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030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1      字数:12985
  这才没几天,贺知非的总分就提升四十多分,这怎么叫刘明富不激动、不兴奋。

  “有希望的,很有希望的。”刘明富一面兴奋地搓着手,一面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一年半后,贺知非说不定真的能考上帝都大学。”说着,他还时不时握紧两个拳头,举在胸前挥一挥。

  郑青菊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无奈又好笑地看着丈夫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手足舞蹈。

  “那么一年半后,刘老师你就是帝都大学学生的老师了啊。”

  听着妻子的调侃,刘明富笑得更加高兴地,脸上露出犹如孩子般纯粹地笑容:“说不定我真的能教出一个帝都大学的学生,到时候我就……”说到这里,他因为太激动反而停住了。只要稍微想一下,一年半后贺知非考上帝都大学的情形,他这个班主任就会……

  “到时候你就四海名扬了,刘老师。”郑青菊替丈夫把刚才停顿下来,没有说出来的话说了出来,“你还会是整个平安县,甚至整个宣江市,有可能是整个南江省第一个教出来考上帝都大学学生的老师。”

  听到妻子这么说,刘明富傻傻地笑了起来,呆呆地抠着脸说:“整个南江省就有些夸张了……”如果贺知非真的能考上帝都大学,那么贺知非是整个宣江市第一个考上帝都大学的学生,而他也是第一个教出考上帝都大学学生的老师,这件事情足够他炫耀炫一辈子了。到时候他说不定会被调到宣江市,甚至省城里教书。

  “不夸张,目前南江省没有出一个考上帝都大学的学生。”郑青菊收起脸上的玩笑,很是认真地对刘明富说道,“一年半后,说不定贺知非是整个南江省第一个考上帝都大学的学生,所以刘老师你要加油辅导贺知非,让他完成他的梦想,也让他完成你的梦想。”身为教师,当然都想去好的学校教书,都想被评为优秀教师。如果刘明富教出整个南江省第一个考上帝都大学的学生,那么刘明富肯定会被评为优秀教师,这可是一生的荣耀。

  听着妻子这番鼓励的话,刘明富心头火热,全身一下子充满了干劲。

  “你放心,接下来一年半我会竭尽全力辅导贺知非,让他考上帝都大学。”说完,他想到了什么,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我一个辅导贺知非是没有什么用,得让其他几位老师也使出浑身解数地教导贺知非,这样贺知非才会有更大的可能考上帝都大学。”

  郑青菊笑着说:“我想其他几位老师会答应的。”

  “我现在就去找其他几位老师。”刘明富说说风就是雨,连忙把贺知非做好的其他几科的试卷给收了起来,“我去跟其他几位老师说说,请他们对贺知非多费一些心思。”

  郑青菊看着刘明富这副猴急地模样,不由地失笑:“那就去吧。”如果不让他现在去,他今晚一定会睡不着觉。

  刘明富把试卷装在他的公文包里,“青菊,我今晚有可能会晚点回来,你先睡,不要等我回来了。”

  郑青菊把挂在衣架上的棉袄拿过来递给刘明富,“好,那我晚上先睡,你也不要弄得太晚,害得人家老师睡不了觉。”

  刘明富穿好棉袄,笑着对郑青菊说道:“我心里有数,不会耽误其他老师睡觉的。”穿好棉袄后,刘明富就急急匆匆地走了。

  郑青菊站在门口,看着丈夫这副急忙地模样,好笑地摇摇头。她和丈夫结婚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丈夫这么“热血沸腾”地模样。

  刘明富先去了语文老师宋老师那里。贺知非的语文成绩一直保持在八十分内,从来没有突破过九十分。刘明富希望宋老师能想想办法,让贺知非的语文成绩最好提升到一百分以上。

  在他看来,只要语数外三门课的总分能破三百分,贺知非考上帝都大学的可能性就更高。

  宋老师没想到刘明富这么晚来找她,但是让她听完刘明富的话后,她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并且认真地看了看贺知非写的去年语文高考试卷。

  见贺知非和平时一样考了八十多分,宋老师心里是吃惊地,但是同时是非常惊喜的,要知道贺知非还有一年半的内容没有学过。

  宋老师看完贺知非的语文高考试卷后,就跟刘明富讨论起来贺知非在语文方面薄弱之处,以及之后她会怎么辅导贺知非,让贺知非的语文成绩提升。

  刘明富听到宋老师这么说,心里就放心了。跟宋老师讨论一番后,他接着去找英语老师闻老师。

  贺知非的英语成绩一般在七十分内,偶尔才会考八十分。刘明富觉得在语数外三门课中,贺知非最需要提高成绩地就是英语。如果贺知非能考上九十分以上,那么考上帝都大学的几率又会多了几分。

  闻老师听完刘明富的一番话后,嘴里连说了三声好。他和刘明富差不多大,听刘明富说贺知非要考帝都大学,他也是热血沸腾,并且表示一定会想尽办法把贺知非的英语成绩提高到九十分以上。

  “我会找我同学帮忙,从外地弄回来一些好的参考书和试卷,争取在接下来一年半内把贺知非的英语成绩提高到九十分以上。”

  “闻老师,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安心了。”刘明富笑着说,“我认为贺知非的语数外成绩超过三百分,要是能考上三百一十分,那么他考上帝都大学的几率会非常大。”

  闻老师赞同地点点头:“语数外三门主课,只要能考三百一十分,那希望就会很大。”

  “闻老师,我这两天会把补习的时间安排好,让贺知非在过年前轮流来我们家里上课。”刘明富是个急性子,既然和几位老师说好了,那就尽快把补习辅导一事给贺知非安排上。虽说还有一年半,时间看起来很长,但是刘明富觉得时间太短了,太紧迫了。

  闻老师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你要是安排好了,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在家等着贺知非过来补习。”放假在家正好没有什么事情,不如好好地给贺知非补习辅导。

  “那就谢谢闻老师了。”

  “刘老师,你跟我客气什么,你想教出考上帝都大学的学生,我也想教出考上帝都大学的学生。”闻老师笑呵呵地说道,“贺知非要是能考上帝都大学,能让我们吹一辈子了。”

  “这倒是,哈哈哈哈……”刘明富跟闻老师说好了后,又去找其他的老师。

  好在所有老师都在县城,虽然不是住在一块,但是也不是很远。

  对于贺知非的成绩,刘明富最担心地就是他的理综。贺知非的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六十多分。如果出的试卷不怎么难,贺知非能考七十多分,但是几乎没有考过八十分。

  刘明富想着贺知非要考上帝都大学,那么理综的总分最起码要二百五十分以上,不然考帝都大学十分危险。

  要在一年半时间内,把贺知非的理综成绩提升到二百五十分以上,这就意味着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课,每门课都要考八十分以上,这目前对贺知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以前刘明富不觉得贺知非的成绩不好,现在突然发现贺知非的成绩不太理想,尤其是理综。一个学理科的人,理综的成绩只在合格边缘上徘徊,这有些不像样了。

  物理老师郑老师、化学老师于老师、生物老师王老师都答应了刘明富。这三位老师都五六十岁了,听到刘明富说贺知非想要考帝都大学,他们也是十分开心和期待的。

  刘明富把贺知非写的去年高考的试卷给了三位老师,让三位老师想办法提升贺知非的成绩。三位老师表示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帮贺知非提高成绩。

  最后去找的老师是政治老师沈老师,贺知非的政治是很不错,一直以来都是八十多分。政治这门课想要考上九十分以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刘明富没有指望贺知非的政治能考上九十分以上,但是还是得拜托沈老师帮忙辅导。

  沈老师听了刘明富的话后,表示她会想尽办法帮贺知非把政治的成绩提高到九十分。

  从沈老师家里离开后,刘明富的脸上是满满地笑容。虽然外面很冷,但是他感觉他一颗心非常火热,整个身子也非常热。

  所有老师都愿意帮忙辅导贺知非,刘明富相信在他们所有老师的倾尽全力的帮助下,贺知非的成绩一定会进步。一年半后,贺知非一定会考上帝都大学。

  对于一年半后的高考,刘明富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期盼。

  此时,贺知非正在认真地看参考书,写试卷。

  贺知黑和贺知知两人也在努力地学习,他们两个遇到不懂的地方,先会用笔圈起来,准备明天再问贺知非。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饭后,贺知非先去了一趟邮局,向工作人员打听有没有他的信件。

  工作人员是个和蔼可亲的阿姨,见贺知非又来问信,并没有不耐烦,相反帮他仔细地查了查。

  “小伙子没有你的信。”

  贺知非心想或许还没有到,等过两天他再来问问看。

  “谢谢阿姨,给您添麻烦了。”

  见贺知非长得好看又非常有礼貌,工作人员非常喜欢他,对他和蔼地笑了笑:“小伙子,不麻烦的,我看你来了两次,这封从帝都寄来的信对你来说很重要吧,我会每天帮你留意的,等信到了,我去通知你。”

  “阿姨哪能让您特意去通知我啊,我过两天再来看看。”贺知非向工作人员感激道,“谢谢阿姨,那我后天再过来看看。”

  “行,不过我们邮局腊月二十八就不上班了。”

  “我知道了,谢谢阿姨。”如果腊月二十八前,还没有收到吴爷爷他们的信,估计吴爷爷他们忘了给他写信,那就没办法了。

  从邮局离开后,贺知非就前往刘明富家里。

  昨天,刘明富就跟贺知非说,让他每天白天来他家里补习。下午三点前,会让他去帮家里摆摊。

  贺知非敲了两下门,刘明富就过来开门了。

  “贺知非,你来了啊,其他老师都在等你。”

  “啊?”贺知非被刘明富这句话吓到了,一脸惊讶地问道,“其他老师是指?”

  “宋老师他们,我昨晚去找了宋老师他们。”刘明富一副严肃地表情,“从今天起,宋老师他们也开始给你补习,你要做好觉悟。”

  贺知非听到这话,微微愣了下,随即一脸认真地说道:“刘老师,我早就做好觉悟了!”

  ~~~~~~~

  各科老师先给贺知非分析了下他的每门课的弱项,以及要怎么针对性他的弱项来补习,提高他的成绩。

  贺知非乖巧地坐在一旁,非常专注地听着每门课老师的话,并且表示一定会比以前更加努力用功。

  所有老师原本就非常喜欢贺知非,如今见他这么又上进心,对他是更加喜欢。每个老师都在想办法弄到好的参考书和试卷,对贺知非进行更好的补习辅导。

  刘明富的效率非常快,昨天才去找各科老师商量给贺知非补习辅导的事情,今天他就把补习的课程表给安排好了。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正好七门课,一个星期内都能补习到。

  刘明富给贺知非安排的补习表是这样的,星期一是语文、星期二是英语、星期三是数学、星期四是政治、星期五是物理、星期六是化学、星期天是生物。

  一天补习一门课,从早上八点开始,补习到下午两点半结束。如果不是贺知非要帮家里摆摊,刘明富他们恨不得从早上八点补习到晚上十一点结束。

  今天正好星期二,商量完补习的课程表后,贺知非就被英语老师闻老师给拉走了。

  原主的英语的薄弱项在听力和阅读理解上面,闻老师就准备先针对性地给锻炼贺知非的听力和阅读理解。

  贺知非本人呢,听力、阅读理解、单词和语法什么的都没有问题。上辈子,贺知非曾经在国外留学好几年,英语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再说,他学医的,用到的英语更是有很多医学方面的专业名词,要比现在的高中英语难多了。

  当然,贺知非不能一下子就让他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这样会引起怀疑的,所以他按照闻老师的安排计划,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

  闻老师是省城师范大学毕业的,英语的发音有些口音,但是其他方面都还好。不过,如果要和贺知非相比,闻老师的英语水平还不如贺知非。

  为了提高贺知非的英语听力水平,闻老师准备送给贺知非一台收音机,让他每天收听英语新闻。有一个电台,专门播放英语新闻、英语故事、英文歌等跟英文有关的内容,这个电台全天用英语播报,不讲中文。

  闻老师自己每天也会听这个电台,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

  贺知非表示他有收音机,不需要闻老师特意送给他一台收音机。

  闻老师得知贺知非的收音机,是在收废品那里买的坏掉的收音机,然后自己修好了。这点,让他非常惊讶。他没想到贺知非居然还会修收音机。

  贺知非表示他除了会修收音机、电风扇、自行车什么的一些东西,他也会修。如果闻老师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可以找他修。

  闻老师没想到贺知非还有这个本事,表示他以后要是有什么东西坏了,一定找他修。

  除了听力,“贺知非”的阅读理解也有很大的问题。闻老师送给贺知非一本英语字典,还有不少英语原文书籍。

  “这些英语原文书,你拿回去看,每天最少看两三页纸。”闻老师叮嘱道,“你一边看,一边翻译出来。遇到你不认识的单词,你可以查字典。查字典的时候,不要只看它的中文意思,也要看看它的英文解释是什么样的。看完后,你用这个单词造几个句子,这样可以增加你的词汇量。你的阅读理解不太行,主要还是单词量少了。”

  贺知非认真地听着闻老师的话,乖巧地开口应道:“闻老师,我知道了。”

  “看完一篇原文,你写三到五百个单词的读后感,到时候拿给我看看。”闻老师现在说的这些学习法子,是他以前读书时用的法子。他自己觉得这个法子很好用,所以才会教贺知非。“对了,你每天再写一篇英语日记,到时候也拿给我看看。”

  贺知非点点头:“好的,闻老师。”

  “还有啊,你每天都要背一篇英语内容。”闻老师继续说道,“英语书上的课文,你已经全部背过了,那就背我给你看的原文书籍。如果可以的话,你就全篇背下来。如果全篇背不下来,那你就被几段内容。”闻老师觉得他家里的英文原文书籍还是太少了,尤其是合适贺知非学习的书太少了。等过年的时候,他得去找人帮他弄一些书来。

  “好。”对于背书,贺知非是没在怕的。上辈子学医的时候,所有的医学书都要背,而且还要背地滚瓜烂熟。

  “你在家听新闻的时候,遇到听不懂的单词记下来,到时候来问问我……”闻老师给贺知非布置了不少任务。

  中午的时候,贺知非要回家吃中饭,结果被闻老师夫妇俩把他留了下来,让他和他们一起吃中饭。

  吃中饭的时候,闻老师跟贺知非说了不少他大学学英语的趣事,比如说参加英语角,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参加英语聚会什么的。只要能提到英语能力,他都会去参加。

  闻老师的妻子说了几件闻老师跟外国人说英语的丑事,那个时候闻老师带着他的妻子去帝都旅游,遇到了几个外国人。闻老师想着他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还是从来没有跟外国人说过英语,就非常大胆地跑去找这几个外国人交流,结果这几个外国人是俄国人,不会说英语,当时就非常尴尬了。

  听着闻老师的妻子绘声绘色地把当时的情况描述出来,贺知非没有忍住笑了出来。

  闻老师一想到这件事情,自己也是哭笑不得:“我哪知道他们几个是俄国人。跑上去用英语跟人家打招呼,结果人家一脸迷茫地看着我,半天憋出一句我们是俄国人,不会说英语,弄得我当场傻了。”

  贺知非没想到闻老师有这么二的一面,要知道闻老师平时在学校是一个很有绅士风度的人。在学校,很受学生们的喜欢。

  闻老师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所以在大学期间把他自己改造成一个绅士。虽然他的英语发音有口音,但是他上课有趣活泼,学生们很喜欢上他的英语课。

  吃了中饭后,贺知非就跟着闻老师继续上课。

  闻老师在给贺知非讲解去年英语高考试卷,贺知非为了不引起怀疑,他故意考了七十九分,没有超过八十分。

  等上到两点半,今天的英语辅导课结束了。

  临走前,闻老师再三交代贺知非要听英语多读英语,还要多记英语单词。

  再三向闻老师感谢后,贺知非这才离开。

  回到家,他就跟着贺文山他们去电影院门口摆摊了。

  今天没有下雪了,来看电影的人又变多了。贺知非他们家炒栗子和烤山芋的生意又变好了。

  卖完炒栗子和烤山芋回到家,贺知非就忙着学习。

  贺知黑和贺知知瞧着贺知非忙着补习,不敢打扰他学习。贺知非就把他们两个,外加贺知是叫到他房间里一起学习。

  兄妹四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学习写字,气氛非常好。

  贺知黑他们遇到不会的,会请教贺知非。

  贺知非会停下来,认真跟他们讲解。

  贺知白这个不学习的人,也跑来凑热闹,坐在一边看他的《故事会》和《武林》。

  赵素清和贺文山他们看着五个孩子相亲相爱,心里面非常欣慰。

  早上,赵素清和贺文山他们还是去卖早点。他们卖早点已经卖了几天了,生意也稳定了下来。每天卖早点,除掉成本的钱,也能在还钱两三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赵素清他们夫妇俩很满意。

  卖完早点回来,夫妻俩忙着给明天早上摆摊卖早点做准备。

  贺知非去老师那里补习上课,贺知是继续做衣服,贺知知依旧帮他打下手。贺知黑和贺知白他们骑着贺知非修好的自行车在县城里四处捡垃圾、收废品。

  虽然贺知非请孙大爷帮忙收废品,但是贺知白他们还是要自己出去捡废品和垃圾。

  平安县是一个小县城,生活水平和条件非常有限,捡废品和垃圾也捡不到多少东西,尤其是像收音机这样的家电,能捡到两三个是运气好,不可能天天捡到的。有些人家里的电器坏了,他们也舍不得扔掉,继续留在家里当摆设。

  孙大爷天天在县城里收废品,收到的都是一些家里正常的生活废品,没有收到什么好东西。

  贺知非觉得收废品这条赚钱法子,在平安县是无法顺利进行了。如果想要考收废品赚钱的话,那得去城里。

  贺知白听贺知非这么说,非常积极地表示他愿意到城里去收废品。

  贺知非听到贺知白这么说,心里是有些想让他去城里收废品的,但是贺知白一个人去城里,他又不放心。

  “二哥,你就同意我去吧。”贺知白觉得他在家里除了摆摊子卖炒栗子和烤山芋,没有其他的事情做,也赚不到其他的钱。他原本想着在县城里收废品或者捡破烂赚钱,结果县城里的废品和破烂就一点,捡不到几台收音机、电风扇和自行车。捡不到这些东西,他们就没法修好去卖钱。

  “再说,过了年也不忙,我可以去城里收废品和捡破烂,到时候你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来城里找我,把我收回来的东西修好,然后就在城里卖掉。”这是贺知白刚刚想到的,“二哥,在城里卖的话,要比在县城里卖得好吧。”

  听着贺知白这番话,贺知非觉得可行。

  “你这个主意是可以。”

  听到贺知非赞成他的话,贺知白就变得兴奋起来:“二哥,我到时候就在城里四处收废品、捡破烂。”

  “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贺知非微微皱着眉头说,“爸妈也不会放心的。”

  “二哥,过年我就十六岁了,是大人了,你们还是有什么不放心的。”贺知白见贺知非不同意他去城里收废品,心里不由地急了,“二哥,收废品、捡破烂这么赚钱,我们不做太亏了。再说,过了年,你们都要去读书,只有我有空,我不去城里,你们谁去城里啊。”

  “就算我同意你去,爸妈也不会同意。”对于贺知白这个儿子,赵素清是一百二十个不放心。

  贺知白讨好对贺知非笑了笑:“二哥,只要你同意我去城里,爸妈肯定会让我去的,爸妈最听你的话。”

  贺知非看了看笑得一脸谄媚地贺知白,神色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考虑看看。”

  “二哥,这有什么好考虑的,这可是赚钱的买卖的。”贺知白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主意,“要不然这样,二哥你正月十六才开学,在正月十六前,你和我一起去城里,你先看我做几天。如果你觉得我做的不错,那就让我继续留在城里。如果你觉得我做得不好,我就跟你回来。”

  贺知非听着贺知白这个提议,想了想觉得可以。

  “行,等过了年,我和你先去城里看看情况。”如果不答应小四去城里收废品,小四很有可能自己会偷跑去城里,以小四的性子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与其让小四偷跑去城里收废品、捡破烂,不如他先带着小四去。再说,他也想去看看宣江市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见贺知非答应了,贺知白一个高兴直接扑倒他二哥的身上,差点害地贺知非跌倒在地。

  看贺知白这么高兴,贺知非不由地失笑:“你就这么想去城里收废品?”

  贺知白连连点头:“想,非常想去。”说完,他又补充一句地说道,“二哥,我想要赚钱,想要赚更多的钱。我过了年就十六岁,算是个大人,我想给家里赚钱!”

  看着贺知白一副认真严肃地模样说想要帮家里赚钱,贺知非心中不禁有些动容。

  “二哥,大哥帮家里做衣服赚钱,你帮家里想了这么多法子赚钱,还写小说赚钱。小三和小五要读书,全家就我一个闲人,我总不能在家好吃懒做吧。”

  贺知非目光惊奇地看着贺知白,“你什么时候思想觉悟这么高呢?”以前,小四在家做事都是偷懒耍滑的,绝对不会主动去干活做事。每次叫他干活做事,他还偷工减料。

  “嘿嘿嘿,我就是想赚钱。”以前贺知白也想赚钱,但是在家里就靠卖山芋,一石生山芋才买一块钱,这让他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还有,稻子也卖不了多少钱。他们一家人累死累活,加上省吃俭用,一年就赚钱十几二十块钱,这让他觉得无论怎么做都赚不了钱。但是,现在不同了,贺知非给家里出了这么多赚钱法子,其中有不少是贺知白能去做的,而且能赚不少钱,这让贺知白心里赚钱的想法又重新点燃了。

  或许是从小家里就穷,吃不饱穿不暖地,让贺知白觉得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他迫切地想要赚钱,而且想要赚更多的钱。

  贺知非大概猜到贺知白心里在想什么,“想赚钱是个好事,但是赚钱只能赚干净钱,知道吗?”大概是家里太穷没有钱,让小四心里很没有安全感。只有钱,才能给他安全感。

  “二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赚钱当然只能赚干净钱。”贺知白悄悄地翻了个白眼说,“二哥,我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也知道不能干坏事赚钱。”

  听到贺知白这句话,贺知非心里就放心了。

  “我待会去跟爸妈说这件事情,等过了年我就带你去城里。”贺知非同意贺知白去市里收废品和捡破烂,一方面是担心不让贺知白去,他会自己偷着去。另一方面是他想继续捡漏。

  “二哥,你最好了,你是我的好二哥。”只要二哥同意他去城里收废品和捡破烂,爸妈绝对不会反对他去的。在他们家,说话最管用的就是二哥。

  听着贺知白这句马屁,贺知非笑了笑,随即下楼去找赵素清和贺文山他们说这件事情。

  一开始赵素清和贺文山他们是不同意让贺知白一个人去城里收废品和收破烂,因为他们不放心贺知白。

  不放心贺知白去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贺知白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外面闯。第二个是贺知白做事不稳重,人又没有一个定性,喜欢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做事。他们担心让贺知白一个人城里,到时候没有人管他,他会变得无法无天,也会学坏。

  对于赵素清他们的担忧,贺知非是理解的,不过就像贺知白说得那样,他过了年就十六岁了,不是小孩子了,不可能让他一辈子留在父母家人身边。

  贺知非告诉赵素清他们,如果不让贺知白去城里,到时候他很有可能偷偷跑去城里。还有,他会先带着贺知白去城里呆几天,以后每个周末也会去城里找贺知白。

  听到贺知非这么说,赵素清他们没有再反对,但是也没有开口同意。

  “妈,你要是实在是不放心小四一个人去城里,可以叫曹明跟他一起去。”贺知非嘴里的曹明是他二姨家的儿子,跟贺知白同龄,性子跟贺知黑很像,有些老沉稳重。

  “有曹明跟在小四身边,我是放心,但是……”赵素清想到她二妹的性子,微微拧着眉头说,“让曹明跟着一起去,就代表要带着你二姨家一起赚钱。你二姨那个人斤斤计较,要是让曹明跟着小四一起去城里收废品和捡破烂卖钱,到时候钱要是不多,你二姨会说我们欺负她儿子,还说我们少给了她儿子的钱。二娃子,做生意赚钱最好不要跟亲戚一起做,容易吵嘴。”对曹明这个侄儿子,赵素清是放心的,也是喜欢的,但是她那个妹妹的性子……

  “既然这样,那就让村里的吕三子跟小四一起去。”贺知非说道,“吕三子跟小四他们一样大,不仅从小一起长大,还一起上过学,跟小四他们玩得也好,就让他跟着小四一起去。”

  “行,等过年回去的时候,我找三子的妈说说,到时候她要是同意,就让小四跟着吕三子一起去城里。”赵素清不是不想帮着自己的亲妹妹赚钱,但是她那个二妹,好心地帮她,她不仅不会感激,反而会觉得她亏了。这样的人,不敢帮,一旦帮了,两家就会吵架,到时候连亲戚都没得做。

  贺知非见赵素清他们答应了,就跟贺知白说了让吕三子跟着他一起去城里收废品和捡破烂。

  吕三子是贺知白的好朋友,他当然不会反对吕三子跟着他一起干。

  ~~~~~~~

  贺知是又做了六件衣服,再加上一些头花、头绳、发带,还有包包。一共加起来卖了整整两百块,这可把赵素清他们高兴坏了。

  上次卖衣服卖了一百多块钱,那个时候对赵素清他们来说,这是一笔巨款。但是,这次整整卖了两百块,对赵素清他们还是一笔巨款。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像上次那么大惊小怪。

  卖了两次衣服,一共卖了三百多块钱,这让赵素清他们更加确信做衣服卖是最赚钱的。

  赵素清一向聪明,她见做衣服卖,这么赚钱,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二娃子,你说我们要不要找几个人来帮着大娃子一起做衣服,这样就能多做衣服?”

  “可以是可以,但是妈你就不担心找人来帮大哥一起做衣服,到时候他们学会了,自己回家做衣服卖,怎么办?”

  贺知非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浇在赵素清的头上,让她从头冷到脚板底。

  “你说的对,如果他们学会了,到时候肯定会自己做衣服去卖,到时候就抢了我们家的生意。”赵素清心想她怎么这一点给忘了。

  “妈,以后我们家肯定是扩大做衣服的,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贺知非也想把他们家做衣服的生意做大,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只能辛苦大哥,让大哥一个人做。不过,你要是想多多做衣服赚钱,我倒是有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

  “你的几个侄女不是在家么,你可以叫她们来跟大哥一起做衣服。”贺知非觉得亲戚能带,还是带一带,不然等到他们家有钱了,亲戚家穷得叮当响,到时候亲戚肯定是会向他们家借钱。与其这样,不如让亲戚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起来。

  “你二姨不行,你小姨倒是可以。”虽然两个妹妹都不怎么样,但是小妹做人要比二妹好一点。再说,小妹家的两个孩子是很不错的。

  “妈,我们可以让他们加盟我们,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太多的经济纠纷。”

  “加盟我们?”赵素清听得是一脸茫然,“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家的衣服的品牌不是【知是服饰】吗?”贺知非讲解道,“让他们加盟我们,以后做的衣服的牌子也是我们【知是服饰】,当然是要给我们加盟费……”

  接下来,贺知非详细地给赵素清讲解加盟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加盟后要怎么操作。

  听完贺知非这番话后,赵素清觉得这个加盟的办法可以做,这样就不会有那么纠缠牵扯。

  “二娃子,还是你聪明,想出这么一个好法子来。”二娃子的脑子就是聪明,居然能想出这么一个好法子,“等到过年的时候,就跟你二姨和小姨说说这个法子。她们要是同意,我们就让她们加盟。她们要是不同意就算了。”

  “妈,如果她们不同加盟我们,也可以让她们给我们打工,我们到时候付工资他们就行了。”贺知非想了想说,“其实请他们来给我们打工是最省事的,多劳多得。”

  赵素清一听这话,连忙摆手:“请她们来给我们打工是不行的,到时候你二姨会说我们赚钱了,给他们工资给少了,那个时候就更说不清楚了。就加盟这个法子,他们同意就让他们加盟,不同意就算了。”

  听到赵素清这么说,贺知非想想觉得也是。找亲戚来做事,就这点不好。要是他们赚钱了,亲戚看了不仅会眼红嫉妒,还嫌弃他们给地工资少了,到时候就纠缠不清了。

  还有一点,赵素清不愿意让她的两个妹妹像孙青梅那样,先跟着贺知是学做衣服,等学会了,她们自己回家做衣服,然后拿到他们这里来,他们帮忙一起卖。主要是是因为她的两个妹妹没有怎么帮过他们家。

  赵素清的两个妹妹不是没钱,相反她们两家要比贺知非他们家的日子好过一些。前几年,贺知非他们家真的是没钱,没钱到无法让贺知非去上学读书。那个时候,赵素清觉得一直找孙青梅他们家借钱有些不好意思,就跑去跟她两个妹妹开口借钱,结果两个妹妹都说家里没钱,假模假样地借给他们一两块钱,当时把他气得不轻,也让她觉得很是寒心。

  如果两个妹妹家里真没钱,没法借给他们家,赵素清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她们两家都有点钱,一家借五六块钱是能借出来,但是她们却只接一两块钱。

  这几年,赵素清跟娘家人的关系一般般,除了过年过节,一般是不回娘家的。她不愿意回去的原因,就是她娘家人做事太令人寒心了,有钱都不帮他们家。他们借钱又不是不还,有了钱就立马还。

  县城这边,赵素清跟贺知非再说找人做衣服的事情。新安村那边,孙青梅带着贺知夏来找赵素清他们。

  孙青梅母女三人这几天在家没日没夜地做衣服,赶急赶慌地做了三件衣服。一做好衣服,就马不停蹄地来县城。

  见孙青梅他们在这几天内就做出三件衣服,赵素清直夸她们母女三个人能干。

  孙青梅把做好的三件衣服拿给贺知非看,让他看看她们做的怎么样。

  贺知非仔细地看了看,发现孙青梅她们三个人做的衣服一般般,跟贺知是做的没法比。最重要的是贺知是做出来的衣服和他画出来的样式是一模一样,而孙青梅她们则把衣服做变样了。

  “大妈,我就直说了啊。”

  “你说。”

  “你们做的衣服做的不太好,跟我大哥做出来的衣服差得有些多,你看看你们做的这里……”贺知非把孙青梅她们三个做的衣服有缺陷的地方全都指了出来。

  孙青梅觉得她们做得挺好的,而且认为贺知非指出来的地方不是什么大毛病。

  看到孙青梅一副不以为意地模样,贺知非心里很是无奈,“大妈,你们做的衣服,瑕疵太多了,顶多卖十几块钱。”

  孙青梅一听这话,心里就不高兴了,脸色也拉了下来。

  “二娃子,我们做的衣服怎么就只能卖十几块钱啊?”

  “大妈,你们做的衣服做的不怎么好,你看你们都做变形了……”贺知非无奈,只好再次跟孙青梅说她们做出来的衣服上的缺陷,“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拿我大哥做好的衣服做个比较。一比较,你就知道谁好谁坏了。”

  孙青梅心里不服气还想说什么,却被贺知夏抢先打断了:“二哥说得对,我们做的衣服做的不是很好,有很多毛病,不能跟大哥做的衣服相比。”

  “怎么就不能比呢,也没有差多少。”

  见孙青梅不服气,贺知非直接把贺知是昨天刚做好的一件衣服跟孙青梅她们做的衣服做对比。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孙青梅看了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大嫂,你也不要不高兴,你就学了两天,能做出这么好的衣服,很了不起了,比我强多了。”赵素清拿自己跟孙青梅作比较,这让孙青梅听了后,心里头好受了些。

  “二娃子,我们做的衣服只能卖十几块钱吗?”

  “大妈,你们做的衣服卖不了二三十块钱。如果你们开价二三十块钱,是没有人买的。”贺知非放缓语气跟孙青梅讲理,“人家买衣服,当然是要买好衣服。二三十块钱可不是一笔小钱,花了这么多钱买了一件不是很好的衣服,人家到时候说你们骗人,你们怎么办?”

  孙青梅一听这话,发现是这个道理,换做是她,她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妈,二哥说得对,我们的衣服做的不好,不能卖这么贵。”来之前,贺知夏就跟孙青梅说了,她们的衣服做的不是很好,应该卖不了二三十块钱,她妈不相信。

  虽然心里不服气,但是也只能怪她们没有做好。孙青梅点点头说:“二娃子,听你的,就卖十几块钱。”

  “那大妈,你们晚上跟我们一起去摆摊卖衣服吧。”

  “好,晚上跟你们一起去摆摊。”

  “大嫂,你不要不高兴,你做一件衣服能卖十几块钱比我强多了。”赵素清拿自己打趣,“我做出来的衣服都没有人要。”

  孙青梅笑道:“我才不和你比。”

  “二哥,对不起,我妈她想要多卖一点钱,所以……”贺知夏一脸歉意地向贺知非道歉,毕竟她妈刚才的态度和口气不是很好。

  贺知非并没有放在心上,“没事,大妈也是想多卖点钱。”幸好,当初大妈来学做衣服的时候,没有让大妈在她们做的衣服上绣上【知是服饰】。

  见贺知非真的没有介意,贺知夏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庆幸没有让大姐跟着来,不然大姐听到二哥刚才那番话,一定会觉得二哥是故意贬低她们,一定会跟二哥大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