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5      字数:3540
  “这个你不必担心。”廖副尉摆摆手,“我们军营再过不久会补充进一批兵源,到时候崽子们去报个名,以他们的资质,一定能通过考核。到时我会注意的。”叶君书一听,顿时放心了。不是明目张胆的走后门就好,不过他们这个军营保密工作做得挺好的,到现在都没风声传出来。而听廖副尉的口吻,似乎他会参与进新兵考核,有他暗地里照拂,小山他们只要资质不差,进威武军是铁钉板板的事了。思及此,叶君书举起碗敬道,“劳廖副尉费心了。”廖副尉满目通红,举碗回敬,“不客气,应该的。”一顿晚宴吃到月上柳梢头,直到廖副尉喝到彻底昏睡过去,叶君书吩咐人用马车将廖副尉送回去,收拾好残局,叶君书只是微醺。他泡个热水澡,酒气就挥发出去了,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精神奕奕。他已经回到上京,再不去翰林院报道,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叶君书一大早上,吃了顿早膳,就赶到翰林院销了假,然后去上班。翰林院与皇城仅一墙之隔,位于内城东区。基本上朝廷的六大部院都在这块区域。此地离叶君书家并不算很远,骑马仅半个小时就到了。他如今只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没资格上朝听政的,所以只需在卯时到达翰林院即可。一般来说辰时之前点卯都不算迟到,叶君书今天是要先去销假,所以来得早些。叶君书暗暗庆幸,幸好他买下的房子是在东区的,相对其他人,距离短好多,他不用每天早上那么赶。这一路上,他碰到很多同路的官员。年老体弱的官员一般都是坐的马车或是轿子。骑马的基本都是年轻力壮的。叶君书暗暗观察一下,从官服上就能分辨出来,坐马车坐轿子的,基本都是文官。而武官,只要不是老得骑不动的,都是骑马上朝上班的。需要上朝的官员,得更早起来。离得远的官员,估计寅时就要出门了。文官们体质上本就比不上长期锻炼的武官,之所以坐马车,很大可能是在里面睡个回笼觉,不然,每天那么早赶起来,长期下来身体也吃不消。当官也不容易。这么一对比,身为文官却骑着马的自己,就显得有点突兀了。叶君书即使因为这样被注目了下,依然面不改色。反正又没规定文臣就一定要坐马车轿子,他觉得骑马更方便些,早就决定好了除非天气恶劣异常,其他时间上下班都是骑马了。少见多怪,见多就不怪了。叶君书早已将官场礼仪背得滚瓜烂熟,马车上都有各家的标记,叶君书一时还看不出哪家跟哪家,文武百官那么多人,他只能从他们的官服判断他们的级别。不过他是官场新人,反正遇到需要让路的,就自己谦让准没错。叶君书是回乡探亲进士中回来得不早不晚的,基本上大部分已经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时日了。这次科举最后进入翰林院的,除了一甲的三人,二甲之后的其他进士有十个人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余茂林还在回京的路上,叶君书便先来适应环境。销完假后,叶君书便在一同僚的带领下进入翰林院。翰林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房屋格局就是规规矩矩的四合院,只是看着大气一些。叶君书经过一侧拱门,就先到一间门房。那里有个山羊须,约莫四十岁的中年汉子,他一见叶君书,连忙站起来行礼,“下官邱棕榈,见过叶大人。”叶君书没想到对方认识自己,但自己对他却是全无印象。他看对方一眼,观他官服,便知他是正九品的侍书,便行了回礼,笑道:“邱侍书早,是要签到吗?”朝廷的上下班是要点卯的,也就是所谓的签到。如果有官员经常迟到早退,在政绩上就是一个污点,考核不通过,或者没能得优,扣俸禄倒不至于,只是会失去升官的机会。所以官员们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都不敢迟到早退。邱侍书忙将桌面的纸和笔递过去,“是的,叶大人,您在这上面签个名即可。”这个签到自然没有现代那么方便,可以直接刷卡刷指纹。他们是在纸上签名的。这里面其实还是很有操作水分,一般只是迟到一点点,如果和签到负责人关系好,还是可以在正常上班的签到纸上签字。只是里面会有一点风险。叶君书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随意扫了一眼,这张纸上已经有十几二十个名字,他来得算是晚了。叶君书笑眯眯地将纸笔还回去,“我没迟到吧?”“没有,叶大人。”邱侍书回道。邱侍书这人,平时不算有多野望,好不容易得了这份差事,向来尽忠尽职。并不因为叶君书年纪轻官职却比他大心里就不舒服。叶君书点头,“谢谢,那我先进去了。”“这是下官的本职,叶大人慢走。”签完到,叶君书进了门。一路走过看见官职比他大的行礼,同级的互相点头问好,比自己级别低的等对方行礼后再回礼。他遇到的几个同僚,都不认识,并不是和他同一届的。叶君书随意扫一眼,还暗暗奇怪,按理来说同科的庶吉士应该已经来了啊,怎么一个都不见的?没多久,他就被带到一个宽敞房间的座位上,这个房间已经有两三个同僚坐着了,他进来时自然受到欢迎。但并不热烈。这不奇怪,他们本就是陌生人,今天刚正式成为同僚,文人的骨子里都或多或少的有点清高。叶君书没什么感觉,比起敌视和刻意为难,被无视还好些。他低头观察自己座位上的物品。文房四宝具备,笔墨纸砚都有,他拿起来看了看,不免见猎心喜。这些物品的质量,不比他精心买的笔墨纸砚差,甚至还更好。朝廷忒大方,这套办公用品得不少钱呢!看完自己的用品,叶君书左右看看,见他们都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没人理会他,也不去打搅别人,便随手拿本书来打发时间。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叶君书刚坐下没看几页书。万修和就过来了, 他先是和其他同僚打招呼,随后站在叶君书的座位前,笑眯眯地道:“我问了崔侍讲,才知道你坐在这边, 就过来看看。”叶君书站起身, 笑道:“我刚才看一圈没看到你们。”“我们在隔壁的房屋办公。”叶君书听了, 便要和万修和过去,准备和同科同僚们打声招呼。毕竟是同期,以后共事的机会也多。叶君书和万修和出了去,走了一段路, 拐了角,刚好可以看到好几间屋门打开的房子, 万修和指指右侧最靠边的那间,“那就是了。”两人进了去,叶君书和庞礼赞他们寒暄几句。这一届的十位庶吉士,皆在这里办公, 叶君书扫了一眼,不大的房间摆了十个位置的桌椅,分了两列,已经有七八个人坐着了,还有两个还没来报道。庶吉士们都在这屋, 而他们前三名的和其他同僚坐一间,这算是特别待遇了吧?叶君书看他们的桌面,似乎已经安排有工作了。他便没多打扰, 很快就离开回到自己的座位。他所在的房屋比庶吉士那边大一些,而且作为只摆了八个座位,叶君书估摸着余茂林和邓鸿远的位置也在这里。不过邓鸿远竟然还没来,倒叫他意外了。转念一想,邓鸿远的老家比他们的还要远,他又是提前回来的,就不难理解了。刚进来的时候有三个同僚在,现在只剩他右侧的一位坐着。叶君书不着痕迹观察了下,看他面相不像是很难相处的,想了想,便走过去,瞅了个隙儿搭话,“宋编修,冒昧问一下。”宋编修听到话,抬起头看向叶君书,然后客气地说道:“叶编修请说。”叶君书不好意思状,完全一官场新人的表情:“我有什么能帮忙的?”宋编修便道:“这个不用急,等明大人开完会回来,会安排你的。”叶君书一听,就放心了,他回以一笑:“好的,我知道了,谢谢。”翰林院虽说是天下文人向往的清贵之地,但里头似乎也有分派系。翰林院的最高领导人江阁老,他已经是一品官位,但是翰林院仍是挂在他名下领导,虽然只是挂个名义。这在历朝历代以来,是极为特殊的情况。泰安帝委任江阁老修撰从大夏伊始至今的文书历史,名人列传。这是个极大的工程量,从江阁老还是翰林院大学士的时候就接下这项任务,到现在已经十五年,据说只完成了一半。江阁老自入内阁,除了继续主持修撰这事,便不再管翰林院的其他事,由明相之子明鹏展接任。只是似乎以文史修撰这事尚未完成,泰安帝没有免去江阁老在翰林院的职务,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明鹏展明大人是翰林院的正五品掌院学士,叶君书在琼林宴上曾对他有一面之缘,毕竟他以后是要在他的领导下做事,叶君书当时就认清了他的脸。明鹏展长相一般,像明相居多,年约四十,面白无须,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周身沉淀下来的气质,儒雅和煦,自带高官威严。叶君书没等多久,明鹏展就带着几个人过来,叶君书观他们衣服,是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从五品,各两人。另外四人正六品的侍读和侍讲。这应该就是翰林院的管理层了。这么大的阵仗来亲自见他这个小小的正七品,叶君书还真是受宠若惊。他连忙行礼:“见过明大人、各位大人。”“叶编修多礼了。”明鹏展对待叶君书态度十分和煦,他先是表达了对叶君书到来的欢迎之情,然后亲自给叶君书介绍身边的管理层官员,并让顾侍读帮叶君书迅速融入翰林院,安排得十分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