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跪怨
作者:女焱      更新:2023-02-22 01:08      字数:3953
  明代中期,辣椒便已经传进我国,只是一直作为观赏性植物,普遍开始食用却是在清晚期。元夕之前在御花园见过辣椒,到底没敢乱摘,如今她虽想着做一代辣椒传播大使,却也明白,为时尚早。

  一则,她不清楚这时代辣椒的口感,现代人食用的辣椒都是经过代代培育的,这一时代的辣椒是太过辛辣还是辣味不足她尚且不明。二则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时人认为辣椒不可食,她要如何将之推广,虽说最好的法子是请太后品尝,可就算辣椒与她想象的味道一致,然突食辛辣,万一坏了太后的肠胃,她怎么负责?

  只怕未曾辩驳一句便已经被打入慎刑司,罪名便是谋害太后。

  元夕越想越失落,只觉前途惨淡,便化悲愤为食欲,埋头吃面。

  元夕秋水二人吃得飞快,到殿中替换临时当值的嬷嬷宫女,太后已经熟睡,殿中只点着一盏油灯。

  少顷,秋水轻声道:“今夜你独自侍奉太后时表现不错。”

  元夕一凛,看向秋水,灯火昏暗,秋水的脸隐在昏暗中,看不分明。“……秋水姐姐,这是何意?”她本就奇怪,为何本该守在殿中的秋水却跑了出去传膳,素来跑腿的皆是小宫女,若非大事,一等宫女和嬷嬷是不会亲自去的。

  而传膳,本不该算是大事。

  “我和香芹还有两年便要外放出宫了,自然要□□两个二等宫女未来接我们的班。如云和玉颜比你们先来几年,玉颜谨慎,如云……倒是个有心气儿的,香芹选中了玉颜。在你和锦绣之间,我选中了你。”

  元夕、锦绣、如云和玉颜皆是二等宫女,挑选一等宫女若非从内务府直接选,那便会从她们四人里挑。

  秋水和香芹选接班人这事儿也是过了明路的,嬷嬷们也都是清楚的,必然也是给了意见。元夕由衷地庆幸平素她在嬷嬷们面前一直表现地极为乖巧,每次都笑得眉眼弯弯,谁会不喜欢一张笑脸呢。

  虽然不当言,但元夕确实也觉得平时当值,她比锦绣认真许多,锦绣数次被抓住在活计上出了小漏洞,只是无伤大雅罢了。总体比起来,她确实比锦绣好些。如云姐姐则有些掐尖要强,嘴上不饶人,常常招惹麻烦而不自知,没被看中似乎也很正常。

  太后本人在宫中素来明哲保身,怎会选择有心气儿之人为贴身宫女。

  元夕一边分析着,一边还是从心中涌出一股喜意,她强忍住笑意,想含蓄两句,又觉得没必要,便直言:“多谢秋水姐姐看中,元夕必定不负所望。”

  “好丫头。”秋水笑着摸摸元夕的鬓发,元夕也笑脸相迎。

  元夕明白为何秋水未选中锦绣,长双明眼的人都看得出来锦绣在宁寿宫待不长久。她出身在包衣中算极好的,出手阔绰,可见家族支持,虽不知为何被挑到了宁寿宫,但也最多是个过渡,要不了两年便会调到其他宫室,最后或进入皇子后院,或进入康熙后宫。锦绣在她面前也不加掩饰,多次将自己的出身与宫中嫔妃相比,可见入后宫她自己也是愿意的。

  从一开始,她们便无法在一起待得长久,锦绣到底是她在清宫里唯一一个朋友,想到未来便觉得沉重。

  她转了话头:“秋水姐姐要出宫,家里可是看好了人家?”

  秋水红了脸,轻啐了一口:“你才几岁,好意思说这些?快睡了,免得小小年纪长不高。”

  元夕眨巴眨巴眼,笑得揶揄,终于在秋水忍不住想动手打她之前埋进了被子里。

  既然秋水和香芹挑好了接班人,自然会把人带在身边好生调/教,一开始旁人看不出来,可时间久了也都看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儿。

  秋水姐姐除了日常伺候外,主要负责打理太后的衣裳,元夕刚刚从各类花里胡哨的衣料里脱身,到茶水房喘口气。她笑着在锦绣和如云面前的碟子里取了块茶糕,问道:“你们俩这会儿不当值了?”

  却不知捅了如云哪处痛脚,她冷笑一声:“如今到底是不一样了,昔日见了面还知道叫声姐姐,如今连称呼都没一句了。”

  元夕错愕地愣在原地,干笑了声:“这是什么意思?”她不过随口一句话,哪儿引来如云的牢骚。

  旁边两个粗使宫女假装忙着活计,实则偷偷看热闹。

  如云“哼”了一声,一扭腰就走出了茶水房,像只趾高气昂的公鸡。

  锦绣凑近元夕的耳朵小声道:“别理她,她失心疯了罢。玉颜姐姐被叫去学管太后娘娘的首饰,香芹姐姐让如云一人把她们俩的活计都做了,她便发脾气了。不敢对香芹姐姐发脾气,可不就撒到你身上了吗。”

  元夕咬牙,她有病吧。但人多眼杂,她没说出口,只是冷笑一声:“还不是仗着我年纪小,便觉得我好欺负。”

  两个粗使宫女见没热闹可看,便连忙低头快走了出去,整个茶水房也只剩下她们俩。

  “锦绣。”元夕虽知道锦绣志不在一等宫女,但发生了如云的事儿,她还是想解释几句,“……若是这些日子你帮我顶了工,我之后也会多做些活计的。”

  元夕说得干干巴巴,除此之外她还能说些什么,难不成告诉她,阖宫上下的宫人都知道她有出路,所以才没被选中成一等宫女?纵使大家心知肚明,可也不能挑破说出来,如此才真的显得锦绣不知轻重。

  锦绣扑哧一笑:”我才没那么小家子气呢,你多请我吃些零嘴儿就好了,咱们的活计轻松,便是多做些又何妨。如云说到底还不是眼红,我就不一样了,等咱们元夕姐姐升了份例,别忘了我就成。”

  “好了别说了。”元夕忙截断锦绣的话头,“此处多的是人来往,再说倒显得我轻狂。”还没升一等呢,便在施恩一般。若是被嬷嬷听见,指不定就没了这个机会。

  “知道了知道了。”

  日子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往前去着,一日上午,元夕从去小厨房递了太后点的膳食单子,便见内务府差遣来的几个花房太监送来新花,她本只是随意瞟了一眼,忽然停下了脚步。

  小太监们搬来的新鲜植物在这个时代不算常见,高不足半米,上面挂着朱红的果子,瞧着明艳可爱,光滑的果皮反射着阳光,倒让人觉着垂涎欲滴。

  元夕偷咽了口口水,状似不经意问道:“公公,这是盆什么花,似乎不大常见。”

  “这个啊,叫六月柿,看着红艳艳的喜气儿,我们公公吩咐了,一定要挑些品相好的送来宁寿宫。”他们这些套话在每个宫里都要说一遍,不过送到宁寿宫的的确也多是精心挑选的好东西。

  什么六月柿啊,这不就是番茄吗?

  一瞬间,元夕脑子里出现了诸多用番茄烹饪的菜肴,番茄炒鸡蛋、番茄土豆丝汤、番茄肥牛卷……

  许是元夕的眼神太过炽热,方才说话的小太监忙补充道:“姑娘可别看这果子可人,这东西吃不了。”

  “哈?”

  “姑娘你想想,这要是能吃,大家早就吃了,怎么会拿来看呢。”

  幸好元夕熟悉番茄的发家史,作为一个美食博主,她经常要在烹饪时引经据典,番茄从明朝传进我国一直都是作为观赏植物的,直到清晚期才被广泛食用。

  她点点头,表示听到了花房太监的话。纵使她想吃西红柿,也要徐徐图之,哪怕盆栽上的果子再多,她也不能当着旁人的面摘吧。

  天气愈发炎热了,太后很快就吃腻了张大厨的手艺。张大厨手艺虽好,但宫中饮食讲究平和养生,他多加几颗茱萸便引得太后脾胃略微不适,被斥责之后张大厨下厨便越发谨慎,再没有浓油赤酱的滋味了。

  鉴于小厨房膳食缺乏新意,掌膳太监进行的创新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就像是澄沙饽饽,只是改变了饽饽的内馅,味道终究与原来相差无几。

  太后食欲日益不振,清减了几分,忙完朝堂大事的康熙来给太后请安时发了脾气。

  “尔等侍奉太后自当尽心竭力,皇额娘既然食欲不振、身形清减就应该让人通传于朕!如今皇额娘日渐消瘦,近身伺候的宫女和小厨房的掌膳太监都是怎么当差的!”

  “太后不想吃你们就该研制新鲜菜色,身边人也该劝告!竟无一人到乾清宫禀告……”

  康熙在上面怒斥,宁寿宫的嬷嬷、宫女和太监皆跪伏于地,噤若寒蝉。无论当值与否,皆跪于堂下,元夕自然也在其中。

  太后只是清减了几分,康熙便大发雷霆,若是太后病了……元夕简直想都不敢想。

  清穿小说里时常有这样的情节,女主因为某些原因病了,男主总是惩罚宫女太监杀鸡儆猴。当时看着确实是确立了女主的地位和威信,可这会儿作为那只“鸡”,元夕只觉得胆战心惊又满腔怒火。

  “皇帝,这也怪不了他们,哀家不愿吃谁敢逼哀家,也是我不让他们通传的,近日朝廷事多,你都两个月没进后宫了,这等小事何必耽误你。”

  幸好,太后还能劝几句。

  “至于吃食,年年不都是那些,过了夏季也便好了,只是今年格外热罢了,偏又不便去园子避暑。莫说哀家,皇帝你也憔悴了几分,御膳房也不知奉上些可口的药膳……”

  两人在上面互相关心着,元夕跪伏在地上,浑身酸麻,偏偏不敢动弹,只能默默祈祷这件事能轻轻放下,再不济,罚俸她也认了。

  元夕毕业后会做一名美食博主,一是因为账号已经做了两年,积攒了数百万粉丝,怎忍心抛弃账号。二便是不想进公司受上司的气。

  她多少有些心高气傲,本就是独生子女,在实习期间被上司怼了两句她就不想干了,只是理智让她忍下罢了。寻思着就拿着实习证明,三个月后一拍两散。

  受气一回两回也就罢了,若是长年累月忍下来,她怕把自己给气病了。

  结果一朝穿越,倒不如九九六呢。

  住着宿舍,当值是两班倒,不当值也不能在床上瘫一天。罚俸都是小事,就怕挨板子换职位,若是真个犯了什么大事,被送回内务府或者送进慎刑司,都讨不着好果子吃。

  这会儿个人家母子情深,他们在下面可跪了一炷香时间了。

  太后食欲不振,底下人怎么可能不劝,嬷嬷们顿顿都劝,更提议请太医瞧瞧,都是太后阻止了的,这会儿她们全跪着,他们母子倒是母子情深。太后自己不愿吃,她们还能捏着太后的鼻子往里面喂吗?

  夏日炎热,本就容易令人食欲不振,谁不会瘦上几斤,偏康熙如此小题大做。

  元夕心生怨怼,怕面上带了出来,便在心里念佛经。她不信佛,不过是念些自己听不懂的,也省得自己胡思乱想。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