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40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1      字数:4682
  d李江对于尚阳与徐海东的“犯错”根本就没有理会,甚至根本不关心,他所关心的乃是他手中文书制作所说的一件事。这是一份从倭国送来的文书,倭国掌权幕府将军已经与众多大名一起商议好了,最终会赔偿汉华王国一千万两白银,分为三年还清,加上利息一共是一千零九十万,除此之外,倭国还将割让九州岛的几个小岛给汉华王国,作为今后对倭国开放的港口。前者还是其次,毕竟只有区区一千万两,而且还分三年还清,倒是后者,才是李江最为想要的,因为倭国人口众多,再加上南北对峙,这庞大的市场可想而知,一旦被汉华王国的商品打入其中,恐怕所赚到的远远不是这一千万两。如此丰盛的收获,你说此时的李江能不欣喜吗“咳咳尚主事徐主事”看完文书之后,李江这才抬头看向了二人,淡淡说道。“臣在”“知道犯了什么错吗”李江冷冷道。“臣知罪臣知罪臣知罪”二人一听李江这话,立马吓得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连连说说道。过了一会,二人似乎感受到背后一股凉意扫了过去,而后便消失不见了,但是二人不敢抬头,继续跪在地上。直到李江继续开口道:“起来吧下次要是再让我听到类似的事情你们就不用干了直接回去种地吧你们要清楚,你们是文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你们都非常清楚我要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只能做什么绝不能越权清楚了吗”“臣等明白”李江这么一说,二人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回道。这一刻,二人心中的那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李江既然这样说就代表不再追究了,他们这次算是逃过一劫。但与此同时,二人心中也是极为后悔,发誓今后必须小心翼翼行事,绝不能犯相同的错误了。也就在尚阳与徐海东为之后悔的时候,此时的倭国国都内,倭国谈判的大臣与汉华王国军队代表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不过汉华王国军队一直驻扎在国都附近,以防倭国出尔反尔,并且在接受第一部分赔款大约三百万两之后,才会将军队撤出倭国本土。当然,在今后的三个月之内,这支军队会退到琉球,并不会走远,而是震慑倭国,以防倭国赖皮。而相比之下,朝鲜王国以及大明使臣与倭国的谈判就显得艰难多了。倭国派出的大臣对于朝鲜王国与大明提出的要求根本不同意,要知道这两者提出的条件比不是汉华王国的三分之一,可是倭国那方依旧不同意。由此可见,倭国对于这次的战事,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态度,对于汉华王国,倭国是真的被打怕了,毕竟汉华王国的大军虽然人数很少,但是战斗力几乎可以说是神之军队,一路横扫,没有哪一支军队,也没有哪一座城池能够抵挡得住汉华王国大军的进攻。相比之下,倭国与朝鲜王国的战事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特点了,就拿倭国与朝鲜王国几次会战来看,朝鲜王国是完全处于下风的,毕竟朝鲜王国损失的士卒人数与平民人口比倭国多了许多,而且战火直接燃烧到了朝鲜王国整个南部,损失极大。而相比之下,倭国虽然也损失了不少士卒,但是本土却被没有被朝鲜军队攻入进来,唯一的一次袭击,朝鲜王国士卒在海上就被倭国给击败了。可以说,朝鲜王国与倭国之间的战事,虽然以朝鲜王国“战胜“而告终,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捡了一个大便宜而已,要不是汉华王国打的倭国不想再打了,恐怕长久下去,朝鲜王国会坚持不住,败下阵来。数日之后,倭国战事终于告一段落,其结果当然是倭国成为了最终战败者,而朝鲜王国虽然获得了一部分赔款,但是损失极大,算起来还是亏了。至于背后的大明,尽管获得了大部分赔款,但是因为支持朝鲜王国战争,所以算起来并不算赢家,因为支援朝鲜王国的物资与军械算起来只能勉强与获得的赔偿抵消,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大好机会。而汉华王国,那当然是最大的赢家,这次战役,汉华王国一共才伤亡了三百多人,其中死了七八个,剩下的也都是轻伤,可以说对于倭国这场战事,是大获全胜。倭国战事的结束,大大震慑了西洋诸国与东洋诸国,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竺大陆、天方大陆,西亚诸国,乃至是更远处的西欧都得到了消息。再加上汉华王国舰队在西欧诸国一一”拜访”,因而汉华王国的名声进一步增强了。许多西欧诸国开始与王海滨所率领的舰队接洽,希望能够派出使团前往东方,可是王海滨却直接以没有得到李江这位大统制命令而拒绝了。事实上,王海滨其实是在出发前就得到了李江的指令,李江在出发前特别告知他,前往不要透露汉华王国的任何信息,尤其是通往东方的航线问题,必须烂在肚子了,绝对不能透露半个字。王海滨自然清楚李江这样做的目的所在,所以他严格执行了李江的指令,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想要与王海滨舰队一起回东方,他都直接拒绝。而且在一一拜访西欧诸多大国之后,他随即率领舰队驶向了大西洋深处,故意绕了远路,甩掉后方跟踪舰船沿着原路进行返回。一晃又是数日之后,非洲南端好望角。此时修建的简陋港口之中,风暴来临了。港口内修建的许多临时石头建筑被风吹得呼呼作响,此刻最大的一座石屋之中。王海滨坐在主位上,底下坐着各船舰长。因为风暴的关系,本来今日出发的返航舰队不得不暂时停靠在港湾之中,而王海滨也顺便与留守在此的几位舰长详细了解最近的情况。听完几位舰长的叙述之后,王海滨也渐渐明白了最近一段时间好望角所发生的事情,他沉默了片刻,随即看向了坐在左边第三位的那名舰长。这名舰长姓郝,名郝伍皓,之前乃是大明的渔民,后来在经过几次大战之后,航海作战经验渐渐丰富起来,后来被调回到航海学校进修,最终被任命成了舰长。“郝舰长,你刚刚说这里的土著文明程度似乎很高,已经在使用铁器了”“不错都督,咱们之前遭遇到了几次当地土著袭击,虽然都被击退了,但是通过他们的兵器来看,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了只是”“只是什么”“只是他们似乎还拥有着各种奴隶,而且也都还是部落的形式,并未建国”“哦那还真是有趣了对了你之前不是说抓了几个俘虏吗现在人在哪里”王海滨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随即再次问道。“这”郝伍皓对于王海滨的询问,却是有些迟疑,事实上,自从抓了那几个俘虏之后,他就非常闹心,因为那些土著人时不时的派出小股部队袭击港口,似乎想要营救这些俘虏,因此郝伍皓不止一次认为在他们抓住的几个俘虏之中有几个或者多个是当地土著人之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否则那些土著人明知不敌也要派人前来营救。事实上,郝伍皓的这个猜想还真是八九不离十。在好望角附近的当地土著人,其实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桑人、科伊人及后来南迁的班图人。其中班图人在整个非洲分布最为广泛,所包含的部族分支也是最大的,而且其文明程度也是最快的,至少在西元三世纪左右就发明出了铁器,而且到了十世纪左右,已经建立了好几个小国了。而科伊人与桑人就明显落后班图人了,不过这两个种族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他们属于非洲南部的部族,天生就有着对当地熟悉的优势,而且因为人数较多,在当地与南迁的班图人很不友好。而这次郝伍皓他们俘虏的其中一人便是桑人其中一个部族的少酋长,名义上的部族继承者。之所以说是名义上的,那是因为虽然这位少酋长拥有继承权,但是部族之中,还有着其他掌权者,他们统称为长老,部族的长老与酋长权利都十分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部落的酋长继承者都受到长老们的束缚,就算是继承酋长,也需要征得大多数长老们的同意。“咳咳启禀都督俘虏的四人死了三个,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土著,但也已经奄奄一息了在下认为这人应该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因为这几日内,那些土著人开始频繁袭击,似乎想要营救俘虏”“哦你怎么认为不是死了的那几人是重要人物,而是这个少年了”王海滨愣了一下,笑了笑,继续道。王海滨说的不无道理,这样的人物或许早就死了,那少年或许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只是他侥幸没死而已,或许只是他运气好了,怎能如此肯定他便是那个重要人物了再说,或许那些土著频繁袭击,并不是因为俘虏之中有重要人物也说不定万一那些土著频繁袭击港口,只是因为报复了对于王海滨的疑惑,郝伍皓看了一眼对面的另外一名舰长,那名舰长即刻站出来解释道:“启禀都督,事情是这样的,虽然吾等不知道对方语言,但是通过对方身上的一柄黄金刀柄匕首,可以肯定此人应该不是普通土著,至少拥有一定地位,因为其他人都使用的只是生铁兵器,只要那个人不仅使用了铁器,身上还佩戴者这病黄金匕首”“哦若是如此,那就说的通了”王海滨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呢喃道。对于黄金,世界各地,不分种族,只要是佩戴或者使用者,必定都是贵人,至少也是有着一定地位的人,所以此人被郝伍皓等人断定是一名有着地位的人物那就不难理解了。不过此人身份来历到底如何,王海滨也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而只要确定此人身份,那对于接下来的开拓就有利许多。第四百九十七章大明商人的期望日子一天天过去,好望角的风暴依旧在持续,简陋的港口内,才修建好不久的停靠码头因为风暴的缘故,已经损坏了好几处了,而停靠在岸边港口的舰船也因为风暴其桅杆折断了许多。对此,王海滨不得不冒险派人将舰船之上的帆布等重要物品搬到岸上,以防舰船吹跑而损失其他物质。好在,风暴虽然在持续,但是舰船除了桅杆损伤外,倒是没有被风暴吹跑,远离海岸,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而这几天内,王海滨也趁机去探视过几次那个少年,让王海滨有些惊讶的是,那个被猜测是桑人部落重要人物的少年一直没有死去,而是顽强的活了下来,虽然双方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是这并不妨碍王海滨从他眼中看到无尽的求生希望。王海滨觉得此人心中必定有着一股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让他顽强的活了下来。一转眼又是十日过去了,风暴总算是停了下来,王海滨随即下令随船工匠即刻修缮损坏的桅杆与其他地方,尽快修缮完毕出航返回东阳港。除此之外,王海滨还准备尽可能的安排好好望角这个据点,以防主力舰队在离开之后,这个据点因为没有人防守而丧失。为此,王海滨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决定还是将以前留守的几名舰长以及麾下的水师士卒与水师全都留下,并且还额外留下三艏小船给留守之人。第二天,损坏的舰船已经全部修补好了,随着王海滨一声令下,舰队开始出航,沿着原路返回东阳港。与此同时,此时远在大明琼州府临高特区,于谦也收到了朝廷的文书。文书是以朝廷内阁发的,文书之中让于谦尽快汇整有关汉华王国对大明移民人数的调查情况,报给内阁。虽然于谦还不知晓朝廷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但是这并不妨碍于谦猜测,他觉得朝廷之所以这样做,又是想闹什么幺蛾子了果然,在经过粗略调查之后,他总算明白朝廷为何要让他调查了,敢情是因为随着汉华王国的名声进一步在大明传播,越来越多的大明人开始向往汉华王国的生活了,甚至在大明内陆的湖广地区,都已经有大量百姓想要出海前往汉华王国。而且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随着大明商人越来越有钱,他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他们看到汉华王国商人的地位之后,其思想也越来越变得靠近汉华王国的商人了。要知道在汉华王国,商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毕竟在汉华王国,是以商立国,各地都有着商会,还有着商人参政议政的例子,甚至有传言,说李江已经准备设立商人阶层的管理机构,而且其官员并不是由汉华王国官府指派,而是由商人之间自由选出的。可以说,大明的商人与汉华王国的商人一比,虽然同样有钱,但是地位却相差巨大,安全感更是没法比,在大明,商人因为地位很低,所以每天都需要担心自己的财富会被官府收割,就跟韭菜一样,毕竟大明首富沈万山就是一个大例子摆在那。而反观汉华王国,商人的财富直接受到法律报复,甚至朝廷的官员之中,有好几位重臣都是商人出身,或者思想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