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锦贵人 长乐院日子
作者:女焱      更新:2023-04-05 12:40      字数:3864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穿着太子侧福晋吉服的女子混在人堆里跪着,手边的宫女嬷嬷都小心地护着她,生怕她一个坚持不住就倒下。

  为了除夕的盛事,元夕凌晨起来便用了一盏浓浓的参汤,吊着精神。她如今还远不到生产的时候,要是在除夕出红晕倒,也算是不吉利了。她自己不觉得,可康熙会觉得,顶上皇帝不满了,她这个弱女子可不会有好日子过。

  说什么牛痘之功,一则这殊荣又不是只能落在元夕头上,忠诚公府又不是没其他孩子;二则敏泰自己领着这份殊荣,也没见他真的手握权柄啊。

  太子权势一日大过一日,纵使康熙依旧觉得胤礽是最贴心的好儿子,可帝王的理智也容不得他麾下权势太大。牛痘之功和红薯之功已经尽数隶属于太子,他欣慰之余就当真不觉得脊背发凉吗?

  便是胤礽透露给元夕的,朱砂传信的频次都渐渐多些。

  幸好太子与康熙所想不同,康熙知道太子光明正大,知道他明面上的权势,知道他不屑于低头看人间。却不知道他也是落魄过的,知道在太监宫女手下过活的日子,喝过几年的碎末陈茶,用过不知多少人用过的碗碟,甚至有些太监想刻意薄待主子,他喜欢闻的一株兰花,第二日便“不小心”被野猫扑了。

  若不是他自己注意到兰花旁洒落的一点鱼茸,恐怕自己都以为是不小心了。

  可就是这样的底层之人,没有权势却往往掌管着关键之处,就像是手握军权的九门提督,掌管京城的兵马治安,可实际上,真正掌握京城大门的人却是微末的百夫长、什长。

  好不容易跪完了帝王,众女眷起身,碧儿和那拉嬷嬷也赶紧把元夕扶起来。

  现如今她是太子府唯一的孕妇,跪在她身边的李侧福晋也伸手搭了一把,共同将她扶了起来。元夕身体还是很好的,可便是身子再好的人在寒冬跪上这么久,也早就脸色惨白,她现下便是如此,小脸冰凉,脚下无力。

  太子妃也关切问道:“可还好?”

  “尚可。”元夕咬牙道,“就是妾身确实想赶紧坐下了,否则有些喘不上气来。”参汤本就是强行吊着气,能给她一些力量已经很不错了。

  众人忙扶着她进殿坐下,碧儿连忙找人去给元夕的手炉换碳,那拉嬷嬷使着巧劲给她按腿。其他女眷都默默看着,这时候可不宜出事啊。

  只是累着了,元夕坐着喝了碗热热的汤水,便觉得好了许多。太子早就命人打点好了,御膳房早就备好了肉汤,太医院也备好了安胎药,太医也候着,生怕在这大喜的日子出了事。

  太子本就子嗣单薄,若是今日孩子出了问题,他们脑袋还要不要了?

  太医诊完脉,松了口气,恭恭敬敬道:“无事,侧福晋身体康健,怀相极好。只是冬季寒冷,又跪得久了些,休息片刻暖和起来应当便好了。日后回去了,再好好将养着便是,并无大碍。”

  此话一出,太子妃轻舒口气,她是太子府的女主人,由她出面谢过太医,和元夕交待两句好生休息的话后,自己便急匆匆赶到前殿赴宴去了。

  胤礽坐着和兄弟们说着话,似是偶然地看了太子妃一眼,太子妃微微点头,他便又淡笑着和兄弟们交谈。

  如今这时候,更是该表现兄友弟恭、太子气度的好时候。

  过了半晌,元夕缓了过来,脸上能出现真挚的笑模样了。

  她嘲笑李侧福晋:“你看看你,竟看着比我还害怕些。”

  李侧福晋只觉得好心当作驴肝肺:“我关心你不成吗?你竟还笑得出来?若非太医说你无事,我都生怕你晕过去。到底有孕不宜多用人参,偏生……”偏生除夕这样的大日子,宗室女眷不得不来,又担心伤及腹中子嗣,都是要用些参汤的。

  旁人不说,便是太子妃也是照样用参汤挺过去的,她便是如此,绝不在规矩上错半分。

  “谢谢你。”元夕握着李侧福晋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谢你,虽有私心,却也真诚地担心我。

  这世上谁能没有私心,难得的便是在自己留有私心之时,不曾伤害别人。

  李侧福晋嫌她肉麻,皱着脸,却轻柔地撸去她的手:“手冰冰凉凉的,碰我也不嫌冻得慌,还不赶紧抱着你的暖炉。”竟果有几分刀子嘴豆腐心之态。

  “好主子,您可少说两句吧。”那拉嬷嬷没忍住道,“好好休息,别说话把冷风都吃进去了。”

  其实大殿之中已经很是暖和了,怎能吃进冷风。

  元夕自知理亏,笑眯眯地不再说了。手上轻抚着肚子,安抚着躁动的胎息。

  一般这样的宴席是不宜乱走动的,可是元夕暖合起来之后,便觉得殿中空气太过憋闷。这殿里都是宗室女眷,人多热量本就散不出去,再加上浓重的脂粉气,熏得元夕更加憋闷。

  她用手帕掩鼻,手帕上撒着她早有准备的薄荷香露,清爽的薄荷气味赶去浓浓的女子脂粉味。她小声对碧儿道:“你们几个扶我出去走走,这殿里实在气味浓重。”

  “外间寒冷……”

  “不妨,就在廊道上走走,少倾便回来,不妨事。我自己怀着孩子,还能不担心自己吗。”

  碧儿还想再劝,那拉嬷嬷道:“出去喘口气也行,莫说侧福晋有孕,便是老身待久了也觉得憋闷。”

  既然有经验、伺候过不少孕妇的那拉嬷嬷都这么说,碧儿也就忐忑地应了,俩人一起将元夕扶了起来。

  外头这廊道驻扎着侍卫,每隔十米就站着侍卫,彰显宫规森严。

  一走出殿门,元夕便感受到内外温差之大,可正是这样的冷空气,让她不安的脾胃稳了下来。她孕期反应很少,肚子里是个懂事孩子,可再懂事的孩子也招架不住这样浑浊的空气。

  三人便只是缓缓在廊道之上踱步,走得不远,这样的日子也不宜乱走动。

  碧儿看着地上干净的石板,有些庆幸:“幸好今日未曾下雪,否则怎么扛得住。”

  “说明是我运气好。”元夕笑着,看着这宫墙。

  墙上朱红的墨经过风霜雨打都是会渐渐凋零的,每年十二月,皇城都是再重新粉刷一遍,露在宗室外臣面前的永远是它最光辉伟大的模样。这座皇城养育了几十位皇帝,而未来则会成为凝聚着历史的博物馆,让人民进去参观浏览。

  “侧福晋。”

  就在元夕微微失神之际,那拉嬷嬷轻声道,“那位贵人主儿似是正朝着咱们走来。”她在宫里待得久,虽然贵人没有吉服,但从穿衣打扮、绣纹钗环都能推测出她的阶品。

  元夕看过来,一个穿着清贵的女子正带着两个宫女走来,那女子衣裳虽只是柔和的秋香色,但面若霞光,艳色照人。

  “锦……锦贵人。”她便唤了这么一句。

  这些年俩人虽几乎不再有交集,元夕却默默地关注着锦绣,她过得还算好,升位分也算是快的。毕竟多的是孕育了子嗣还只是庶妃的宫妃,锦绣能在未曾孕育的情况下就能成为贵人,虽然不知原因,但人活着便是难得糊涂。

  “侧福晋。”锦绣先行了半礼。

  元夕才反应过来,忙还了半礼。

  元夕看着她,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竟忽然不知道说什么,便吐出一句:“贵人看着甚好。”

  俩人都是十九二十岁的模样,自然是风华正茂,容色甚好。

  锦绣轻笑:“侧福晋亦是,看着养的很好。”

  俩人看着,明明还是相似的五官,却又似是不同了。不知是因为面上的脂粉,是因为精致的眉形,还是因为看多了污糟之事,心里也跟着沉重,眼神便带了出来。

  “退下吧,我和侧福晋说说话。”

  她们俩一个是康熙的贵人,一个是太子侧福晋,之前在宫中几乎没有碰面的机会,这时候怎能忍住不说两句知心话呢。见此,元夕也让二人退后,几个宫人都后退几米,远远看着。

  二人背对着侍女站着,锦绣用几乎耳语的声音道:“孩子可还好?今日跪得极久。”

  锦绣虽不能上主殿宴席,但也是合着后宫女子们共同跪着,在偏殿赴宴,都知道这常规的流程,知道对一个孕妇而言,跪着有多艰辛。

  “尚可,反正熬过去了。”

  太久没见了,明明还有情谊的二人,却当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元夕看着锦绣那双眼睛,忽然不再思考,只跟随自己的心叹道:“这些年,你辛苦了。”

  对面人嘴角苦涩:“你又何尝不是呢。”

  元夕一愣,不由摸上自己的脸:“我怎么了?这些年挺好的。”

  一出宫便是太子府的一等宫人,做着于她而言简单如家常便饭的活计,学着清贵的泡茶之术,她在太子面前多张扬啊,杀头的话都敢说。更是一朝抬旗,过了大选成了太子侧福晋,荣宠不断,过门半年就有了身孕……怎么想都是人生赢家啊!

  “我过得很好啊!”

  锦绣轻叹,她在元夕跟前素来像是长姐一般,她素来看得透,此刻那双慧眼看着元夕的眼睛,声音几乎飘散在冷风中:“以前这双眼睛清澈如泉,如今却沉得像湖。”

  怎么可能!

  她成为大up主不知道动了多少人的蛋糕,不知道收到多少污糟的私信,某博更曾有人盖楼骂过她,那么多的风言风语她都扛过来了,现在日子那么轻松,她还有什么扛不住的?怎么可能就这么短短几年就失了心气。

  “日子都是不好过的。”

  锦绣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元夕心中千言万语的反驳都淡了,她便只是看向远处的天空,看向这四四方方的天。

  “日子总是要自己去过出来的,焉知未来不能更好呢。”元夕道,她心中自有念想,愿意朝着未知而去,再艰难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

  她又看向锦绣:“你也一样,未来总要努力走下去,我相信你能过得更好。”

  元夕曾经与锦绣相处,便感受到她纤薄的身体里藏着的智慧,她相信锦绣终能过得好。

  可是在这时代,怎样才算是过得好呢?

  俩人不提男人,不提子嗣,只是互道一句“望平安”,表达祝福,便回去赴宴。

  宫规森严,皇宫妃嫔不宜与皇室女眷深交,二人能屏退左右说两句体己话便已是不易。再待下去便是犯了错处,讨不着好果子。

  都是摸爬滚打过在讨生活的人,不愿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被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