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收徒弟金簪做礼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5      字数:6973
  黄茂林想了想,自己一人进去,不免要打斗,他立刻转头回到黄茂源家里。

  听说家里进了贼,梅香和黄茂源马上起身,为防止贼人跑了,三人快速赶了回来。

  好在两家只隔了几步路的距离,回来后,黄茂林先轻轻把门打开了。

  一进院子,发现有人正顺着院墙往外爬。黄茂林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把拽下了那个趴在墙头上的人。

  外面一个人见里面人被抓,立刻跑了。除了趴在墙头上的那一个,旁边还有一个年纪小一些的,见主人家回来了,立刻吓得躲到了一边。

  黄茂林冷笑了一声,“茂源,和你嫂子看着她们,我先去看看香火。”

  一进堂屋,黄茂林顿时火冒三丈,屋子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再一进卧房,衣柜、箱笼里面的东西都被翻出来了,随意扔到地上。

  黄茂林忍住了怒火,先把香炉里的香续上了。

  院子里,两个贼见黄茂林走了,又见了黄茂源和一个女人一起看着他们,顿时想打歪主意。

  翻墙头的那个冲起来就往外跑,梅香脚一伸,立刻把他绊倒了!

  那个年纪小一点的就更不敢动了。

  等黄茂林换过了香,先找了绳子,动手把两个小贼绑了起来,然后一人抽了两个嘴巴子,再让他们跪在院子里。

  做完这些,黄茂林对梅香说道,“你回屋里看一下,家里都少了哪些东西,我来问一问这两个贼。”

  梅香立刻回到卧房,先找自己的钱匣子。万幸,钱匣子因为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倒没有被偷走。

  抽屉里放的一点散碎银子和两三百个铜钱,全部都没了。连梅香放在梳妆台上的一对银耳环,也不翼而飞!

  就这些东西,也值好几两银子了!

  那边,黄茂林察看了豆腐坊里的钱匣子,里面的几十文钱都没了!

  除了这些,别的倒没什么损失,只是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徒让人生气。

  黄茂林仔细打量那两个小贼,年纪大一点的估计也就二十郎当岁,小一些的只有十三四岁。

  黄茂林寒着脸,沉声问他们,“大过年的,如何到我家里来捣乱?”

  年纪大一点的立刻开始陪笑脸,“黄掌柜,对不住了,我们瞎了狗眼,!,一时吃了屎,干下这天打雷劈的事情。求您看在今儿大年三十的份上,且饶恕我们一回!”

  黄茂林气得笑了,“饶恕你们?我家里的香炉都快被你打翻了,大过年的,你怎么不说饶恕我们,偏挑这个日子来!我与你有何仇怨?”

  梅香冷笑了一声,“茂林哥,莫与他们啰嗦,先打一顿,再扔到柴房里冻一个晚上,明儿一早请张里长来断案!入室盗窃,还是大年三十,我倒要看看这是个什么罪!”

  旁边那个年纪小的吓得立刻开始磕头,“黄大奶奶饶命,因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今儿头一遭出来,冲撞了贵府,我该死!”

  黄茂林不想去管他话里的真假,问他二人,“我家里丢失的银钱在你们谁身上?”

  年纪大一点的立刻回道,“黄掌柜,我二人不过是跟班,钱都在王大虎身上,就是刚才墙头外面那个,他跑了!”

  王大虎不讲义气,把二人丢下了,这人很是生气,二话没说就把他供出来了。

  黄茂源拿脚踢了踢他,“你们家住何方?姓甚名谁?王大虎又是哪个?”

  年纪大的那一个立刻陪笑脸说道,“回您的话,小的姓李,名二牛,是路桥镇的人。这是我族里兄弟,叫小碗!王大虎就是平安镇王家坳的人,他时常带我们干这些勾当。听说今儿黄掌柜去老掌柜家吃年夜饭,想必家里必定无人,就来走一趟,谁承想黄掌柜半道还回来!”

  黄茂林又气的笑,“是我对不住你们,不应该回来!”

  那人又立刻又陪笑,“呸呸,我嘴巴臭,黄掌柜莫和我一般见识!”

  黄茂林问清楚了三人的来源,和黄茂源一起,把这两个小贼扔到了柴房里,柴房里有稻草,冻不死他们。

  黄茂林把柴房门一锁,隔着门对他们说道,“今儿大年三十儿,我也不想为了你们坏了心情。等明儿找来了王大虎,我再好生跟你们一起算账,你们且好生反省反省!”

  说完,黄茂林带着梅香和黄茂源又往二房去了。

  才一进门,黄炎夏等人急忙问情况。

  听见跑掉的那个人住在王家坳,杨氏偷偷看了一眼梅香。

  梅香笑问杨氏,“阿娘,您看我做甚?我刚才没打架,都是茂林哥和茂源收拾的两个小贼。幸亏我们回去的快,不然賊都!都要跑了。”

  杨氏尴尬的笑了笑,她自然不敢说听见王家坳三个字下意识的去看梅香。

  梅香退过亲事在黄家比较忌讳,家常谁也不提一个王字。

  梅香洗了手继续包饺子,黄茂林接过擀面杖擀饺皮子。

  包好了饺子之后,一家人又围着火盆说了一会子话。梅香见慧哥儿已经睡着了,就和黄茂林一起回来了。杨氏把包好的饺子分了一锅盖给梅香,让他们明儿早上下着吃。

  临睡之前,黄茂林去看了看那两个小贼,见他二人还算老实,也不再管他们。

  大年初一早上,梅香和黄茂林一起吃了饺子。之后,一家三口换上新衣裳,一起往黄茂源家去了。

  一进堂屋,夫妻二人就给黄炎夏和杨氏拜年。黄炎夏高兴的给他们一人发了个红包,又往慧哥儿怀里塞了个大红包,“慧哥儿乖,这是阿爷和阿奶给你的,今年一切顺顺利利。”黄茂源也给慧哥儿包了个红包。

  黄茂林不放心梅香一个人在家里,托刘氏帮忙去看一看。

  听说黄茂林家里来了贼,黄炎斌也很生气,“等一会子我和你们一起去,反了天了,大年三十上门偷东西!茂忠媳妇,你去茂林家里陪着她们娘俩。”

  男丁们都走了,刘氏一人往黄茂林家里去了。

  妯娌二人一起说说笑笑,吃吃零嘴,哄一哄孩子,半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等黄氏族人们先后来拜过年之后,黄家一窝子男丁一起往王家坳去了,除了黄炎夏这两房人,另外还有许多黄家男丁。反正过年无事,一起跟着去壮一壮胆。

  梅香没有跟着去,等她睡了午觉起来,黄茂林终于回来了。

  那王大虎偷了钱财之后,见同伴被抓,回家就跑了。但平安镇就这么大,他能跑到哪里去呢。且他一向名声不好,大过年的,谁家也不能收留一个外人过年。

  还没等他想好往哪里躲,就被王家族长带人抓了回来。大过年偷东西,被人家堵上门来,族人的脸都丢尽了!

  王家族长亲自拿鞭!鞭子狠狠抽了他十几鞭,又勒令他退回所有钱财。

  但王大虎说他把钱输了一半!王家族长又打了他一顿,王大虎仍旧说钱输了,并把剩下的一半交了出来。

  王家族长为难地看向黄家人,“他是个滚人,我打也打了,这只有一半了,诸位看,能不能宽限则个?让他打个欠条也行。”

  黄茂林是苦主,他冲王家族长拱手,“王老太爷,非是我不愿意宽限。此人大年三十去我家偷窃,我家里供桌都差点被他掀了!我若谅解他,岂不是对列祖列宗不敬!若老太爷觉得为难也无妨,我把他交给官府,定能教的他以后好生做人。”

  最后,王家族长想法子让族人凑了银子先还给黄茂林,后面再让王大虎还给族人。

  王大虎挨了打,黄家人自然不好再打他。经双方协议,钱财退给黄家。但王大虎偷窃之罪不能轻易揭过,若说罚他钱财,他家里穷的比大水冲的还干净。

  最后,黄茂林做主,让王大虎带着那两个小贼,正月期间,进山砍二十车柴火送到自己家里。另外,今天烦劳这么多兄弟长辈们过来,王大虎得出一些茶水钱。

  二十车可不是二十担,王大虎这样的懒人,顿时叫苦不迭。王家族长又命人从王大虎家里抓了几只鸡赔给黄茂林。

  两个小贼饿了一天了,又一直被绑着手,这会子晕晕乎乎的。有王家族长处置,黄茂林也懒得管他们。

  黄茂林把王大虎家的几只鸡给今儿同去的族人们各家分一只,自己家也落下两只。

  梅香笑了,“抓了两个贼,白赚两只老母鸡和二十车柴火。”

  黄茂林亲了亲儿子的小胖脸儿,“二十车柴火咱们家放不下,大伯家、茂源家和阿娘家里各送几车。为甚偏偏盯着咱们家,说不得就是有人怂恿。一时半会的我还弄不清楚,等以后再说。我倒不想赚这些东西,大过年的,凭白惹人生气!”

  梅香给他倒了杯茶水,“莫生气,大年初一惩治了恶人,又得意外之财,可见今年定是顺顺利利、逢凶化吉!”

  黄茂林哈哈笑了,“那敢情好!”

  笑过之!后黄茂林又问梅香,“你要不要回去拜年?”

  梅香笑着点头,“你一直没回来,我也不好走了,马上就去,阿娘和淑娴正等着我呢。”

  说完,梅香抱着慧哥儿就要走,黄茂林想着自己在家也无事,干脆他也跟着一起去。

  梅香开玩笑,“咱们都走了,别又来了贼。”

  两口子一边说笑一边往黄茂源家走去,会同杨氏母女一起,回老家拜年。

  初二上午,一家三口回了韩家。

  小夫妻刚拜完年,叶氏急忙问梅香,“昨儿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看你们族里一群人来了。”

  &nb

  sp; 梅香笑着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叶氏也跟着骂,“这起子小贼,就该狠狠的打一顿!”

  慧哥儿正咧嘴笑,叶氏就往他兜里塞了个大红包。

  明朗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给姐姐姐夫拜年,梅香给弟弟妹妹们都发了个红包。

  发过红包,梅香和叶氏商议,“阿娘,今年我们单过了,你们什么时候去我家?”

  叶氏算了算日子,“明儿我们要去你舅舅家,初四我们再去你家。”

  出了门子的姑娘一旦分家单过,娘家人每年正月也会过去拜年。

  叶氏又轻轻掰开慧哥儿的嘴,看了看他的牙,“慧哥儿近来倒不怎么吃手指了,这手上的蜜都吃完了不成?”

  梅香也奇怪,“头先吃的拽都拽不掉,快八个月的时候,他自己忽然就不吃了。手指是不吃了,却喜欢咬东西,逮什么咬什么。”

  叶氏亲了亲慧哥儿,“我们慧哥儿的小牙痒痒呀,就要咬东西是不是呀。明儿外婆给你做点饼,给你磨牙齿。”

  说完,叶氏又看向梅香,“你让慧哥儿的大阿爷给他做两根圆木头,上面打磨干净,给慧哥儿磨牙。”

  正月的时间就在相互拜年中慢慢溜走,慧哥儿跟着父母一起到处拜年,收了不少的红包。

  正月十七那一天,韩家学堂正式开学。黄茂林提前把方孝俊的束脩交给了明朗,明朗仍旧是只收了一半。

  黄茂源听说之后,!,赶忙要来自己给。

  黄茂林拦住了他,“你急什么,今年秋天他又要去考院试了。到时候花销大着呢,还怕没有你出力的地方?”

  黄茂源不好意思得笑了,“妹妹整天在家里给我帮忙,妹夫的束脩却让大哥出了。”

  黄茂林让他坐下,“妹妹也经常来给我帮忙,束脩也没多少钱,明朗只收了一半。要不这样,束脩我已经交了,你把妹夫的茶饭钱给了。”

  黄茂林也没客气,带着黄茂源去了韩家,把方孝俊在学堂里的茶饭钱交给了叶氏。

  叶氏想了想,“俊哥儿八月间又要去考试了,我估摸着问题不大。等他考中了自然就不用再来了,你们就给我七个月的茶饭钱就行。”

  黄茂源当场给了钱,并对叶氏说了一些客气话和感激之语。

  回家之后,黄炎夏和杨氏问了黄茂源具体情况,淑娴在一边红着脸不说话。

  过了元宵节没多久,一天下午,隔壁杂货铺的吴掌柜来找黄茂林。

  二人相互说了些吉祥话,一起坐下,梅香倒了茶水上了果子,抱着儿子到一边玩去了。

  吴掌柜也不客套,直接问黄茂林是否要收学徒。

  黄茂林不意他居然说的是这事,点头确认,“是有这个想法,吴掌柜有合适的人选?”

  吴掌柜四十多岁了,留起了胡须。他摸了摸胡子,“不瞒黄掌柜,我妹妹的一个远房小姑子,家里有个小子十二岁了,想出来学门手艺。我听说黄掌柜年前就想收徒弟,我说的这个孩子年纪不大,又勤快又机灵,倒是个不错的好孩子。”

  黄茂林想了想,“吴掌柜介绍的人自然是可靠的,只是,给人做学徒可不容易,我虽不是那等刻薄人,不会打骂孩子,但这毕竟是吴掌柜家的亲戚,若我说重了,岂不伤了咱们邻里情份?”

  吴掌柜连忙摇头,“黄掌柜说笑了,既是来做学徒,那就不是我家亲戚了。再说,这亲戚关系远的很,倒不如我们邻里之间近。!。”

  黄茂林笑了,“有吴掌柜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如果方便的话,还请吴掌柜把人带来给我看一看。我先把话说到前头,既然来我家,至少得三年。我不要束脩,但必须保证以后不在平安镇方圆五十里之内卖豆腐。”

  吴掌柜点头,“这是自然,没得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黄掌柜只管放心,过几天我就把人带过来,提前把这些道理给他说通。倘若黄掌柜看中了就留下他,若觉得没有师徒缘分,就当他来我家走个亲戚就是了。”

  二人又说了一阵客气话,吴掌柜就回家去了。

  黄茂林仔细问了他一些问题,知道他平时在家里也帮着干活。家有一兄一弟,有二十多亩田地,日子尚且过得下去。

  黄茂林先留下他干了两天活,见这孩子确实不是那的偷奸耍滑之辈,遂决定收下他做徒弟。

  梅香对黄茂林收徒弟的事情并不置喙,只要勤快肯干,手脚干净就行。

  做学徒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事情,吴掌柜又通知了小柱的父母过来。

  收徒弟的契约书都是有成例,不管以后如何相处,先照着成例写一份契约书。

  段家父母答应了契约书上的要求,并各自按了手印。

  签订了契约书,小柱当着众人的面给黄茂林磕了三个头,叫了一声师傅,并端了茶给黄茂林喝。

  段家父母处理完了正事,和黄茂林夫妇说了许多客套话,请黄家好生教导小柱,然后自己走了,留下小柱在黄家。

  走之前,他们一再嘱咐小柱,一定要听师傅的话,好生学手艺,莫偷懒、莫贪嘴,敬重师傅师母。

  小柱反复点头,万般不舍的送别了父母。

  黄茂林收徒弟的时候,黄炎夏也在场。他想起自己年幼时到外县学手艺的经历,顿时感慨万千。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连儿子都开始收徒弟了,自己果真是老了。看到儿子的家业越来越!越大,黄炎夏老怀欣慰。

  小柱留在黄家之后,天天勤快的很。每天早上,黄茂林起床他就起来了,有时候比黄茂林起得还早。

  学了几天之后,豆腐坊的一些准备工作小柱大概会了一些。

  此后,他每天早上提前起来,到豆腐坊做好准备,等黄茂林起来之后,师徒二人一起磨豆腐。

  黄炎夏也不矫情,每天早上估摸着时间,等师徒二人大约磨好了豆腐,黄炎夏就过来挑着豆腐出去卖。

  梅香每次等他们磨豆腐磨到一半的时候起床,去厨房给他们做早饭。

  小柱正在长身子,吃的挺多。

  刚开始他不敢敞开了吃,怕师傅师娘不高兴。梅香一看就明白了小柱的心思,想着他小小年纪跑这么大老远来学手艺也不容易。

  黄茂林也发话,“再吃一碗,不吃饱怎么能干活!别怕,我们家不是那等刻薄人家,不少你这一碗饭。你要在我家里住三年呢,有什么事情只管跟我们说,别藏着掖着。你若不能真心待我们,我怎么能真心教你手艺。”

  小柱听了之后眼眶有些红,又去锅里盛了一碗饭,梅香给他夹了许多菜,“快吃,吃完了帮我带着慧哥儿。你在家里不也是要带你弟弟,想来带孩子也是有经验的。”

  小柱点头,“师娘放心,我大哥要跟着阿爹阿娘干活,家里弟弟妹妹都是我带大的。”

  梅香笑着点头,“那可真好,你不光能帮你师傅磨豆腐,还能帮我带孩子。你别怕,我有个弟弟和你年纪差不多,就住在旁边不远的地方,等会子我就带你去认认路,以后常来常往的,我若没空闲,你也帮我跑跑腿。”

  小柱点头如捣蒜。

  黄茂林在一边笑了,“我收了个徒弟,还没捂热呢,就被你抢去了!”

  梅香哈哈笑了,“什么徒弟是我的,连你都是我的!”

  小柱听见师娘说这种俏皮话,顿时也跟着笑了。慧哥儿虽然听不懂,看见大家都在笑,他也咧嘴跟着笑。

  有了小柱!,黄茂林和梅香都感觉轻松了一些。小柱早上帮着磨豆腐,吃过了饭之后,他要么带着慧哥儿玩,要么帮着扫院子。

  原来梅香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干家务活,确实不大方便。就算把慧哥儿放在椅子里面,总要抬头看一看,怕他把椅子摇翻了。

  慧哥儿近来小腿忽然有劲了,总是乱蹬。若是不小心踢到了哪里,一来伤了脚,二来把凳子踢翻了岂不危险。

  如今有小柱带着他,梅香可以放心的干自己的事情。

  暗中观察了几日后,发现小柱并没有不耐烦。慧哥儿要什么,只要能给的,小柱都会给他,反倒比黄茂林和梅香还惯着他。

  有小柱在家里,黄茂林有时候出去办事情也放心了。原来梅香一个人在家里,黄茂林每次出去都想着赶紧回来。

  过完年以后,平安镇的人越来越多。原来逢集市大家才来,现在就算是背集,每天也人来人往。渐渐的,大家开始不去计算哪一天是集市,反正天天来天天有人,各家店铺也开着门,比以前方便多了。

  黄茂林家自然也不例外,倒座房里的豆腐摊天天都开着。

  每天吃了中饭之后,梅香会让小柱去睡一会子。这么大的孩子正是贪睡的时候,虽然他勤快,早上知道早起,但也不能熬坏了他的身子。

  小柱吃了饭之后会主动洗碗,然后才去睡觉。

  到黄家来了几日之后,小柱吃饭的时候也敢敞开了吃。梅香并不会单独为他做什么,但也不会背着他吃喝。家里有什么零嘴,梅香也会分给他一些。

  有时候去韩家榨油,梅香会带上小柱。

  叶氏见黄茂林收了这个徒弟也很高兴,家里多个人总是好一些,这孩子又勤快,什么时候都能搭把手。

  慧哥儿九个多月了,晚上终于能睡个整觉。从他出生开始,梅香从来没有从天黑睡到天亮。慧哥儿很小的时候,个把时辰就要醒一次,一会儿饿了一会儿拉了,半夜还要起来倒热水给他洗屁股。

  再大一点,虽然夜里醒的次数少了,但他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