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番外十三
作者:蜀国十三弦      更新:2023-05-26 10:14      字数:4423
  皇帝坠马昏迷, 危在旦夕,可朝臣和后宫得到的消息却是,皇帝只是圣躬欠安, 当下正在养心殿休养, 为避免引发人心惶惶与皇子、各地藩王骚动不安, 魏国公第一时间将消息压了下去。由四皇子暂理朝政, 群臣异议不多。作为皇后唯一养子的赵熠,在朝中也是拥趸者众。在文武百官眼中,赵熠才能出众,平日也颇得皇帝器重。以往虽只有太子监国的先例, 可如今尚未册立太子, 当酌情考虑, 而赵熠的确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只有三皇子、五皇子的母族和一些保持中立的阁臣坚持认为, 等陛下龙体康健之后再议不迟。至于魏国公自封为摄政王, 却引发不少阁臣的不满。既然陛下龙体没有大碍, 而四皇子不乏治理朝政的能力,短短监国几日,无需再立一个摄政王出来。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三皇子和五皇子的母族官员立即站队, 殊不知东厂提督曹忠已是魏国公的人,叫嚣得最厉害的几个大臣直接被东厂来人提进大牢。魏国公在大晋公爵之中地位最高, 张家先祖战功赫赫,满门荣耀,张家的势力原本无可撼动, 可先前工部贪墨案对于魏国公却是一次重创。工部大半是魏国公的人, 经历那次换血, 也让一些人冷静下来, 看清形势——即便赵熠能力在诸位皇子之上,他背后的外戚势力始终是皇帝心中的一根刺,太子之位未必是赵熠囊中之物。魏国公此番自封摄政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倘若皇帝驾崩,赵熠登基,以皇后和魏国公的势力和手段,其他几位皇子能否保全性命都未可知,此时若不放手一搏,日后恐怕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三皇子生母嘉嫔与五皇子生母祥嫔欲往养心殿伺候汤药,却发现养心殿已被厂卫重重包围封锁,紧接着一道懿旨传到后宫——陛下圣体违和,亟需静养,养心殿有太医伺候左右,任何人不得探视。而嘉嫔与祥嫔所在的宫殿也被内操军包围,任何人无诏不得进出。五月中旬,内操军在嘉嫔宫中一棵梨树下搜出了桐木人,这木人以长针刺入脖颈,上面刻的竟是皇帝的生辰八字。嘉嫔没有做过,自是抵死不认,皇后为此大怒,当即下令将其绞杀于玉芙殿,嘉嫔娘家满门入狱,三皇子亦被禁足宫中。此事一出,后宫上下人人自危。婉妃膝下无皇子,而向来与魏国公不和的兵部尚书顾淮也难得持沉默观望态度,因而暂且逃过一劫。只是月安宫依旧被内操军牢牢围困,婉妃担忧皇帝的身体,又不知父亲在朝堂的状况,一时间心急如焚,忧思过度,整日都在提心吊胆,人也消瘦了几分。夜晚明月高悬,月安宫外只有内操官人来回巡视的脚步声。更漏滴答,一声接着一声。宫墙外倏忽跃进一个鬼魅般的黑影,速度之快,宛若夜风拂过树梢,竟无一人察觉。公主躲在被窝里默默悲泣,直到嗅到熟悉的草木香,心下一激动,立即起身掀被,一双泪盈盈的水眸望着来人。梁寒在她身边坐下,伸手将她婆娑泪眼慢慢擦拭干净。他指腹有茧,故而用力极轻。公主这些日子被禁足月安宫,整整大半月未曾见到他,既担忧父皇病情,又担心哥哥的安危,整个人害怕极了。“哥哥,外面看得很严,你悄悄进来会不会有人察觉?”梁寒以为她最想问的是外头的形势和皇帝的病情,却不知她最先想到的竟是他有没有危险。他将她抱在怀中,手掌顺着她后背安抚,“我没事,陛下也不会有事,公主不要担心,很快就会过去的。”公主搂住他,抽抽噎噎道:“哥哥……我害怕。”梁寒只觉手掌一颤,连同心脏都跟着她的抽泣声上下沉浮。沉默许久,轻轻揉着她后脑,沙哑着声音开口:“公主想吃什么,哥哥出宫给你买。”公主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小手攥住他衣角,仿佛生怕他离开。她偶尔有小性子,却最是懂事,即便害怕又伤心,也不敢大声啼哭,怕动静太大引起外面的注意,又怕惹阿娘担心忧虑,所以只能窝在他胸口,将哭声掩埋在他胸前的雪地里。除了梁寒,没有人能听到。他来一趟,实则不易。曹忠替魏国公做事,梁寒既不能在曹忠面前露出马脚,又要暗地里帮助赵熠搜集魏国公的罪证,眼下正是收网前夕,倘若被人发现端倪,所有的心血都有可能付诸东流。可他还是没忍住过来瞧她一眼。与其说是他陪伴公主长大,不如说是公主陪伴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前路无论是独木桥还是康庄道,他都会守护在她身边。公主是皓月骄阳,皓月不可悲泣,骄阳不可寒凉。……养心殿,袅袅青烟从金兽炉中缓缓溢出。皇后走入殿中,发现一名陌生女子在床沿为皇帝施针,不紧眉头皱起,询问一旁的王青。王青欠身道:“这是国公爷从民间寻来的女神医,名唤桑榆,年岁虽小,却在坊间小有名气,国公爷让她过来试一试。”皇后艳唇一勾,一个眼风扫过去,“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随便找个民间小姑娘能将陛下治好?哥哥这是老糊涂了么!”皇帝昏迷至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只能靠参片续命。皇后望着龙床上的人吁了口气,即便夫妻一场,也怪不得她与哥哥狠心。自从工部出事,皇帝打击外戚的决心众目昭彰,倘若再无所作为,恐怕明日出事的就会是张家,所以魏国公只能先发制人。桑榆施完针,回身向皇后福了福。皇后问道:“陛下的身子如何了,何时能够醒来?”桑榆摇了摇头,道:“陛下伤在后脑,民女只能用银针慢慢疏通经络,活血散瘀,至于何时能够醒来,民女也说不准。”皇帝昏迷的消息不能散布出去,所有太医都在养心殿随后候命。接下来的几日,桑榆每日都会施针一次,赵熠下朝也会到养心殿侍奉左右。皇帝迟迟不醒,引得人心动荡,已有朝臣开始窃窃私语。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皇后终于坐不住了,命李太医将提前准备的药熬制好,缓缓坐到皇帝床沿。十余年的夫妻情分早已在风雨中磨平,或许从一开始,皇帝对她也仅仅是敬重,而非爱慕。皇后望着眼前这张熟悉的面容,轻轻一笑,似是自嘲。皇帝文韬武略,才识过人,年轻时也是丰神俊朗的好相貌,是京中贵女心中的良人,皇后从一出生就知道,她会嫁给这样的天之骄子,当然她也很快如愿以偿。嫁入东宫的那一晚,殿内红烛摇曳,香浓春暖,她将会和姑母一样,会是这世上最尊贵,也是最幸福的女子。掀起盖头的那一刻,她羞赧抬眼,一张无暇面容艳若桃李,可迎来的却是男子冷静克制的目光,合卺酒、芙蓉帐,一切看起来旖旎且撩人的盛景,都像是走章程似的完成任务。他待她好么?也好,只因她是皇后,按照规矩,该给的尊重和地位他都会给她,唯有真正灼热温存的目光从未有一日落在她的眉眼。他是狠辣的帝王,也是多情的帝王,只是这样的多情并不对她。宫中的新人一波接着一波,鲜艳明亮的娇花,倚在帝王怀中含羞露怯,神情一如她大婚那晚,可皇帝眉目含笑,声声唤“爱妃”,这是她从未得到过的欢情。她机关算尽,去与这些女人争风吃醋,只为他多来坤宁宫瞧她一眼,后来想想,多少帝王恩稍纵即逝,往往举案齐眉才能长久。更何况,她是张家的女儿,皇后之位谁能撼动?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皇帝的狠辣果决终于对准了张家,她也终于明白,没有哪一任帝王能够容忍外戚专权,一旦突破某个界限,他会亲手将之一点点铲除,毫不留情。皇后舀一勺药汤,在嘴边吹了吹,往皇帝口中送去。昏迷之人吞不下去又如何?小勺内黑漆漆的药汁,是致命的毒药,只要在口中含上片刻,人就会暴毙而亡。她的心里早就没有爱了,只有如此,才能延续张家满门容光和代代煊赫。她已经走到这一步,再无转圜的余地。外面全是哥哥的人,他会料理一切。“陛下,喝药吧。”皇后红唇弯起,继而幽幽一叹。小勺堪堪触碰到那苍白薄唇的一刻,床榻上的男人猛然睁眼。浑浊的双眼布满血丝,却不失狠厉凛冽。眸中精光一掠,皇后登时吓得瞳孔骤缩,花容失色,手腕倏忽一痛,那碗黑色药汤被男人挥手打落在地。紧接着“啪”一声脆响,皇帝劈头盖脸一巴掌,起身怒骂:“你好大的胆子!”皇后惊呼一声,脑中轰然混乱起来,白净的左脸颊留下深深的五指印,整个人狼狈地跌倒在地,连发髻都歪倒在一边,眼中满满的不可置信。昏迷了近一月的皇帝,站起身来,又是那个孔武有力、威严冷峻的君王。“陛下……陛下……”皇后张了张口,满眼惶然,浑身都在颤抖。可她无从解释,她怔怔地抓住男人的袍角,却被一脚踢翻在地。手掌被尖利的瓷片划破,却感受不到疼痛。她茫然跪在地上,眼神慢慢变得空洞无光,也似乎在这一刻明白了一切,什么重伤,什么昏迷,都是假象!皇帝一直都醒着,就等着她这些自作聪明的动作……皇帝垂眼,冷冷望着地上的女人,眸光锐利而阴狠,眼底的阴霾随时都可以将她吞没。“皇后意图谋害于朕,罪不可赦,即日起褫夺封号,贬为庶人,赐鸩酒一杯。”一字一句地落下,仿佛斧凿一寸寸钉入骨血,这是对她最后的宣判。一日之间,魏国公在城外经营的私造兵器库被顾淮带兵团团包围,而京中一处藏匿火/药的炮竹作坊也被人查到是魏国公的产业。皇帝当日所骑乘的雪蹄青骢被查出身中致幻之毒,而当日核验马匹之人,正是早早便暗中投靠魏国公的东厂提督曹忠。魏国公带领三千厂卫和五千禁军杀入皇宫大内,却不想一众厂卫突然倒戈相向,禁军统领是自己人,竟被一个十五岁少年斩头颅于马下,一刀丧命。而此时,宫中探子又传来皇后饮下毒酒毙命的消息。魏国公仰天长叹一声,见大势已去,自戕于乱军阵前。短短几月之内,朝中魏国公党羽接连入狱,一些支持赵熠的大臣也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生怕与抄家灭门的魏国公扯上一点关系,而幸存的五皇子母族官员却暗自窃喜。可惜最后谁也没有等到赵熠失势的消息,反而一道册封赵熠为太子的圣旨公开晓喻,昭告天下。只有皇帝知道,当日暗中呈递工部贪污罪证的是赵熠,搜集魏国公私造兵器、火/药证据的是赵熠手下那个叫梁寒的少年,就连皇帝昏迷期间寻到的女神医也是顾延之的手笔,而东厂内部的策反,亦是梁寒的功劳。皇帝对于有功之人,向来是不吝赏赐,曹忠一死,梁寒当即被提拔为东厂提督,赏良田府邸,金银珠宝。十六岁的少年一跃成为紫禁城的红人,深得皇帝和太子赏识。是日,公主到养心殿探视父皇,出来时却瞧见刚刚被册封的太子哥哥跪在殿门前,眸光黯然却诚恳。公主哒哒地跑到太子面前,蹲下身来,声音软绵绵的:“四哥,你犯错了?”赵熠吁了口气,摇摇头:“不是。”公主目露忧愁:“那为什么跪在这里,爹爹罚你了?”赵熠无奈:“也不是……四哥想娶一个人,父皇不答应。”公主眼里冒着光,顿时来了兴致,:“是谁?”赵熠望着这个妹妹,有些难以启齿,可公主硬是刨根问底,不愿离开。赵熠只好道:“是光禄寺少卿之女顾兰亭。”公主怔了怔,心想这个名字好生熟悉,默了半晌,突然惊道:“那不就是我姨母嘛!四哥想娶姨母?”赵熠:“……嗯。”“既然四哥想娶,父皇为何不应?”“因为她是温凝的姨母,是婉妃娘娘的妹妹,所以会有些难。”公主眨巴眨巴眼,四哥娶姨母要跪在爹爹的养心殿,那温凝若是想嫁给太监,岂不是也要跪一下?思及此,公主挨着赵熠一同跪在了养心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