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75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2      字数:4811
  d”王振一听,立马对着众人严肃说道。“是王公公”书房内,朱祁镇看着几分奏折,极为恼火,但是他也知道此事急不得,如果朝臣们不配合,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尽可能的妥协,毕竟离开了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他就没人可用了。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了王振等一帮宦官们,在他心中,或许这些人能够为自己所用,自己要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堪比甚至超过太宗太祖,成为秦皇汉武唐皇那般的千古一帝,就必须懂得借取其他力量。此时的王振自然不知道一个天大的馅饼即将掉落到他头上,否则他做梦都会笑醒。再说此时,随着东亚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大明周边的威胁也就只剩下了西北方向了。目前帖木儿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事已经渐渐进入了尾声,这次大战,奥斯曼帝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依旧是两败俱伤。这样的最终结局,是周边所有实力所没有想到的,不过即使如此,奥斯曼帝国的发展趋势已经显露了出来,相比帖木儿帝国的腐朽沉闷,奥斯曼帝国开始了他扩张的脚步,它先是与帖木儿帝国重新议和之后,迅速以自己强大的火器力量掉过头来快速攻打背后的拜占庭帝国以及西欧联军。此时的拜占庭帝国早就日暮西山了,而西欧联军还是一个不怎么使用火器的军队,所以面对着奥斯曼帝国强大火器的攻击,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而且此时奥斯曼帝国也开始研制重火铳,这是一种弹丸很大,威力很强,射程很远的火铳,它虽然有着不少缺点,但是其威力很不可小觑。就连得知这个消息的李江,也陷入了沉思当中,因为奥斯曼帝国在原本历史上,也是靠着这样的重火铳才迅速崛起的。但最终李江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奥斯曼帝国国土面积很大,人口也众多,这时候与奥斯曼帝国开战只会拖垮汉华王国,因此,他选择了暂且观望。而此时的西欧各国,随着汉华王国与西欧商路的开通,源源不断的物资与消息也随即传到了西方,对于这个位于东方的强大王国与大明这个神秘的国度,不少西欧国家再次派出了使团想要前往东方。可是因为不熟悉海路,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阻拦,因此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汉华王国的商人们。张兰便是这些商人们其中的一员。作为汉华王国建国之前就已经投奔汉华王国的老商人,此时的他拥有着海船近五十艏,而且各种商铺四十余间,还有不少其他副业,可以说他已经拥有几十万两的资产了。但是作为年轻一辈的商人,他觉得自己还有可能赚取更多的钱,于是他亲自带队,跟随不少汉华王国本土商队,在汉华王国水师舰队护送下来到了西欧,在将船上所有的物品都卖掉之后,他计算了一下,这一趟他至少可以赚取十万两银子。十万两呀这让他极为的兴奋,他觉得只要一年跑上两趟,便可以收手不干了。也是,一年便可赚取二十万两,这还不包括他的其他产业,这至少也是二十四五万两真正的银子,这么多钱,他下半辈子完全足够了,就算是一家子乃至是下辈子,十辈子都够用了。只是他却没有想到,就在他准备返回汉华王国时,不少西欧各国的使者拜访了护送的汉华王国舰队舰队长,很快一艏艏西欧极为特色的帆船加入了整个庞大船队之中。在经过了三天三夜的航行之后,他们总算出了地中海,而此时整个舰队至少有着近五百艏舰船,其中光是西欧各国使团还有一些商团的商船便有着一百多艏,而汉华王国商船也有近三百艏,至于汉华王国水师舰队,则只有区区三十艏战船。只是可别小看这三十艏战船,打起仗来,恐怕一两百艏战船都不是其对手,何况汉华王国的商船可不是普通商船,而是武装商船,军队之中淘汰的不少火器包括大炮在内都被这些商船买了,这次到达西欧来,他们也是被允许装备这些东西。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加强整个船队的武装力量,以便能够更好的防范其他变故发生。就如这次,尽管有着西欧一百多艏舰船加入,但是却并不影响平衡,反而那些西欧各国的使团舰船有些战战兢兢的,生怕惹怒了那些看上去狰狞的战船。时间一点点过去,随着庞大规模舰队使出地中海之后,舰队便开始了不断南下,而后开始绕路,而且经过无数调整之后,就连汉华王国本国商船都绕晕了,这才顺利到达了好望角。只是这次船队之中的西欧舰船并未得到登陆的允许,而是只允许停靠在外海,补给则由汉华王国舰船送上去。第五百七十章西欧各国使团来访在好望角停留了一日之久后,庞大的船队再次迎着朝阳出发了。因为好望角的关系,所以大部分西欧各国的使团舰船还有一些西欧商船都觉得这个好望角地区十分的神秘,他们也不是笨蛋,自然清楚汉华王国弄得这般神秘,一定藏着什么秘密,只不过他们虽然好奇,但是并没有愚蠢的去询问或者去查探,而是希望能够从其他地方得知这个秘密。对此,其实负责安全这方面的兰芳社密谍们自然一清二楚,只不过他们再与护送舰队的舰队长交流之后,并未采取什么过激的举动,而是告诫汉华王国各船船主,务必保守秘密,谁要是泄露秘密,那受到的惩罚将是空前的,不仅仅家族将会抄末,即使本人逃到西欧,也会被汉华王国大军驾临,逼迫收留国家将其交出来。可以说,这样巨大的惩罚力度,吓住了所有的汉华王国船主,他们自然不是愚蠢之人,很清楚这代价是他们所承受不起的,所以毫不犹豫的将这些惩罚力度告知了各船的船员,而大部分船员都是汉人,而且即使不是汉人,也是拥护汉华王国的人,所以他们都选择了保守秘密。就这样,船队绕过好望角沿着固定的航线,一路向北,在刻意饶了不少远路,并且混淆了方向之后,舰队最终到达了旧港。而到达旧港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这一路,庞大的舰队始终保持着警惕,就算是停靠补给港口,也是尽可能的让西欧船停留在外海。这样一来,直到庞大的舰队到达旧港时,那些西欧各国使团也摸不清这具体的航线,中途又有多少补给港口,更不知道这一路经历了多少国家。因为各国使团都需要前往东阳城,所以西欧船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汉华王国舰队继续护送前往东阳城,另外一部分则停留在旧港,将带来的货物卖掉,而后大肆购买瓷器丝绸,准备带回西欧。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李江的远见了,自从开辟了与大明的合作之后,从大明买来的许多瓷器都被囤积在了旧港,所以这些西欧商人很容易就挑选了不少的瓷器,而且在旧港做生意的商人也知道这些西欧来的商人都是冤大头,所以故意抬高了价格,但那些西欧商人还是觉得自己赚了,因为他们在将这些东西运回到西欧之后,赚的至少是十倍,二十倍的利润。也是,自从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丝绸之路就中断了,后来虽然有着海路,但是因为奥斯曼水师崛起,这丝绸之路又没了下文,因此他们这一波船队,算是第一波从西欧而来,也是第一波从东方返回西欧的船队,因此他们的这一次商业贸易之旅,至少也会让他们的资产翻好几倍。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对这条绕过奥斯曼帝国的海上航线极为热心,只可惜,无论他们如何打探,都是一场空,因为知道这条航线的人很少很少,即使是跟随前往西欧的那些汉华王国海贸商人也不知道。何况,这期间,兰芳社的探子可不是摆设,作为最重要的监控对象,他们随时都在兰芳社探子的监控之中,虽然兰芳社探子并未抓捕他们,但是却可以阻止破坏他们的渗透行动,因此,无论他们如何想办法,也没有得到这条航线。为此,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获得下一次的通行权了。汉华王国东阳城。在经过六七日的航行之后,西欧各国使团的成员总算到了汉华王国国都东阳城。在经过稍作休息之后,各国使团满怀期待的进入了议事大会堂内,这时候李江也将接待规格提升到了高等级,率领国内一般重臣接待了他们。这些西欧各国的使团事先已经了解了汉华王国的礼节,倒也没有出现失礼之处,而且此时不管是大明还是汉华王国,跪拜礼也并不常见,所以并不像是后世清朝那般,出现乾隆出现外国使节不行跪拜礼而放弃朝贡的现象。接下来的时间内,各国使团先是进行了各国国王或者皇帝送上礼物的流程,而后李江作为大统制宣读了欢迎各国使团的致辞。在这之后,各国使团送上了各国的国书,这是实现早已经商量好的,而李江也对此表示了感谢。总之这一番流程下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了。按照接下来的流程,李江将带着各国使团到后厅内举行一次大型宴会,宴请众人,只是偏偏就在这时候,兰芳社送来的一份文书让他不得不让尚阳与徐海东二人代替他接待众人了。回到大统制府后,李江即刻拿起了那份文书查看了起来,文书乃是从大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南部一座县城发过来的,文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言说有一部分商人准备密谋扳倒南洋大臣于谦,而且他们还联合了两广地区许多大商人,加上一些官员,这么庞大一股力量可以说已经有着很大把握了。对此,此时的于谦并不知道其中的暗流,他仍旧在与两广布政司衙门商议着进一步开放两广地区的事宜。其实,对于这种扩大南洋大臣权利的做法,两广的许多官员都是极不赞同的,但是这毕竟是圣旨,所以他们也只能遵从,可是那些大商人不同,他们因此受损的是自己家族大部分利益,这等于在掘他们的根基,所以他不满也是正常的。何况,这次他们所联合的不仅仅是两广商人,还有江南的许多大商人,这些大商人背后往往牵涉到许多官员,后台很硬,他们希望能够扳倒于谦,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税收方面,他们觉得如果被南洋大臣府掌控税收,那他们就损失大了。但他们也不想想,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扳倒于谦,就算扳倒了,朝廷之上的那些大臣们也不是蠢蛋,知道这里是个金窝窝,怎会无动于衷,派窝囊废来此,他们自会派得力干将前来,这不是扳倒一个于谦所能解决问题的。第五百七十一章反击大明临高南洋大臣府上。相对于整个大明南方商人们的暗流涌动,此时的于谦却是不知其中的深水,此刻的他仍旧再与南洋大臣府上的官员们商议,进一步利用这其中的权利来扩张大明对外开放的领地,而后为大明赚取更多的钱财。这等为国利民的大事,自然是于谦一辈子所追求的,而南洋大臣府上的诸多大臣,也是深得于谦信任,毕竟他们与之共事这么久了,不仅仅获得了大量财富,也获得了大量名声,这让他们之后的仕途将会变得更加平坦,因此对于于谦的这些决定,他们是绝对赞成的。当然,其实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利益,那些大海商之所以联合起来抵触南洋大臣府权利的扩张,自然是因为利益受损,而南洋大臣府的诸位官员之所以无条件支持,也是因为利益缘故,这天下无不是一个利字。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只有利益,并没有绝对的盟友。这无可厚非,毕竟这就是现实,但是利益与利益是有所不同的,准确的说,是小利益与大利益的取舍是不同的,为国利民是为大利益,是牺牲了自己的小利益而成全大利益,就比如于谦,就比如南洋大臣府上的各官员,而那些大海商便正好相反了。再说此时,当一众官员与于谦商议完之后,纷纷返回了自己的家中,而此时于谦也准备返回后院,准备休息一下,毕竟自从他从辽东返回之后,就没有睡过一场安稳觉,先是打仗,而后又是从辽东班师回朝,而后又马不停蹄的返回临高,到了临高之后还需要天天为南洋大臣府的权利扩张而奔波,每天都有着忙不完的事情,这好不容易商议好了,他自然得找个时间好好休息。然而却在此时,他的管家于福走了过来,在他耳畔道:“大人有一位自称是汉华王国张大人府上的人来求见大人”“汉华王国使臣张怀普”于谦顿时一愣,却是有些惊讶,自从他临高之后,就已经没有见过他,似乎是他返回国内去了,附近他派使者前来,是否跟他返回国内的事情有关了,想到这,于谦即刻让人将来人迎了进来。很快,他便见到了这位身着汉华王国衣袍的男子。来人居然是兰芳社公开的探子,而且之前于谦也见过,听说还是一位指挥使,官虽然比他要小的多,但权力不可小觑,似乎他是负责临高的情报收集工作。多余此人,于谦自然是十分顾忌的,只是碍于大明与汉华王国的关系,他一直没有驱逐此人。当然,对方也没有做过分的事情,否则他早就派人通知张怀普了。再说回此时,就当来人走入厅内之后,来人随即对着他行礼道:“见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