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为皇后
作者:夜念      更新:2022-03-29 01:01      字数:5289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老祖宗,祖父,吃……”

  两只肉乎乎的小手分别伸到贾母和贾政面前,短胖的手指费劲地抓着两枚大大的红李子,小胖手的主人这会儿正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俩人直乐,一咧嘴哈喇子就顺着嘴角流了出来。

  贾母一把搂过小胖娃,稀罕地揉搓了几下,哈哈笑道:“咱们蔚哥儿可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老祖宗疼蔚哥儿。”

  蔚哥儿依偎在贾母怀里,任由贾母拿帕子给他擦口水,他就喜欢被老祖宗抱在怀里摇来晃去,像荡秋千一样,特别好玩,一老一小笑得无比欢快。

  贾政坐在炕沿边上,看着炕上一老一小俩小孩玩,时不时地伸手拦一下,就怕这他们只顾着乐呵再磕了碰了。

  小萌娃名叫贾蔚,是贾环和连城的长子,已经快两岁,是个俊俏又爱笑的小胖子,是目前府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得贾母喜爱的孩子。

  贾政也比较喜欢这娃,虽然不是第一次做爷爷,可这孩子自打会走就喜欢黏着他,在玉兰居待的时间要比他爹娘的听风院还要久,又爱笑爱闹极为活泼,同性格沉稳内敛不善表达的荀儿有很大不同。

  平时祖孙俩接触颇多,自然感情也更深厚一些。

  如今贾府里第四代中的贾蘅和贾荀已经顺利考进了西山的白鹤书院,平日住在书院,一周才回来一次。

  再小一些的贾茁也已经开蒙,每日往族学里跑的勤快,除了学习,族学里有一大群小伙伴和太多好玩的游戏。

  贾英虽然比贾茁还要小上两岁,却也不甘落后,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贾茁身后,乐颠颠地往族学跑,学会多少学问暂且不提,每天过的都很开心倒是事实。

  长辈们也不拦着,由着他跟,不然他一个在府里太过孤单,至少族学里有人能一起玩耍,只多安排些人手服侍就是。

  如今的贾家族学可不比以往,安全性自不必说,这些年经过好几次革新改造,已经初步俱备了后世里贵族学校的规模和标准。

  学校囊括了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除了学习四书五经等国文,还加设了君子四艺、武术、算术等课。

  小学毕业后,若想继续往上学参加科举,就要先通过毕业考试,可以如贾蘅贾荀一样考入各大书院跟随大儒继续深入学习,也可以考进族学单独开设的提高班,由外聘的举子教授。

  若是这两种途径都考不过,那明摆着也不是学习的料子,也不必再浪费时间,另学些一技之长傍身才是正经,有了养家糊口的本事,如何也不会饿死。

  贾政朝贾蔚招招手,道:“蔚哥儿到祖父这来,别累着老祖宗。”

  贾蔚闻言,乖乖从贾母怀里下来,噔噔噔跑到贾政,紧挨着他坐好,看着贾政满眼希冀道:“祖父,讲故事?”

  贾母揉了揉微酸的胳膊,呵呵笑道:“这孩子长的是真瓷实,小胳膊小腿的忒有劲儿,跟他老子小时候一个样,也是个小皮猴子。”

  贾政将一本带彩图的小人书放在贾蔚面前的炕桌上,让他自己先看着,又给贾母倒了杯参茶,“小孩子没个轻重,可别再冲撞了您,母亲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儿子心里可过不去,非收拾这小子不可。”

  “去去去,多大岁数的人了,还跟个半头身的娃娃较真儿,出息的你!”

  贾母瞪了贾政一眼,笑骂了一句。

  “环儿在军营中可还好?这孩子也是个倔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跑去那里吃苦受罪,还总捞不着归家,他媳妇这胎怀的艰难,害喜得厉害,身边又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心里指不定得多难受呢!哎,都是些不省心的主儿。”

  贾母想起贾环和连城小两口,又开始操上了心。

  贾政忙安慰道:“母亲放心,那小子精明着呢,还有一身不弱的功夫,大哥那头又已经打点过,他在军营如何也吃不了亏,不欺负别人就已是不错了。环儿自小就喜欢舞棒弄枪,早先几年就跟我说要进军中历练,被我以年岁尚小驳回。如今他也是当爹的人了,有了自己的妻儿,肩上的责任和担子都更重了,再旧事重提,我却是没了反对的理由。”

  贾政看着贾母,手指了指天,轻声道:“要变天了……日后总归有他大展拳脚的时候,这几年西北边境一直不太平,将来,这一战不可避免。”

  宫里那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等徒历上位,大权在握之后,大雍同西北边外蛮族必有一战。

  贾母神情微凛,点头不语,她老了,求的是安定平稳,却忽略了少年人的抱负志向和野心。

  毕竟身为男子,尤其是他们这种权贵世家的男子,有谁不想手握权柄,挥斥方遒,又有谁甘于一生屈居人后!

  哎,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一个土埋半截的老婆子也管不了那么许多,贾家以后如何,只看他们自己了。

  “连城那里,让你媳妇儿多看顾些,可不能有什么闪失。”贾母不放心地又交代了一句。

  贾政点头,他一点也不担心王氏不上心,二房这三个儿媳妇里,连城算得上半个女儿,是最让王氏入心的一个,更别说如今还是这种怀着身子的艰难时候。

  “祖父,讲故事,讲故事……”终于按耐不住的贾蔚拽着贾政的衣襟,委屈得眼睛发红,里面竟泛起了泪花。

  贾政扶额,无奈一笑,“好好好,讲讲讲。”

  带孩子的滋味,真是太酸爽了!

  鸳鸯笑容满面地进门,回话道:“老太太大喜,二老爷大喜,关雎院的丫头来回说四奶奶有喜,府医诊过脉,已经有两个月,大人孩子都好。”

  贾母听了,高兴的一拍手,招呼鸳鸯道:“快给我穿鞋,我得过去瞧瞧宝玉家的,不瞧一眼我这心里可不踏实。”

  宝玉终于是有后了,她也算了却一块心病,一直悬着的心也落地了。

  “母亲您慢着点,让鸳鸯她们推着轮椅载您过去,稳一些。”

  贾政心里有点打鼓,虽然也为宝玉夫妻高兴,可这份高兴里却是掺了水分的,也许得等孩子呱呱落地却未有异常,他才能真正高兴吧!

  贾母这边刚穿好鞋,拾掇好衣裳,还没等走出门,琥珀挑开门帘进来,笑着福了一礼,回道:“老太太大喜,揽月院的丫头来回话说六奶奶有喜了,刚满两个月,胎像平稳。”

  鸳鸯惊喜道:“老太太,这可是双喜临门呐,怪不得早起就有喜鹊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想来是先得了信儿,早早就过来报喜的呢!这大喜的日子,奴婢可得跟老太太讨个赏,沾沾喜气。”

  贾母大笑道:“好好好,赏,都赏。荣禧堂每人赏两个月月钱,你和琥珀再一人加一对碧玉耳坠子。”

  “奴婢谢老太太赏!”

  鸳鸯和琥珀欢快地谢恩,老太太手里可没有普通物件,即便是首饰中最小的耳坠子也都不是凡品,甭管什么材质,随便拿一对的价值都远超她们一年的月例银子,哪还有不高兴的理儿。

  贾母去看怀孕的孙媳妇儿,贾政也不准备继续待在荣禧堂,领着小孙子贾蔚也同贾母等人一同出了荣禧堂。

  “哐……哐……哐……”一声又一声肃穆苍凉的钟声由皇宫的塔楼方向传来,听得人心悸发慌。

  刹那间,刚刚还笑容密布的脸,犹如一面被重物击打过的镜子,啪的一声,?瞬间分崩离析。

  圣上,驾崩了。

  “鸳鸯快,扶我回去换身素静衣裳,琥珀你带人将荣禧堂上上下下检查一遍,凡是有鲜艳颜色的物件统统换掉,你亲自盯着,不许出一点纰漏。”

  “是。”丫鬟们一个个都吓得要死,她们哪里经历过这种事儿,胆子小的都快要哭出来了。

  贾母脸色黑沉,心里隔应的够呛,心情也实在是谈不上好,本该喜庆的日子却遇到这样的事儿,真是顶顶晦气。

  “政儿,你大哥这会儿必是在宫里脱不开身,府里的事儿就交给你操持了,让人去找赖大,他经过国丧,多少能给你搭把手。蔚哥儿就留在这,有奶娘看着,累不着我。”

  贾政一一应了,脚步匆忙地离开。

  很快,在外查账的贾琏和在书局选书的贾琮也赶回府来,还有一直待在府里陪媳妇儿的宝玉,兄弟三人跟着贾政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

  务必保证每一处都不违规,不犯忌讳,绝不在这个当口给任何人、任何势力留下把柄,作为以此来抨击和打压贾家的借口。

  有贾政亲自盯着,英勇候府被严丝合缝地围成了一个铁桶,无一丝漏洞可寻。

  甚至于他还亲自将东府也检查了一遍,纠正了几个不妥之处,又细细交代了贾蓉一番,这才稍稍缓了口气,坐下来细细品茗,静待朝堂上的事态发展,等待一切尘埃落定。

  大行皇帝留有遗诏,指名了继承人选,又有宗室及内阁军机大臣等鼎力拥护,三日后,平王徒历顺利登基,改年号为康隆,始为康隆元年。

  那些慢慢长大羽翼渐丰的皇子们再不甘心也于事无补,除非日后造反成功,否则根本无法动摇徒历身份的正统,即便造-反成功,终究也是乱臣贼子,被世人不耻诟病,留下千古骂名。

  是以,皇帝谁都想做,却极少有人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造反,都会为自己寻找一张又一张的遮羞布,粉饰太平,美化自我,以企图掩盖真相之下的罪恶和残酷血腥的各种不堪。

  一个月后,先皇棺椁葬入皇陵,先平王府女眷入后宫,圣上下旨大封后宫。

  王妃贾琼封皇后,入住坤宁宫,两位侧妃一封德妃,入住延禧宫,一封淑妃,入住咸福宫,其余凡孕育过子嗣的均被封为嫔或贵人等位份,没有子嗣的也都有相应的封赏。

  其中最让众人大跌眼睛的就是侍妾纪氏,一个无子的侍妾竟然被圣上封为丽妃,入住承乾宫,这让后宫中那些早先服侍圣上的女人们嫉恨的眼睛冒火。

  贾琼对此不以为意,抱琴却急得嘴角起了燎泡。“主子,那纪氏初封就为丽妃,那以后这位份会不会………?丽妃已经怀了三个月的身孕,眼见着肚子就藏不住了,却迟迟不见坦露,您说她会不会揣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比如说嫁祸?”

  “拿自己的骨肉去嫁祸别人?她怎么舍得。”

  贾琼斜睨了抱琴一眼,伸出手指,欣赏着宫女刚为她图好的玫红色蔻丹,嘴角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笑。

  这后宫中还真是人才济济,单说这一手蔻丹的水平就比王府里的丫鬟强出许多,其他方面想必也会让人惊喜不断。

  抱琴:“……”也对啊,后宫的女人想怀个孩子都想疯了,没理由好不容易怀上一个,还拿出来陷害别人的。

  “那……她是不是打算着在封妃大典上坦露喜讯?那样的话,圣上定然会更看中她肚子里这个孩子。若果真那样可怎么办?要不奴婢派人去……”

  抱琴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想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主子不方便出面,那就让这个奴婢来,哪怕事后东窗事发,主子顶多是个失察之责,如何也威胁不到主子的地位。

  “放心吧,她生不了,也成不了威胁,再蹦哒也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等圣上的权利稳固后,她也就没用了。至于纪家,不榨干他们最后一滴血汗,圣上又怎会善罢甘休!”

  徒历此人,骄傲自满,还有些刚愎自用,超爱面子,小心眼还特记仇。

  几年前他和纪氏公主府里偷情事发,让他在京城权贵圈子里丢了大脸,心里早就迁怒上了纪氏,后纪氏被迫入王府为侍妾,也因他心中有疙瘩所至,不然纪家嫡女,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做个王府里最低等的侍妾。

  对于纪氏的这个结局,纪家人嘴上不说,心里指定也早就怨怪上了,从平日他们对待徒历不冷不热的态度便能看出几分。

  如今徒历登基为帝,却封纪氏为丽妃,纪家的态度便有了明显转变,徒历若不趁机将他们利用到死,那都对不起他这几年的郁闷憋屈。

  这些事儿徒历明摆着不想贾琼插手,贾琼也懒得管,只在一旁乐呵呵地看大戏,那滋味简直不要太欢乐。

  至于纪氏的那个肚子,还真就是徒历的一手操作的臊手笔,只不过那里面揣的不是孩子,也不可能有瓜熟蒂落的那一天。既如此,贾琼还操那个心干嘛,有人要演戏,她看戏之余也不忘演技全开,努力配合一二。

  在贾琼手下四大金刚的努力下,坤宁宫犹如布下了天罗地网,连只鸟儿也别想轻易飞进来。

  贾琼三子一女的宫殿严密程度也不遑多让,别人就是想伸手进去,也多是无路无门。

  封后大典过后,圣上下旨立徒琰为太子,昭告太庙,昭告天下。

  又恩封皇后之父贾政为承恩公,当代起止。

  贾政接旨时,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这家伙抠的,感情等他死后这承恩公的爵位还带自动回收的是吧!

  吐槽归吐槽,贾政也没多在意就是了。

  细想想,未必是坏事儿。

  爵位只一个,儿子却有仨,不好分。

  虽说按律法规定要传嫡传长,可从情感的层面出发,贾政却不怎么愿意。

  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都是他的亲生骨肉,凭什么只因早出生就占尽了各种天时地利,在各方面优胜于人?虽说五指伸出有长短,可却也不该相差太过,差距太大造成的心里落差和不平衡,就是为日后兄弟阋墙埋下的祸根。

  贾政在这个世界活了大半辈子,对于时下流传得嫡长继承制,还是有些接受无能。他心里更倾向于能者居之,德者居之,而不是单纯的嫡长居之。

  今时今日,贾家飞出一只金凤凰,成了后族,成了当今太子乃至未来天子的母族,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全面提升,族中绝大部分已婚女眷的家庭地位有所增高,未婚女子变得更有市场。

  最难得的是贾家风气正,子嗣繁盛还各个优秀上进,整个家族处于一种旭日东升的徐徐之势。

  许多人羡慕嫉妒的眼睛发红,纷纷惦记起贾家还有哪个未婚的小辈,甚至连还在肚子里未出生的都排上了号,就是不知道现回家造人还来不来得及?

  更有一些有学识,有远见,有大智慧之士曾断言:若无天灾等大意外,贾家的繁盛门庭至少还能屹立百年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