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乐
作者:女焱      更新:2023-02-22 01:08      字数:3311
  夜里正是元夕当值,她坐在太后寝殿外的秀墩上,脑子里不停地回溯着白日的情形。旁边一同守夜的秋水先在地铺上睡了,再过一个时辰便换她。

  她在脑子里回忆着白天学的蒙语,睡前在脑子里过一遍白天的知识能记得更牢靠,当初高考她也不曾如此认真,果然上班和读书是不同的。尤其这上班地点还是在封建王朝。

  突然,她听见太后的床榻传出翻身的动静。

  宫中人士的睡觉姿势都是经由嬷嬷们□□过的,太后娘娘在前朝入宫也是经过这一遭的,日常睡觉都很安稳,基本上刚睡着和睡醒来都是一个姿势。这会儿这样的动静不是没睡着便是睡醒了。

  原身出身包衣世家,虽然最初没想着送进宫,但睡姿是这时代官员子女都会练习的,因此她在初进宫学规矩时倒没怎么吃过睡姿的苦。

  元夕瞧着酣睡得香甜的秋水,这么晚了太后必不可能是没睡着。她还是自个儿去看看,让秋水先休息吧。

  她轻声走过去,隔着床幔轻唤了一声:“太后娘娘,可是醒了?”

  “嗯……给我倒杯清水。”太后轻声回应着,许是还不太清醒,嗓音中带着困意。

  寝殿里的雕花圆桌上夜间常备着温热的清水,她们夜里当值时时都要盯着水,若是温度不对了自要即使替换,未免太后夜间醒来想喝水,水温却不适口。

  太后将茶盏中的水一饮而尽,长舒一口气,秋水听见动静也忙起床,整理好仪容过来给太后行礼,问道:“太后娘娘可是饿了?需要小厨房传膳吗?”

  太后有一丝意动,却又有些嫌弃:“莫不又是那些油乎乎的卷子,那有什么意思。”

  “您不若吃些点心垫垫?”

  见秋水忘却了那位张大厨的存在,元夕补充道:“蜀地的那位张大厨夜里也当值,您晚上用他的酸菜鱼不是觉得香吗,或许那位大厨在宵夜上也手艺不凡呢?”

  也难怪,秋水不吃辣,晚间对那碗酸菜鱼很是嫌弃。张公公顾忌太后的身子和口味,酸菜鱼里只是少少点缀了些茱萸和花椒,更多是酸爽开胃,这也让太后晚上多用了一碗米饭;可给她们吃的则是张大厨一贯的水准,多多的茱萸和花椒,闻得让人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太后点头:“那就让他传膳吧,别弄些汤汤水水的,哀家不想吃。”

  “是。”元夕正要应声,没想到秋水应了一声,她示意元夕留下,她退了下去。

  元夕有些无措,按理说应是她下去传膳的,但既然秋水退下了,她自然要留下服侍太后。“太后娘娘可觉得热?需要奴婢为您打扇么?”

  “嗯。”

  太后享受着凉意,闭目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得,她就知道太后压根就记不住她的名字。

  元夕面上依旧乖巧道:“奴婢元夕,今年三月份被高嬷嬷挑到宁寿宫里,迄今已满四个月了。”

  “哪个旗的?”太后闭着眼睛养神,虽说这位是宫里最和气的主子,但身居高位久矣,多少有几分不怒自威。

  “正白旗瓜尔佳氏。”元夕低眉顺眼道。

  “到宁寿宫不过四个月,你的蒙语已经说得很不错了。”太后点点头,睁开眼看着元夕,突然想起来,这就是前几日她说过的那个黑丫头。不过夜里寝殿少点了几盏灯,倒看不出来这丫头黑不黑。

  学一门语言最快的方式就是提供那种语言的环境,在蒙语环境里被熏陶了四个月,嬷嬷又认真教导,元夕每日睡前又会回想白天学习和听到的蒙语,自身记忆力好加上足够努力,自然很快掌握了蒙语。

  “多亏了高嬷嬷教诲,奴婢才能尽快掌握蒙语。”

  元夕回着话,手上团扇不停,依旧徐徐为太后送着凉风。

  “瞧着你不似十四岁的模样。”

  宫中小选的宫女最小也是十三岁进宫,只有被买进宫的宫女——也多是汉家女孩——她们才会从几岁就被买进宫,从粗活做起。元夕知道自己的年纪瞒不住,便老老实实道:“奴婢十一岁就进宫了,学了一年规矩,今年只有十二岁。”

  太后了悟,很多小选的宫女也有改过年岁的,小选毕竟是选宫女,比不得大选是选妃嫔,管得没那么严,这已是宫中常态了,算不得什么。

  元夕虽有一颗“奋进”的心,可她实在不擅与中年妇女聊天,尤其还是一位身为“大老板”的宫闱妇人。她能聊什么呢,孩子?孙子?聊哪个不是找死?罢了,说多错多,她还是闭嘴吧。

  太后倒是饶有兴致,大概她甚少遇到能和她用蒙语说话的小宫女吧。“哀家看你身量瘦小,平时是不是吃得极少?”

  元夕微微摇头:“宁寿宫的膳食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时常奴婢们还能尝到太后赏的菜,这样的好日子旁人都羡慕不来,怎会吃得少呢,每一顿奴婢都恨不得多长两张嘴呢!”

  也的确如此,她和其他三个二等宫女都只觉每日都吃不饱,她恨不得多长两张嘴才能吃快些、吃多些。可规矩素来如此,宫人们都是饿习惯了的,她怎敢在太后面前说吃不饱,如此岂不是对宫规不满?

  “哪里好了,日日都是那些菜,还是小时候在草原上好,觉得吃什么都香。”太后忍俊不禁道。

  小孩子馋嘴起来可不是什么都香么?

  元夕腹诽,面上却道:“自然了,幼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奴婢还记得幼年和哥哥回盛京,哥哥猎回来的兔子只是随便一烤就香的不得了。太后娘娘身份尊贵,想必草原上的烤全羊也是吃了不少吧。”

  也是原身的记忆,而元夕念念不忘的一直是小时候楼下的一家汤圆店,素来不喜甜腻汤圆的元夕很喜欢他家的甜咸口猪油花生芝麻馅的汤圆。

  虽然她的喜好常常被朋友说黑暗。

  “草原上最不缺的牛羊,那会儿都是吃腻了的,如今倒是许久未见过一整只的烤全羊了。只可惜,哀家一人也吃不完一只羊。”御膳房里送来的炙羊肉都是片得薄薄的,哪儿有幼时撕扯着吃来劲儿。

  元夕看出太后神色中的落寞,思乡总是令人忧愁,她凑上去笑道:“太后娘娘您想吃一整只烤全羊还不容易?叫御膳房烤上一整只,您请上后宫众人、又或者请上万岁爷和各位皇子们,总是能吃完的。热热闹闹的,倒是有几分草原气氛。”

  太后略有些意动,元夕却急忙捂嘴:“哎呀,这近期是不行了,天气太热,羊肉性燥,夏日不宜多食羊肉。”

  “唉。”太后叹气,“罢了罢了,看皇帝今年是否有去木兰围场的打算吧。你快别说了,哀家都饿了,这膳食怎么还没来?”

  “许是快了,公公们手脚都麻利,您再等等,兴许就来了。”这会儿元夕倒能放下些了,二人又接着说了闲话。

  过了一会儿,秋水带着人上膳,既然太后醒了,仅她们俩人伺候是不像话的,秋水又叫醒了两位嬷嬷,她们四人一起伺候着。而门外的小宫女和小太监继续站岗。

  趁着她们摆膳,元夕找到火折子点燃蜡烛,宫殿里又灯火通明起来。

  张大厨做的是拌面,上面撒着少许茱萸油,清爽可口,虽然太后晚上吃不了那么多,但他还是上了些卤牛肉之类的小菜,饽饽点心之类的也有几盘。虽然康熙厉行节俭,但皇室再节俭早膳宵夜也有近十个菜。

  口头上再怎么厉行节俭,排场总是少不了的。

  夜间温度低些,太后又有些饿了,这会儿用得很是香甜,茱萸油热辣开胃,合着香醋和黄瓜丝,清爽急了,近些日子以来,难得见太后用得如此香。

  属实把元夕也给看馋了。

  半晌,太后搁下筷子,秋水奉上手帕让太后擦嘴,她一脸满足道:“新来的厨子不错,赏。若是还有拌面,也给今夜当值的尝尝,这些点心你们都撤下去吃了吧。”

  “多谢太后。”众人齐齐行礼,元夕心中欢呼雀跃,茱萸拌面不就可以看成近似的红油拌面么,她可太想念这一口了。

  虽说夜里当值的宫人为了防止耽误差事,大多都不会吃晚间份例里反而宵夜,但这可是太后赏的,那可就必须得吃了——但愿太后日日吃宵夜,日日让她们尝鲜。

  因着今晚在殿中当值的是元夕和秋水等人,她们先下去用宵夜,元夕捧着一碗撒着茱萸碎的拌面,差点眼泪都掉下来,这也是低配版的辣椒了。宫中饮食素来平和清淡,若不是请来这位蜀地的厨子,她是万万尝不到此等滋味的。

  秋水轻嗔一声:“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一碗子拌面,至于么。”

  元夕假模假样拭去不存在的泪水:“太至于了,秋水姐姐,我素来嗜辛辣,可自从进宫就再没吃过了。哦,下午也吃了酸菜鱼——罢了,这碗面我自是看着万分感慨。秋水姐姐若是怕辣,可以将你碗中的茱萸夹给我。”

  秋水失笑,到底还是把茱萸碎赶进元夕碗中。

  吃着这低配版的红油拌面,元夕下定决心,她迟早要把辣椒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