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蟒川记事(二)
作者:成田      更新:2022-05-08 21:37      字数:3833
  “昨夜蒙觉已抵湎江,文尽在关口部署了防线,若有异动,我们里应外合,必定对他们形成夹击。”

  魏镜抱着闻昭同两位长者向议事厅走去。

  纪尘寰听他说完,微颔首,徐徐道

  “乌蒙势弱,诏国对蟒川虎视眈眈,南越表面服臣尔朝,未必没有野心,不得不防。”

  魏镜称是,另一边,一直沉默的白发长者忽然问

  “此事已通传你父亲了吧。”

  “是,已加急通传,事关两朝,徒儿不敢怠慢。”

  魏镜恭声说。

  老者点头,四人到了厅内,有人上前相迎,老者挥手,吩咐

  “你们先下去。”

  纪尘寰侧头,望向魏镜怀中一动不动的人,道

  “先去里间吧。”

  到了内室,魏镜将闻昭放在榻上,转身,在两位长者还未发话前跪了下来,两人有一瞬讶异,只听

  “师祖,长老,徒儿此次入川,除却护川,另有一事需向您二老坦诚。”

  白发长者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

  “是与徒媳有关吧。”

  魏镜神情微动,仰头,先是同纪尘寰对视一眼,再看向长者,点头,沉声。

  “是。”

  长者垂眸,目光落在魏镜身上。

  从前向来意气风发风度翩翩的少年君子,此刻神形疲惫,风尘仆仆,脸上没了平日淡然处事的气度,他的好儿郎终究入了俗世,动了尘心。

  长者回神,道

  “且说吧。”

  魏镜垂首,一字一句,缓声

  “昭儿她,是弋族之后。”

  魏镜说完,纪尘寰脸上闪过一丝讶异

  “可上次,镜儿你说——”

  “徒儿有错,欺瞒长老,实乃情非得已,而出此下策,”

  魏镜顿住,从怀中掏出闻昭的匕首,呈上。

  沉默的长者,此刻神情亦有了波动,他同纪尘寰对视一眼,再看向魏镜,伸手接过那利刃。

  纪尘寰俯身,将魏镜扶起。

  “我知你有难处,起来说话,我和你师祖并没有可以责怪你的立场,镜儿。”

  魏镜垂首,站了起来。

  长者已拿下护鞘,光洁的匕身展现在眼前,长者抬起另一只手抚上匕身刻的图腾,直到摸到利刃底部的小字,他一怔,再看魏镜,神情端肃。

  “这不是一般弋刃,她恐怕不止是弋族后人这么简单吧。”

  魏镜汗颜,点头。

  “徒儿不敢再欺瞒,几月前,因徐州流寇案,弋器浮出水面,徒儿多方探查得知,其乃前朝凶器,而昭儿这把,是她母亲唯一的遗物,据传此物为前朝高熙公主及笈之礼,前朝太后高嘉特地命人打造,奉之为元器,以此发号施令。”

  魏镜低头望了眼榻上沉睡的闻昭,继续说

  “不过,当年幽州失守,传言公主高熙身死,元刃下落不明,此物出现在昭儿身上,徒儿亦是十分震撼,只是昭儿母亲难产而死,闻将军对其多有避讳,我虽有心查明却不得,上巳节那日,我以长老之法,确实测得昭儿身份,但,流寇一案牵扯诸多,甚至到了南越,我不敢冒险,然而,我终是大意了,那些人还是对昭儿下了手。”

  魏镜说完,房内一时沉寂,半晌,长者开口

  “让我们看看她吧。”

  纪尘寰摸摸胡须,点头

  “依你在信中所言,此毒蛊怕是没那么容易化解。”

  魏镜拿下盖在闻昭头上的幕篱,见到闻昭面容后,两位长者皆是怔然,纪尘寰沉默半晌才说

  “这,确实叫人棘手,克兄,依你之见,如何?”

  克云逢不答,却道

  “红姑该到了。”

  他话音才落,门外传来一声响动,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师祖、长老,是我,红姑。”

  “红姑啊,进来吧。”

  纪尘寰蔼声说,门应声被人推开。

  魏镜见到一袭红裳跨进屋内,女人也望见魏镜,当即笑如春风,她还没开口,便听魏镜柔柔唤

  “师姐。”

  红姑应了一声,走过去,口中说道

  “你这小子,来了都不和我招呼一声,难怪路上听他们议论纷纷,又是开灶又是摆场子,我当哪家做喜事,不成想,是你这位贵客大驾光临。”

  红姑连珠炮似的吐着话,都不给魏镜等人插嘴的缝隙。

  纪尘寰笑了两声,替魏镜反驳道

  “红姑,你不是说你闭门练药神仙来了也不能打扰,怎么这下又怪起镜儿来了。”

  经纪尘寰这么一提起,红姑似才记起自己确实有交待过这话。现在反应过来是自己错怪魏镜了,当下尴尬笑了笑,但很快,她拉着魏镜,将他仔细打量一遭后,满脸心疼吐槽

  “哎呦呦,你这孩子,这是经历什么了?瘦了这样多,还晒黑了这样多,脸色这么难看,是怎么了?”

  她说着,手顺势搭在了魏镜腕上,想要为他把脉。

  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的克云逢轻咳一声,打断她

  “红姑啊,我们叫你过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的。”

  闻言,红姑搭在魏镜腕上的手一滞,见克云逢一脸严肃,当即收了叙旧心思,正色起来,道

  “师祖,您尽管说吧。”

  “我们叫你来,是想让你帮瞧一个人。”

  “谁?”

  红姑疑惑,纪尘寰侧身让开一步,红姑这才发现榻上笔直躺了个人,看样子还是个陌生女人。

  “她是,”

  “师姐,这是闻昭,我的妻,之前有同你们提到过。”

  魏镜柔声解释。

  红姑眼眸微眨,循着女人的脚往上,直到见到一张错落斑驳、不成形的脸后,大为震撼,她上前一步,走近闻昭,来到榻前。

  “原是弟媳,可,她,怎么,她的脸,”

  红姑喃喃着,剩下的话她说不下去了,同为女人,看到这样一张脸长在同胞身上,任谁,也会不忍心,更何况这女子还是魏镜的妻子。

  “师姐,昭儿她中了蛊毒,此次入川,我们便是为此而来。”

  “她这症状持续多久了?”

  红姑俯身,伸手触碰那凹凸不平,状如树皮皮肤,皱着眉问。

  “加上今日,已足八日。”

  “可有症状?”

  红姑手向下移,探向闻昭颈侧,问。

  “腹部绞痛异常,身体灼热,燥渴。”

  魏镜说完,红姑握上闻昭手腕,闭眸,凝神探脉。

  “她的脉象,”

  红姑睁眼,看向魏镜有些讶异。

  “你,把那药,”

  魏镜点头,低声

  “是,那是我唯一能想到缓解昭儿痛苦的方法。”

  这二人像在打哑迷,但并不妨碍两位老者理解他们的话,二者对视一眼,动了动唇,准备说什么。魏镜也看向他们,率先开口

  “师祖,长老,我的梦魇已经解了,毋须为此担忧。”

  闻此,三人皆是一怔,一时无话,静默片刻,又听魏镜问

  “师姐,昭儿这蛊毒,”

  “能治,但很不好治。”

  红姑皱着眉头,神情严肃,直白道。

  她这样说,魏镜的心随之一沉。

  他的师姐傅红颜,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医学奇才,其母曾受业于医仙陵辰子门下,又得蟒川医祖徐弗亲自栽培,医术高明,擅攻蛊毒,如果连她都说“很不好治”那便是真的棘手,闻昭能够被治愈的胜算很渺茫,甚至可能——

  魏镜忽然觉着呼吸有点困难,他不敢再往下想去,只是深深皱着眉,看向闻昭。

  “师姐,”

  他哑声叫了一句红姑,三人望向他。

  “昭儿,拜托您了。”

  红姑点头,拍拍他的胳膊,安慰道

  “你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这蛊毒并非不能解,只是需要耗费时力,阿敬,你不要紧张。”

  纪尘寰也点头赞同说

  “是啊,镜儿,我就没见过有红姑解不下的蛊毒。”

  “牝牡之蛊,确实并非不可解,”

  “师祖,您知道!”

  红姑有些意外,毕竟克云逢从来对毒蛊忌讳颇深,从未听他主动提过有关蛊毒之事。

  魏镜和纪尘寰表情倒还算平静。克云逢神思微凝,轻轻拂袖,点头。

  “阿弗生前曾与我提起,二十多年前,她曾在幽州救过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曾在她身上见过类似症状。”

  “医祖虽在医书上记载过此蛊毒,倒是从未提及其中渊源。”

  红姑呢喃着,回神,还想探听到更多。

  克云逢却道

  “她与我提及的不多,解蛊之术,非我精通,此处,便有劳你了红姑。”

  红姑郑重点头,再次承诺。

  “师祖长老,阿敬放心,我定然解出此毒蛊,请给我三天时间。”

  两位长者点了点头,因有事商议,嘱咐魏镜几句便离开了。

  红姑回到闻昭身边,再次仔细查看了她的表症,命魏镜取了纸笔,便不再管他,凝眉伏案疾书起来。

  半个时辰后,红姑才罢笔,吹干字迹满满的几张草纸后,伸了个懒腰,抬头,却见魏镜仍在房内,盘坐在地,注视着闻昭,不知在什么。

  红姑将纸叠好,放入随身背的荷包内,走过去,碰了碰他。

  “阿敬,”

  魏镜回神,仰头。

  “师姐,你要开始了吗?”

  魏镜的眼中含了罕见的期待,红姑却是一哽,她刚才其实不是在写解牝牡之蛊的医方。

  想了想,她还是诚实回答。

  “没有,闭关悟了一些药道,被叫来的突然,怕忘记,刚才便先记录下来。”

  魏镜眼眸轻眨,好半晌,却是无奈笑了笑。

  红姑也坐了下来,她看了眼闻昭,轻声道

  “阿敬,解蛊之法较为玄妙,个中环节,我不能出任何差错,此事要深思熟虑,我……”

  “师姐,我知道,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尽全力配合。”

  “嗯,这里我一个人就行,你需要做什么,就去做,暂时不用担心我们。”

  魏镜知道她的规矩,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道了谢,起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