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乡试
作者:三六九龄      更新:2022-12-08 14:26      字数:3560
  秋闱定于八月初六日在甘州府贡院举行,一直到七月初二十日,卫景平还留在上林县家中闭门读书,之前除了上林县贴出劝课农桑那日,他写了句话叫人捎给顾世安,期间但凡被问起乡试的事,他只平静地说道:“再等等。”

  月初樊先曾派人来说咸州府衙出了个捕快的缺,要举荐他三哥卫景川去任职,被卫家人一口回绝。

  不过卫长海将此事瞒得滴水不漏,没有叫卫景平知晓。

  但是到了七月二十三日,卫家门口似乎老有几个不明身份的人在转悠,卫景平跟卫长海说道:“樊大人不会在盯着我吧?没准儿他的人就在咸州路口等着我经过时套麻袋弄走呢。”

  软的他不吃,大概要上硬的了。

  卫长海多了个心眼,一日叫卫景川趁他们不备溜到咸州去看了看,果不其然,好家伙,还真有十来个衙役守在去往甘州必经的官道口呢。

  ……

  七月二十六日,谢回与另一名副考官翰林院学士梅清敏抵达甘州府。

  甘州知府孔道襄在府内设宴款待他们,席间,谢回说道:“说起甘州府,本官还是头一回来呢。”

  自从他考中进士入了仕之后就一直在京城做官,步步高升至户部侍郎一职,从未外放过到地方省份任职。

  孔道襄说:“听闻谢大人是清鼎六年的进士,我省咸州知州樊先樊大人,也是那一年中的进士,您二位可是同年?”

  还是哪一年他到咸州府去巡视水利,席间樊先有意无意提起过谢回这位风头正盛的天子宠臣,说他虽惊才风逸却外在深藏若虚,来日必能平步青云,不会屈居人下。

  今日得见谢回,孔道襄深感樊先此话着实不虚,这人绝对有三毛七孔,能成他人所不能之事。

  谢回没有否认。

  关于谢回与樊先的关系,顾世安之前猜测樊先是谢回的门生,其实他们有同年之谊,可见错了。

  一直不曾开口的副主考梅清敏略吃了两口菜,说道:“甘州府那位冯夫子回回能押中秋闱的试题,他虽说被圣上‘请’到京城去了,但孔大人也要防着此科的试题外泄,叫咱们招来无妄之灾啊。”

  他们启程赴甘州府之前,将试题分别誊写两份,一份封缄之后送去内阁存档,一份交由朝廷专司人员押送来甘州府,想来试题该跟他们前后脚到甘州府了。

  “二位大人放心,”孔道襄说道:“我已派出衙役捕快日夜巡逻各处,一旦有人兜售或者议论秋闱的试题,立刻抓住投入大牢之中。”

  梅清敏说道:“孔大人虽说防守甚严,然以本官的经验来看,自举业以来,考前兜售试题这事从来就没有绝迹过,不如咱们这两日微服多到贡院周围盯着点,一旦出了苗头,须就地处置才是。”

  这可是来不得半点疏漏的事。

  谁知道,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当天夜里,售卖试题的传单就发到了甘州城大小客栈住宿的学子手中,传单上有人自称获得了秋闱的试题,如今以千两银子卖出,以价高者得之,倘若一时手里没钱的,可先给他二十两订金,日后高中了再还他剩余的银子就行。

  仅仅只要二十两订金便可,对于一些颇有家底的士子来说,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很快就有人蠢蠢欲动地起了心思,四处打听想着办法想把这试题买到手。

  没想买的士子也变着法子交头接耳,都好奇此售卖试题者到底押了个什么题目,竟胆敢叫价上千两银子。

  尽管他们觉得这就是个老套的骗局,年年都有,无非是想利用士子的焦急发秋闱的财而已。

  兜售试题的各路人马虽然多,明里暗里的都有,但只有这个闹得最为轰动,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甘州知府孔道襄和谢、梅二位

  主考官耳中。

  任谁也不敢轻慢此事,纷纷说要立刻查出来。

  梅清敏恍了个神,昨日深更半夜谢回房里隐约有动静,今早听说是咸州知州樊先来找过谢回,莫不是……

  谢回将试题泄给樊先了,樊先那边不知叫何人偷窥了去,反倒拿着试题出来售卖?

  他打了个激灵不敢细想。

  孔道襄立刻倾甘州府的大半衙役出动,全城搜捕此兜售试题者,一旦捉住,立刻以扰乱秋闱之名审问治罪。

  半日之后,一无所获。

  今日谢回一直沉思不语,这时,他轻飘飘说了句:“梅兄,或许咱们俩可以打道回府了。”

  “谢兄你何出此言啊?”梅清敏大惊。

  至晚,孔道襄灰头土脸地回来,手中捏着个纸条,他颤抖着手展开了铺在案子上。

  谢、梅二人齐齐一怔。

  ……

  同一天,京城。

  京兆尹曾文今早一上朝就像是吞了火药那般,先参了一本大理寺卿魏修远办案拖拉不力,又奏吏部侍郎展大鹏在官员考核中弄虚作假……总之,等他一通卖力地喷完同僚,睿元帝愕然道:“朕记得朕上次调你回京,是任京兆尹的吧?”

  没有擢他去御史台吧。

  曾文:“陛下臣……”

  睿元帝厉声道:“够了。”

  这时真正官属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兰瑀出言讽刺曾文:“曾大人如今是净挑软柿子捏啊,可巧昨日魏大人和展大人才遭陛下训斥,曾大人今日就揪住他们的小辫子了,可不知要是有人前往外地任主考主持今科的秋闱,一到任就泄露试题,曾大人你参还是不参啊?”

  “泄露试题?”群臣发出一阵阵倒抽冷气的声音。

  睿元帝烦了:“兰爱卿,你在说什么?”

  兰瑀掏出奏折往上一递:“昨夜御史台有人投了一封信进来,信中说甘州府秋闱试题在此,臣看后不知真假,特来呈给陛下过目。”

  左丞相文婴看后,脸色大变:“这……”

  信中的试题与谢回送到内阁存档的一字不差。

  一字都不差啊!

  睿元帝沉了脸,许久之后才道:“传朕旨意,速召谢回、梅清敏回京。”

  ……

  咸州通往甘州官道上。

  衙役们已经把守好几日了,他们是奉了知州樊先的命,在这里守着卫景平的,只要他一路过,立刻就“请”他去咸州府。

  等卫景平进了咸州府,做不做文章就不是他说了算的。

  可至今也未见卫景平路过咸州赴甘州参加秋闱。

  而他们守在上林县卫家的人也没见卫景平出门,一直到今天他还在家中闭门读书呢。

  酷暑天燥热,他们守得吴牛喘月,一个个心中怨念横生。

  “兄弟们回去吧。”这天晌午时分,终于有一人来叫他们回衙门里凉快去了:“这儿不守了。”

  朝廷召回了甘州府秋闱的主考官,另派左丞相文婴和翰林学士张得来坐镇主持,没咸州知州樊先什么事了。

  上林县。

  七月二十九日,卫景川急急跑回家中:“老四,他们让道了,滚蛋了。”

  从上林县去甘州的必经之路,在被樊先派人堵了半个来月,打算“瓮中捉卫景平”之后,终于给让开了。

  卫家人忐忑了许久的心也终于暂时放下了。

  “嗯,三哥,咱们今日就去往甘州吧。”卫景平边收拾东西边道:“这回我可不敢自己去了,要劳烦三哥陪我。”

  “就算……你不,不说我也会陪你去的。”卫景川去擦拭他的刀。

  ……

  八月初六日,每三年一度的秋闱在甘

  州城贡院正式开启。

  下场应试的士子们踌躇满志,多年的苦读磨砺,今后能否开启青云之路,就在此科秋闱一举了。

  要是这次不中,就得回去再等上三年光阴,有谁愿意呢,因此个个摩拳擦掌,都抱了必中的决心。

  因此早上才到四更初,卫景平住宿的客栈中就已经躁动起来了,到处都是人语声。

  “三哥我再眯会儿。”他被吵醒之后烦了个身,又浅睡起来,直到四更末才起来穿衣束发。

  等他最后戴好湖蓝色方巾下楼,徐泓和晏升二人已经盯着眼下浓重的乌青坐在餐桌上等候他了。

  徐泓和晏升是结伴来到甘州的,在客栈住下之后,迟迟不见卫景平来甘州应考,心中咯噔个不停,又担忧他来晚了没房间住,就提前开了两间上房候着,可巧前几日就把他给盼来了。

  卫景平自然不肯说樊先从中作梗,在咸州布下衙役准备“请他入瓮”的事,只赧然笑笑说道:“前一阵子和我三哥切磋武艺,不小心伤着腿了,这两日才能下地走路呢。”

  跟在他一旁的卫景川听了:“……”

  没有的事,他好委屈。

  又不能揭穿自个儿的弟弟说谎,气得立刻拿起一个胡麻饼,咯吱咬一口吞了下去。

  “你倒因祸得福,来得晚在家中多读几日书。”徐泓有些后悔来早了:“你是不知道,前几日甘州城里好一通闹腾。”

  便把有人兜售秋闱试题,孔道襄如何极其败坏大肆追捕那人的事情跟卫景平说了。

  卫景平一猜就是顾世安的手笔,他心中紧张极了:“那人抓到了吗?”

  他从上林县来的时候专程去了趟顾家,但只见着顾思炎了,亲爱的饼圈打着哈欠说他小叔顾世安不知所踪很久了,许是被哪个山头的小尼姑拐去当小相公了。

  反正就是人没在家,至于在哪儿,何时回来,谁也不知道。

  “没抓到,”晏升吸了一根面条在嘴里,迫不及待地告诉卫景平:“那兜售试题的先孔大人一步,扔下试题早跑了。”

  “大概是跑京城散布去了,”徐泓接着他的话说道:“要不然文相和张学士能来得这么快?”

  事发之后,他们都以为此次秋闱要延期举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