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心烦意乱
作者:云物苍然      更新:2022-05-28 23:52      字数:2157
  元春歪在榻上思虑着,这庙堂之上朝事之中,向来是云谲波诡。而后宫又与前朝牵连甚广,宫中行走自然更是危如累卵,一个不小心就会跌个粉身碎骨。这贾元春原主出自荣国府,按说是威名显赫,可偏生这大房二房皆无可用之人,正因着无可用之人,才让圣人安心。反过来,又因着无可用之人,才让荣国府衰败下去了。怎样才能让圣人既觉得安心,又能不让家里一败涂地?人常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如今自己进了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又该如何行事?

  在贾元春原主的记忆中,自从省亲以后,还未见过圣人。而封凤藻宫的成因也是云迷雾锁,不知因何而起。难不成真的像前世红学专家们所说的,这贾元春是圣人的一颗棋子不成?既然是棋子,肯定是有利用价值,那贾元春的利用价值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这利用价值,想办法加重了价值的砝码,才能让自己不被圣人舍弃,才能保全了这性命,才能让家人不被连累。

  元春反复琢磨着,毫无头绪,诸多的问题如一团团看不清迷雾,紧紧包裹着她,让她有些透不过气来。想着在原著中,贾元春在封妃后三几年就去世了,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而贾元春去世之后,贾府被抄了家。如果能找到贾元春去世的关键所在,一直活下去,是不是这个结局就能破解了?

  那贾元春的死因又是什么呢?元春忽然想到了在原著中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对贾元春判词的描写: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按着前世红学专家研究所说,关键在这第二句和第四句。“榴花开处照宫闱”中所说的“榴花”寓意多子多孙。整句看来说明贾元春“榴花”开了,那就是有了子嗣。但句中也仅仅是榴花,而不是榴子,说明她只是怀孕了,死的时候孩子并没有生下来。第四句“虎兕相逢大梦归”,虎是指皇帝,兕指皇帝身边的太监。这皇帝和太监相逢了,贾元春的性命就“大梦归”了。

  元春想到此处,不由得惊愕失色,骨寒毛竖:胎儿、太监、皇帝!这三个关键词就是原著中贾元春去世的根本原因!难道说是因为怀孕了,圣人不让生下来,就和太监一商量,把自己给弄死了?还是说圣人让太监给自己灌了碗堕胎药,结果自己大出血死了?还是说自己得罪了太监,太监给自己使绊子,让圣人把自己给弄死了?还是说自己没保住胎儿,圣人大怒,太监再上点小话儿,自己被赐死了?这三个关键词究竟是怎么组合才是真正的答案?

  元春想了若干的组合,把自己弄得胆战心惊又心烦意乱。索性想,不管如何组合,先把能消灭的关键词都消灭了。既然胎儿是一个关键词,那就计算着日子,不让自己怀孕就是了。

  原还想着有个孩子是不是在能让自己在宫中有个陪伴,毕竟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小孩子的。可看这判词,还是暂时先不要了。只有保住了性命,后面的事才能缓缓图之。

  至于这太监。记得在原著中,常有宫中的太监去荣国府中打秋风。府里面有时支应不及时,就会引来这些人的抱怨,尤其是那个六宫都太监夏公公,每次都是狮子大开口。难不成是他?家里的银钱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怀恨在心,就置自己于死地?还是那个戴权?既然是皇帝和太监相逢了,才“大梦归”的,想来这里所说的太监定也是圣人身边的人或者是宫内位高权重之人。不管是谁,看来对这宫内的太监们还是要警惕着些好。那些打秋风的太监们,自己刚封了凤藻宫,还未站稳,尚需要银钱来哄住了。家里的情形自己又是清楚的,是出多进少的,又要供应自己在宫中的打赏,又要支应那些个太监们,也难怪王夫人和凤姐会去放印子钱了。

  想到此,元春长叹一声,怎么才能让家里的进项多一些呢?不由想起宝玉制的那些胭脂水粉,到都是上上之品。如若开个胭脂铺子,想来生意应该会不错。可是宝玉又要上学读书,哪里又有这些精力来操持这个?

  元春愁绪满胸,翻了几个身,实在躺不下去了,翻身坐了起来,下了榻,自己斟了杯温水喝了,可连着喝了几杯水,心中的闷气也疏散不了。元春叫了抱琴进来,想着穿衣起身去后面的小花园里散散。

  抱琴领着三四个小宫女应声而进,伺候着元春梳洗上装,又挑拣了一条鸭蛋青的缕金罗裙,一件湖蓝绣西番莲折枝花纹样的纱袍,拿给元春看,元春见其颜色清爽,点了点头,两个小宫女上来伺候她穿好衣服。

  元春此时心情正不好,便打发了其他人,只让抱琴跟着去了后头的小花园。园内绿影荫荫,芭蕉冉冉,山石布满青苔,小池中也已有了两三朵早荷。元春沿着石桥进了濯锦亭,见亭内石桌上有一碗鱼食,想来是哪个小宫女在此逗鱼忘了拿回去。元春顺手拿起那碗来,抓了一把鱼食扔进小池内,只见数十条纹彩斑斓的鱼儿从水底冒出,争抢着鱼食,泛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纹。元春又往另一处撒了一把鱼食,那群鱼儿便又呼啦啦地游到了那处。逗了一会儿鱼,便觉得无甚兴趣,便把碗又放回了石桌上,怏怏地坐在亭中的美人靠上发呆。

  抱琴见元春意兴阑珊,便说道:“这炎天暑日的,我去端碗莲子汤来,给娘娘消消暑。”元春道:“温涂涂的,不耐烦吃。”抱琴笑道:“娘娘身子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却是不敢用冰的。”元春道:“只以新汲的井水将莲子汤连碗都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即可。既不用冰,且吃着也舒服些。”抱琴笑着下去吩咐人照着做了。

  元春斜倚在美人靠上,望着池水,不由又接着想今后该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