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阖家夜宴
作者:云物苍然      更新:2022-05-28 23:54      字数:2753
  贾母见事情都吩咐了下去,又笑着对王熙凤说道:“凤丫头,今儿个晚上你要好生张罗几桌,咱们自己先贺上一贺。”凤姐笑道:“这倒不难,马上要过中秋了,色色都是齐全的,我这就让人去拟了单子上来。只是既要热闹,何不叫家中的小戏儿过来唱上一曲?”

  一番话说的贾母起了兴致,连连说好,又说:“照我说,咱们也不必在这屋子里吃,把席面摆到园子里去,我看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那里临着水,又凉快又宽阔。让那小戏儿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王熙凤笑道:“还是老太太会调停,这么一说,我就想着现在就坐在那里吃酒听曲儿了。

  贾母听了,笑道:“即这么着,今儿个晚上我在正席上,你和你两个嫂子在旁边一席,你也不用在我这边和你婆婆那边立规矩,好不好?”

  凤姐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这回我也好好受用一番,舒舒服服的听曲儿。”说完,又回手拿起衣襟子上坠着的一个核桃大小金表来,瞧了一瞧,那针已指到申末酉初之间,说道:“眼下时辰也不早了,我得去张罗席面了,还要派人去请珍大哥哥一家子过来。就不在这里讨扰老祖宗了。”

  贾母知她繁忙,忙挥手让她去了。又对着贾政说道:“你回来就直接到我这里来了,也不曾更衣梳洗,赶紧回去把这官服换了,看着怪热的。”又看了王夫人一眼,想着儿子这一出门就要三几年回不来,他们夫妻虽不比年轻时恩爱,但毕竟也是很长时间不能再见,便对王夫人说道:“你也跟着回去吧,左右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晚饭时也不必过来接我,我自己乘了竹轿过去。”

  贾政和王夫人闻此言,连忙都答应了几个“是”字,又叮嘱鸳鸯等人好好服侍,一会子说晚间风凉,出门时带上披风,一会子又说多用上些灯笼,省得看不清路。啰啰嗦嗦的,贾母在一旁听着,笑道:“你自去吧,她们都知道的”贾政这才带着王夫人退了出去。

  贾政走后,贾母想着刚才儿子嘱咐丫鬟们的情形,不免有些呆怔,儿子有机会飞黄腾达,做母亲的自然是欣喜,可一想到儿子这一去经年,又是从未离开过她的,心里一阵泛酸,不由掉下泪来。

  鸳鸯见贾母掉眼泪,知老太太是舍不得二老爷,上前劝道:“老太太也不必伤心难过,这是喜事,多少人都盼不来的好事情呢。”贾母擦了擦眼泪,说道:“这人老了,难免就想着儿孙都承欢膝下,我也知道这是喜事,可这心中却不由自主地难受。也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咱们总不能因着舍不得就误了你老爷的前程不是。”

  鸳鸯见贾母只是一时憷动,也没再狠劝,转身给贾母端了碗茶,又指了件事说道:“前些日子赖嬷嬷送进来的菊花,我刚才看了看,都打了骨朵儿了,想着没几日也就能开了呢。”

  这话倒是让贾母转了心思,不再伤心,说道:“那些菊花听赖大家的说是赖尚荣那孩子四处托人寻了来的。听说里面有几盆绿色的,叫作'绿牡丹',花开起来跟牡丹花似的,倒也是少见。还有一个叫作'十丈珠帘'的,那花瓣极细极长,花开的又大,有一尺多大呢”。

  鸳鸯听着稀奇,说道:“这么大的花儿除了荷花莲花外,我还真没见过呢。”贾母笑道:“这花儿不好养,你们老爷没成亲前咱们家有个花匠,侍弄花草那是一手的绝活儿,就曾经养出了这“十丈珠帘”,只可惜后来老花匠没了,手艺又没传下去,咱们家也就再也没养了。没成想赖家这小子倒是个有本事的,给弄了来。”

  鸳鸯笑道:“也是他有心了。我们也能跟着老太太长长见识。”贾母也笑道:“等着这些菊花都开了,咱们也办个赏花会,要是能赶上你们老爷请客那几天开了就更好了,连着吃酒听戏,再加上赏花,定是更加热闹了。”

  鸳鸯也凑着趣儿,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请客办酒席的闲话。直到天擦黑了,有小丫头过来传话说园子里都备好了,请老太太过去,二人才住了话头。

  外头早有预备下的竹椅小轿,鸳鸯从内室取了件夹纱的斗篷出来,和琥珀等人扶了贾母上了轿子,又把斗篷给贾母围上,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围随着贾母去了园子。

  行至紫菱洲,早有邢夫人,王夫人领着一众女眷过来行礼问安。贾母下了轿,见尤氏领着贾蓉媳妇胡氏也在,便笑着说道:“你二叔父点了学差,叫你们过来,也是想着一家子在一起乐呵乐呵。”

  尤氏笑道:“孙儿媳妇还没恭喜老祖宗呢。”王熙凤一把扶住了贾母,便把贾母往紫菱洲下面的敞间里请,口中还说道:“老祖宗快走,珍大嫂子这是要讨喜钱呢,咱们走,莫让她把老祖宗的宝贝都要了去。”逗得众人一阵笑,贾母更是指着她连声见她“猴儿”。

  敞间里铺陈开五六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着各色旧窑小瓶,小瓶内具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杯里面泡着上等的名茶。两边大梁上明灯高悬,照着敞厅里甚是明亮。有婆子抬了屏风过来,要从中将席面隔开。贾母却道:“一家子骨肉,难得聚上一聚,又弄这劳什子做甚么。”那婆子们听了,忙又抬了下去。

  不一时,贾赦贾珍贾珍等人也都进了敞厅,见贾母已是到了,忙上前行礼,贾珍笑道:“没想到老祖宗来的倒是早,是我们失礼了。”贾母笑道:“无妨,我也是刚刚才到,知道你们定是和外头的清客相公们说话,也不可轻忽了他们。”几人连连称“是”。

  众人依次落座,贾母并几个姑娘坐了一席,薛姨妈、王夫人、邢夫人坐了一席,王熙凤、尤氏、李纨三个孙子辈的妯娌并贾蓉媳妇胡氏坐了一席。贾赦、贾政、贾珍坐了一席,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兰坐了一席。另有有头有脸的丫头婆子坐了两席。

  待众人坐定后,便有婆子们捧着托盘进来,如雁翅般在敞厅内排开,托盘内皆是时鲜的各色果子点心和时鲜的菜肴,席旁随伺的丫头接了托盘里的碗碟,安置在席面上。

  当下,贾蓉夫妇二人捧酒一巡,凤姐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这么好的日子,难得也聚上一回,不如我们行个令儿如何?也闹上一闹才好。”

  薛姨妈笑道:“你少兴头些,今儿个人多,不比往常。”贾母笑着说道:“这个主意好,依我说,怎么能雅俗共赏才好。”众人提了几个,皆不满意。探春笑着走到贾母身边,附在贾母的耳朵边上低声耳语了几句。

  贾母合掌大笑,说道:“甚好甚好。”接着又说:“就如探丫头说的,咱们行个投壶令…谁若是输了,就罚一杯酒,再说个笑话儿。只是咱们人多,就一局定输赢罢。”众人听了,具是觉得甚好,无论腹有诗书的还是一肚子草莽的,都能应付的来。

  众人行了一回令,又喝了一回酒,凤姐因着输了,又讲了一回笑话儿,真真是热闹纷纷。

  只见一个婆子走来请问贾母:“姑娘们都到了藕香榭,请示下,就演罢还是再等一会子?”贾母忙笑道:“可倒是忘了她们,就叫她们拣着拿手的演罢。”那个婆子答应着去了。

  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直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传林渡水而来,越发显得天空地静,自然使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