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029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1      字数:11774
  贺文海深知大女儿的性子, 要是让贺知雪去县城找贺知非他们一家人,到时候只会给贺知非他们一家添麻烦,说不定还会惹得贺知非他们一家人不高兴。

  “爸, 我会做衣服,就让我跟妈一起去,到时候学会了,我能和妈一起赚钱。”贺知雪一方面是真的想去学做衣服帮家里赚钱, 另一方面是想去县城看看贺知非他们现在住的房子, 以及想去县城逛逛。

  贺文海非常态度坚决, 不允许贺知雪去县城。

  “等你妈学会了,你到时候在家跟你妈学做衣服。”

  见贺文海不同意, 贺知雪只好求孙青梅,她抱着她妈妈的手臂,撒娇地摇了摇:“妈,你让我跟你一起去吧。”

  孙青梅也不希望大女儿去贺知非他们一家在县城租的房子,毫不客气地说道:“让你去笑话你二叔一家吗, 让你去对你二叔一家阴阳怪气吗,让你去惹你二叔一家不高兴吗?”

  贺知雪连忙举手保证:“妈,我保证我这次去, 一定什么都不说。”

  “你的保证没有人相信, 你老实在家呆着。等我跟大娃子学会了, 你到时候再跟我学。”孙青梅心想她这次去学做衣服怎么赚钱的,要是带大女儿去,到时候惹得素清他们一家不高兴,那就是要结仇了。

  贺知雪听到她妈说, 不高兴地跺了跺脚:“妈, 我跟你们保证, 我这次去二叔家,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的。”

  贺文海听到大女儿这句话,冷哼一声道:“狗改不了吃屎,你给我在家呆着。”

  “爸……”贺知雪还想再说什么,结果贺文海一个冷眼扫过来,吓得她不敢再说什么。

  孙青梅伸手指了指贺知雪的额头,没好气地说道:“你在家老实呆着。”

  贺知雪气得甩开孙青梅的手,拉下脸忿忿地说道:“不去就不去,谁稀罕。”说完就转身走了。

  贺文海一看贺知雪这副模样,火气就上来,怒吼道:“你给我站住。”

  贺知雪被她爸这么以后,吓得浑身抖了下,不敢再走了。

  “给我滚过来。”贺文海沉声地喊道。

  孙青梅敲贺文海铁青着一张脸,就知道丈夫生气了,想帮大女儿求情,但是又不敢。

  贺知雪低着头走了回去,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爸……”

  贺文海冷着脸说道: “跪下。”

  听到这话,贺知雪惊得猛地抬起头,惊诧地望着她爸,“爸,我又没有犯错……”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贺文海眼神冷厉地看着她,吓得她双腿发软,不敢再犟嘴了,连忙乖乖地跪了下来。

  孙青梅见贺文海要教训贺知雪,就更不敢多嘴说什么了,找了个借口出去。

  贺知雪原本想让她妈帮她求情,结果她妈走了,把她气得不轻。

  见孙青梅出去了,贺文海开始教训贺知雪:“你二叔一家去县城卖炒栗子和烤山芋是你说出去的。”

  贺知雪低着头,小声地反驳道:“爸,我不是故意说出去的……”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肩膀就被扫把狠狠地打了一下,疼得她立马叫了起来,“啊……”

  她越是叫,贺文海就是越是打,打得她不敢再叫,也不敢再大声地哭出来,只能无声地哭泣。

  贺文海一向不打孩子,但是孩子要是犯错,他打起来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也不会心软。贺知雪三番两次对贺文山不敬,这已经触及到贺文海的底线了。

  贺知雪被打得紧紧咬着唇,无声地哭泣,但是心里充满恨意。一是恨她爸为了外人打她,二是恨贺知非一家人。

  此时,远在县城的贺知非正在写小说,突然一阵寒意袭来,冷得他打了个喷嚏。他赶紧过紧盖在双腿上的小棉被。

  这个小棉被是他小时候的被子,赵素清没舍得扔掉,也没有舍得给其他人,就一直留着。等到冬天天冷的时候,就给贺知非用。

  贺知非脚踩着火盆,双腿上盖着小棉被,这样会很暖和。写小说写了一会儿,手冻僵了,还能把手伸进小棉被里暖和暖和。

  写到凌晨一点多,贺知非这才去睡觉。为了赶进度,他这几天都要写这么晚。

  第二天六点准时醒来,贺知非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趴在书桌前继续写小说。等到赵素清他们卖完早点回来叫他下楼去吃早饭,他这才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下。

  赵素清瞧着贺知非双眼下面一片青黑,满眼心疼地说道:“二娃子,妈知道你在写小说,但是你不用这么拼命,你看你的脸憔悴成什么样呢?”

  贺文山也是心疼:“你妈说得对,你写小说也不要这么拼命,当心把身子写坏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手臂就被赵素清狠狠地打了下。

  “腊月间的,你就不能说说好话,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赵素清怒瞪着贺文山,“二娃子会好好地不会有事。”

  贺文山连忙赔笑又认错:“我说错话了,我说错话了。”

  “妈,我得在这几天写好,不然人家杂志社就要放假了。”贺知非忽然决定要写小说,写得有些晚了,“我得趁人家杂志社放假前,把我的小说投过去。不管我的小说有没有投稿成功,过年后就能收到杂志社的回复。”

  “二哥,你写地小说一定能投稿成功的。”贺知白对他二哥充满自信,他觉得他二哥不论做什么都会成功。

  贺知黑非常赞成贺知白这句话,点点头说:“二哥,你一定能投稿成功。”

  贺知夏笑着说:“二哥,你这么聪明厉害,你写的小说一定能投稿成功的,到时候二哥你就是作家了。”

  贺知知对她二哥也是盲目地信任:“二哥,你一定能成功的!”

  “我儿子这么聪明,写个小说怎么可能不成功。”赵素清笑道,“以后我们家就会出现一个作家了。”

  贺知非被他们一家人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大话可不能说,毕竟我第一次写小说。”怕他一家人又对他各种彩虹屁,贺知非赶紧转移话题,“我今天起来的时候听了天气预报,从明天开始就没有雪了,一直到过年都是大晴天。”

  这对赵素清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那真是太好了,这样过年前我们还能多赚一点钱。”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了,离过年就剩十天。过年那一天,他们是要回新安村的,也就是说他们摆摊子卖东西卖到腊月二十九,还剩九天,还能赚个一两百块钱。“等天晴了,我们就可以把做好的衣服拿去卖了。”

  贺知是说道:“过年前,我争取多做几件衣服。”

  贺知知连忙说道:“大哥,我帮你。”

  贺知非陪赵素清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后,就回到楼上的房间,继续写他的小说。

  等到九点多的时候,孙青梅来了,她一个人来的。

  孙青梅一到就把贺知非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夸得天花乱坠,直说这个房子租的好,还夸赵素清他们有福气,住在这么好的楼房里。

  赵素清表示这又不是他们家的房子,只是暂时住在这里。还说,孙青梅从今天起也在住在这里,也是有福气的。

  孙青梅表示这都是托了贺知非的福,不然她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把贺知非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参观一番后,孙青梅心里除了羡慕,还有一点嫉妒。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来。

  赵素清早就买好了菜,就等着孙青梅来。

  孙青梅来了后,坐了一会儿就帮赵素清烧饭。瞧着赵素清又是买肉又是买鱼地招待她,她心里还是非常受用的。

  吃了中饭,孙青梅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贺知是学做衣服。

  孙青梅当年做姑娘的时候,也学过做衣服,而且学得还不错,最起码她做衣服不像赵素清做衣服,一个裤腿长一个裤腿短。

  瞧着贺知是做出来的衣服简单大方又好看,孙青梅更加心动了,心想难怪赵素清他们卖衣服能卖一百多块钱。

  下午三点,贺文山带着贺知黑和贺知白去电影院门口摆摊,而贺知非留在家里继续写小说。

  贺文山他们刚摆摊,就见贺知非的班主任刘明富过来。

  刘明富之前忘记问贺知非,他们家在县城的地址。一时间找不到贺知非,就想到贺知非他们家在电影院门口摆摊,就直接找了过来。

  之前,贺知非去领成绩单的时候对刘明富说他要考帝都大学,刘明富答应支持他,当然不是嘴上说说。从那天后,刘明富就四处打听有关参考书和试卷的事情。

  平安县只是一个小县城,书店里卖得参考书,还不如他们学校买回来的参考书和试卷。他们学校买的参考书和试卷都是从宣江市进的,宣江市也只是一个小城市,卖得这些参考书和试卷一般般。

  为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提高贺知非的成绩,刘明富真的是煞费苦心。他这几天不仅去了宣江市,还去了省城,为的就是给贺知非买一些好的参考书和试卷回来。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刘明富通过他的同学,弄到了帝都的试卷和参考书。这些试卷里有这几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参考书是帝都当地出版的,里面的内容都是跟高考考题有关。有高考的真题讲解,有帝都历年以来模拟高考的题目,还有不少名师出的预测题等等。

  弄到这些试卷和参考书,刘明富真的是拜托了不少关系。等拿到这些试卷和参考书后,他心里还不放心,自己还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觉得真的不错后,这才拿给贺知非。

  贺文山见刘明富送参考书给他二儿子,自然是对刘老师各种感谢。

  刘明富请贺文山转告贺知非,让他从现在起就考试做试卷和看参考书,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去他家找他。

  他临走的时候,把他家的地址告诉了贺文山他们,让贺知非做好一套试卷后就去他家找他。

  贺文山连连点头,并再三向刘明富道谢,谢谢他这么费心。

  等刘明富离开后,贺文山就让贺知黑把这些书送回去给贺知非。

  贺知非拿到刘明富送来的参考书和试卷,心中是十分感动的。他猜测刘明富弄到这些试卷和参考书,应该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

  ~~~~~

  花了四天时间,贺知非终于把他的第一篇小说写好了。

  他的这篇小说就叫做《大侠》,全文就三万五千字。讲述的是乱世中,原本一个纨绔子弟一步步成为大侠,行侠仗义的故事。

  虽然只有十章,但是剧情却跌宕起伏,情节也是一环扣一环,还加一点悬疑烧脑,还有一些感人。整篇小说看下来,除了爽,还能让人发出深思。

  其实,整篇小说虽然说的是行侠仗义,但是真正的核心是“活着”。准确来说,是要怎么在乱世中活下去。

  贺知非写好小说后,贺知白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看完后,一边哭,一边夸赞贺知非写得好。

  贺知白他们看完后,还特意念给赵素清和贺文山,还有孙青梅他们听。

  三个长辈听完后,也是不停地夸赞贺知非写得好。

  贺知非自我感觉写得还算不错,但是能不能投稿成功是另外一回事。

  他去邮局投稿那一天,贺知白他们也跟着去了。

  贺知非原本想把他这篇《大侠》分别投给了《武林》、《故事会》、《知音》,这样通过率就高一些。但是,后来想到他就一份原稿,只能投一家,那他就先投了《武林》。

  《武林》除了介绍各种武术功夫,也连载武侠小说。他这篇《大侠》是传统武侠小说,投到《武林》是最为合适的。如果《武林》没有看中他的小说,那他到时候再改投到《故事会》或者《知音》。

  贺知非买了一张八分的邮票,写好信封后就寄了出去。

  “二哥,你写的小说要多久才能寄到啊?”

  “从我们这里寄到广东的话,最快也要十来天吧。”贺知非并不了解这个时代的邮局的速度,只能胡乱猜测,“慢点的话,要半个月或者二十来天吧。”《武林》杂志社在广东。

  “二哥,广东是不是在深圳那边啊?”贺知白之前看《故事会》,里面有一篇故事就是发生在深圳。对于深圳这个城市,全国是有很多人知道的。

  贺知白弄错了顺序,贺知非纠正道:“深圳是广东省的一个城市,那边离港城很近。”

  “我看《故事会》,里面就讲到了深圳,说很多人跑去深圳做生意。”贺知白心想深圳离港城很近,而且那边又在搞改革开放,去做生意的话,一定能赚大钱,“二哥,以后我们也去深圳那边做生意吧。”

  贺知非听到这话,转过头惊讶地看着贺知白:“你想去深圳做生意?”

  贺知白用力地点头:“想去,看《故事会》,里面说很多人去深圳做生意,有不少人做生意发财了,二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去试试。”对于做生意赚钱,贺知白是非常感兴趣的。

  “也有人亏钱,不是所有人去那边做生意都能赚钱。”不过,在七八十年代,跑去广东那边做生意的,大部分是赚钱的。后世福布斯富豪榜上,有不少富豪,就是在这个时候去那边做生意发财的。如果想要做生意赚大钱,广东那边是可以去试试。

  “二哥,我们可以先去看看。”贺知白越说越想去广东,“二哥,不然明年开春我先去广东看看情况。”

  听到贺知白这么说,贺知黑吓了一跳:“你疯了啊,竟然想一个人去广东那边。”

  “我一个人怎么不能去呢?”虽然贺知白从小到大没有出过远门,但是他并不害怕一个人出远门。

  “你一个人不能去,那边鱼龙混杂,你一个人去,我们不放心。”让贺知白一个人去广东那边,贺知非是一点也不放心。

  “二哥,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丢不成?”贺知白现在心头一片火热,恨不得现在就买火车票去广东那边看看。

  “还真的能丢,说不定你去了还会没命。”贺知非不是故意在吓贺知白,而是真的很有可能。以前听老一辈人说过,在八、九十年代,广东那边很乱,毕竟全国各地的人都下海去那边做生意,什么样的人都有,治安也不是很好,真的很容易出事。

  贺知白有些被贺知非吓到了,“二哥,你不要吓我啊。”

  贺知非看向贺知白,神色严肃地说道:“我没有吓你,那边很乱。你一个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被骗。被骗还是小事,就怕你到时候连小命都没有。”

  贺知白见贺知非不像是在开玩笑,也不像是在故意吓人,心里有些怂了:“二哥,你怎么知道那边那么吓人?”

  贺知非随口胡诌道: “多看报纸,你就知道了。”

  贺知黑赞成贺知非的说法,点点头说:“我觉得二哥说得对,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

  “那二哥,不如这样吧……”贺知白虽然被吓到了,但是心里还是不死心,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一个主意,“等你放暑假了,我和你一起去,你看行吗?”

  贺知非听到这话,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可以,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那边看看。”他也想看看这个时候广东那边是什么样的。如果有机会做生意赚大钱,他肯定是不想错过的。

  见贺知非答应了,贺知白心里就放心了:“那我们说好了,等放暑假了,我们一起去。”

  贺知黑连忙说道:“我也去。”

  “到时候我们兄弟三个人一起去。”

  贺知非笑了笑,没有再说这件事情,毕竟离他放暑假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等等,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你们两个在这等我一下,我回邮局问一件事情。”

  “二哥,我们陪你一起去。”

  贺知非回到邮局,向工作人员打听有没有他的信,是从帝都寄来的。

  工作人员查了查这段时间从帝都寄来的信件,并没有贺知非的信。

  “二哥,你的小说不是才寄出去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你的回信?”

  贺知黑嫌弃地看了一眼贺知白,“二哥刚刚是把小说寄到广东,而不是帝都。”

  “对哦,是广东不是帝都。”贺知白好奇地问道,“二哥,你在等谁的信啊?”

  “我在等吴爷爷和吴奶奶的信,他们回帝都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想着他们写给我的信也差不多到了。”他刚刚问了下工作人员,从帝都寄来的信到他们平安县一般需要一个星期。他算了算下时间,吴奶奶他们回到帝都的第二天就给他写信的话,这两天差不多也到了。“过两天我再来问问看。”

  贺知非心里非常担忧吴爷爷和吴奶奶回到帝都的情况,也不知道他们两位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

  “那后天我们再来问问,说不定后天就到了。”贺知白说着,想到一件事情,一双眼顿时放光,“二哥,到时候吴爷爷他们是不是会把你之前写得门对子和画的画的钱寄来啊。”

  “很有可能。”如果吴爷爷把钱寄来,最少也有几百块钱。如果运气好点的话,说不定能有一千多块,到时候就能把现在住的房子给直接买下来了,或者可以直接在村里盖一个两三层楼的楼房。

  “那到时候我们又有钱了。”一想到过不了几天,他们家又有钱了,贺知白就心花怒放,笑得花儿都还要甜。

  “我倒不是关心钱的事情,而是担心吴爷爷他们。”一想到吴爷爷和吴奶奶曾经的遭遇,贺知非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气声,“唉,也不知道吴爷爷他们现在怎么样。”贺知非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吴爷爷和吴奶奶他们回到帝都后,见到子女,曾经的伤疤又会开始疼,到时候……

  贺知黑忽然说了一句:“二哥,血浓于水,说不定吴爷爷他们的子女知道错了,吴爷爷他们也原谅了子女,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也有可能。”就像小三说的,血浓于水。吴爷爷他们在心痛当年子女们的背叛,但是终究是他们的孩子。如果他们的子女诚心地向他们认错悔改,说不定吴爷爷他们就原谅了。

  “二哥,妈经常不是说不管子女做错什么,做父母不可能永远记恨子女。说不定吴爷爷他们一家人已经团圆和好了。”

  “希望吴爷爷他们没事。”贺知非瞧着时间不早了,催促道,“我们赶快回家,你们待会还要跟爸一起去摆摊。”他待会还要去刘老师那里。

  虽然这几天,贺知非一直在赶稿写小说,但是也抽出了时间写了一份高考的真题试卷,写的是去年高考的试卷。

  他本想写好后,自己对一对答案,算一下自己考了多少分,结果发现刘老师送来的试卷里没有答案,想来是刘老师故意把答案拿走了。

  就算有答案,贺知非做试卷的时候也不会抄答案。这点思想觉悟,他还是有的,而且极高。

  “雪越下越小了,说不定今晚去看电影的人多。”贺知白也知道很多大姑娘和小姑娘来他们的摊子买炒栗子和烤山芋是冲着他二哥来的。这几下大雪,去看电影的人很少,自然买炒栗子和烤山芋的人也少。但是,今天的雪下小了,说不定去看电影的人会变多,到时候要是没有看到二哥,那些大姑娘和小姑娘怕是会失望,到时候就不买他们家的炒栗子和烤山芋了。

  “二哥,你在刘老师那里忙好后,就早点过来啊。”贺知白龇着牙对着他二哥笑得非常灿烂,“你不来,就没有姑娘买炒栗子和烤山芋了。”

  贺知黑跟着打趣道:“二哥,你要是不在,姑娘们会失望的。”

  听到两个弟弟的调侃,贺知非伸手敲了下两个弟弟的脑袋,无奈失笑道:“连二哥的玩笑,你们也敢开。”

  换做是以前,贺知黑跟贺知白是不敢开贺知非的玩笑,但是现在贺知非这个二哥变得好“慈眉善目”了,他们敢和他开开玩笑、闹一闹玩。

  “二哥,我特意注意了些,来我们家买东西的大姑娘和小姑娘,有不少长得挺好看,你有没有看上一个?”贺知白想到他们村里的女的都喜欢他二哥,每次他二哥放假回家,那些女的全都跑到他们家来献殷勤。

  “没有,你二哥我要努力读书,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说完,贺知非揶揄地看向贺知白,“怎么,你想要姑娘呢?”

  贺知非这句话吓得贺知白直摇头,直摆手:“没有没有没有,我可没有想要姑娘,我现在就想赚钱。”

  “小四,如果你想要姑娘了,就跟妈说,让妈找媒婆给你说亲。”

  贺知黑跟着贺知非一起起哄道:“让妈给你找一个漂亮的姑娘做媳妇。”

  虽然平时贺知白比较脸皮厚,但是在这方面上他还是比较纯情的,被贺知非他们戏谑了两句,就脸红不好意思了,追着贺知非和贺知黑他们打。

  “二哥,小三你们不要说了。”

  “二哥,小四害羞了。”

  “看来被我们说中了。”

  “二哥、小三,你们不要说了。”贺知白追着贺知非他们两个,没有注意脚下的路,一不小心摔倒了,摔得满脸都是雪,惹得贺知黑他们大笑:“哈哈哈哈哈……”

  贺知白气得抓起一把雪就朝贺知非和贺知黑砸了过去,但是很快他就被还击了。

  接下来,兄弟三人一边走,一边打雪仗,打闹地非常开心。

  ~~~~~

  回到家,贺知非就拿着写好的试卷去刘明富的家。而贺文山他们则去了电影院门口摆摊。

  刘明富的家在县医院那一块,走过去的话需要二十多分钟。

  贺知非按照地址找到了刘明富的家,是一个平房。其实,县城里八层的房子都是平房,只有两层才是楼房。他租的房子那一带,全都是两层小楼房,毫不夸张地说是平安县的“富人区”了。

  敲了三下门,门就打开了,是刘明富的妻子开门的,见来人是贺知非,非常热情地邀请他进屋。

  “老刘,贺同学来了。”刘明富的妻子叫郑青菊,是平安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刘明富正在听戏,听到妻子说贺知非来了,连忙把收音机关了,出来见贺知非。

  “来了啊。”

  “刘老师,打扰了。”

  “跟我客气什么,赶快进来坐,外面冷吧。”

  刘明富的家不大,也没有什么装饰品,但是却布置的非常温馨温暖。

  贺知非刚坐下来,郑青菊给他倒了一杯热水,让他喝几口暖暖身子。

  “我让你父亲把试卷和参考书带给你,你看了吧?”

  “看了,刘老师您弄到这些试卷和参考书,花费了不少功夫吧?”

  刘明富没想到贺知非看出来了,心想这孩子还挺敏锐的。

  “我请我同学帮忙的,没有花费什么功夫。”刘明富说得云淡风轻,为的就是不想给贺知非增加思想负担,“我既然支持你考帝都大学,自然要给你弄一些好的试卷和参考书来,不然你接下来的一年半很难把成绩提高到六百多分。”

  “刘老师放心,我会努力用功的。”刘老师这份恩情,他心里记下了。目前暂时无以为报,只能一点半后考上帝都大学才能报答刘老师。

  “走,去我书房。”刘明富刚走几步,忽然想到什么,对他妻子说道,“青菊,你晚上烧两个菜。”

  郑青菊:“好。”

  “刘老师,我在您这学习结束后,还要去电影院门口帮我爸他们摆摊,就不在您家里吃饭了。”

  “你吃了过去再帮忙也不迟,再说你也不一定能赶过去帮忙。”刘明富说完,心里有些不放心地问道,“你不帮你爸他们摆摊,没有关系吧?”

  “有关系的。”贺知非用开玩笑地语气说,“我弟他们说有我在,我们家的炒栗子和烤山芋才能卖得好。”

  刘明富听到这话,一脸茫然,“这是为什么?”

  “老刘,你傻了,贺同学长得这么好,他去帮忙的话,生意自然好。”还是郑青菊懂。

  听到妻子这么说,刘明富反应了过来,随即笑着说:“看来不少人是冲着你去买东西的啊。”

  贺知非自我调侃道:“我这张脸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听到贺知非这句话,刘明富夫妻俩不由地失笑:“哈哈哈哈……”刘明富没想到贺知非居然有这么幽默的一面。

  “贺同学,你能不能吃辣?”郑青菊笑着说,“我们家的菜比较辣,你要是不能吃辣,我就烧清淡点。”

  “郑老师不用了,我……”

  “怎么不给我面子,不想在我家吃饭啊?”刘明富故意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没有……”贺知非哪里看不出来刘老师是装的,但是也只能答应了,“那麻烦郑老师了,我能吃辣。”

  “能吃辣就好。”

  “你郑老师烧菜很好吃,今晚就让你尝尝你郑老师的好手艺。”

  贺知非笑道:“那我今晚有口福了。”

  郑青菊出去忙了,没有打扰刘明富和贺知非。

  进了书房,贺知非发现只有三四平方的小房间里塞满了书。

  “刘老师,我把去年的高考试卷做了,您给批改下,看看我考得怎么样?”

  “你把去年的高考试卷做了?”刘明富吃了一惊,旋即无奈笑道,“你还真是心急啊。”

  “我想看看自己的水平怎么样,离帝都大学还差多少的距离。”

  “那我先给你批改。”刘明富接过贺知非做好的试卷,“你先看看参考书,做做参考书上的题目,待会我检查。”

  贺知非点点头:“好。”

  接下来,刘明富认真地给贺知非批改试卷。他是数学老师,当然先批改数学试卷。至于其他科目的试卷,他待会先对对答案,看看贺知非考了多少分。

  贺知非在做去年高考试卷的时候,并没有发挥他全部的实力。如果发挥他全部的实力,到时候得出来的分数会吓到刘明富。

  在做去年高考的试卷时,贺知非发现题目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难。对他来说,甚至有些简单了。

  原主之前期末考试的成绩是五百一十七分,他不能一下子考太多,不然会让刘明富起疑心的。所以,在做去年高考试卷时,他收着写的。

  刘明富批改贺知非做的试卷,从一开始地吃惊,到后面的惊喜。

  半个小时不到,他就批改好贺知非的数学试卷,算了下分数,考了一百零一分,要比之前期末考试提高了十四分。

  “考地不错,破百了。”刘明富满脸笑容地说道,“这还是你第一次数学考到一百分以上,你这段时间在家是不是在数学上面下了一番功夫?”

  “是下了一番功夫。这几天一直在看参考书,也一直在刷题。”贺知非面不改色地扯谎,“写了不少道题后,感觉有些开窍了。”

  “不错不错,数学就要多做题多琢磨,看来你这次琢磨地挺好的。”刘明富一脸欣慰,“这才没几天,你的数学就进步了十几分,真是让我惊喜。”见贺知非没几天就让自己的数学成绩进步十几分,刘明富心里对他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他相信只要贺知非这样一直用功下去,一年半后考上帝都大学不是天方夜谭。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如果不是怕吓到刘明富,贺知非是能考满分的。这个时代的数学题目,对贺知非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刘明富刚才把贺知非夸赞了一番,接下来就要说贺知非一番。

  “你还是大意了,这几道题你要是再仔细想想是能做出来的……”刘明富开始给贺知非讲解他做错的题目,贺知非坐在一旁听得非常认真。

  刘明富给贺知非讲完他写地错题后,又给他出了几道同样类型的题目让他写,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弄懂了。如果弄懂地透彻,那就能举一反三,不会在同类题目上出错。

  贺知非没有让刘明富失望,把他出地同类型题目全部答对了。

  刘明富发现贺知非好像是真的开窍,反应能力要比以前好了不少。以前贺知非的数学成绩也很不错,但是也只是在他们平安高中算是不错的,放到市里是不行的。

  现在,贺知非的数学成绩不仅进步了不少,而且也开窍了不少,说不定再用功一番,贺知非的数学能考满分。

  一想到贺知非以后数学能考满分,刘明富一颗心就变得火热,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来教贺知非。

  刘明富也给贺知非讲解了不少参考书上的数学题目。他为了辅导贺知非,提前把参考书上的数学题目全都做了,而且也把参考书研究了一番,不然他怕教不好贺知非的。他给贺知非讲题讲到五点半才停下来,因为郑青菊做好了晚饭。

  刘明富和郑青菊的女儿去了她外公家,所以不在家。

  在吃饭的时候,刘明富和郑青菊都不停地给贺知非夹菜,弄得贺知非非常不好意思。

  等吃完了晚饭,贺知非就离开刘明富的家,前往电影院门口帮他爸他们摆摊。

  贺知非离开后,刘明富就对着答案批改贺知非其他科目的考卷。等对好答案,算了下分数后,发现贺知非的总分达到五百五十分,这可把他高兴坏了,激动地对他老婆说,一年半后贺知非说不定真的考上帝都大学。

  另一边,孙青梅跟着贺知是学做衣服学了两天就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她让贺知非给她花了几件衣服的样式。

  贺知非考虑到孙青梅不像贺知是那么会做衣服,就给她画了几件比较简单又简洁大方的款式,让她回家试着做做看。等她做好了,先不要急着拿去卖,而是拿到他们这里来,让贺知是看看做的行不行。

  孙青梅表示她做好衣服,肯定第一时间拿到他们这里来,到时候跟他们一起卖衣服。

  见孙青梅打这个主意,赵素清他们不仅没有任何意见,还十分欢迎。

  孙青梅带着贺知夏回去了。一回到家,就见贺知雪在闹脾气。

  这几天,贺知雪想偷偷地去县城找孙青梅她们,结果被贺文海发现了,又挨了一顿打,这才闹脾气。

  贺文海没有惯着她,见她闹脾气,就任由她闹。

  孙青梅她们回来后,忙着做衣服,也没有时间去搭理贺知雪。

  贺知雪见一家人都不理她,心里又是愤怒又是委屈又是难过,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

  贺知夏看到她哭,这才搭理她,跟她讲道理,让她帮忙做衣服,不要再闹脾气了。

  贺知雪原本闹脾气不想帮忙做衣服,但是听到贺知夏说做了衣服就有钱买东西,她就立马改变主意了。她一直想要买烫头发,想要涂口红,但是她没钱。她爸妈也不给她钱去弄这些。如果她做衣服卖了钱,她就能自己去弄了。

  孙青梅她们母女三人又是做衣服又是做头花头绳的,从早上忙到半夜。

  贺文海见雪停了,就一个人去山里头打栗子。

  新安村里的人一直暗中留意贺文海他们一家人的动向,瞧着贺文海去山里头打栗子,就猜到贺文山他们一家人去县城卖栗子是真的赚钱了,不然贺文海也不会去山里头打栗子。

  瞧着栗子真的能卖钱,村里有不少人也准备去县城卖栗子。

  贺文海见村里人也来山里头打栗子,心里当然有些不高兴,但是这山里头的栗子树又不是他种地,不能阻止村里其他人打栗子。

  虽然新安村后山里头的栗子树多,但是经不住很多人打,打了没两天就全部打完了,这把贺文海气地不轻,但是再生气也没用。

  孙青梅听说村后面山里头的栗子打光了,心里也是很着急,“我们这才打了多少栗子,也不够卖啊。”

  贺文海的脑子转得快,很快就想到一个主意。

  “你娘家有没有栗子树?”

  这个问题把孙青梅问得愣住了,她想了想说:“不清楚,我们家没弄过栗子。”

  “我下午就去你妈家,问问你妈他们村子里有没有栗子。如果有的话,我就你妈他们村子打。”

  孙青梅点点头说:“这个主意行。”

  贺文海前面说去孙青梅的娘家问问看,后面就去了老丈人家。

  他的运气不错,他老丈人村里的山上也有野栗子,而且有不少。最重要的是他们村里山上的野栗子,从来没有人去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