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 77 章
作者:雪刀      更新:2023-01-28 08:37      字数:3773
  “老爹你拍我干嘛?”伊巧珍揉了揉被拍痛的肩膀。

  伊膳长长叹息,“我真是……真是……”

  “你真是什么?”

  “我真是糊涂了。”

  父亲曾告诉他,作为一名厨师,要永远秉持垂柳似的谦卑,切忌自高自大。他一直记着父亲说的话,然而这些年他“身居高位”,到底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糊涂到如此自高自大。”

  伊巧珍安抚性地轻拍伊膳的背,“哎呀,老爹,这,谁也想不到嘛,也不是你自高自大,谁能想到乡下小饭馆的厨子能有这么厉害嘛,正常人都想不到的。”

  伊膳忽然盯住伊巧珍,长吁短叹起来,“唉……唉……”

  “不是,老爹你这什么眼神,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我只是想,你和如珠饭馆的那位袁姓小姑娘大约是投错胎了,她才应该是我伊家后人。”

  伊巧珍:“……”

  她张张嘴,又只觉气虚。作为名厨伊尹的后人,她在厨艺上的确没什么天赋。她瘪嘴,“老爹,不带你这么伤人的。”

  伊膳笑着摸摸她的头,“开玩笑的,好了,回去吧。”

  上车之前,伊膳最后再望了一眼如珠饭馆。回家之后,伊膳进入厨房,一直在厨房待到晚上十点。

  “这么晚了还不睡?”伊巧珍打打呵欠。

  “我再练一会儿。”伊膳用汤勺舀起汤汁,浇在刚烧好的盐水鹅上,“你过来尝尝。”

  “我都刷牙了,算了我尝一口吧。”伊巧珍拿起筷子。

  “怎样?”

  “很好。”

  “比如珠饭馆的盐水鹅如何?”

  “嗯……”

  “好了,我知道了。”伊膳抬抬手。

  “爸,一时半会儿急不来的,先睡吧,明儿再练。”

  “行了,我知道,等会儿就去睡。”

  ……

  “老爹你昨晚是不是没怎么睡!”发现伊膳眼底下能和大熊猫打一架的眼底圈,伊巧珍说道,“你是不是昨晚熬了一夜?”

  伊膳神色憔悴,“没有,只是睡得晚了一些。”

  “那你今天别去店里了,好好休息休息吧。”

  过了两天,伊膳去珍馐庄时,被蹲点的记者逮住。

  记者问他,最近如珠饭馆很火,对珍馐来说,如珠饭馆是否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伊膳笑了一下。

  清河某某美食论坛里:

  “卧槽!你们看了珍馐庄老板的采访了没?”

  “啥?啥采访?”

  “昨天的采访,是节目《休闲杂谈》的采访!”

  楼主直接贴上视频链接。视频里,记者问伊膳,如珠饭馆是否是珍馐庄的一个巨大的威胁。

  伊膳微微一笑,“如珠饭馆……”他竖起大拇指。随之不置一词,转身离去。

  他没有对记者的问题给予回答,只是对如珠饭馆竖起来大拇指。

  “伊老板这是……”

  “连伊老板都觉得如珠饭馆很牛逼吗?”

  “同行大佬都这么评价如珠饭馆,那如珠饭馆到底有多好吃啊。”

  “什么,论坛里居然还有人没吃过如珠饭馆吗?如珠饭馆在咱们这儿这么火,作为本论坛的吃货,居然都不去了解了解的吗?”

  “嗐,我这不是在犹豫嘛,我又不知道如珠饭馆是不是真的跟吹得那样好吃。不过连伊大厨都这么夸如珠饭馆,想必这家饭馆还真的是很不错?”

  “何止是不错,如珠饭馆超级无敌爆炸好吃!不去尝尝如珠饭馆的菜,绝对会后悔一辈子!”

  如珠饭馆里,吴桂芳瞧着外面拥挤的人群,啧了一声。今儿来吃饭的人比昨天多了很多。大概都是看了前两天的《休闲杂谈》?

  她是没想到,珍馐庄的老板会这么夸他们如珠饭馆。珍馐庄的老板胸襟还挺开阔的。

  晚上十点多,袁如珠拎包回家。前方的公路上亮着灯,工人们还在修路。

  吴桂芳出声:“顺子,都十点多了还在修路呢。”

  正常情况下,施工只到十点。

  顺子把水泥袋撕开,说:“得抓紧时间修路啊。”

  “几点下班?”

  “快了。”

  又聊了两句后,吴桂芳与顺子辞别,跟上袁如珠和李长贵的步伐。

  回到家刚打开灯没多久,灯光忽然熄灭。

  “又停电了?”袁如珠蹙眉。她穿到这里大半年,村里停过好几次电了。村里电网设备实在是老化得过于严重,以至于经常会断电。

  吴桂芳和李长贵连忙取出蜡烛点上,昏暗的室内瞬间明亮起来。

  “对了,长贵,家里还剩一些煤油,把煤油灯也点上,免得浪费了。”

  以前停电,家里用的是煤油灯,烧煤油灯比烧蜡烛便宜。之前停电,袁如珠嫌煤油灯光线太昏暗,立即换了蜡烛。

  吴桂芳拨动煤油灯的灯芯,旁边袁如珠说:“老停电,村里的路不仅要修,电力设备也要修一下,不对,是要换一下。村长有没有提过换设备的事没?”

  “没有。”

  “幺姨,你有空的话,去村长那里一趟,跟他提一提换设备的事,没钱的话我们可以捐一点儿。”

  “行。”

  第二天清晨,袁如珠晨跑时,脖子里直灌冷风。今天是霜降,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寒霜轻降,枯枝冷淡不见花。道路两边的花儿都凋谢得一干二净,四处都透着暗黄色的枯败。

  袁如珠搓搓手,继续晨跑。

  春有踏青,秋有登高。在古代时,霜降这一天,袁如珠会和师父以及父母一起登高踏青,欣赏层林尽染的山林。不仅要登高望远,还要吃柿子。

  霜降时节柿子已然成熟,经霜的柿子,皮薄肉甜,汁水丰沛,尤其美味。且有民间传言:“霜降这天吃柿子,冬天嘴唇不会裂,也不会流鼻涕(摘自民俗)。”

  袁如珠仰视院门前焦糖色的秋柿子,咽下口水。她踮脚,摘下两个柿子,进院子清洗干净。

  被脆皮包裹着的果肉软糯糯的,真如它焦糖色的外表一般,有着焦糖一般的甜蜜。

  屋檐下,吴桂芳在挖柿子果肉。她将一颗颗糯叽叽的果肉挖进大碗里,准备做柿子酱。

  果肉挖完了,她用粉筛过滤了一遍。过滤出来的更加细腻的果肉里,滴入柠檬汁,再撒白糖用炉子加热。

  勺子慢慢搅动果酱,白糖缓缓化进果酱里。渐渐地,锅里的糖浆沸腾起来,冒出个个小气泡。

  袁如珠炖到火炉旁边。观察锅里晶莹剔透的焦糖色果酱,说:“差不多好了。”

  吴桂芳用勺子舀了一小勺,递给她,“尝尝咋样。”

  黏糊糊的柿子果酱甜甜的,甜中带着微微的柠檬酸清,酸甜可口,很开胃。袁如珠咂咂嘴,“好吃,等会儿蘸面包吃!”

  她把没用完的果肉端进灶屋里,准备做柿子糕。柿子糕做法很简单,去核柿子果肉里,加糖,加玉米淀粉和面粉,搅拌成面糊。用勺子挖面糊,一勺一勺挖进油锅里炸。

  油锅里,圆坨状的面糊被炸得呲呲作响。色泽逐渐从浅浅的焦糖色变得金黄。

  小火慢慢地炸着,炸到通身金黄,柿子糕便炸好了。炸好的柿子糕捞进沥油网里沥油,一股股油从金黄的柿子糕上淌下来,流下盈亮的润泽。

  袁如珠夹起一个柿子糕,吹吹热气,送入嘴里。

  “咔擦咔擦!”

  酥脆的外皮咔擦裂开,耙糯的内里挤进齿间,口感酸甜,夹杂着柿子特有的独特风味。

  整个柿子糕外酥里糯,清香酸甜,爽口怡人。她满意地舔舔嘴,一低头,吓了一跳。

  “小秋,你什么时候站在这里的?”

  小秋咧着嘴,露出小白牙,“刚刚。”

  “姐姐,你做的什么,好香呀,小秋想吃。”小秋奶声奶气,大眼睛忽闪忽闪。

  “柿子糕。”袁如珠喂给她一个柿子糕。

  嚼着香酥的柿子糕,小秋的瞳仁更加亮闪闪,“还要。”

  吴桂芳走过来,吃了一个柿子糕,她一脸享受道:“霜降这一天,就得吃柿子糕。”

  “霜降这一天,就得吃柿子糕,怎么能不吃呢?”冉妈站在校门口,皱眉道。

  冉月抿唇,“我不大想————”

  “我都给你送过来了,快拿着,赶紧回教室上早自习吧。”冉妈给闺女送完柿子糕,快速离去。

  冉月拎着柿子糕,埋下脑袋。

  “死胖子!死肥猪!也不找面镜子好好照照自己!”

  “林夏要是知道自己被这么一个死肥猪暗恋,肯定会吐吧。”

  尖锐,刻薄,恶毒的声音如同千斤顶,按压着冉月的脖子。迫使她不得不把头垂得更低了。

  她深深地埋下脑袋,捏住自己身上的肥肉。

  “柿子糕,吃吗?”返回教室,她把柿子糕送给同桌。

  “你不吃吗?”

  她摇摇头。

  同桌了然,“吃柿子糕胖不了多少的,你也没必要这样。”

  同桌知道,冉月这段时间在减肥。一天只吃一个苹果,减肥减到有些疯魔。

  “现在高三了,正是要补身体的时候,你这样怎么能行。”

  冉月嘴唇略微干枯,像卷起的土豆皮,“没事的。”

  劝不动,同桌无奈地唉了一声。

  第二节课后大课间活动,冉月去走廊尽头倒垃圾。

  “听说了吗?八班的肖艳和王秀秀被校外的混混打了!”

  “啊?真的啊?”

  “真的,被揍得鼻青脸肿的,这两天都没来上学。”

  “她俩怎么惹上校外的混混的呀?”

  “听说她俩自己都不清楚怎么就惹上那些混混了,简直无妄之灾……”

  “啊这……那报警了没?”

  “都不敢报警,听说那些混混威胁她俩,要是敢报警,以后没她俩好果子吃。”

  冉月驻足。肖艳和王秀秀被校外混混揍了?想起之前她们抢她日记,对她尖酸刻薄的嘲讽,憋在胸口的一团恶气忽然疏通出来。

  一抬首,就看到杨绘荧从走廊另一头走了过来。杨绘荧抱着一叠习题本。微风浮动她白色的裙摆,漾开的裙摆像宛若迎风的翅膀。

  目光触及杨绘荧纤细的腰肢,荧荧含光的面庞,冉月仿佛看到了纯白无瑕的天鹅。

  她习惯性地低头,自惭形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