里长大,比跟着想事情邪性的亲娘好多了。看来这事儿,得交给大舅太太去劝说她了。京城风平浪静,跟着圣人南巡的贾代善却到了生死关口。他和圣人前后脚发病,开始的畏寒、低热等,他没当作一回事,然后十几天以后出现高热、恶心、呕吐,引起随行太医重视。随扈的人员,很快就病倒很多人。贾代善虽然在重点照顾之列,疫病之前,可不会因为他是圣人的心腹,就退让他三分。等圣人转危为安的时候,贾代善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了。梁九奉旨去看了贾代善回来,依照太医的吩咐沐浴更衣后去见圣人。“圣人,荣国公怕是不成了。连老奴都认不出来了。”圣人这些日子消瘦了不少,听了梁九这样说,一串浑浊的眼泪,顺着两边的太阳穴往下流。“御医怎么说?”圣人心痛。梁九晃头,“御医说没有法子了,该用的药物,和圣人您的是一样用了。只是荣国公身子底子是不如您的。”圣人知道梁九未尽之意,是说荣国公有很多陈旧伤。“发八百里加急,让恩侯过来。让太医尽心,希望荣国公得能见儿子。”消息到了京城,贾赦简直懵了,他打发人回府报信,自己和太子说了一声,立即带着人出京了。贾政被人从宁府叫回来,发现正院里气氛压抑,不见琏儿和女儿的欢笑。“母亲,府里出了什么事儿吗?”“老二,圣人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说你父亲患了疫病,已经垂危了。”贾政一下子就呆住了,他看看母亲,心里知道母亲不会说笑,尤其不会拿父亲垂危来说笑。“大哥呢?”贾政下意识找依靠。“你大哥已经带人出京了。”“母亲,儿子,儿子该做些什么呢?”贾政开始慌神。“你去东宫求见太子,问清八百里加急的内容,问问你父亲现在什么地方,最好让太子拿个主意,我们是不是阖府去迎你父亲?”贾政应声而去,贾母开始安排府里的事情。“鸳鸯,你过去帐房,让他们准备百两的银票百张,分成几份给二爷带着。琥珀你去让二奶奶给二爷收拾二套素色的衣服带着。玻璃去大房,让罗嬷嬷给大爷也收拾二套素色的衣服带着,把八百里加急的内容告诉她,让她稳住大奶奶。”贾政过去东宫,太子很快就宣了他觐见,然后告诉他回府准备一下,东宫派人陪他骑马追赶贾赦。贾政听了太子的安排,匆匆回府。“母亲,太子说圣驾现在停留在岳阳郡,太子让儿子回来收拾一下,一会儿东宫派人陪儿子去追赶大哥。”贾政心里发慌,还是把太子的安排转达明白了。没多一会儿,东宫的侍卫就过来了,十来个人带着东宫的令牌,太子专门签发的公文,贾政拿了贾母预备好的银两、衣服,带了俩个跟随贾赦去过西北戍边的家将,匆匆骑马南下了。一路按照四百里加急的方式赶路,沿着驿站换马不换人,晓行夜宿。头俩天贾政还勉强能支撑,到了第三天,东宫侍卫就只好把他绑到马上了。等贾政赶到行辕,贾赦已经到了三天了。“大哥,父亲,父亲如何了?”贾政下马,是靠着俩侍卫架着往前拖的。“老二,父亲已经去了。”贾赦两眼凹陷,嘴唇干裂,声音嘶哑。他没想到自己昼夜不停地千里奔波,尚未得见父亲最后一面。然后又因父亲是疫病去世的缘故,太医说所有疫病去了的人,都得焚化了,他仅仅赶上了送父亲最后一程。第510章 红楼贾母59贾赦和贾政抱着装有贾代善骨殖的瓷翁, 一路坐着船慢悠悠地晃回京城。因贾代善是在外病逝, 只能在铁槛寺办丧事。兄弟俩去江南的时候,都是一路狂奔, 虽贾赦比八百里加急跑的更狠, 但他是实打实的武将, 且还见到了父亲的最后一面。而贾政到了行辕就已经擎不住了, 待见到贾代善的已经被焚化,一口血呕出来,就昏了过去。贾政病倒了。太医又是一顿忙碌, 贾政清醒过来就说:“大哥, 我们回京。母亲还在京城等信呢。”一句话把贾赦说得心酸酸的。“二弟, 等你好一好,咱们再往回走。你现在身体这样, 是不能继续骑马的,你吃不消路上的辛苦。”“谢谢大哥爱护。我骑马是不成了, 坐车或是坐船。”贾政说的是实话,他的双腿内侧早就磨破了。一路又未能很好地处理伤口,没溃烂化脓已经是大运气了。在他昏迷的时候, 贾赦猜到他的双腿会磨破的,就要医官给他清洗、处理了伤处。等他看到伤处了, 这个一直在他心里怕吃苦、让他觉得一无是处的弟弟,赢得了他的敬意。一母同胞的兄弟俩,二三十年一直是彼此不大和睦,如今在骤然丧父的时候, 反倒有几分兄友弟恭了。圣人听了内侍禀报贾政磨破了腿,也还坚持跑到行辕所在。和在身前服侍的魏九感慨了一句,“老贾这俩儿子倒都是孝子啊。”魏九就说:“圣人,太子是不知道您病了,不然以太子的身手,会与荣国公世子一道跑过来了。”魏九这话圣人是相信的。以太子从来不向贾赦不服输的模样,是会八百里加急地跑来的。圣人担心引起恐慌,把自己生病的消息,捂得很紧。圣人能从疫病里逃得性命,也幸亏是随驾的太医谨慎,三日一请平安脉,发现了圣人的不妥当,刚发病就开始用药。而贾代善是已经是高烧后才开始用药,这几天的差异,就成了生死之界。照料贾政的内侍,将贾政苏醒后的事儿回报后,圣人说:“让他们乘船返京。”圣人不仅派了身边的内侍,安排他们乘船返京,还指派了一个太医照料贾政。贾政憋着一股劲,在太医的照料下,平安地回到了京城。一场丧事办完,贾政率先倒下了,荣国府的老老小小都病倒了。全府闭门休养了一个多月,还是贾母、贾赦最先恢复了元气,随后是王夫人康复。而张氏在几个孩子能跑能跳以后,还在病榻上缠绵呢。圣人回京后,隔日就派人到荣国府宣旨,荣国府才开启了久闭的府门。贾代善的去世,给圣人的打击是很大的。圣人在江南也是修养了快一个月,才启程回京。这一路圣人没少于服侍的梁九、魏九,回忆与贾代善五十年的君臣。每每说道深情处,洒泪失态。梁九、魏九是陪着圣人长大的内侍,自是知道圣人与贾代善的情谊,除了劝慰圣人放宽心思,以身体为重,再也想不出其它的。太子到通州码头迎接回京的圣人。他一见圣人消瘦、疲惫、隐隐的萎靡,只道是贾代善病逝引起来的。顾不得群臣皆在跟前,就劝慰圣人。“父皇,虽荣国公离世,您也要节哀保重身体。”圣人很受用太子的关心,携了太子的手登上御撵。到了皇宫,见过太后、嫔妃,都安顿好了,才对太子说:“朕与荣国公前后未差几日发病,现在阴阳相隔,这二个多月,恍如隔世啊。”太子这才知道圣人也病了。他吓得脸色大变,“父皇,若是必须再去江南,让儿臣去。”圣人不在意,“江南的事情以后再说。荣国公过世,兵部得有人接手,尤其是京营。不能轻忽了。”“父皇,儿臣对兵部的事情不熟,这接手之人,还要钦定。”圣人闭目考虑一会儿,“让缮国公接兵部尚书,掌一半兵营。胡侍郎掌另一半兵营。恩侯出孝以后再说,先这样。”圣人在太子的服侍下用了晚膳,只说待自己过几日大好了,再见孙子,把太子打发回东宫休息了。翌日,圣人下旨到荣国府,让贾赦承继了侯爵,荣恩侯。另恩荫贾政为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孝满即可履职。另赐荣国公贾代善谥号“武穆”,并在圣人百年后随葬圣人寝陵。这最后一句随葬圣人寝陵,是给了贾代善极高的评价了。但是这样,贾赦和贾政准备让父亲入土为安的事情就得往后放放。南安郡王世子对于贾代善的暴亡,最是痛心疾首。他在世子妃的屋子里,连连跌足叹息。“荣国公怎么就这么突然去了。唉。难道我们郡王府要步北静王府后尘?”他原想的很好,能借着贾代善的力,不然怎么会那么痛快把嫡长女许给贾瑚。世子妃经过自己娘家镇国公府失去兵权的动荡,她劝说丈夫道:“皇家本就不会由着哪一家,世代掌握兵权的。只是不知道继贾家之后,兵权会落到谁家了。”“可惜我们将女儿许出去的太早了。”世子妃翻了一个白眼,“你还要退婚怎么的?咱们女儿许给荣国府的嫡长孙,也并没有屈着她。圣人也是快花甲之年了,你别忘了荣恩侯还是太子的伴读呢。谁知道他以后在圣前,会不会又是一个荣国公。”世子讪笑,“我就是说说、说说。怎么也不会退婚的。”自己又不傻,圣人都说了要百年后要贾代善随葬寝陵,自己在贾代善刚刚过世退婚,那是等着圣人收拾自己呢。而且就像妻子说的贾赦可是太子的伴读,两人的情谊可深厚呢。与南安郡王府一样失意的还有二房王氏的娘家人。王子腾在贾代善的照顾下,这几年在京营初初崭露头角,就遭逢如此的噩运。可以说王家十几年的谋划,刚见到点效果,就没了希望。王家老爷子伤心失意之下就病倒了。王氏身上有公公的忠孝,不能回家伺疾,刚刚从丧事的辛苦中好转的身体,在为亲爹身体焦虑的煎熬下,又病倒了。贾政和妻子一东屋一西屋,分别躺在房间里养病。贾珠只好每日来回在东西屋之间穿梭,照顾病倒的父母亲,然后没几日,他发现奶娘怠慢了妹妹。贾珠一怒之下,把元春的奶娘打了二十大板,撵出了荣国府,自己把妹妹送去祖母的正院,请祖母照料。贾赦为此过去西院,去看贾政。他吃惊地发现贾政瘦骨嶙峋,竟然有些脱像。“老二,你怎么瘦了这么多?”贾赦是绝对没想到贾政会熬成了这个模样的。“大哥,你说我要是从小肯吃苦,与你一样坚持习武了,是不是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原来心结在这里啊。贾赦只好违心劝道:“老二,你莫这么想,你就是习武了,也未必能赶得上的。我出京的时候骑的马好,跟着我的随从,第一日就被我抛下了几百里。然后每逢驿站,我都换了最好的马往前赶。到行辕的时候,我身边只剩了俩个人了。你就是和我一道出发,驿站也没有那么多的好马。你尽心了,父亲在天之灵会看到你的心意的。”“大哥,还是有俩个人陪你一起到了。”贾政对自己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自怨自艾,耿耿于怀,后悔万分。贾赦气起来,“那俩都是在西北长大,会走路就会骑马。单论马技,连我也不是他俩的对手呢。贾老二,我说你够了啊,你不赶紧好起来,这一大家子,里外都指着我一个吗?”贾政白瞪眼看着突然发火的贾赦,一时接受不了好转的兄弟情,怎么变了回去。“老二,你们夫妻俩都病了,奶娘怠慢元春,还是珠儿发现了,罚了奶娘,把元春送到母亲那里。你不赶紧好起来,难道要把母亲再累病了?”贾政讪讪,“大哥,是我不对,我尽快好起来。”贾赦见贾政服软抱怂了,却感到不好意思了。自己的弟弟自己知道,从小就是个认死理的,不是那脑筋转得过来的人,要他能放弃不再纠结未见父亲最后一面,确是难为了他。“行啦,你好好养病。王家老爷子病重了,你记得和你媳妇说,派人多去瞧瞧。”贾赦现在真的是里外一把抓了。他转回荣禧堂,见府里大大小小的五个孩子,都在母亲身边围着呢。他突然意识到,要是母亲支撑不住,这五个孩子得谁照顾?自己吗?自己顾得过来吗?这一瞬间,他心里涌起对张氏的不满,对弟媳妇王氏也涌起了不满。俩人年轻轻的,居然不如母亲能抗事儿。以后一定要把身体强壮,定为结亲的第一条。贾代善辞世,直接得到益处的就是缮国公。他与贾代善同岁,他以为自己一辈子也就是侍郎的命,最后在侍郎的位置致仕呢,万没想到兵部尚书凭空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可他的高兴劲还没过了一天,就发现自己这兵部尚书是比不了贾代善的——只掌有一半的京营权。另一半在自己的下属、兵部侍郎胡枭的手中。没对比就没有伤害。圣人接着又调动了一些将军,缮国公彻底明白自己在圣人的心中,怕是连贾代善的一半都不如。尽管这样,缮国公还是非常高兴意外得到的兵部尚书官职。再一个高兴的就是兵部侍郎胡枭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分掌了一半的京营权力。但是再怎么高兴,他也明白要把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自己的顶头上司,现在最看不惯的就是分走他权利、害得他脸面减掉光彩的自己了。还有一个内心忐忑不安的人,就是太子殿下。荣国公辞世,他发现自己在朝臣中失去最强力的支撑了。第511章 红楼贾母60红楼贾母60贾政到底是男人, 心里过意不去的事情, 被贾赦糊弄着解开了,很快也就在贾赦的催促下, 挣扎着爬起来。因为贾母的情景, 虽比卧床的俩儿媳妇要好点儿, 但贾赦这时候可不敢再让母亲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