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
作者:你的荣光      更新:2022-10-31 12:16      字数:3908
  真的不会有任何人受到伤害吗?

  当然不可能。

  别人或许无法确定, 但卫峋,势必要伤心一阵了。

  可那又怎么样呢,江遂慢慢往回走。

  他已经顾不上了。

  多呼吸一次京城的空气, 他的肺部就缺氧一次, 大难临头的紧张感始终笼罩在他心上,就连江遂自己, 都搞不懂他的反应怎么这么大。

  虽然搞不懂,但他还是想遵从本心。

  绕过弯折的羊肠小道,回到长乐寺里, 江遂没有立刻离开, 他转到寺庙的正门口, 踏入香客们上过香后都会来转转的地方。

  这里有三个和尚,一个负责给人抽签解签, 一个负责售卖经书, 最后一个,则是卖一些小玩意儿,比如护身符、玉佩等等。

  寺庙里的东西虽说都开过光,但开光也有开光的区别, 比如摆出来的这几个玉佩, 最劣等的只要六钱银子, 最高等的却要二百两银子。

  天上一脚、地上一脚, 不管购买力多少,都能在这里买到心仪的物件。

  江遂对一心渡人的和尚们这么有商业头脑没有兴趣,他走到第三个和尚面前,翻了一会儿,最后指向角落里的一个护身符。

  “劳烦小师傅,我想要那个。”

  和尚年纪不大, 可能也就十几岁,但是他的穿着打扮显示,他已经不是沙弥,而是一个正经的和尚了,拿起江遂要的东西,他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然后伸出手来:“四两二钱七文。”

  江遂:“……”

  还有零有整的。

  掏出一锭五两的银子,剩下的充当了香火钱,大概是长乐寺的富贵香客比较多,和尚并不惊讶,只是又送了江遂一根红绳。

  这护身符就是一块木牌,江遂挑中它,因为它是唯一一块没有刻着佛像的护身符,上面只有一个万字佛印,底下刻着一句似是而非的诗句。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轻轻抚过这两行暗藏锋芒的刻字,江遂把那根红绳穿过去,然后拎起红绳,凑过去,闻了闻护身符上面的味道。

  有一点淡淡的香味,应该是檀木做的。

  一小块木头雕成的牌子,还没半个巴掌大,居然就要不到五两银子,寺庙可真赚钱。

  摇了摇头,把护身符装到怀里,江遂便下山了。

  当初说的是二十七这一日,卫峋出宫来找江遂,可是下了朝,卫峋刚要抬腿往外走,秦望山就告诉他,摄政王早上就进宫了。

  最近江遂上朝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候来,有时候就不来,好像全凭心情似的。别人问,只能得到身体不适这个理由,两位丞相倒是看出来一点不对劲,但人家皇帝都没说什么呢,他们两个就更没资格评判了。

  卫峋摘下上朝才会戴的帝王冠冕,快步往后宫走去。

  整个后宫已经荒废七年了,除了御花园还有点用,剩下的宫殿全部大门紧闭着,江遂偶尔会来御花园散心,但这一带,他也是好久没来过了。

  皇宫的格局是这样的,正中央,最气派的那个位置,是皇帝、皇后、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后面则是后宫,各位娘娘住的地方,至于左侧,是祭坛、文渊阁、古今经籍库等等专用建筑所在,而右侧,是皇子皇女们住的地方。

  但卫峋是不受宠的皇子,他从来没住过正经的皇子住处,小时候,他是住在后宫里的。

  就是江遂现在站的地方。

  ——凤阙台。

  或者叫它十年前的名字,冷宫。

  古往今来,其实皇宫都是没有冷宫的,毕竟听着不好听,也不吉利,但每个朝代都有被称为冷宫的地方,只要皇帝不去哪里,哪里就是冷宫。

  凤阙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连死了四个妃子,一个病死,三个被赐死,皇帝不再来以后,这里就是太监们耀武扬威的角落,而江遂,就是在这个角落里捡到了瘦骨嶙峋、眼中冒着凶光的卫峋。

  卫峋不避讳他的过去,即使这些过去特别寒碜。在他看来,他以前过得艰难,却不苦,因为他小小年纪,就能把那些太监耍的团团转。可江遂避讳,他想让卫峋成为一个万民敬仰的皇帝,所以他抹掉了卫峋人生中的所有黑点,没人能从他的出身来攻击他,就算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也不行。

  当初太子一倒台,江遂就带着卫峋搬出去了,本来想带他住到皇子该住的地方,可那里没收拾好,他就把卫峋安排到了文华殿,而等皇子住的地方收拾好了,老皇帝也不行了。

  就这样,卫峋在文华殿住了没几天,又搬到了武英殿,这一住,就是七年。

  皇帝在另一个地方飞速的成长着,他度过童年的地方,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荒废了下来,江遂不过来,卫峋也不过来,如今再看,都已经杂草丛生了。

  卫峋过来的时候,江遂正站在主堂的匾额下面,仰头望着匾额上不知哪年建起的鸟窝。

  卫峋的步伐很沉稳,从他踏入门槛,江遂就听到了,脚步声越来越近,然后,便是低沉的嗓音在自己耳边响起,“阿遂在看什么?”

  江遂先叹了口气,然后才回答道:“看我逝去的青春和光阴。”

  卫峋:“……”

  回答都这么忧伤了,卫峋还能说什么,只能跟着一起看,不过相比江遂的伤春悲秋,卫峋淡定的就像是没来过这里一样,耐心等了一会儿,他就开始催江遂。

  说好的一整天呢,再耽误,上午都没了。

  江遂回过头,费解的看着他,“陛下不会怀念过去的日子吗?”

  卫峋耿直的回答:“不会。”

  江遂被噎了一下,“……为什么?”

  这下轮到卫峋费解了,不会就是不会,哪有为什么,但这是江遂问的,于是,他给面子的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怀念,是怀念过去有,而现在没有的东西。朕想不出来有什么是过去有,而朕现在失去了的。”

  有理有据,江遂被说服了。

  想想卫峋的遭遇,再想想自己的,江遂不禁笑了一声,看卫峋又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他脸上的笑容更大了,“走吧,不是都等急了吗。”

  卫峋这才高兴起来,回到武英殿,换上寻常百姓的服装,两人从西华门出去,一边走,江遂一边问:“想不想去游湖?”

  卫峋这辈子还没上过船,闻言,他立刻点点头。

  说来也是凄凉,卫峋明明是这个世上最尊贵的人,但是好多民间的娱乐活动,他都没体会过,比如游湖,比如逛青楼。

  就是因为没体会过,所以他才不能理解自己这种全天下男人都有的心情,想到这,江遂微妙的叹了口气。

  ……

  以前出来游湖,江遂都是和朋友出行,几个人一起雇条船,泛舟湖上,饮酒作乐,而这次,为了能让卫峋有个完美的回忆,他直接大手笔的把最豪华的那条船买下来了。

  偌大的船上一个客人没有,只有江遂和卫峋坐在甲板上,其余的人全是小厮,一个个低着头,看起来非常卑微。

  微风吹过,江遂手有些抖。

  ……失策。

  早知道买一条小船了,谁知道没了热闹的场景以后,游湖居然会变得如此死板且凄凉。

  卫峋倒是没觉得凄凉,毕竟他没来过,不知道正常的游湖是什么感受。好在船上的歌女和舞女都在,江遂招手,让她们开始表演,卫峋没看她们,他一直望着远处的山湖风光,目光专注又明亮。

  过了一会儿,看够了,他扭过头来,兴致勃勃的问:“等游过湖,咱们去哪里?”

  江遂回答:“王府。”

  卫峋:“……”

  他差点没保持住自己的笑脸,这就是江遂冥思苦想的行程?也太敷衍了吧!

  连买买买都没有!

  江遂一看他这个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啜了一口茶,他补充道:“等船靠岸,大概还要一个半时辰,船会靠岸在杨柳堤,马已经备好,那里行人不多,咱们一路骑回去就行,沿途都是街市,和南城不同,这里都是农家,卖的东西也别有风味。至于王府那里,我已经安排好了,不会有人打扰,今晚,我会亲自下厨。”

  说完,他等着卫峋的反应。

  他以为卫峋会兴高采烈,然而卫峋保持着现在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小心翼翼的问:“阿遂,你下过厨么?”

  江遂:“……”

  憋屈了半天,他有点生气的回答:“没有,你要是担心,那就算了,我让厨娘给你做。”

  “不不不,就要阿遂做,”卫峋赶紧往回找补,“除了阿遂做的,我什么都不吃。”

  江遂这才露出了一个笑脸。

  看他笑了,卫峋也跟着笑起来。

  游湖对卫峋来说只是开胃小菜,他又不是弱不禁风的文人,自然还是更喜欢激烈一点的活动,比如骑快马。一年里,除了打猎,卫峋没多少时间能够肆意的纵马,江遂给他挑了一条没人的路,他可以毫无顾忌的驾马奔跑,回到王府的时候,卫峋脸上还有残留的笑,这一日的快活,赶得上他在演武场揍趴下一百个人。

  如江遂说的那样,王府已经被他安排好了,卫峋从正门进去,一路上什么人都没看见。中午吃的是船上的珍馐,下午跑了一路,那点东西早就消化了,卫峋期待起晚上的大餐来,江遂去厨房,卫峋也跟着,他想亲眼看着江遂为他洗手作羹汤。

  在卫峋的设想中,江遂第一次下厨,肯定不能给他上个七碗八碟,但三菜一汤总是有的,灶火让他流下汗水,闷热的空气让他感到难受,但他还是忍耐着,为自己创造美味。

  而现实是,菜没有,汤没有,江遂花了一个时辰,搭上半缸面粉、一口铁锅、一件衣服,还有两绺头发,这才弄出一碗清汤寡水的长寿面。

  江遂把面捧到他眼前时,他犹豫了好久,才接过来。

  真不是他嫌弃,但是,他刚刚好像看到江遂把草木灰也下到面里去了……

  卫峋抬头,咧嘴笑了笑,然后视死如归的端过长寿面,当着江遂的面,风卷残云一般全都吃了,为了不浪费江遂的心意,他连汤都没放过。

  吃完以后,卫峋还打了个饱嗝。

  ……味道不能恭维,余韵更是可怕。

  但江遂很开心,那就值了。

  卫峋正这么想着,下一秒,他看到江遂走到一旁,从柜子里拿出了厨娘做好的腌肉、烧鸡、清蒸鱼,以及排骨汤。

  真·三菜一汤。

  被面条撑到的卫峋:“……”

  人间不值得。

  作者有话要说:  就问你们甜不甜!

  还有,针对文下的某些评论(日更十万),本人要说一句,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