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74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2      字数:4687
  d,回道。对于兰芳社这等密谍机构,他是极为警惕的,不过他对其能力确实佩服,因为这天下情报,恐怕都逃不过兰芳社的眼睛。新书上传,重生1997黄金时代,还请诸位多多支持,收藏投个票第五百六十八章荒唐太荒唐了阿达姆哈达站在下头,目光直视着众人,面带微笑,随后对着众人说道:“诸位据吾汉华王国兰芳社得知,目前贵国皇帝陛下已经下旨了”“下旨了继续说”众人一听顿时心中一紧,而于谦更是立马催促道。“其实早在昨日前,你们的陛下就下旨了,只不过不是让你们全部班师回朝,而是让大军留下三万由你于谦继续率领攻打朝鲜”“什么攻打朝鲜这不可能,太祖有言,朝鲜王国乃是列入不征之国,陛下怎会下如此旨意你在说谎”于谦顿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眼前之人所言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这样的旨意一旦下达,所带来的后果可是空前的,几乎整个大明都会引起轰动,这完全是在违背太祖祖制。何况,就三万大军就想攻打朝鲜,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朝鲜好歹也是百万人口的大国,这么点人去攻打朝鲜,这可能吗,还有以什么名义攻打朝鲜,朝鲜乃是大明的番属国,于情于理都没有理由去攻打,这么做对大明没有任何好处。想到这,于谦心中闪过无数个年头,他扫了一眼底下坐着的众位议论纷纷的大将,见他们也是一头雾水,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于大人诸位将军,如今吾话已带到,这便告辞了”说着,阿达姆哈达转身便掀起大帐帘子,离开了。待到阿达姆哈达离开很久之后,于谦等人才回过神来,他们想了许久也想不明白为何陛下的旨意竟然会是这样,攻打朝鲜,这根本就是一件吃力不太好的事情。而就在这个时候,此刻的大明朝堂之上,大臣们也为朱祁镇下达的这份旨意给弄懵了这完全是瞎胡闹吗这样的圣旨一旦下达,恐怕这大明天下都会震动,而各番属国也会随之反抗。汉华王国东阳城,收到这份从大明京师送来的情报时,李江觉得是不是情报弄错了,或者是抄错了,这简直就是胡闹嘛李江都想大骂朱祁镇一通了这什么命令嘛简直就是乱弹琴攻打朝鲜,还三万大军,你怎么不说一万呀朝鲜王国虽然已经不行了,但也不是随便三万明军就能攻打的,而且都说师出无名,大明军队拿什么来攻打朝鲜,何况此时征讨完建州女真的大明军士早已疲惫不堪,急切希望返回驻地或者家中,哪会再继续去打大明,闹不好会出大乱子。“哎这小屁孩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不是胡闹吗难道那些大明重臣们就不知道劝阻吗这样的圣旨一旦下达,大明就会大乱举国沸腾呀”李江轻轻叹了口气,真不知道该如何说朱祁镇。也就在李江为朱祁镇的荒唐决议而烦恼时,此时的大明京师皇宫之中,寝殿之内,朱祁镇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大殿内,而外面,王振小心的等候着。忽然,他听到大殿内传来了朱祁镇稚嫩的声音:“王振进来吧”“是陛下”王振听到寝殿内朱祁镇的声音,立马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宦官服饰,而后推开门走了进去。此时朱祁镇两眼无神,站在桌案前,手中拿着一份奏折,而桌案上还堆放着无数的奏折。“去帮朕研磨朕即刻收回成命,让这些大臣们满意哼一群只知道忤逆朕的蛀虫”朱祁镇冷冷说了一句之后,转身回到了桌案前。而王振听到此话,明显一愣,瞬间冷汗直冒,他心中直打鼓,生怕朱祁镇下旨连带着他也被贬斥了。实在是最近大臣们上奏的奏折几乎全都是劝说朱祁镇收回攻打朝鲜的,而每每将这些奏折送到寝殿时,他都会极为的紧张,如今听到朱祁镇如此一说,他就更为紧张了。“去办吧哼”朱祁镇冷冷说了一句,接过王振递过来的笔,亲手开始写圣旨,聊聊几个字,写出了朱祁镇的愤怒。要知道平时圣旨都是王振代笔的,只不过需要得到朱祁镇的后查罢了,现在好了,连这样的事情都亲笔代劳了,可见朱祁镇对所有人都已经不信任了,包括王振在内。其实朱祁镇变成如此模样,除了他年纪太小,叛逆性情强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是皇帝,作为这大明的主人,他是有着自己傲气的,现在朝堂之上的那帮大臣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这让他十分不爽,所以干脆下了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荒唐的决定来恶心一下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事实上,对于攻打朝鲜,他自然清楚这其中的后果,所以他是根本不可能会真的下达这样的圣旨的。半个时辰之后,一众朝臣们再次得到了消息,说是陛下下达了旨意,收回了成命,只不过这个结果让他们纷纷陷入了深思之中,他们发现自己这次好像被朱祁镇这位小皇帝将了一军,可是面对着小皇帝的将军,他们也只能苦笑一声,接受了。因为没办法呀这次他们也感觉自己做的太过分了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臣们的权利与皇帝的权利往往是相对的,他们更想为自己多谋取利益,而不是为皇帝,为这个国家。而真正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臣,如于谦等人,其实非常少。英国公府上。张辅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下着细雨,雨滴沿着屋顶的檐口一滴滴往下掉落,他背对着身后之人,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些许之后,他才挥了挥手道:“你退下吧,吾知道了”“是国公”待到下人离开之后,张辅不由轻轻叹息了一声,没有在说什么,其实对于朱祁镇这次耍的把戏,其实他早就深知了,只是他并未言明,而是装聋作哑,继续配合着朱祁镇,他非常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地位,一旦表现出更坏的举动,恐怕就会功高盖住,张家将会遭受灭顶之灾。第五百六十九章目光转向西欧诸国汉华王国东阳城。大统制府内。从旧港返回东阳城的李江正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忽然,他再次收到了从大明京师发来的一份文书,文书是兰芳社分舵送来的。匆匆看完之后,李江咧嘴一笑,道:“果然是这样这朱祁镇年龄虽小,心思却不简单,这整的,耍了大明朝臣这么多人”“不过这里头也不乏明白了就比如英国公张辅或许就是在装聋作哑,只是谁在乎了”李江暗自嘀咕了一句之后,便将此事抛在脑后了,只要大明不出现问题,那他也不会干涉大明的事务,只要大明继续对外开放就行了。与此同时,辽东都司府内,于谦也在与辽东都司官员聊着,当传达圣旨的锦衣卫与官员到达时,众人连忙焚香恭迎圣旨到来。随着圣旨颁布,于谦那颗纠结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心中暗自叹道:“总算是下达了班师回朝的旨意了”而其他辽东都司的官员,也是感触颇深,如果再不班师回朝,恐怕辽东都司就很快要支撑不住了。要知道辽东都司毕竟深处关外,粮食产量本就不高,何况当地驻军也需要粮食供应,而从关内运输,也是杯水车薪,再加上此时大明军队数万人吃喝,时间短点倒还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那就不行了,辽东都司撑不住呀而且除了粮食之外,大明军中的士卒也是叫苦连天,他们觉得既然仗都已经打完了,再留在这里干什么,他们可是想着如何得到封赏,回家探亲了。现在好了,当于谦公布班师回朝的命令之后,军营内,所有的大明将士全都欢呼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明京师,不管是兵部,还是五军都督府,亦或是大明内阁,还有户部,都是一片苦恼,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赏的事情,争论不休,先不说官位升降问题,就是将士们的银钱封赏便是一个大大的难题。要知道之前大明已经出兵草原,攻破瓦剌,就封赏过一次了,那次至少拿出了数百万两银子来封赏,这次虽然规模没有上次那么大,但是立下的功劳一点也不比上次低,所以这次至少也得动用百万两赏银。这么一大笔钱,户部虽然有,可是却百般推辞,而兵部与内阁的意思是五军都督府能不能商议一番,给陛下上奏折,动用内库的银子。可是这种事情,五军都督府怎么能答应,就算是半隐退的英国公张辅也不敢,毕竟他虽然没有再掌管五军都督府了,但是他的影响力一直存在,所以那些五军都督府的勋贵自然极力反对。就这样,大家推辞来推辞去,最终还是朱祁镇这个小皇帝下达了圣旨才解决了此事。原来,就当这时,身为前线主帅的于谦上奏了一份奏折,奏折之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大战经过与奏请封赏的名单,还有解决封赏的一些建议,其中就包括以汉华王国商品作为封赏之物封赏给诸位将士。除此之外,还有建议大明成立一个有朱祁镇掌控的大规模皇商,大肆售卖货物,以赚取更多银钱来维持军费的建议。对此,朱祁镇自是极为赞同,甚至对于于谦本人,他也更加欣赏起来。在他看来,于谦比起朝堂之上的那般朝臣都要明白圣意,更加懂得为国为民,是真正做实事的人才,于是他直接大笔一挥,将其准备调任朝堂担任户部尚书。可是此圣旨一出,朝堂上反对声一片,就连于谦本人也是在得到消息之后,再次上奏推辞,还说自己愿意回到临高,继续担任南洋大臣一职。于谦这样的态度自然让朱祁镇极为纳闷,但是朝堂上的巨大反应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没办法,只能大肆奖赏了于谦不少钱财,还奖赏了他一栋豪宅,并将夫人子女都封赏了一遍,最后还刻意提高了南洋大臣的品级,升到了从二品。可以说,这样盛大的封赏是前所未有的,而朝堂上的那些朝臣们也知道见好就收,只要于谦不回到朝堂上,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就算提高南洋大臣的官阶,也没事,反正权利并未扩大多少。一个月之后,封赏正是下达了,对于最终的结果,朝堂上的大臣们虽然对其颇有微词,但是最终在少数重臣的约束下,并未产生多大的波澜,而士卒将士们也没有什么怨言,对于汉华王国的商品,他们觉得比银钱值钱多了反正他们拥有银子也是需要买物资的,何不直接换成物资好了,何况汉华王国的商品可比银子更加受欢迎,就是转卖出去,也能获得更多的银钱。一场出征朝鲜的战役就这样胜利结束,大明举国一片欢腾,百姓们更是称赞朱祁镇为小太宗。也是,以如今朱祁镇的功绩,即使比起明太宗朱棣来也丝毫不弱了,何况他在位的两次出征,都未死伤太多的大明将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朱棣,比之太祖都丝毫不弱。这让朱祁镇的威望瞬间提升到了最高峰,朱祁镇自然十分欣喜,一扫之前的郁闷,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番。也就在这个时候,于谦回到了临高,召集了南洋大臣府的官员与城内的许多富商。商议持续了半日之久,虽然大部分普通商人并不知道这次商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在这之后,所有商人都觉得南洋大臣府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果然随着南洋大臣府公布了最新的指示,此时的特区设立不再局限于临高与崖州两地了,而是整个琼州府。甚至是福建承宣布政司麾下的几个港口,还有广东广西布政司麾下的数个港口都归南洋大臣府管辖。而这当然不是于谦自作主张,而是有着陛下的圣旨。也就是这份圣旨,再次让原本平静下来的大明朝堂起了风波。许多朝臣,尤其是南方的一些朝臣开始大肆攻击于谦,说于谦这是谋反篡位,而有些人更是言之凿凿说于谦已经在收买人心了。对于这些,不管是文官势力的几位重臣,比如三杨,还是武勋之中的国公等人,均为有任何言语,他们选择了沉默。对此,朱祁镇似乎也不愿多言,直接将这些奏折交给王振扔掉了。说到此时的王振,此时的他别提有多郁闷了,之前因为朱祁镇改变主意,让他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而汉华王国也减少了对他的支持,而他自己本身又仍旧没有回到之前的职位上来,虽然依旧被朱祁镇使唤,但是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这日,王振正与麾下的几个小太监交谈着,忽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过来对着王振道:“王公公大事不好了陛下又在书房之中大发雷霆了”“什么知道是什么事情吗”王振一听,顿时一愣,随后开始变得焦虑起来,如果朱祁镇的心情不好,那他也别想有什么好日子过,这着实让他极为郁闷。“回公公,属下确实不知呀只是刚刚英国公张辅,三位杨阁老还有一些朝廷重臣来过,或许跟他们有关系”“哦此事绝对不能向其他人透漏半个不字,尔等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