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学礼
作者:写离声      更新:2022-03-24 12:09      字数:2265
  贾九郎脚步十分轻快, 一点也不像腹痛难耐的样子,回了队伍中就鹌鹑似地缩着脖子, 恨不得能把一路上长出来的个子再缩回去。

  蔺知柔若有所思地瞟了他一眼,比了个口型:“不疼了?”

  贾九郎讪讪一笑, 也用唇语回话:“还成。”

  正当此事, 皇太子仪仗已经进了门, 国子监的一众学官纷列于两侧行礼,国子监祭酒下阶相迎,举子和学生们在吏员的引导下拜倒在地。

  皇太子乘坐轺车,前后仪卫导从,前来观礼的五品以上清资官和朝集使紧随其后, 乌泱泱的一大队人马涌入了国子监。

  蔺知柔全程跪地, 直到马蹄、车轮和脚步声过去,也没能看见皇太子的真容。

  不过一会儿正式行礼时, 除了近水楼台的弘文馆和国子监学生以外, 各地州府试排名靠前的举子也将有幸进入堂中观礼, 运气好的能一睹储君的尊容。

  待太子和随行的官员进入正堂, 举子们站起身,礼官将州府试的前三名集中起来,排成数列, 以便由按照名次先后入场。

  首当其冲的弘文馆和国子监学生, 接着是进士科州府试的第一名, 再是明经科和四门学, 其后便是各地神童举。

  进士明经年年有, 神童却是难得一见,小孩子又不比成人那样占地方,礼部特别优待,上州的前三名都可以入内观礼。

  其余人等就没有登堂入室的荣幸了,只能在阶下、廊下干站着。

  正堂中乌压压地站了一片人,举童们年小个矮,其余几科的举子往前面一站,他们什么也看不见。

  举童们好不容易进了堂中,结果也和站在外面差不多,有些人原本妄想能在太子跟前混个脸熟,此时见期望落空,都露出失望之色。

  但是能走到这里的都是知道分寸的,只与同伴眼神交流,并不敢抱怨出声。

  蔺知柔越过身旁使劲憋泪的张十八,瞥了一眼贾九郎,只见他一脸如释重负,腰也挺直了。

  礼官宣布齿胄礼开始,庄重肃穆的礼乐响起,举童们被这气氛感染,纷纷低眉敛目,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往年举子谒见先师太子很少露面,偶尔来一次也是观礼,亲自来行齿胄礼无疑是一种姿态。

  蔺知柔不由沉吟,太子此举明面上是表明朝廷崇儒重道、尚德弘风的决心,可联想到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贵妃封后一事,太子在这节骨眼上高调来国子监行学礼,似乎有点拉拢士林的意思。

  她不由想起师弟宋十郎说过的话,如果中第,她或许会被指为某位皇子的侍读,太子已经十六岁,当然不缺侍读,从二皇子到十皇子年岁都合适,都有可能。

  其中二皇子和五皇子是贵妃所出,三皇子与太子一母同胞,都是先皇后所生,一众皇子中就属这三位身份最贵重,正好把前三名分了,伴随某个皇子数年,一朝出仕,自然也带了他的烙印,想撇清是不可能的。

  贵妃那边安分一点还好,若是志存高远,保不齐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到时候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要是不幸站在

  落败的阵营里,别说前程,说不定连身家性命也一起丢了。

  如此看来,临时换成薛舍人知贡举也未必是坏事。

  正思忖着,礼官宣布由太子行初献之礼,蔺知柔拢回了思绪。

  仪式繁复而冗长,饶是蔺知柔也觉十分无聊,贾九郎更是站得浑身上下每一块骨头都在造反,重心一会儿落到左脚,一会儿又换到右脚,没个消停的时候。

  也不知过了多久,祭礼总算是结束了,国子监祭酒又开始象征性地为举子们讲课,一讲又是半个时辰,听得人昏昏欲睡。

  接着监生们象征性地提问,老师象征性地回答,全套流程走完,蔺知柔腿都快麻了,人群虽然默默无语,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躁到近乎绝望的气息。

  终于走完全套流程,礼官宣布仪礼结束,由皇太子向诸位官员和监生举子颁发赏赐。

  先是再献和终献的中书省官员,各得了一百匹绢,接着是观礼的官员,各有二十到五十匹绢不等的赏赐,举子和举童每人五匹绢。

  有了这五匹绢,贾九郎这段时间至少可以自给自足,不用再吃她用她了。

  蔺知柔正欣慰者,回头一看贾九郎,却见他变了脸色,二话不说,逆着上前领赏的队伍就要往外走,还没走出几步,被一个维持秩序的吏员发现拦住。

  贾九郎捂着肚子蹙着眉,虚弱地道:“官长,小子忽然腹痛,还请行个方便。”

  那小吏道:“那么久都等了,这一时半刻的就忍一忍罢,你闹这一出不是难为我们这些底下办事的么!”

  难得太子亲临,容不得半点差错,他这里没把人看住,万一闹了什么幺蛾子,吃上峰挂落事小,说不定还会丢官。

  贾九郎无法,队伍不断往前走,把他也推着往前,眼看着队伍越来越短,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蔺知柔时不时觑一下他,贾九郎这么反常,显然和太子脱不了干系,能被太子认出来的,不是宗室就是高官子弟。也不知道哪户人家的风水这么诡异,养出这么一朵奇葩。

  她幸灾乐祸地等着答案揭晓,嘴角不由弯起了促狭的弧度。

  眼看着还有两个人就要轮到他们,蔺知柔略微一偏头,就能看见正襟危坐的太子。

  本朝帝室在舆服上比较随意,除了陪祭、朝飨等重大场合要按照礼制穿具服之外,其余公事只需穿公服。

  太子冠帻簪导,身着绛纱单衣白襦裙。他生得十分英朗,颧骨微耸,双颊薄削,令他的面相显得有些冷峻,虽然年少,但已有了几分储君的威仪。

  不过太子生了一对桃花眼,和他峻峭的相貌不太相配。

  这双眼睛安在另一张不正不经的脸上就和谐多了,蔺知柔心里想着,不由自主地回头一望,目光正好落在贾九郎脸上。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名侍卫模样的年轻男子从队伍中穿过,向太子行了一礼,附耳对他说了些什么,太子脸色微变,与国子监祭酒说了句什么,向在场官员道一声“少陪”,匆匆与那侍卫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