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山坡上的暖阳
作者:十日央      更新:2022-06-07 09:40      字数:2639
  黄历七月三十,神都七艳齐聚一堂,商议中秋佳节诸事,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千红楼的盛日,楼内外焕然一新,迎接这一年一度的狂欢之日。

  往年皆由冯栖梧主持,今年她出闺在即,必另择人选。

  “你们谁能担此重任?”福熙堂,阿姨抛出疑问,我们互瞄了一眼,都不敢夸下海口,此时,阿姨突然问:“蓦秋,你有何高见?”

  我吓了一跳,如实答道:“晚辈对礼仪知之甚少,还需学习。”

  她笑嗔道:“你这小妮子,我不过随口问问,瞧把你吓得!”

  须臾,一女子悠然而言:“晚辈愿主管此次中秋佳节。前几年晚辈协助参与,对其中细节,略知一二。”

  说话的女子名唤沈湘君,生来一副美人胚子。

  洛城里她若排第二,无人敢屈居第一,撇去歌舞技乐,她的容貌绝对是坊中上上下下所有女子之中最标致的。

  常有人将她比作汉时飞燕,姿态轻盈能做掌上舞,而她也潜心习舞,舞技名噪天下。

  水上舞、鼓上舞、乃至掌上舞,一概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多少名门望族慕名而来,欲一睹其芳容,拜倒在其裙下的青年才俊,更是浩如烟波,当之无愧为新一代神都绝艳。

  阿姨稍有迟疑,担心她应付不来,她却笑言提议今年中秋多点新花样,除了必要的猜灯谜、歌舞杂耍,还可另添对月吟诗、竞技比赛等环节。

  阿姨喜上眉梢,当下赞同,还把我、倚翠、情珂分到一组,主持吟诗作对、撰写谜面,湘君则与桂芝、灵蕉、灵姒一起,编纂歌舞,谱曲备乐。

  “蓦秋,你可要听两位姐姐的话,不许淘气啊!”阿姨最后说。

  “是。”我们起身拜别,走出富丽堂皇的福熙堂,出门后,倚翠姐姐小声问:“给阿姨的中秋贺礼,你备下了么?”

  啊?我竟不知还有这一项,情珂眨眨眼,啧啧称奇,“妹妹,阿姨她老人家,真是白疼你了!”

  我不知道嘛!我在桃源隐居多年,只知中秋是阖家团圆之日,忘了还有贺礼!

  阿姨坐拥天下珍宝,该送什么呢?

  闭目细忖,香风拂耳,一个念头在脑中悄然形成。

  臣民为歌功颂德,常画万里江山相赠,千红楼由阿姨一手创办,是否也可绘画一幅,颂其功德?

  画笔、画架、宣纸,我在书房翻箱倒柜,颜料就用那盒西域贡品,色泽纯正,历久弥新,一直没舍得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我背上画架来到后山,铺开纸张研究布局。

  秋日,千红楼美景如歌,满山珍稀名树,红情暗香随风摇摆,花坛里,各色菊花大放异彩,终年默默的桂花,也在此时飘香十里,香满神都。

  此处山坡,距坊中禁地——久芜馆不远,却是俯瞰满园盛景的绝佳之地,提笔,一笔一画勾勒雏形……

  山下,一群女子推着小车经过,其中一女子抬头,朝我喊到:“妹妹,你在这儿做什么?”

  是刘炀禾!她推着一辆小车,叫我下去帮忙,我沿着山坡偎下去,满腹疑问,你不是在练舞么?怎么会……

  她冷哼一声,“还不是拜姓霍的老太婆所赐!她一向不喜欢我跟你走得太近,所以总有意无意的挑刺,今天她又嫌我舞步不精,罚我去收拾青蓝殿的垃圾,拉到这儿分拣焚烧。”

  我凝视着她深不可测的双眸,生怕自己轻信其言,青蓝殿的学徒,吟环和海沁与我走得最近,楚妍姑姑为什么不罚她们,单罚你?自己学艺不精,却要寻我的不是!

  “寄人篱下,也该学会苦中作乐!通过收捡每户垃圾,每人每天做过什么,一目了然,好比这一袋,装的全是瓜果皮核,就知是纤迢的!”

  是呢,除了她,谁能吃怎么多!我俯下身帮她分拣,捡着捡着,忽然出现一包很奇怪的东西,轻飘飘的,摇一摇还会撒出黑色粉末,像煤灰,又像炉灰,带着好奇,我打开了这个小包,瞬间吓得魂不附体。

  “怎么了?”刘炀禾翻看了一下,旋即安慰道:“这不过是烧焦的衣服和头发,所以黑乎乎的,但这块假牙却是奇怪,雯晶和雯丽又不是老人,怎还用这个……”

  那晚,女鬼的满口獠牙,和包袱里的这副假牙,一模一样。

  假牙的牙缝里,还残留着血迹,必是咬我的时候粘上的。

  每一颗假牙都锋利无比,似一把把尖刀直刺入心。

  “这什么,好恶心!”

  “何止是恶心,简直吓人!”周围人纷纷围上来,刘炀禾轰走她们,把包袱系好放到我面前,“东西若有用,就收好,留待以后用!”

  我打了个寒颤,恍惚感觉自己很窝囊,当苦苦追寻的真相摆在面前时,却无力承受!

  唐雯晶,亏我将你视作姐妹,好吃的好玩的,先想到你,你却如此回报我!

  山间风景忽然大变,再回来时,一切都变了。

  架上宣纸被风吹得哗哗响,独立山头,吟诵半天也没得出一句像样的诗。伤怀落花,悲情山涧,多少浮华美景统统化作灰暗投入眼帘。

  此时,一个声音骤响,“心不在焉满腹心事,怎能吟出佳句?”

  回首,一芊芊少年正缓步走来,一身白袍随风飞舞,眉目间秀气英朗,似穿越而来的战国四君子。

  你是……我不觉后退,呆呆凝眸,从前,只知修翾叔父是这世上最俊美飘逸的男子,没想到千里之外的洛都,竟有神韵如他的少年。

  “晚生郑林溪,在账房理账,因后院是女流之地,甚少踏足,故姑娘不知。”

  是他……果然面若羊脂,儒雅不凡。

  难怪姐妹们为了见他一面,天天往账房跑,纤迢对他,更极尽褒奖之词,没曾想在此,意外邂逅!

  “此时秋光正好,若咏不出佳句,大可借鉴古人诗词,古往今来,咏秋佳句数不胜数。”

  这幅《金园挂香玉》是赠与阿姨的中秋贺礼,画上的每一点,应属原创,若借鉴旁人,岂非失了诚意?

  “姑娘好气度,倒是我,乱出馊主意!”他抱拳一笑,露出一口洁白如贝的牙齿。

  我脸一红,双颊不知为何似火烧一般烫,慌忙低头。

  “敢问姑娘是不是姓柳?”

  “你如何得知?”抬头,正对他清冽的眸子,他笑意明显,“我来得时间虽短,但坊内几位极富盛名的小姐,略有耳闻。梁倚翠,阮情珂,柳蓦秋,皆是人中才女,姑娘必属其中一位,而前两位小姐出名久矣,未及而立之年,也得二十出头,唯有姑娘,面颊丰厚衣饰清新,像个十几岁的少女,所以,一定是初出茅庐即一鸣惊人的柳蓦秋!”

  我不禁发出银铃一般的笑声,黄昏,山坡被暖阳刷上一层薄薄的金漆,一切都是那么耀眼,尤其是他。

  我仿佛一直在寻找,一个与我和诗相对、吟咏人间的人,而那个人,正立在面前,神采飞扬的笑着。

  如若当日红叶题诗,能顺水漂到他的脚下,会不会生出另一段佳话?好在此时的因缘际会,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