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作者:山伏大宝      更新:2022-12-26 05:32      字数:3992
  封冻的溪水初融,卷着冰渣,郊外的野生槐树林下,远道而来的骆驼商队在雪地里休整,烤火取暖,分食馕饼。

  尖角虚帽,露着卷发,一身胡商队首装扮的安掌柜向李雘再行大唐叉手礼,“恭候‘大家’多时,一切安排稳妥。”

  李雘环视一圈骆驼商队,认可道:“有你在,我放心。”

  拓跋宏上前,一拳击在安掌柜的臂膀,“你这一身队首的袍子挺不赖。”

  安掌柜笑着跟拓跋宏、图翁等人寒暄后,又摸摸法滋的脑袋,“你做的很好。”

  法滋像个小大人儿一样,“我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

  安掌柜转向盯着他一直看的柴三妙,“女冠安好。”

  柴三妙在李雘和安掌柜之间来回瞧,李雘告诉她,“安掌柜不仅是长安西市无名汤饼铺的店主,还是雍城时令饮子铺的主人,两个月前正是安掌柜带人潜进雍城,找到寄居在吐火罗商队、化名阿枝的你。”

  时令饮子铺,就是李雘安插在雍城的眼睛和耳朵。

  从陇山牧场返回雍城的路上,柴三妙一直在想李雘要如何揪出岐州的暗网?

  以谢潺为饵吊住马廉主力的时间极其有限,可是李雘却说十日足以,直到安掌柜现身,她才明白李雘早已布局。

  骆驼伏在雪地上吃草料,体型巨大。

  柴三妙站在一边,其实不知道怎么上坐鞍,她一靠近,骆驼嚼着草料回头嗅她,吓得她又收回扶鞍的手。

  李雘在不远处跟安掌柜、拓跋宏交代完事情,回头就看到柴三妙和骆驼滑稽的对峙。

  他走到她身后,问她,“没骑过骆驼?”

  柴三妙瞟他一眼,“长安城里哪家贵女骑骆驼?骆驼拉的奚车倒是经常坐。”

  李雘碰碰她的手臂,领着她另外找了只格外壮实的骆驼,驼背上是四方的鞍子,可载四、五人,宽大许多。

  他将她抱上去,递给她一把五弦琵琶,自己坐在她身后,手持筚篥,又将法滋叫来,三人一驼。

  李雘唤了一声,伏地的骆驼先起前腿,再起后腿,驼背的坡度让柴三妙倒入身后男人的怀中,她赶紧重新坐正,他以手扶在她的腰侧,“坐稳了。”

  法滋抱着羯鼓,揉揉鼻子,侧过脸,只想原地遁去。

  安掌柜吹响骨哨,驼队整队出发。

  雍城外,驼队汇入等候通关的商队中,驮载物千奇百怪,有丝捆、兔皮、长颈瓶、织物、毛毯,还有飞鸟和活禽。

  柴三妙发现每个队伍的驼囊各有不同,李雘告诉她,“商队以驼囊为区别,有的是花鸟纹,有的是神话故事,我们身下的是兽面驼囊,驼囊两边挂着水瓶和银盘,方便路途上生活。”1

  排队等了很久,行至城门,矮个子粗腿的门吏查验商队的过所。

  “葱岭以西,条支都督府来的?2”

  “正是。”安掌柜作礼。

  条支都督府,安掌柜的家乡,因为熟悉,旁人问起,便不会露出把柄。

  门吏领着两小兵检查货品,打开一箱,安掌柜向他们展示大秦来的银制牛角杯,鹦鹉螺杯,顺手拿了一个递给门吏,“小物件。”

  门吏左右看看,收入怀中,路过柴三妙和李雘、法滋共乘的骆驼,停下来盯着瞧。

  李雘蹙眉,视线扫过来。

  安掌柜立刻上前解释说:“他们是于阗的乐师。”

  柴三妙用于阗语向门吏问好。

  门吏让他们将蒙面尖帽取下,安掌柜又递上一只钵勃城的八曲银长杯,好言道:“苏幕遮帽3,祆教徒,信祆神,赛祆节不是到了吗,尊驾行个方便。”

  雍城里有祆祠,信仰祆教的胡人不少,赛祆节里的确有重大祭祀活动。

  门吏挥手,让守门的兄弟放他们走。

  入城队伍的前方,担着糖人摊子的拓跋宏,背着草药箱子的图翁早已顺利通关,回头瞧了他们一眼,便散在街巷的人潮里。

  柴三妙问身后的李雘下一步干什么,李雘跟她咬耳朵,“去商队该去的地方,做商队该做的事情。”

  李雘没有打妄语,驼队去的地方,的确是巴扎里蕃商聚集的商栈。

  正院中,粟特人、吐火罗人、拂菻人,皆为祆神信众,众胡身穿黑衣,民众祭祀祆神以紫色为尊4,围坐在油烛盆边,油烛由浸过羊油的棉,缠在草茎上制成,插在满是砂砾的盆内,人们跟随火正(大祭司)祈祷,然后燃起油烛,祈福辟邪。

  柴三妙、李雘、法滋跟着安掌柜混在祭祀的人群中,完成祭礼,信众散场。

  安掌柜领着他们几人左拐右拐,来到一间偏房前敲门,门开后,迈步进入,见二人立于房内。

  那二人向安掌柜行单膝大礼后,方才取下礼袍,现出脸。

  “多恰阿翁,玛夏阿嬷,怎会是你们?”

  柴三妙上前与他们相拥,二人笑看柴三妙,又向其身后的李雘问礼,“李都尉安好。”

  轮到法滋的时候,玛夏朝他招手,“法滋,你长高了,塔塔很想念你呢。”

  “我也很想你们。”倔强的男孩儿,终于露出温柔。

  曾经的夯土院子里,玛夏教柴三妙做胡麻羊蹄时给她说,塔塔的哥哥带着妹妹躲避漠北的战乱,差点饿死,小男孩儿将塔塔托付给他们,就走了,偶尔会送回一两封书信,确认人还活着。

  柴三妙:“原来多恰和玛夏在西州交河城搭救的逃难兄妹,是塔塔和法滋。”

  多恰和玛夏现下才向柴三妙坦诚,“我们当初从长安到岐州,便是奉安掌柜之命,先遣雍城,打探消息,在途中救了你和阿鸳,却不知李都尉和安掌柜是旧识。”

  李雘与安掌柜对视,道:“此事说来话长,先说说你们在雍城的收获。”

  多恰和玛夏探得陇右道过来的商队聚集在祆祠周围,想要找出岐州的情报暗网,首先要加入商会,建立关系网。

  安掌柜问:“如何入会?”

  玛夏:“借着燃灯祭祀供养,萨宝会牵线搭桥。”

  李雘说这个法子很妙,“在萨宝面前展示实力,成为大卖家,自然有人会寻来,想挣钱。”

  安掌柜默半刻,他在想,“只是如何才能引出长安的人?”

  李雘拍了他的肩,“自然是手上有让长安求而不得的好货。”

  众人:“好货?在何处?”

  李雘让大家稍安勿躁,“我们恰恰有现成的抢手货要出售。”

  安掌柜瞬间看向法滋,李雘说了四个字,“安西舆图。”

  柴三妙突然开窍。

  安掌柜的汤饼铺里,她请法滋吃了一碗馎饦,她问玉爪哪里能猎得?

  玉爪本是葱岭以西的留鸟,冬候时偶尔现身西州与沙州。

  那个时候,她以为眼前的西市小浮浪子胡说:有人在大海道猎到过。

  原来法滋就是安掌柜口中掌握大海道路径的人,他从西州来,他就是一本活的《绝域图志》,当然能默画出安西舆图。

  李雘命金吾卫断了长安西市里的暗网交易,长安城中扰乱陇右道的手,岂肯善罢甘休,必然会寻机而动。

  安西舆图,事关安西都护府军事布防。

  所以,对方一定想要。

  ————

  是夜,蕃商街巷里,南来北往的商贾点燃篝火,围着火堆欢歌起舞。

  祆教徒坚信点燃篝火能驱散黑暗,孩子呱呱坠地时,要在门槛上燃起烟火,牧民转场时要在棚圈周围燃起三天三夜的羊油灯,庇佑转场顺利。

  李雘牵着柴三妙在坊街漫步。

  柴三妙从之前的话语中得出结论,“他们并不知道你的身份,仍尊称你为李都尉,但是安掌柜和法滋是知道的,并没有选择告诉二老。”

  李雘捏捏她的手,“这是安掌柜在保护他们,所有的秘密并不是知道得人越多越好,知道得越多,他所要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大。”

  若说金吾卫中郎将崔湃和龙虎军郎将吕元赤,是李雘放在台面上最锋利的刀,那统辖暗卫的千牛卫将军拓跋宏,以及暗桩头目安掌柜,便是李雘藏在身后的致命匕首。

  那种信任和默契,绝非一两日轻易就能取得。

  跟其他三位身着绯袍,身居五品以上要职的显赫地位相比,安掌柜近在帝王侧,却是平民身,隐在俗世里,不可谓不传奇。

  李雘给柴三妙讲起他和安掌柜的相识,那是一段在灵州的奇遇。

  “外放边州的皇子皇孙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非正常死亡并不是孤案,一次郊野狩猎,一群人悄无声息地绑架文王世子,他们将他捆到沙漠,想让他消失无踪。”

  柴三妙听得心惊,“是谁如此大胆?”

  要将李雘置于死地。

  回忆过往的劫难,李雘反而平静,像是讲述的不是自己的遭遇,“那些不想让文王一家安然无恙回到大明宫的人,多得是,在长安之外,也在长安城内。”

  李雘示意柴三妙认真听完自己的故事。

  贺兰山下荒无人烟,那时,他自己都觉得也许命绝于此,当黑衣人举起屠刀,却被一羽飞箭穿胸而过,紧接着,一箭一人,箭无虚发,应声倒地。

  救他的人是一对夫妇,男子桀骜,女子俏丽。

  他们知道他是文王世子,要他许诺有朝一日成了含元殿的主人,一定要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含元殿在那个时候对于李雘而言,根本遥不可及。

  夫妇身边跟着一个少年,至此,少年便一路伴他入主大明宫。

  “那个少年就是安掌柜。”

  柴三妙猜出来答案,“那对夫妇才是创建暗桩网络的头目,是安掌柜身后神秘商队的主人,后来呢?”

  李雘笑了,“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只是知道世上有他们这样一对默默守护大唐的神仙眷侣。”

  李雘说自己已不知道躲过多少劫难,也算命大。

  柴三妙说那是当然,“你是天子,紫微星降世,天命所归。”

  李雘揉了她的脑袋,笑她幼稚,“什么天命,不过是讲给旁人听罢了,我记得你在陇山牧场告诉我,大唐不可一日无主,只是这唐皇,在门阀世家心中却不一定非要是李雘,还有太多选择。”

  柴三妙蹙眉,“你是明君,他们奈何不得。”

  李雘顿住脚步,让她转过身,直面自己。

  太清宫旧书阁里,她说过尉各伽和康氏一定曾在一个有着葡萄藤的地方,会见好友,畅饮对酌,谈笑风生,她说过羡慕他们豆蔻相逢,白首偕老。

  他当时问她:你,可是有喜欢的人?

  现在,他第一次清楚地告诉她:“在你面前,我只是李雘。”

  回到商栈,李雘帮柴三妙将特大的油烛火把点燃,替她插到屋顶,信众告诉他们此为天灯。

  他与她一道在院中肃立,仰望天灯,共同祈福。

  火光的力量非同寻常,那是来自神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