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柿
作者:女焱      更新:2023-02-22 01:08      字数:3391
  太后消瘦一事告一段落,宁寿宫所有宫人都罚俸一个月。元夕这些近身伺候的人以及厨子被罚也就罢了,那些只负责扫洒的粗使宫人,平素基本都见不着太后,才是受了无妄之灾。

  这便是这个年代的连坐了吧。

  总是元夕在一遍遍告诉这个时代的冷酷,还是远不如亲身经历来得震撼。

  不只是罚俸,康熙还下令让膳房研究太后喜欢的吃食,王太监和张太监两个人都急得厉害,张太监更是因为试菜而着急上火,口舌生泡。若是还不能让太后吃得满意,只怕连挨板子都是轻的。

  这一日,元夕带着人撤下了盘子,远远的,王有德看见宫人们拎着食盒走来,忙迎上来,问道:“如何?太后可吃了?”

  元夕叹了口气:“依旧只用了小半碗粳米,菜蔬也用得少,肉类就更别提了。”

  尤其是这时候没什么颜色亮眼的菜,肉类是浓油赤酱的,菜蔬则清一水儿的绿色,不过分些浅绿深绿罢了。颜色亮眼的西红柿和辣椒,现在都被认为有毒,当真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要元夕说,也就是太后整日不运动,点心膳食又随口可得,要是让太后饿几顿,那便真的是吃嘛嘛香了。奈何她也只是想想而已,若是说出口只怕立马被拖进了慎刑司。

  王有德这几日愁得多了几根白头发,虽说在宁寿宫当差不受闲气,不用抬着捧着别的宫里和内务府的太监,可太受皇上关注了也不成,谁不知道若是太后再无心饮食他们宁寿宫小厨房的人都得换个干净!到时候只怕送到皇庄上干苦差事,哪有这会儿轻松。

  元夕出主意道:“王公公,元夕也知道你们的拿手菜都拿出来了,能有的新点子也都想了,既然点子不管用,咱能不能换换食材?”

  王有德也是在宫里待了几十年,成了人精儿的老太监了,他左右瞄了几眼,确定没有旁人,便问道:“元夕姑娘,您要是有什么主意便赶紧告诉我,再拖下去那可是掉脑袋的大事儿啊!”

  他故意说得严重,元夕虽知情,但她也有自己的目的:“公公,我才多大,哪儿知道那些啊。只是想着,太后就是见着那些菜式烦了、倦了,这才让您想想有没有什么少见的东西,兴许太后就感兴趣了呢?”

  这老太监睨了元夕一眼:“快别拿我取乐子了,这些日子什么都往太后跟前儿送过了,哪儿还有新鲜玩意儿。”他又开始打温情牌,“元夕姑娘,你自打进了宁寿宫我待你也不薄,每回你来传膳要么是我,要么是我徒弟小林子,都是请你吃了点心的,你若是惦记着我一点好,有什么法子你就快说吧。”

  “王公公,我要不是记着你的好,我怎么不和张公公说,偏来找你说话呢?”毕竟单就饭菜的口味而言,她更喜欢张大厨做菜麻辣酸爽的滋味。

  “不过我只是有那么一点点想法,可不保证灵验啊。”元夕竖起食指,缓缓左右摆动。她笑得有几分狡黠,像极了一只油光水滑的猫。

  王有德摆手:“不拘什么主意,你只管说。若有用,赏赐咱们俩分,若是不管用,也只是我一人的错处。”

  这点元夕是不信的,若是不管用,最多也就是太后不喜西红柿,左右又吃不出问题,倒也不会罚底下的人。只是一直没法让太后吃得顺心,康熙到时候又要整些幺蛾子。

  元夕定了定神,小声说道:“前些日子花房送来了六月柿,那东西我小时候吃过,滋味酸甜,若是烹成菜肴,必定酸甜可口,并且占了个新奇。左右小厨房没主意,不妨试试。”

  王有德大骇:“六月柿?那东西不是有毒吗?你莫不是在和我逗趣?元夕姑娘,这时候我可听不得这些笑话。”

  “都什么时候了我还和你说笑。实话说,前几日我还偷摘了一个吃了,果然好吃,没出问题,你信你去瞧瞧回廊拐角处的那盆六月柿,是不是剩了个蒂在树枝上。公公若实在担心,不妨喂给野猫尝尝,只是那东西是酸甜口的,猫狗估计不喜欢,反正是没毒的。现如今公公也没法子,不妨试试。”

  王有德寻思他也没和元夕结仇,她没必要害他。大不了让猫狗先试试毒。

  只是……

  “你倒是胆子大,故事里神农尝百草,你也敢乱吃旁人都不敢吃的东西。”

  元夕干笑:“不过是记得儿时罢了,当时年纪小,吃了虽没事,但额娘也叫人撤了那盆六月柿。如今想起来,若是有用,也算是解了公公燃眉之急。若是太后娘娘一直吃得不顺心,咱们阖宫上下不是都没好果子么。”

  这话自然是她编的,记忆中的原主一直都是乖巧的女孩,怎么偷吃西红柿,只是瓜尔佳氏是包衣世家,家底富裕,宅子里的确有过六月柿做盆栽,否则她也不敢信口胡诌。

  王有德小心翼翼喂了野猫几回,见的确没问题便让小太监们尝尝,又谨慎小心请了不受重用的太医来把脉,确定没有问题才试着弄吃食。

  这一日天气极热,夏蝉不停地鸣叫着,几个小太监持着长杆在庭院里粘蝉,元夕在珠帘里瞧着,忽然便想到了雍正帝的粘杆处。那位也是脑洞很大了,竟巧用粘杆处作为自己情报组织的伪装。

  小厨房为太后送来晚膳,虽是晚膳,但夏天黑得晚,天色明亮,太后看见一道红艳艳的菜在或青或黄的菜肴中分外显眼,便问道:“这是什么?”

  高嬷嬷一早便知道小厨房研制了新菜,立即便用蒙语回道:“禀太后,这是小厨房研制的新菜,名唤六月柿牛肉汤,据说很是酸甜开胃。”

  其实就是番茄牛肉。古代虽禁食耕牛,却怎么也禁不到皇室头上。

  “尝尝。”太后有了兴趣,虽说因菜肴繁多,那道牛肉汤并未十分香浓,但好歹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时期几乎没有鲜红的菜肴,辣椒尚未被认为是可食用菜肴,即使身为太后,她也难得被勾动了馋虫。

  香云忙为太后布菜,太后夹起一块牛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然后点头,眉宇放松:“不错。再夹些六……”

  高嬷嬷忙补充:“六月柿。”

  “嗯,再夹些六月柿。”

  ……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太后吃得很高兴,着人给康熙也送去一份,又打赏了小厨房上下。康熙吃着好,又赏了小厨房上下,御膳房的掌事太监特地来宁寿宫小厨房学习了一番,想必六月柿也会被扩大种植,不再被仅仅视作观赏植物。

  宁寿宫的宫人都松了口气,只要太后舒心,他们也不用时时担心康熙惩罚下来。宁寿宫已经是顶好的去处了,正经主子只有太后这一位,又极好伺候,脾气好,也只用近身伺候的人。太后是康熙的嫡母,没有如其他妃嫔惹怒皇上被降位的风险。谁又想去旁的去处呢?

  可别说,还真有。

  因着王有德做出了新菜,受了大赏,他趁着元夕到小厨房的时候便把她带到一边,准备给她分银子。元夕虽意动,但还是推辞了:“王公公,我只是随口说了句话罢了,当不得公公的谢礼。”

  毕竟试毒、试菜,请太医等事情都是王有德忙活着,打点太医也花了些银子,否则即使是被冷落的太医也不会来给小太监诊脉。按理元夕虽有付出,却实在不值当这些银子,还不如让王有德记着她这份情。

  两人推辞了一场,王有德收回了银子:“那日后我时常给元夕姑娘做些点心,我瞧着你时常馋嘴。”

  元夕微赧,原来她馋嘴那么容易被瞧出来,她还以为自己掩饰地挺好的。

  王有德记着元夕的好,隔了几日让小林子给元夕带话,小林子在僻静无人处小声说道:“元夕姐姐,你不用再担心被如云说闲话了,她估计快被调走了。”

  “这是为何?”元夕狐疑道,如云身体康健,不会因为生病和痛经被送回内务府;她也没做错事情,只是有些嫉妒一等宫女预备役没有她,可这也不至于被调走吧。

  “自然是她自己求的。”

  元夕细细听着,原来如云认了干亲,她的干娘是五公主的奶嬷嬷,五公主是永和宫德妃的女儿,四阿哥的亲妹妹,由太后养大,只是到了年岁住到了公主所,但时常也会到宁寿宫请安说话。太后也记挂着她,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她、太子和五阿哥送去一份。

  她身边有个一等宫女快到了年纪放出宫去,这个缺便被奶嬷嬷讨来留给干女儿,再过些日子如云便会被调走。其他公主未来要抚蒙,身边的宫人也会跟着去蒙古,不算多好的去处。可五公主是太后养大的,早就有了恩典,未来留京,如此自然也是好去处了。

  康熙重男轻女,只盯着皇子们的功课,几乎认不全自己的女儿们,但五公主是不同的,在公主中待遇也是最好的,谁让她是太后养大的呢。

  其他皇子从太后身边要个宫女,未免有觊觎太后侍女的风言风语,可公主却无需有此担忧。

  既然如云要离开宁寿宫,元夕也不在意她这些日子的酸话了,只是笑道:“没想到你消息这么灵通,公主身边的事情都知道。”

  “都是宫里伺候的,五公主以前住在宁寿宫,我们和她身边的宫人都很熟悉,知道这些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