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15      字数:3804
  他也是个男人,是男人都总有一份事业心,想闯出个名头,小山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很好。他看了看两人,问道:“这是你们深思熟虑后做的选择?确定不会改变?”叶君山和南承和坚定地点头。叶君书不见喜怒,“我知道了。”大哥没有直接否决,言下之意就是答应了啊!叶君山眼睛一亮,“谢谢大哥!”“谢谢大少爷!”叶君书瞥他们一眼,“先别急着谢,军中生活很艰苦,以后如果有退缩的念头,我是不会答应的,哭着也要继续留下去。”“知道了,大哥!”叶君书摆摆手,让他们离开。他皱皱眉头,没想到那么点相处的时间,廖副尉就将他的弟弟拐走了,还是在他眼皮底下,而他竟然也没注意到。不过转念一想,小山本来就对拳脚武功感兴趣,小时候去武学院上学还好,等年纪大了,总要有事做。去参军未必不是一条出路。而且威武军是李家掌管的,叶君书信得过,他没什么好不放心的。近期没战事,小山他们进了去,也是练兵。何况他们年龄还小,即使有战事也轮不到他们上战场,这么一想,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叶君书眯着眼睛想,廖副尉一路护送他们回乡,尽忠尽职,送到他们到家门口了,才去交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如就邀请对方来家里做客,他好好感谢一番。思及此,他便去写了贴子,让叶大勇送去廖府,约他后天晚上来府里喝酒。不过他还没等到廖副尉,第二天就有人来拜访,还是传胪万修和。叶君书虽然快半年没在京里,不过一些消息还是知道的。朝考之后,二甲前十名的进士无一例外都考上了,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庶吉士并没有品级,要在三年后经过散馆考试才能真正成为翰林官。但他们却能入翰林院,此时已经在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虽然他们算是认识,但是叶君书没想到,他回到京城,第一个来拜访他的是万修和。“冒昧前来拜访,希望叶大人不会介意。”万修和拱手歉意道,态度却透着亲近。叶君书不动声色,面上笑道,“怎么会?欢迎都来不及。我刚回到京城,正准备歇个脚就去拜访你,没想到万大人后脚就来了。”消息可够灵通的,呵呵。叶陈氏送上茶水点心,福了福身,就退下。叶君书亲自给万修和倒茶,做了个请的手势。万修和笑了笑,拿起茶杯,“说来也巧,我在茶楼和朋友聊天,刚好看到你们的队伍回来。想着许久不见,就厚脸皮前来打扰了。”叶君书亦笑,“那还真是巧,万大人能亲自光临寒舍,真是受宠若惊啊!”“叶大人说笑了。”万修和道,“咱们也别大人来大人去了,我虚长你几岁,就托大喊你一声叶弟,如何?”叶君书自是一口答应,“那我喊你一声万兄了。”东拉西扯的聊了一阵,叶君书着重问京中的八卦,万修和都似乎毫无戒心地全说了。万修和就笑道,“没想到是廖副尉亲自护送你回乡,真是让人吃惊。”叶君书的笑意变淡,下意识皱眉,不过还是笑道,“是啊,我也没想到,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就是礼部安排的仪仗队,没想到……不过还好,他们还算尽心,大体上没犯什么错。”万修和似乎身同感受,“叶弟习惯了就好,他们武官就是这样,想一出是一出,从不管什么礼仪规矩,想来给叶弟你添了很多麻烦吧?”“这些倒没什么,只是没想到才那么点时间,就将我弟弟拐骗得死活要加入什么威武军,战场那种地儿,随随便便就会死人,是谁都能去的吗?”叶君书想到这,明显很不悦。“哦?”万修和安慰道,“孩子还小,一时被蒙蔽很正常,慢慢教就是。”“但愿如此。”叶君书勉强笑道。“如果叶弟不介意的话,为兄倒是能帮个忙。”万修和笑道。“暂时不必劳烦万兄,我已下了帖子,邀请廖副尉过府一谈,让他亲自打消吾弟念头,如果不行,再想想其他办法。”叶君书感激万修和的援手,不过却不愿意麻烦人。“这样,那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我帮忙。”“自然不会和万兄客气。”叶君书不欲多说,“算了,不说这些扫兴事,还没恭喜万兄考上庶吉士,恭喜恭喜!”万修和回敬,笑道,“谢谢。”“万兄已经入了翰林院学习,不知翰林院是怎样的,弟弟我心里着实没底,各位大人应该都好相处吧?”“那是自然,虽然江阁士的脾性有些古怪,但是他一向不管事,反倒明大人管得多,明大人宽厚谦和,是个极好相处的上司。等你和余大人进了翰林院,和明大人打交道的时间还更多,所以不必担心不合群。”叶君书点点头,一脸受教,“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明大人亦是在国子监任职先生吧,明大人不愧是明相之子,果真有其风范,是咱们文人的楷模!”叶君书真诚赞道,语气中有些仰慕。“世人谬赞,称明相为文人第一人,或许有几分夸张,但明相的风采,确实寻常人可望可不及的。”万修和笑着赞道,然后话题一转,“不过叶弟也不遑多让。未及弱冠,就蟾宫折桂探花郎,天下文人谁不钦羡?”叶君书被夸赞得心花怒放,不过还是矜持着表情,“万兄盛誉了。我何德何能与明大人相比?这不是折煞我吗?”“叶弟谦虚了。”“哪里哪里,万兄才是德才兼备……”两人谦虚着互相赞许,一时之间,两人的气氛更加其乐融融。万修和在叶家待了半个上午才离开。叶君书欢送走人,回到书房,若有所思,倒没看出来,这个万修和竟然是明相那边的人,这是来拉拢他了?他们看似聊得火热,当言语间却是在互相试探。还不着痕迹的挑拨离间,试图让他倾向明家那边。看来即使明面上还风平浪静,私底下的派系之争早露苗头。也就陛下的几个儿子只有大皇子成年,已隐隐以皇太子自居,等过几年底下的弟弟长成,斗争恐会更激烈。叶君书并不看好大皇子。泰安帝正值壮年,绝不会容许有人觊觎他的皇座,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年纪占长,或许有好处,但更多的,却是坏处。或许一开始还想再观望观望,但看到他似乎亲近李家派系的人,就坐不住了,所以急急让万修和前来探他口风。自从金榜题名后,叶君书就有些放肆了,言行间和李玙的相处不再掩饰。他在乡下的所作所为,估计也会入某些人的眼。叶君书衡量了下自己的价值。发现多番对比之下,自己的确是个很好的拉拢对象,他肯定在对方重点观察值得拉拢的名单中。余茂林的身世背景太过复杂,哪怕看着比他还有前途也不好拉拢。但是他就不一样了,简单的家世,证明他背后没有靠山,还没入哪个派系。虽然他师从左贤之,但是他并不入朝为官,在朝廷的影响有限,而同门师兄方大人,是个实打实的中立派,甚至隐隐算是保皇派。如果能将叶君书拉入明家一脉,无疑让他们如虎添翼。而和叶君书关系密切的人,只要不彻底断绝关系,只要感情没变,多多少少也会因他的关系偏向明家这边。明家一派打得好主意。叶君书唇角挑起一抹笑,真是有趣。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廖副尉在黄昏时刻拎着两坛酒吊儿郎当的叩开叶家大门。贵客来临, 叶家自然郑重以待。叶君书让人整好一大桌菜,盛情招待。叶君山几个孩子,正心虚着呢,便没上桌。偌大的一桌菜, 只有叶君书和廖副尉你来我往喝酒。“来, 尝尝, 我家老头子珍藏的上等佳酿,我好不容易偷出来的,得在他发现之前全部喝完,嘿嘿!”廖副尉一脸的得色和炫耀, 显然觉得能从他老子手里偷出好酒来,是多么伟大的事, 然后迫不及待的和叶君书分享。“听闻你千杯不醉,一直没机会喝一杯,今晚咱们不喝趴不散!”叶君书回乡事情太多,路上也不方便喝酒, 所以一直没有好机会见识见识叶君书的酒量。这会儿受到邀请,就知机会来了。叶君书含笑的看着廖副尉将桌面的两只大碗满上酒,“奉陪到底。”此次邀请廖副尉过府一聚,除了感谢他这一路上的照拂,便是询问了解一下小山他们两个当兵的事。不过这事不急, 现在还不是谈事的好时机。叶君书和廖副尉一边闲聊,一边你来我往的一碗接着一碗喝,桌面丰盛的菜色都没怎么动。直到喝上兴头, 廖副尉酒气上头,说话都有些大舌头了,叶君书才漫不经心的道,“听小山他们说,你似乎邀请他们进军营当兵?”“对啊!”廖副尉想也不想地应道,“你家这两小孩,是当兵的料子。”“那两崽子到了咱军营,一定好好栽培。再说,凭你和三公子的关系,他们进营不跟回家一样自在?”廖副尉也是爱才心切,和两崽子切磋还有入山打猎时,看得出他们身手敏捷,脑子也灵活,行事沉稳不冒进,就随口跟他们提了下这事,那时他们没有满口答应,不过明显心动了,只说要先问过大哥的意见。廖副尉还想寻个间隙找叶君书说这事,这会儿叶君书率先提起,廖副尉就一股脑说了,还劝说上叶君书。他知道大夏近年来一直重文轻武,稍微有点底子的人家,都会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从文,而从武的,基本上只有武将出来的后人。武官光是地位上就差文官一大截,在朝廷上并没那么受重视,而且还有生命风险。廖副尉还真担心叶君书不愿让那两孩子从武。廖副尉说得口沫横飞,叶君书慢悠悠给他续上一碗酒。等他告一段落,叶君书才插话道,“我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他们想当兵,我并无意见。”他莞尔一笑,“只是我作为家长,总要深入了解一下。我听说威武军制度森严,并不是走后门就能入的,他们如何能进?如果因为他们两个,破坏威武军的制度,我是不愿的。”叶君书想得多,万一威武军乃是军队精英中的精英,里面很大一部分军源是从其他军队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还是由李家人统领。如果突然被塞去两个新兵,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走后门进来,万一以此被人攻讦打小报告了怎么办?叶君书是不愿意拖累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