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过新年蠢人犯蠢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4      字数:8590
  当日下午,黄茂林陪着弟弟一起,驾着新骡车到了镇上,叶氏正带着几个孩子在收拾东西。

  叶氏原来的打算是娘儿几个挑的挑、拎的拎,稍微带点子东西回家过年就是了,没想到黄家兄弟居然驾车来送她们。

  韩家族人和祖坟都在韩家岗,叶氏娘儿几个过年要拜年,还是回韩家岗更方便一些,等过了十五之后再来也不迟。

  叶氏见到黄家的车,奇怪地问黄茂林,“你们这是从哪里租的车?”

  黄茂源嘿嘿笑了,“婶子,以后我不跟我哥磨豆腐了,我阿爹让我出去跑车,今儿开张头一桩生意就是来送婶子回家,大嫂都已经付过车资了。”

  叶氏愣住了,半天后反应过来,“那可真好,你们兄弟以后一个在外一个在家,何愁家业不兴旺。既然今儿是你头一次开张,来,车资已经付过了,婶子再给你个开门红利。”

  说完,叶氏数了二十个铜钱塞到黄茂源手里。

  叶氏说是开门红利,黄茂源不知道该不该要,他看了大哥一眼。

  黄茂林笑着对他说道,“既然是给你的开门红利,你好生收下,等会子赶车的时候赶稳一些就是了。别发愣,来,帮着把东西抬上来。”

  叶氏准备了一些吃食和娘个几个的衣裳,家里的牛和驴都在乡下有人照看,猪已经在乡下卖给屠户了,剩下的母鸡她托了镇上的邻居每天帮着来喂两次。

  东西很快就收拾好了,叶氏娘儿几个上了车,黄家兄弟坐在车把上。黄茂源鞭子一挥,骡车平稳地开始往前走。

  明朗看了眼黄茂源赶车的架势,内心也忍不住感慨,果真是术业有专攻。

  叶氏看黄茂源如今有了新营生,心里也忍不住高兴。黄家豆腐坊以后看来就全部是女婿的了,这样也好,分家的时候不扯皮。

  一路上,黄茂林一直和韩家人说着闲话,黄茂源只管老实赶车,一句嘴不插。

  等到了韩家岗之后,兄弟二人又帮着把东西卸了下来,又托叶氏娘儿几个帮着往外放消息,黄家豆腐坊掌柜的二儿子开始跑车了,谁家需要拉人拉货只管来说。

  说了一些话之后,黄茂林就带着弟弟回去了。

  杨氏见到儿子高兴地回来了,她也忍不住高兴。平日磨豆腐,黄茂源虽然从来不叫苦叫累,却从未如今日这般,出去赶了一趟车回来,不说累,反倒神采飞扬。

  杨氏私底下奉承黄炎夏,“还是当家的了解孩子们,我白做了他十几年亲娘,倒不知道他的喜好。”

  黄炎夏瞥了她一眼,“今儿是头一日开张,亲家母还给了开门红利,他自然高兴了。等到了外头,什么样难缠的人都有。到时候他耷拉着脸回来,你可别埋怨我狠心。”

  杨氏急忙摇头,“怎会,等他做熟了,慢慢也就顺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除了梅香,黄家人都起来了。

  黄炎夏在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一家人开始洗漱。

  外头鞭炮声都没断过,梅香缩在被窝里听着外头的鞭炮声,心里十分欢喜。今年是她头一年到黄家过年,原来想象中的婆媳妯娌相争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杨氏和红莲不管内心是如何想的,至少表面上都在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如今黄茂源有了自己的营生,杨氏婆媳就更歇了和大房别苗头的意思。

  她虽然离开娘家了,但明朗今年中了秀才,还接下了学堂,不仅有了体面,家里每年更是能多一笔丰厚的银钱。这个年,娘家虽然少了她,但大家必定都是高高兴兴的。

  她又摸了摸肚子,肚子里的娃每天早上这个时候会定时动一动,仿佛知道该起床了一般。外面鞭炮吵闹,梅香的内心却无比安静平和。原来出嫁之前的担忧都没了,她有了这个小乖乖,茂林哥对她仍旧一如既往地好,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吧。

  梅香憧憬着以后家资丰厚儿女成群的日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她一笑,肚子里的娃又动了动。梅香拍了拍它,它立刻动的更欢实了。

  动了一会子后,它又安静了,约莫是翻跟头翻累了,又睡着了。

  梅香在被窝里躺了好久之后,黄茂林忽然推门进来了。

  “梅香,起来了,阿娘正在下面,等会子就要好了。”

  梅香睁开一只眼睛看他,“外头好冷,不想起来。”

  黄茂林笑了,“不怕,你穿厚些,等吃了饭我在耳房烧火,你只管坐着烤火,旁的不用你问。”

  说完,黄茂林从被窝里掏出梅香的衣裳,“来,衣裳都暖热了,快穿上。”

  梅香从被窝里撑着坐了起来,穿好了衣裳之后,黄茂林帮着她把鞋穿上了。梅香肚子大了,弯腰不大方便,只要黄茂林在家里,都会帮她穿鞋。

  穿戴好了之后,黄茂林让她在屋里等着,去给她打了一盆水来洗漱。

  梅香漱口洗脸,自己把头发盘了个简单的发髻,戴了朵花,跟着黄茂林一起出门去了。

  红莲和淑娴正在往堂屋里端饭,一碗又一碗的肉丝面,上头正冒着热气。

  今儿是大年三十,虽然堂屋里冷,但黄炎夏也决定在堂屋吃饭。

  一家人到了屋里之后,梅香先倒了小半杯热水喝了,她如今每日都要喝很多水,家里人都习惯了。等面全部端过来之后,各自端了一碗肉丝面吃了起来。

  红莲给梅香单独弄了一小碟子腌辣椒炒鸡蛋,这是梅香的最爱。把腌辣椒搅和在面条里,肉香、辣椒香混合在一起,梅香吃的非常欢快。

  吃了一碗之后,她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正在犹豫要不要再吃一碗,黄茂林把她的碗拿走了。

  “我去盛饭,再给你带一碗。”因红莲和淑娴吃的不多,梅香每回都感觉自己吃的太多了,黄茂林怕她害臊,控制自己吃饭的速度,在梅香吃完一碗的时候,他正好也吃完了,然后去厨房一人又盛了半碗。

  杨氏早上切的肉多,黄茂林往梅香碗里舀了整整一勺子肉丝。

  又吃了半碗之后,梅香打了个饱嗝,“茂林哥,我吃的太多了。晌午不能闲着,要找些活干。”

  杨氏看了看梅香的肚子,“你这个月份,多吃一些也正常。光吃不动也不好,这样,等会子你把碗洗了,然后跟红莲一起择菜。淑娴把家里家外都扫干净。”

  梅香得了吩咐,吃过饭后就着锅里热水把碗洗了,然后就去和红莲一起择菜,夜里年夜饭要用的蒜苗、菠菜、胡萝卜、白萝卜和葱等蔬菜都要提前预备好了。

  红莲就在门楼里,见梅香来了,把旁边的小板凳给梅香,“大嫂快坐。”

  梅香拿起一把蒜苗就开始剥皮,“夜里是阿娘掌勺还是弟妹掌勺?”

  红莲笑了,“自然是阿娘掌勺,我做菜的手艺比阿娘差远了。”

  梅香知道她这是客气话,“弟妹不用谦虚,你做的菜可不差呢。这些日子多亏弟妹照顾我,每日还给我开小灶。”

  红莲瞄了她的肚子一眼,“都是小事,大嫂不用放在心上。”

  梅香把择好的蒜苗放到一边的篮子里,“等明年弟妹怀上了,我来照顾弟妹。”

  红莲红着脸,“我也盼着有大嫂一样的福气呢。”

  梅香嘿嘿笑了,“弟妹不用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

  红莲羞红了脸,忽然低声问梅香,“大嫂有没有什么秘方?”

  梅香咳嗽了一声,“这个,秘方我也没有,就是不要想太多。我听好多人说,你越惦记越没有,索性不去想,该来的就来了。”

  红莲有些发愁,她和梅香不一样。梅香怀不怀娃,杨氏又不在意,红莲不一样,等过了年,杨氏怕就要开始盯红莲的肚子了。

  但她也不好和梅香说太多,只能问到这个份上。

  妯娌两个在门楼里忙活,家里其他人也没闲着。黄炎夏带着两个儿子在处理钱纸,杨氏在计算晚上做多少个菜,把肉、鸡和鱼都准备好了,到了下午就可以直接炖了。

  一家人忙忙叨叨,很快到了中午。梅香因为早上吃了一碗半肉丝面,一个上午都没感觉饿。

  杨氏想着晚上年夜饭丰盛,中午就随便一人泡了两根油条吃,本来说要给梅香煮个蛋,梅香拒绝了。

  “阿娘,我吃两根油条就够了,留着肚子晚上再吃吧。”她怕自己吃太好,孩子长太大了不好生。但婆家人给她做好吃的,她总不能不知道好歹,外头多少人家的媳妇怀了身子,别说吃肉了,连蛋都吃不到嘴。

  杨氏也不勉强,“那你下午要是饿了别忍着,家里吃的东西多。”

  梅香直点头,“我晓得,多谢阿娘。”

  吃过了中午饭,黄炎夏想着晚上要包饺子守夜,怕是不能如平日一样早睡,遂打发全家人一起好生歇个中觉。

  梅香这一觉睡了个把时辰,等她起来的时候,杨氏和红莲已经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了。黄炎夏也带着两个儿子先后洗澡换衣裳,夜里他们爷儿三个要烧纸烧香,趁着时辰还早,赶紧洗了。

  梅香也往厨房里去了,“我又睡过头了,劳累阿娘和弟妹。”

  红莲给她打圆场,“我们忙得过来,大嫂去歇着吧。”

  梅香摇头,“我来烧火吧。”

  一家子一起忙活,天还没擦黑,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黄炎夏祭拜过了祖宗,宣布开始吃年夜饭。黄炎夏和杨氏坐在东边,黄茂林和梅香坐在北边,黄茂源和红莲坐在西边,淑娴一个人坐在南边。

  照着规矩说来,黄茂林为长,应该和黄炎夏夫妇面向而坐。因红莲要上下忙活伺候一家老小,坐在北面不方便,故而黄茂源夫妇坐在了西面。

  黄炎夏先开口,“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好生吃一顿年夜饭。等明年了,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人也会越来越多。话不多说,都吃吧。”

  黄炎夏话一落,自己先夹了一筷子菜,众人都跟着开始夹菜。

  梅香中午吃的不多,下午也没有加餐,这会子也饿了。黄茂林先给她夹了两块山菌,又夹了两块鸡肉。

  杨氏今儿做了十二个菜,正中间是一个羊肉锅子,里头加了胡萝卜。外头有一盆山菌炖鸡、一盆炖鱼、一盆咸肉炖萝卜、一盆炖猪蹄,其余都是半荤半素和纯素的。

  炖鸡里头有两个鸡腿,杨氏让黄茂林给梅香夹一个,剩下一个给了淑娴。一个是孕妇,一个是家里最小的,谁也不和她们争,反正有一桌子菜呢,敞着吃也吃不完。

  梅香碗里还没吃完,黄茂林又给她舀了一块猪蹄子。

  梅香抬眼看他,“茂林哥,你自己吃,我会自己夹菜。”

  黄茂林又给她夹了一筷子素菜,“你往前伸筷子容易顶着肚子,不妨事,我顺带手给你夹菜。”

  黄茂源有样学样,给红莲夹了一只鸡翅膀,红莲忙偷偷去看公婆,大嫂是孕妇,大哥给她夹菜也就罢了,她又没怀孕,表弟这样打眼,姑妈要不高兴了。

  黄炎夏无所谓,杨氏的笑容果真没有刚才那样自然了。

  红莲也不好给黄茂源使眼色,只能给淑娴夹菜,杨氏这才缓和了一些。

  黄茂源忽然像开了窍似的,给杨氏夹了一筷子菜,又起身给黄炎夏和黄茂林各倒了一杯酒。

  黄茂林举起酒杯,“阿爹,儿子敬您一杯,这一年里,阿爹辛苦了,咱们家能有今日,都是阿爹的功劳。”

  黄炎夏

  笑眯眯喝了酒,“你们兄弟二人也辛苦了,明年咱们先好生干一年,把镇上的房子盖了,等茂源走上正轨,咱们也能搬到镇上去住。”

  杨氏顿时高兴了起来,“当家的说的是真的?那可真好呢,到时候,孩子们从小就在镇上长大,淑娴从镇上出门子,多体面。”

  黄茂林也起身给黄炎夏倒了一杯酒,“阿爹,搬不搬到镇上,儿子倒不急,只要家里越过越好,在哪里住都是一样的。”

  黄炎夏又喝了酒,“你想不想搬家是你的事情,老子不想再当家了。你们都长大了,也该自己顶门立户了,总让老子顶在前头,你们在后头躲懒。”

  杨氏给黄炎夏夹了一块肉,“当家的说哪里去了,几个孩子都好的很呢,哪里躲懒了。”

  一家人一边客气一边吃完了一顿年夜饭。

  梅香吃的很饱,帮着收拾剩菜,洗碗。红莲开始剁饺子馅儿,杨氏和面。

  婆媳两个弄好了之后,黄炎夏在堂屋烧起了炭盆。每逢过年,黄炎夏会买两袋子木炭,留着过年吃热锅子,烤火用。

  堂屋里不能烧柴火,怕把屋顶熏坏了。平日里都是在西耳烧柴火烤火,今儿都要在堂屋守夜,只能烧木炭。

  婆媳两个准备好了之后,一家人开始包饺子。红莲剁的饺子馅儿肉足,里头加了山菌、青萝卜、荠菜、葱,洒了一些芝麻油,闻起来就香得很。

  黄茂林兄弟二人擀饺子皮,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包饺子,黄炎夏在一边看着火盆和供桌上的香火。

  娘儿四个包的快,兄弟二人擀饺子皮也赶的飞快。

  黄炎夏看着这一大屋子后人,高兴地眯起了眼睛,等明年过年,说不定家里能多两个娃,那日子才美呢。

  黄炎夏又看了看淑娴,女儿在家里还能过个两三年。分家之前也一定要把女儿的嫁妆银子准备好,到时候兄长们再添一些,定不让她受委屈。

  杨氏一边包饺子一边叮嘱两个儿媳妇,“明儿晌午你们两个跟我在家里,吃了中午饭咱们也出去拜年。那针线这几天不能摸,大过年的,只管吃喝玩乐,忙活一年了,也该好生歇一歇。”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家子就包好了两盖板饺子。饺子馅儿用完了,饺子皮还剩十几个。杨氏把每张饺子皮从中间划开两道口子,把边角从一个口子里掏出来,做成个简易麻花。

  包好了饺子之后,梅香感觉有些困了,杨氏让黄茂林带着她去洗漱,让她早些歇下了。

  黄家这边热热闹闹地过着年,韩家那边,董氏刚被叶氏撅了回去。

  叶氏昨儿回来后,因柴氏把家里照看的好,叶氏也不用花费多少精力,东西放好后只等着明儿过年。

  大年三十当天,一大早,韩敬奇就来和三房商量,要请三房去他家过年。

  “弟妹,你们几个月不在家里住,就这两天,能带多少东西回来?不若晚上到我家过年,咱们凑在一起,也热闹些。”

  叶氏看了明朗一眼。

  明朗对韩敬奇拱了拱手,“多谢二伯的美意,只是我们夜里还要单独给阿爹上供。再有,若去了二伯家,大伯家定然也要非议,况且阿奶也在大伯家里。咱们都是亲骨肉,在不在一起吃年夜饭,也不会影响咱们之间的情谊。”

  韩敬奇想了想,“那也行,你们才回来,要是短了什么,只管去我家里拿。”

  叶氏也向韩敬奇道谢,“多谢二哥二嫂记挂我们,明儿一大早,我就让明朗兄弟两个去给二哥二嫂拜年。”

  韩敬奇说了两句客气话之后,自己回家去了。

  哪知韩敬奇才走没多大一会子,韩敬义也来了,目的也是一样,请三房去大房过年。

  叶氏这回有理由了,“大哥家里几代人,一桌子都坐不下,我们去了,只会给大哥添麻烦。才刚二哥也来请我们,我回绝了。若是大哥能请动二哥一家子去,我们也跟着去麻烦大哥。如不然,单撇下二哥一家子,也不大好。”

  韩敬义犹豫了,若是请老二全家,那家里就要备两桌年夜饭了。

  他来请叶氏娘儿几个,是赵氏的主意。三房如今发达了,大房原来干的那些子丑事赵氏都知道了。赵氏心里把这一对蠢公婆骂了个臭死,想着请三房去吃顿年夜饭,缓和缓和关系也好。

  谁知道韩敬奇跑在了前头,韩敬义无功而返。

  韩敬义走了之后,叶氏开始准备年夜饭,明朗也开始带着弟弟处理钱纸。

  韩敬义来请三房人,除了赵氏,董氏也是极力赞成的。赵氏的目的是为了缓和两房的关系,董氏想的又不一样了。

  三房如今发达了,二房跟着三房卖菜,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自从周氏接下了学堂里送菜的事情后,每个月都有了稳定的进项。董氏看的越发眼热,都是亲兄弟,作甚只拉扯其中一个。

  董氏在崔氏耳朵边吹风,想让崔氏去跟叶氏说,也分给大房一些好处。但叶氏今年给了崔氏比往常更厚的孝敬成例,崔氏立刻闭上了嘴巴。

  崔氏又不傻,三房现在有钱有势,再也不是老三刚死的时候一群小可怜了。三房几个孩子,凶的凶、聪明的聪明,她一个老婆子还能活多久。再说了,大房又不是没饭吃,三房给的孝敬,她一个人哪里吃的完,不还是补贴了大房,她也对得起老大了。

  都说天干无露水、人老无人情,这话虽然刻薄了些,有时候还真不假。随着年龄的增长,崔氏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整日只想着往韩敬义碗里扒拉吃食。她如今日子过得滋润,大房虽说差一些,孙媳妇把孙子教导的越发好了,往后总不会比现在更差,她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董氏打崔氏的主意以失败告终,又动了年夜饭的主意。把三房人请来,年夜饭上先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然后提一些要求,三房总不好拒绝吧?要是翻脸了,外头人都要说三房,人家好心招待你吃喝,你倒翻脸无情不认亲。

  韩敬义没请动三房,也就作罢,反正他就是意思意思。董氏上了心,见韩敬义没请动,自己往三房来了。

  叶氏正带着女儿择菜,见董氏来了,忙出来迎接她,“大嫂来了,快进屋坐。”

  董氏一边笑着往屋里去,一边和叶氏寒暄,“三弟妹回来了怎地不去我家里坐坐,才刚你大哥来请你们去我家吃年夜饭,三弟妹怎地回绝了?我都预备了好久了,咱们这都是亲骨肉,你们几个月不在家,阿娘一直惦记着呢。我想着夜里一起吃饭,也亲近亲近。”

  叶氏和她做了十年间妯娌,最是了解她,仍旧拿出那一套说辞回绝了她。

  董氏也不恼,也不走,坐在那里和叶氏絮絮叨叨,“弟妹家里如今真好,明朗有了功名,还能教学生了,这一年家里出息海了去了,你们娘儿几个整天敞开了吃也吃不完。”

  叶氏笑着奉承董氏,“大嫂如今的日子也好呀,我听说明全媳妇能干的很,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大嫂如今都不用操心了。等明年有了孙子,大嫂还有什么好愁呢。”

  董氏摆摆手,“嗨,三弟妹又不是不晓得我家里。明全的事情时解决了,明德马上也要大了。就我家里那几间屋子,到时候娶媳妇都没地方住。”

  叶氏岔开话题,“我听说春香又怀上了?这孩子命真好,才生了儿子一年多,这又怀上了。要是能一口气生两个儿子,她在婆家也算站稳脚跟了。”

  董氏笑了笑,并未接话,仍旧说着前头的话题,“三弟妹,你们这以后彻底发达了,也不用回来了。这样,我跟三弟妹商量个事儿,你们家的屋子借给我们住好不好?正好,我给你看房子。屋子长久不住,没有人气,容易坏。头先敬杰家的帮你看着,如今她结了个好亲家,眼瞅着家里也不缺吃喝了,往后怕也不会再看上看房子这一个月的几文钱了。咱们是亲兄弟,我们不要钱。”

  叶氏瞠目结舌地看向董氏,梅香说的没错,这婆娘脑子估计是坏掉了。

  大过年的,叶氏也不想和她吵架,笑着回绝了她,“大嫂,我们经常还回来住的,实在没法借给你们住。”

  董氏想了想,一副为叶氏考虑的模样,“要不这样,我把东厢房留给你们,你们回来住也够了。”

  叶氏气得笑了,“大嫂,我的房子,正房给你住,我住厢房?”

  董氏忽然也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对,忙赔笑道,“房子自然是三弟妹的,我不过帮你看着。等我们明德长大了,家里都没地方给她娶媳妇,三弟妹是他亲婶子,难道能看着他打光棍。”

  叶氏把茶杯重重地放到了桌子上,还没等她开口,明朗进屋了,“大娘,您要买我家的房子?那感情好呢,我家这房子,东西一共三个院子,全是瓦房。我不要多的,就要十二两银子。大娘真是有眼光,我们家的房子,当初我阿爹盖的时候,都挑得好砖木,如今虽然过去了十几年,样样都结实的很。当时花了近二十两银子呢,大娘既然要买,我自然要便宜一些。如今敬博四叔在县衙里,咱们过户也方便。以后我们回来,随意在谁家找个地方歇歇脚也行,镇上离这里也不远,实在找不到地方,走回去也就一顿饭的功夫。”

  董氏听见明朗这话,顿时傻眼了,她什么时候说要买了?她给三房看房子,她还没要钱呢。

  叶氏实在不想和这婆娘多说了,看都不看她一眼,“大嫂,我马上就要准备年夜饭了,多谢大嫂的美意,我就不去你家吃饭了。房子的事儿,大嫂要是想买,就按明朗说的价格,至于看房子,我自己会想办法的,就不劳大嫂费心了。”

  叶氏说完,起身就往厨房去了,还嘱咐明朗去把香烛纸炮准备好。

  娘儿两个都走了,把董氏一个人晾在堂屋里。

  董氏在堂屋里等了好久,见再无人搭理她,自己悻悻地回去了。回去后,见她耷拉着脸,崔氏心里冷笑了一声。占便宜没个够,碰一鼻子灰吧?三房一窝子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你整日只想占便宜,人家能理你。

  等赵氏知道了董氏的想法之后,顿时气的要死。她快要被这个婆母蠢死了,这下子好了,不光关系没缓和,更糟糕了。

  那头,叶氏才一进厨房,听见明盛正在和兰香说话。

  “大娘这性子也是少有了,以后若是你单独遇到大娘,定要绕着走。”

  兰香小声笑了,“二哥又胡说,我怕她作甚,我又不欠她的。”

  明盛看到叶氏进来了,忙搬了个凳子给她,“阿娘别生气,这天底下什么样的人都有。我听说大哥他们去考试的时候,有那学业不精的,竟想歪主意让别人也落榜,好似人家落榜了他就能考上了似的。大娘说的话不中听,阿娘当耳旁风就是了。”

  叶氏嗔了他一眼,“别胡说,小孩子家家的,不要嚼长辈的舌头根子。”

  明盛笑眯眯蹭了过来,“阿娘,这也不是办法呀。今儿回绝了她,她以后还来怎么办?咱们家这三间院子,在族里算是顶顶好的房子了。若长时间空着,总有人想来打主意。”

  叶氏看了看屋子,这是韩敬平盖的房子,如果可以的话,她真想一直保留着,但屋子长期没人住也不行。一来没有人气,容易坏。二来族里许多人家住房紧张,若是她们家空着这么多屋子不接济族里人,到时候定会流言满天飞。两个儿子都是读书人,她不能让孩子们被人非议。

  叶氏想了片刻之后,忽然又释怀了。当家的盖这房子,为的是让家里人住的舒服,如今既然搬到镇上去了,家里越过越好,何必为了房子束缚住人。

  董氏来的目的虽然不纯,但也给叶氏提了个醒。早些处理了,也落得个轻松,以后过年过节也不用回来了。

  想通了之后,叶氏笑了,“这样大的三间院子,也不是想处理立刻就能处理掉的,总要等合适的机会。先不说那么多了,今儿咱们好生过个年。”

  叶氏很快把董氏抛到了脑后,带着孩子们热热闹闹地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