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50      字数:5465
  张玉寒倒是不缺钱,但却想找门路结交一些官员,这回会试也叫他看出自己身上还有不少缺点不足,这些邀请也是瞌睡了正好送枕头。就是其中有几家大红烫金的帖子很是不得了,居然是几家王府送来的,燕王府也凑了回热闹。这可真是冷灰里捞出热豆子,够让人意外的。罗美娘想想,就把前些日子景泽明在外遇到亲戚的事说了。张玉寒摸着下巴道:“这是咋想的给咱们家送帖子?脑子有病吧。”罗美娘笑,她也觉得王府脑子有坑,但一想又觉得挺正常的,一个举人在这偌大的京城实在算不得什么,在人王府眼里,张玉寒也许连只苍蝇都算不上,之前挥之即去了,眼下王府想用你,你也得呼之即来。就是这事吧,跟打算把睁眼瞎做到底的燕王路线不大一样,罗美娘估计应该是王府另一个主子的想法。张玉寒品着罗美娘的话,轻啧一声,把帖子放在烛火上点燃。罗美娘没有阻止,夫妻两人都知道拒绝了燕王府,就得找个能压得住的人家,这一来选择范围便缩小到只剩下几家王府,张玉寒对这些大户都不了解,又把景泽明找来一块商量。景泽明看到这些帖子便明白过来了,道:“先生这回是受我连累了。”张玉寒一勾他的肩膀搂住:“先生我这回能被人看得起还是沾了你的光,都说师徒如父子,咱们一辈子父子俩,以后你再见外,先生可就不高兴了。赶紧的,给我介绍介绍这些帖子,你先生看着这些就是两眼一抹黑,谁都不知道谁。”景泽明被张玉寒抱得有些羞,抿着唇,想了想,拿了两张出来,道:“三皇伯和四皇伯家的,先生最好还是斟酌一下,这两家的堂弟都跟岳泽良闹过矛盾,这回他们给先生下帖子,恐怕没安好心。”岳泽良就是景泽明的嫡弟,岳是国姓,景泽明正经应该叫岳泽明,景是他母家的姓,只他自己不愿意改,张家也就这么叫下来了。景泽明说,宗室里不少人都知道岳泽良不喜欢他这个庶兄,他得罪的人又多,想看笑话的人也不少。张玉寒总结了句:“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呗。”罗美娘和景泽明都点头,接着景泽明从帖子里又翻出一张:“上回在明月楼,还有三堂兄家的小侄子在,三堂兄人还是不错的,府里规矩严格,先生可以去瞧瞧。”燕王是皇帝的弟弟,景泽明嘴里的三堂兄说的就是当朝三皇子。罗美娘跟张玉寒商量着,要不就去三皇子去拜访一趟,说来当初北关县进了北蛮兵,张玉寒还跟三皇子见过一面。且这些人里,也只有一个三皇子还算接触过,其他几个在景泽明嘴里都不怎么样。张玉寒也是这个想法,他给人当西席不念着得东家多少提携,但也不能是为了让人赌气玩乐。既做了决定,其他几家张玉寒就全都回绝了。其实这会儿,张玉寒只能算是拿到了三皇子府西席的面试机会,三皇子不一定能看得上他,但他也只是借三皇子府的帖子解决麻烦罢了。同是皇家,谁都不想被人当成退而求其次的选项,张玉寒如今把态度摆出来,也是尊重之意,他又不是什么大儒,爱惜脸面的人家总不会继续纠缠。就像张玉寒想的,其他两家王府都是被孩子撺掇才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举子下帖子,知道自己被拒绝了,也是不高兴。好在张玉寒没打着骑驴找马的想法,事先就回绝了邀请,理由也找得不错,以前跟三皇子有一面之缘,如此,这些王府的怨气才算少了一些。不过张玉寒也不是啥都猜对。燕王府的帖子就不是燕王妃下的,是岳泽良偷拿了亲娘的名帖,燕王妃是个聪明人,庶长子不得丈夫喜欢,以后家中爵位和产业都跟他无关。不过一个失母的孩子,她也没兴趣去踩一脚,知道岳泽良气不过兄长得案首,使坏想把景泽明的先生要进府时,她直接就把孩子关了起来。燕王那边她劝不了,儿子可不能有个薄待兄长的名声。张玉寒这边,则是趁热打铁,隔日就拿着帖子上了三皇子的大门。刚报上姓名,就有一个太监出来引着张玉寒从侧门进去,张玉寒让阿才先别回去,在马车上等一会儿,运气不好一刻钟就能出来,到时候他也不用走回去。“张公子,您先喝茶,王爷正在检查三公子的功课呢。”给张玉寒引路的小太监让他在一处厢房坐着,态度不卑不亢。张玉寒谢了一声,从兜里掏出一个荷包递过去,里面是罗美娘装好的碎银子,约莫五钱左右,小太监看都没看直接塞到袖袋里,一会儿又让人送了两碟点心过来。张玉寒尝了尝,觉得这些点心也没比媳妇做的好吃。这大半年家里有考生,罗美娘每日都会多做些吃食放在厨房,不拘什么,看书饿了都能及时垫一口。景泽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张玉寒又正值青年,一大一小每日吃的都不少。罗美娘也不是每日都固定一样。包子、饺子、烙饼、蒸糕、小馄饨、各种粥轮番地上,京城的食材也比北阳府丰富,家里的锅灶日日不闲,这半年多,家里人都胖了一圈,出门都是一脸红光满面。不过那都是之前的事了,以前麦苗和小米手艺不行,罗美娘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下厨,多下几碗米还能捎带着把丫鬟的饭菜都做出来。如今家里人多,便多聘了一个厨娘,自有了厨娘,媳妇亲自烧菜的次数就少了很多,偶尔兴致来了,也只是动动口指挥。倒是今日为了他来王府,罗美娘说好要亲自下厨做几道他爱吃的。想着这些家事,张玉寒又吃了块点心,喝了几口茶,吃吃喝喝,等待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方才为他引路的太监又过来了一趟,这回就是三皇子请他过去叙话。作者有话说:这一年发生太多事了,快六十万字的文,几次想复更都有事情耽搁。耽误到现在我只想善始善终把文写完,不烂尾是我对读者和这个文最后的尊重过,也要说一句对不起,因为作者私事没有心力码字,让大家跟着等了一年。接下来会连发六个大肥章到完结,全都一块发,还有一个番外没写完,周末两日补上。第一百一十二章书房里,三皇子头戴玉冠,穿一身藏蓝色华服,颇有气派。此时他看着张玉寒,也觉得有趣。他记性并不差,也想起几年前带兵到北阳关平乱时跟张玉寒的一面之缘。他还记得当时自己对这位懂得兵家谋略的秀才还有些欣赏,只是国朝武事不丰他对武官需求也有限,便没有着意招揽,倒是没想到到头来张玉寒还是在他门下,这也算是缘分了。想着这些,三皇子对张玉寒又多了几分好感,一轮行礼寒暄后,便直接进入正题:“我跟先生是见过的,也知道先生学问不差。我家老三年纪小,上回跟着一众堂兄弟调皮捣蛋报了今年的童试,名落孙山后瞧着倒是多了些心气,以后便有赖先生教导了。”三皇子话说得爽快,张玉寒一时没反应过来,当然,回过神之后,也没打磕绊一口应下,顺带着也把家里景泽明的事说了。他是不想跟燕王府多搅合的,在这个背景下成为三皇子府的西席就是借人家的势,有些事情该说明白就得说明白,当然了,三皇子能给家里下帖子,张玉寒猜想,应该也早就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这事毕竟算是宗室丑闻,三皇子也未料张玉寒会直接出口,不过,三皇子也知对普通人来说,得罪王府并不是小事,如今张玉寒成了府中西席,他也给他吃了颗定心丸:“燕王叔那边只是一时想左了。明堂弟能得先生真心看待,本王也为他高兴。”有了三皇子这句话,张玉寒就安心了。又说了一会儿话,三皇子让人把小儿子叫过来,道:“老三是个机灵鬼,人聪明,就是不爱把心思放在功课上,不过请先生来府里当西席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还跟本王做了诸多保证,先生以后别对他太客气,该教就得教。”说着,书房里就进了一位身形格外圆润的小胖墩,小胖墩一双眼睛圆溜溜的,看张玉寒目光有些好奇,老老实实跟张玉寒见了礼。介绍这对师生认识后,三皇子还有事,便先离开。因今日只是头回见面,张玉寒也没多留,简单问了一些功课,确定了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就告辞了。到家时正好罗美娘和孩子还没吃饭,罗美娘让丫鬟赶紧上菜,一边吃一边问张玉寒怎么样了。“三皇子和他家小公子人还不错,王府的人也还行,刚我我要走王府管事还留我吃饭,我想着你要做饭就没答应。”说着张玉寒就往嘴里塞了一只圆滚滚的鱼丸子,看他吃得好,罗美娘笑:“听说王府的饭菜都是御厨做的,家里的饭什么时候都能吃,你也是没口福。”张玉寒摇摇头,给罗美娘说起今日吃的那两碟子点心,味道真是特别一般,比罗美娘的手艺差远了。说得罗美娘都笑了,觉得这人又在油嘴滑舌讨好她。不过她有些点心确实用的是系统里抽出来的原料,经过工业加精出来的点心美味一些也不是不可能。想着这些,罗美娘转而问起束脩的事,她对这个问题是最好奇的,张玉寒眼下打的可是王府的工,待遇总不能少了。“束脩还行,出门的时候王府管事都跟我说了……”三皇子府财大气粗,年薪定了四百两银子,半年一付,若张玉寒愿意住进王府,还会给他拨个院子住,另几个伺候的人。当然,眼下张玉寒另有住处,王府每月会让人送些米面茶酒衣料药材等日常用度过来。以后每日上午去王府两个时辰,每旬休一日假,王府马车会接送他过去。更重要的是王府的书籍和邸报他可以任意阅读,去王府名下产业消费也会有些相应折扣。可谓样样都考虑到了,哪怕张玉寒原先只是想找个门路了解一下朝中政策,如今听了这些条件,也觉得给王府打工不亏。一家子也都觉得张玉寒的新差事不错,接下来的时间里,张玉寒每日上午都会去王府报道两个时辰,下午带着阿才四处逛,算是了解京城风土人情。小胖墩是三皇子的嫡幼子,全名叫岳维璟,今年十岁,第二日见着张玉寒就好奇问他是不是跟他父王早就认识了。张玉寒就把之前北阳关的事情说了说,他第一次带兵打仗,第一次杀人都在这里,哪怕他只是简单说几句,岳维璟还是听得惊心动魄。小孩子总是佩服英雄的,岳维璟此时就道:“我就知道,大家都争着要先生进府教书,先生肯定是个好的。”张玉寒不跟小孩子掰扯有没有人争和好不好的关系,倒是对自己突然成了王府间的香馍馍的原因挺好奇的。岳维璟也挺诚实的:“就是为了给岳泽良那小子颜色看看,老早就看他不爽了。”他解释了一下,张玉寒才知道,燕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岳泽良属于宗室近支的皇二代,家里没皇位继承的那种,可偏偏拽得二五八万的,跟他们这些家里有皇位继承的皇三代都有得一比,有事没事就要闹一场。岳维璟臭着脸道:“去年我没做完夫子布置的课业,被父王骂了一顿,这事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岳泽良跑到我面前笑话我,话赶话的,就有人说下场比比科举排名。”“本公子能让岳泽良看笑话吗?必须不能!大家说好瞒着家里去报名,本来成绩出来都是都榜上无名谁也没赢谁,可没想到明堂叔也报名了。”说到这里,岳维璟便是得意一笑:“燕王府那点事儿谁不知道,看岳泽良不高兴,我就爽了。后来又听说岳泽良打算让先生去燕王府教书,不就是想让先生成了燕王府的夫子后再把明堂叔赶出去吗,不想让他得逞的人多的是,本公子也是见义勇为了。”“不过先生你也不担心,听说岳泽良被他娘关起来了,燕祖奶奶肯定知道他干得坏事了,我娘都说整个燕王府就燕祖奶奶是个好的,有她在,先生不用担心岳泽良再找明堂叔的麻烦。”张玉寒这才知道燕王府给他下帖子的原因,心里想着景泽明这辈分还挺高的,不过人缘看来却比亲弟要好,岳维璟一口一个明堂叔,对岳泽良却是连名带姓地叫着。他问出口,岳维璟道:“我们这群小的跟岳泽良年纪差不多,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他最爱拿辈分说事,我们都拿他没办法。其实好几个小叔叔都挺同情明堂叔的,只是明堂叔很少出来,我们都跟他不熟。”岳维璟对张玉寒印象还挺好的,还夸他不畏□□匡扶正义是个好人。张玉寒笑了笑,弄清楚缘由就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打转,开始给岳维璟布置功课。岳维璟啊地一声惨叫:“先生你知道我上个夫子是怎么失去我的吗,就是布置太多课业我做不完,我父王一生气他就被换掉了。”这事张玉寒也听三皇子说过这事,是这小子跟人处不来故意给人下套呢。三皇子也知道儿子不厚道,可铁打的亲儿子,流水的夫子,哪怕名师大儒,没能让岳维璟喜欢上,就是夫子的错。当然三皇子说得挺隐晦的,张玉寒却意会得很快,也明白过来自个雀屏中选的原因在岳维璟身上。岳维璟一副期待的模样看着张玉寒:“先生,你看我也不指着功名过日子,我父王对我的要求就是能读书写字,您稍微放放水,咱俩日子都好过。”张玉寒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跟你不同,我是指着功名过日子的,殿下给我下了不少要求,得罪你父王我就得收拾包袱走人,我还指着三殿下以后能给我一点助力呢,你说我是个好人,那你能为好人做点贡献不?”岳维璟噎了一下。张玉寒继续道:“你家明堂叔还在我那里住着,没你父王罩着,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对上燕王府就是螳臂当车,你也不想看到燕王小世子小人得志吧?”岳维璟嘀嘀咕咕的,最终还是认命拿起毛笔。“想开点,你这是为正义而读书。”张玉寒坐在宽椅上一边看邸报一边给岳维璟打气,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头回授课他就只想摸摸岳维璟的底子,得说王府的孩子,打小名师围绕,底子打得还是不错的,一道经义题目写出来也是有头有尾,就是看得出来典籍积累不够,但这就是需要水磨功夫的事了。张玉寒心想前头那位夫子怕就是这样把这小子得罪了,哪怕读了好几年的书,张玉寒也得说一句,读书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当然比起种地是容易多了。但岳维璟是三皇子府的嫡公子,前头两个哥哥都是一母同胞,人家自己就说了,他不指着这个过日子,夫子要是想拿捏威风叫他苦读,这小子能把桌子给掀了。不得他喜欢的人,哪怕再有能耐再磨破嘴皮子都没用,好在这事在他这儿却不是什么问题,岳维璟明显早就打听过他,对他印象还不错。张玉寒这也算是捡了个巧。师生两人磨合得好,到了月底,三皇子拿起儿子的功课一翻,就跟一旁的三皇子妃道:“换了夫子,小三也开始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