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拜年忙新春大吉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4      字数:6986
  大年初一一早,梅香再次被鞭炮声吵醒。昨晚上黄炎夏带着两个儿子直熬到子时,接过年之后倒头都睡了。

  天一亮,除了梅香,一家子都起来了。杨氏进厨后先烧了一锅热水留着洗漱,然后开始下饺子,黄炎夏放了鞭炮。

  黄茂林打了一大盆水到卧房,催促着梅香起床。

  梅香在被窝里拱了拱,不想起来。

  黄茂林用手摸了摸她的脸,“快起来,等会饺子就下好了,你昨晚上睡的早,这会子也该睡好了。马上就有人来拜年了,缺你一个也不好。吃了晌午饭你再睡。”

  梅香伸出了脑袋,“好冷,今儿烧火盆不?”

  黄茂林点头,“自然要烧的,不然怎么坐得住。”

  说完,他扶着梅香坐了起来,又帮着她穿好了衣裳。小夫妻一起洗漱过后,梅香换上了家常的袄子,又一起往堂屋去了。

  一进门,黄炎夏正在烧火盆,早上一大家子都已经拜过年了,梅香也赶着跟黄炎夏说吉祥话。

  黄炎夏笑了笑,也祝她今年一切顺利。

  今儿除了梅香,一家子都穿的新衣裳。这也没法子,梅香的肚子太大了,她只有一件宽大的棉袄,外头两间罩褂还是刚入冬的时候做的。这会子做新衣裳,做小了穿不下,做大了穿完这个冬天就得放在那里,白糟蹋布料。好在她今儿的衣裳也是红色的,有个六七成新,过年穿也应景。

  梅香也不在意,反正做衣裳的钱都给她了,她不做是她自己的事情,家里人也不管她。

  黄炎夏已经把火盆烧起来了,梅香在脸上手上都擦了香膏子,然后坐在那里烤火。

  才烤了一小会子,红莲和淑娴开始往屋里端饺子。很快,一家子都围到屋子里了。梅香又给杨氏拜了年,杨氏笑着祝她今年生个大胖儿子。

  黄茂林起身,先给黄炎夏端了一碗,然后又端了一碗给梅香。一家子围着火盆开始吃饺子,饺子馅儿料足,吃起来香喷喷的。

  吃过了饺子之后,梅香和红莲一起把厨房收拾好了。

  等妯娌两个又到了堂屋之后,黄炎夏吩咐大家都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好几个红彤彤的红包。

  “一大早你们都给我拜年,本来预备昨儿晚上给你们压岁钱的,但茂林媳妇和淑娴睡的早,索性今儿早!早上给也不迟。来,一人一个,今年都顺顺利利的。”

  黄炎夏把其中一个最大的塞到了杨氏手里,“去年娶两个媳妇,你辛苦了。”

  杨氏笑了,“当家的,我又不是小孩子,还给我作甚。辛苦都是小事,若是今年再得两个孙子,辛苦也是值得的。”

  黄炎夏笑了,“孙子自然是好的,孙女也不差,淑娴难道不好?侄女随姑,一样好。”

  杨氏摸了摸女儿头上的新绢花,“好,好,自然是好的。”

  孩子们接过了红包,都给黄炎夏道谢。

  黄炎夏发过了红包,立刻起身,“你们兄弟跟我走,先去你大伯家,一起往你们族长爷爷家里去。你们几个就在家里,有人来拜年,多给些零嘴,我们把族里人拜完了就回来。”

  爷儿三个一起走了,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在家里。大年初五之内不允许动针线,娘儿几个也没事做,就围着火盆烤火说闲话,刚吃饱了饭,也吃不下零嘴。

  杨氏看了看两个媳妇和女儿,都是一水的红色,衣裳是红的,头上的花是红的,但愿今年的日子能红红火火的,茂源能挣大钱,每房得个孙子,到时候分家利利索索的,大伙儿都高兴。

  杨氏这几日内心忽然换了一番天地,她无比希望儿子能靠着骡车养家糊口,只要儿子能顶起门户,挣到足够的银子,她还担心什么呢,她难道就想做个坏人和前房的孩子过不去。

  老天爷保佑,郭姐姐你也使劲,让茂源早日长成个真正的男子汉。总是一个爹生的亲兄弟,茂源好了,你儿子不也省心。

  梅香因为肚子大了,坐的时候姿势就没有以前那么好看,看起来有些大马金刚似的,她也不在意,怀着孩子嘛,总是例外些。

  淑娴问杨氏,“阿娘,晌午是不是把昨晚上剩的菜热热就行了?”

  杨氏点头,“是呢,晌午再弄个热锅子,把剩菜热热,昨儿剩了那么多菜,够吃一两天了。”

  平安镇的规矩,初三之前不做新米,杨氏闷了一大锅饭,包了两三顿的饺子,昨儿的菜也剩了好多,保证初三之前够吃的。

  娘儿几个正说着话,忽然就有人来拜年了,杨氏带着孩子们起身迎接。

  是族里的一些晚辈男丁,来的有四五个,估计是起得早,已经把辈分长的人!人家都转过一遍了。

  几个人一进门就给杨氏拜年,“二婶(二奶奶)新年好啊,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杨氏笑着回答,“好好,都好,你们也好,大吉大利,发大财行好运!来来,坐下烤火。”

  梅香带着红莲和淑娴早就退到了一边,又忙着端茶盘子。黄家过年的东西准备的充足,花生、瓜子、果子、芝麻糖片、荸荠、柿饼,最难得是,还有少见的橘子。

  买回来后,家里人一人吃了一些,剩下的都给了梅香。今儿大年初一,杨氏又问梅香要了几个。全部剥开了,单独用一个干净的盘子装着,供大家吃。

  众人都晓得这是金贵东西,一人就拿一两块尝一尝。

  杨氏辈分长,往他们怀里塞了好多吃食。

  一群人坐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和杨氏道别走了。

  中途,黄炎夏父子三个回来了两趟,问了问杨氏哪些人家来了,哪些人家没来,他好调整拜年的顺序。

  爷儿三个每次回来都能从身上掏出好些东西,黄炎夏还好,人家给他吃的,他略微拿一点意思意思,黄茂源虽然成亲了,年纪也不是特别大,人家就往他的兜里装。

  本章节

  这一进一出,东西在各家之间流转。黄炎夏家里东西好一些,自然舍出去的更多,但大过年的,他要的就是这份体面。

  上午族里男丁拜过了年,吃过了晌午饭之后,一家子略微歇息了一会子。

  起来后,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出去拜年去了。头一家,自然是隔壁黄炎斌家里。

  唐氏婆媳热情地招待了二房娘儿几个,一起说了一会子话之后,两房女眷一起出门拜年去了。

  梅香肚子大,众人都迁就她,故意走的慢一些。

  今儿虽然是阴天,好在地上干净的很,梅香穿的厚底棉鞋,走的稳稳当当的。

  路上遇到了人,有唐氏和杨氏招呼,她和红莲淑娴只管打个招呼就行,然!然后在后头跟着笑。

  生养过孩子的妇人看了梅香的肚子,都一叠声地夸这孩子长得好,看这肚子形状,定是个男孩。

  梅香笑而不语,杨氏跟人家寒暄。

  刘氏的大儿子和黄茂源同年的,见红莲进门了,她也有些眼热,想着赶紧也把儿媳妇娶进门。

  妇人们拜年快,就是说说闲话,道两句吉祥,然后各自回家去了。

  娘儿四个回来的时候,天还早着呢。

  黄炎夏父子三个正在堂屋烤火,见她们回来了,黄茂林忙起来来搀扶梅香,问她累不累。

  梅香笑着摇头,“出去走走我反倒更精神了。”

  大过年的,一家子一起热热闹闹开个小局,也不过分。梅香和红莲在一边只看着,并不入局,杨氏和淑娴轮着上。

  打了几局之后,杨氏输了一些,黄茂源也输了,黄炎夏打了个平手,黄茂林和淑娴赢了不少。

  本章节

  隔壁黄茂忠和两个儿听见这边的热闹,也跑过来加入了,杨氏和淑娴让到一边,让他们男人们去打。

  过了一会子,唐氏也带着儿媳妇刘氏过来了,两房女眷又开了一桌。满屋子闹哄哄的,嬉笑声、叫好声,赢了钱的兴高采烈,输了钱的也不恼。

  等天快黑的时候,黄炎斌过来了。

  一进门他就嚷嚷,“好家伙,把我一个人留家里,你们倒耍的痛快了。”

  唐氏哈哈笑了,“忙了这一年,也让我们娘儿们高兴高兴。”

  黄炎斌笑了,“谁赢了?得分我一些,我在家看门总得有辛苦钱。”

  黄茂忠把位置让给他爹,“阿爹,您来,儿子手气不好,输了二十多文了。您刚来,身上带了财气,定能赢!”

  众人继续打牌玩。

  天黑了之后,杨氏起身把位置让给淑娴,“大哥大嫂,夜里别走了,就在我这边吃点便饭,都是昨儿的剩菜,你们别嫌弃。”

  黄炎斌想了想,“也行,晚上就叨扰你们了。”

  唐氏想了想,吩咐刘氏,!,“让梅香给你看两把,你回去把咱们昨儿剩的鱼和鸡端过来。”

  杨氏带着红莲去做饭,其余人继续在屋里玩。

  晚上,两房人凑在一起吃了顿便饭。都是剩菜剩饭,大伙儿也不讲究座次,都随意的很。

  吃过了夜饭之后,大房人回隔壁去了。

  梅香笑了,“两文钱一局,一个下午都能赢这么多,怪不得周地主家的儿子败家那样快。”

  黄炎夏听到后,忙正色吩咐几个孩子,“大过年的,玩两局也就罢了,平日里再不许沾染这个,我晓得了,先剁了你们的爪子。”

  黄茂林给黄炎夏端了杯茶,“阿爹放心,咱们的钱都来之不易,我们岂会随意抛费。那周地主如今看着家资丰厚,当初他家祖爷爷可没少吃苦呢。他家大少爷就是不当家不干活,以为钱来的容易,才不当回事。”

  黄炎夏又缓和了语气,“周地主家里家底厚,咱

  们家不一样,刚刚起步,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你们兄弟都要加把劲。”

  黄炎夏想了想,“茂林,你明日跟你媳妇去韩家,我明儿跟你阿娘和茂源一起去杨家。后天早上,你们两个再跟我一起回郭家。我年前跟你舅舅说好了,肯定要先紧着新媳妇的。后天咱们把礼备厚一些,你舅舅也不会计较。”

  黄茂林点了点头,“阿爹既然和舅舅说好了,那我明儿先去韩家了。”

  本章节

  黄炎夏又吩咐他,“多备些东西,往你媳妇七爷爷和二爷爷家里去坐坐。你们当初定亲和成亲,两位长辈没少跟着操心。”

  黄茂林再次点头,“阿爹放心,我都会去的。”

  黄炎夏又嘱咐杨氏,“挑那好一些的,不能马虎。”

  杨氏嗔了他一眼,“当家的放心,定会挑好的。”杨氏又不傻,韩敬博如今到县衙做了书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求到人家头上,她能不尽心?韩文昌家里虽然不如韩文富,但这是梅香的亲二爷爷,是个可靠的长辈,她也不敢马虎了。

  第二天一大早,梅香跟着黄茂林一起起床了。她把头发梳的整整齐齐,插了根银!银簪子,戴上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往脸上擦了香膏子和胭脂,整个人看起来气色很不错。

  黄茂林看了看她头上的银簪子,心里暗自发誓,等以后,一定要给梅香打根金簪子。大过年的,戴金的才应景。

  小两口吃过饭之后,还没出门,黄茂松来了。

  他一进门,黄茂林就知道了他的意思,“茂松,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韩家岗呀?”

  黄茂林笑了,“都准备妥当了,一起走吧。”

  梅香肚子大了,黄茂林最开始说自己一个人去,梅香不干。黄茂林又说让黄茂源赶车送,梅香又拒绝了。

  “坐车上颠的厉害,还不如我走路呢。这都七个月了,我的多活动活动,到时候才有力气生孩子。不过七八里路,我慢慢走,不妨事。”

  黄茂林想着村里许多妇人大了肚子仍旧下田下地,想来走路问题不大,也就不再犹豫。

  杨氏今儿很高兴,多少年了,她都是初三回娘家,今年倒是头一回初二回娘家。说起来,她还是沾了红莲的光。

  再说梅香那头,三个人晃晃悠悠慢慢地走。天不冷,太阳不大扎实,但没有风。一路上总能碰到过年走亲戚的人,大过年的,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彼此之间都和善的很。

  本章节

  等梅香走到韩家岗之后,都半上午了。离青石桥老远的地方,梅香就看到明盛在桥上等着。

  明盛见到姐姐,一路小跑过来了,“姐姐,姐夫,你们可算来了。”

  黄茂林先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给他介绍了黄茂松,明盛拱手行礼,“茂松哥。”

  黄茂松吓了一跳,挠了挠头,“是明盛啊,新年好新年好。”

  黄茂林笑了,“走,回去吧。”

  一行人一起走了一阵子,黄茂林让明盛把黄茂松送倒韩敬奇家里,他自己带着梅香回去了。

  叶氏一直在门楼里等着,一见到梅香的身影,带着兰香就出来迎接。

  娘儿两个手拉着手,一边说话一边往屋里走。一进堂屋,小夫妻就给叶氏拜年。

  !叶氏一把拉起梅香,“你身子重,别墩身了,咱们娘儿之间,不讲那些客气的。既然你们给我拜了年,来,这是我给的压岁钱。”

  梅香摆手,“阿娘,我都多大了,再说了,我已经出嫁了,哪里还能要阿娘的压岁钱,昨儿公婆都给过了。”

  叶氏把红包塞进她手里,“你出嫁了也是我女儿。”

  梅香笑了,“好了,我倒没给你们背压岁钱,你们只能拜个空头年了。”

  明朗哈哈笑了,“姐姐回娘家,我们都高兴着呢。来,快坐下。”

  娘儿几个一起坐下了,才说了两句话,明盛回来了。

  看到明盛,黄茂林想起黄炎夏的嘱咐,“阿娘,我阿爹说,让我们到七爷爷和二爷爷家里去坐坐。”

  梅香又问叶氏,“阿娘,大伯二伯那里去不去?”

  叶氏想了想,“秋香往年没来过,春香每年都来坐了坐,还留下些东西。你先去你七爷爷和二爷爷家里,等会子我跟你们一起去大房二房。”

  本章节

  梅香上了趟茅房,喝了口水,在黄茂林和明朗的陪同下,一起往韩文富家里去了。

  韩敬博今儿陪着屋里人回娘家去了,其余几个儿子也回岳父家去了。家里只剩下韩文富老两口,见到小夫妻来拜年,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小夫妻一进门就给韩文富夫妻拜年,苏氏一把拉起了梅香,“好孩子,心意到了就行,你身子重,快来坐下。这一路走回来,累不累?”

  梅香笑着摇头,“七奶奶,我们不累。”

  韩文富陪着郎舅二人说话,苏氏要去厨房下饺子。平安镇的规矩,过年来了客人,先过个上午茶,有下饺子的,有煮鸡蛋加馓子的,最贫寒的人家,也能下两块糍粑。

  梅香一把拉住了苏氏,“七奶奶,您别忙,我阿娘已经在家里准备了,咱们坐下一起说说话。”

  梅香力气大,她稍微使点劲,就把苏氏按在凳子上坐下了。

  苏氏笑了,“你有这把子力气,生孩子可比我们省劲多了。”

  梅香皱起了眉头,“七奶奶,想到生孩子,我就觉!觉得有些怕。”

  苏氏哈哈笑了,又拍了拍她的手,“莫怕,你看我,外头都传我是个病秧子,我还不是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你身子骨比我好,定会顺顺利利的。后头几个月天暖和了,多动一动,少吃多餐,不用怕的。”

  梅香点头,“真想赶紧把他生下来。”

  苏氏笑了,“不急,等瓜熟蒂落,自然就下来了。”

  梅香走的时候,苏氏也没多留,想着走的时候给她备些回礼。

  去了韩文昌家里后,韩文昌的女儿和女婿回来了。双方客气地说了一阵子话,梅香留下礼品回家去了。

  梅香说叶氏在下饺子,其实是骗苏氏的,只是不想让老人家劳动。苏氏也有女儿,但女儿今年初三回来,叶氏已经计划好了,吃晌午饭的时候,把老两口请过来一起吃。

  叶氏陪着女儿女婿一起先往韩敬义家里去了。

  坐了一会子后,叶氏拒绝了赵氏再三的挽留,往二房去了。

  赵氏一直想和三房搞好关系,但叶氏想着董氏难缠,虽然赵氏明理,她也不想掺和到大房婆媳之间去。

  本章节

  至于昨儿董氏干的蠢事,叶氏连提都不提,反正她就是不给,让董氏自己生气去吧。

  一行人到了韩敬奇家里后,周氏高兴地出来迎接娘儿几个。

  莲香红着脸来和梅香说话,“三姐回来了。”

  梅香刮了刮她的脸,“是呢,我回来了。往后,每年咱们都能一起回来了。”

  莲香的脸更红了,“三姐都要做阿娘了,还这样爱开玩笑。”

  大家都笑了,等到了堂屋之后,梅香和黄茂林给二伯二伯娘拜年,韩敬奇夫妇高兴地让她们坐下。

  周氏锅里正在下着饺子,让三房娘儿几个一定要留下吃饺子。叶氏想着女儿折腾了一上午,这会子说不定肚子饿了,也就没拒绝。

  !

  二房父子和明朗兄弟一起陪着黄家兄弟说话,周氏和莲香一起陪着梅香说话,明辉家的在厨房里忙碌着。

  周氏看了看梅香的肚子,明辉家的进门这么久了还没动静,周氏也着急。但这种事情急也急不来,她也不敢催,爬儿媳妇存了心思就更怀不上了。

  梅香拉着莲香说了许多黄家的事情,特别是黄茂松那一枝的,有几个房头,各家有哪些人,梅香一一都说给她听,又小声告诉她黄炎礼和平氏的性格。

  一行人在二房吃过饺子之后,一起回去了。

  叶氏做饭,梅香给她烧火,黄茂林在堂屋里和明朗兄弟一起说话。

  黄茂林问过明朗的学堂有无人捣乱,可需要帮忙?

  明朗笑了,“姐夫只管安心,学堂里好的很。姐夫这些年总是为我家辛苦,如今我们兄弟也长大了,姐夫有用的上我们的地方,只管叫我们。”

  黄茂林喝了口茶,“眼见着你们都长大了,你姐姐也能放心了。”

  明盛把茶盘子端给黄茂林,“姐夫,吃果子。”

  郎舅三个在堂屋里说着闲话,叶氏也在厨下和两个女儿一边忙活一边说话。

  本章节

  叶氏仔细问了梅香近日来的起居,又告诉她自己想把家里的房子处理了,省得总是遭人惦记。天天和人打嘴皮子,烦不胜烦。

  梅香一听就知道定是有人说闲话了,她眯了眯眼睛,“阿娘,您想处理房子,这倒无妨,但不必为了个把人就急着处理房子。”

  叶氏知道女儿的意思,“房子处理了也好,往后过年过年,除了回来给你阿爹上坟烧纸,再也不用回来了。我倒不是怕谁,就是想安安生生过日子。等你们也搬到了镇上,咱们一家子都在一起,住哪里都是一样的。”

  梅香点头,“阿娘拿主意就是。”

  饭快做好的时候,叶氏打发明朗去把韩文富和苏氏叫了来。

  老两口也没客气,一叫就来了。

  热热闹闹地吃了顿晌午饭,梅香略作休息了之后,就准备要回去了。

  苏氏给梅香送了一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