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晋王发威惹小人
作者:边笛子      更新:2022-05-07 15:57      字数:3124
  平苍关大营内,一众将士围聚在一起喝酒。

  孙杰猛灌一壶酒,有些微醉,便开口嘲讽道:“要我说,这晋王殿下没上过战场逞什么能,不就仗着自己曾跟宋老将军学过几日,就自以为是,搁我眼里,根本就不够看的。”

  坐在一旁的刘凯也赞同道:“我说也是,这镇国公是何许人也,咱们哪里敌得过,非要拉着咱们哥几个上战场,自己不想活也别连累我们,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听后纷纷赞同,孙杰一壶酒喝干后,直接将空酒壶往地上一摔,怒斥道:“如今死守在这平苍关,酒都不够喝。要我说,还不如趁早投降,镇国公一高兴还能封我们个官当当,反正大启卫氏是打不过镇国公的,迟早退位,现在求饶,还能侥幸活命,王二公子,你说对不对?”

  王超面色阴冷地点点头道:“不错,我们何故为这晋王陪葬。”

  刘凯闻言,啧的一声说道:“王二公子,我怎么记得你家妹子似乎要做晋王妃了,你这么说晋王合适吗?”

  “哼”王超冷哼一声,不屑道:“什么晋王妃,晋王压根就没想娶我妹妹,白白将我妹妹耽误至今,未得婚配,实在可恶。”

  孙杰抬手拍了拍王超的肩膀说道:“皇家一贯霸道,不过你也无需担心,令尊贵为兵部尚书,位高权重,还怕找不到好女婿吗?”

  刘凯连连点头道:“就是,我听闻王家小姐容貌出众,才情过人,必然是个妙人,不如引荐给我二人,若是有缘,便可上门提亲。”

  王超冷眼瞥一眼刘凯,不屑道:“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行,想做我妹夫,门都没有。”

  刘凯闻言,恼羞成怒,撸起袖子道:“我什么德行,怎么就配不上王家了,我刘家也是武将世家,家父官居三品,王超,你莫要狗眼看人低。”

  王超大怒,酒瓶一扔,站起身来推搡着刘凯斥责道:“你说谁狗眼看人低,啊,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我,是王家二公子,本公子肯同你交朋友是你祖上烧高香,别给脸不要脸,就凭你,也配踏进我王家的大门。”

  刘凯被推搡的本就有些恼怒,这会子又听到这番侮辱,顿时怒火中烧,抬脚就向王超踹过去。

  王超被踹后,也不敢甘示弱,回招过去,同刘凯扭打在一起。

  坐在一旁的孙杰一看情况不对,立马晃晃脑袋醒醒神,然后冲上去拦架:“别打,别打,私下械斗,违反军纪是要挨罚的。大家兄弟一场,何故为了一个女人打架。”

  王超与刘凯二人正打的红了眼,哪里听得见孙杰的话,二人又出身高门,最是嚣张跋扈,受不得半点委屈的,此时打的凶狠,自然不管身处何地,大闹起来。

  “通通都给我住手。”

  一声疾呼,王超同刘凯二人一听不对,偏头一看,卫珞正满面怒容地站在一旁,赶忙分开,单膝跪地道:“请王爷恕罪。”

  卫珞原本在书房内研究军阵图,突然听到外边嘈杂声起,便出门察看一番,就看到面前的闹剧,两个在军中身居要职的世家公子醉酒后大打出手。

  卫珞心中顿时窝火,这群世家子弟往日在京都就爱为非作歹,惹是生非,如今边关战事紧急,他们毫无警觉,依旧死性不改,在军中醉酒械斗。此事若不解决,以后军中便再无军纪可言。

  想到这里,卫珞心下大定,开口说道:“王超,刘凯二人私下醉酒械斗,实乃大忌,安军规处置,各降一级,杖责五十,以儆效尤。”

  孙杰一听杖责连忙跪下求情道:“王爷三思,他二人实属无心,还请王爷收回军令。”

  刘凯一听要挨揍,也慌了神,赶忙求饶道:“王爷饶命,五十杖责实在过重,还请王爷看在我刘家世代忠良的份上饶过我这一回吧。”

  王超跪在地上,心中大骇,这五十军杖要是真打下去,岂不是要去掉半条命吗?而且如今人在这平苍关,又没个御医来治伤,如何能撑下去。他来平苍关是来立军功的,可不是来送命的。

  卫珞是铁了心的要趁这次机会在军中立威,自然不会轻饶,便大手一挥,命人将二人拖下去执行军法。

  孙杰站在一旁看着二人挨着五十军棍,心中焦急不已,但转身看到卫珞一脸不容说情的样子,也不敢多言,只得偷偷命人将军中最好的军医请过来替二人治伤。

  王超挨完五十军棍之后,身后早已血肉模糊,自小到大,他还从未受过如此重的伤,如此大的屈辱。想到这里,王超抬手猛得在床边一锤,吓得孙杰差点失手打翻药瓶。

  孙杰将手中的药瓶放在床边的茶几上,无奈地劝道:“我的王二公子,你就消停会吧,如今晋王殿下正在气头上,你可别再触他霉头了。到头来,受罪的还是你。”

  王超对孙杰的话恍若未闻,一脸狠色地说道:“好你个卫珞,竟然敢拿我打靶,我倒要看看这个靶你拿不拿得动。”

  孙杰一看王超露出这种表情,心中一跳,暗叫不好,忙开口劝道:“我说王二公子,你可别想什么歪心思,人家可皇族,咱们招惹不起的,你别最后把自己也给搭进去。”

  王超冷笑:“皇族又如何,如今镇国公起兵谋反,这天下由谁来坐还说不定呢。”

  孙杰一看王超眼下是走火入魔了,也不敢再同他多待,便找个由头,早早离开。

  王超待孙杰离开后,双手握拳,脸上杀机尽显:“卫珞,走着瞧,我定要让你有去无回。”

  ……

  殷家军营内,镇国公同一众武将商量战局,突然一个小兵上前汇报:“报告国公,北狄边境又一小波人马出现。”

  钱彪闻言,顿时怒了,大着嗓门吼道:“他娘的北狄小儿,有完没完,他们的北狄王都让我们灭了,怎么还来惹事,看我老彪不杀的他们片甲不留。”

  镇国公见状开口说道:“老彪,不得鲁莽。”说罢,低头沉思一会,继续说道:“颢儿,你领一批人马前去察看一番,如有异常立刻回报,若无异常便即刻剿灭。”

  “是,父亲”殷颢听到命令后,随即抱拳接令,然后转身前往边境察看究竟。

  追风跟在殷颢身后问道:“世子,北狄如今内乱正盛,而平苍关之战才最为紧要,您何不向国公进言留下,令其他将士前去。”

  殷颢翻身上马,看着平苍关的位置,无奈地说道:“我不愿与他兵戎相见,与其左右为难,倒不如借此躲过去。”

  追风听后,心中轻叹,世子殿下一向念及旧情,如今殷家已同卫氏皇族为敌了,世子怕是最为难做,现在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啊,战场相见在所难免。

  ……

  平苍关大营内,卫珞坐在书案前愁眉不展。几番交手,与镇国公军力相差甚多,即便是跟从宋老将军学习多年,也依旧比不上久经沙场的镇国公运筹帷幄,此战,胜利渺茫,城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卫珞懊悔不已,当初若不是他心软,放走殷颢,镇国公如今也不会这般肆无忌惮,而今他要替三哥守住江山,守住卫氏一族,必然要剿灭镇国公所领反军,这实在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爷,参茶来了。”一阵敲门声想起,一个小兵恭恭敬敬地端着一盅茶盏立于门外。

  卫珞抬头看了一眼,不以为意地说道:“进来。”

  那小兵闻言后,推开门,迈进书房,将茶盏放到卫珞的书案上,便转身离去。

  卫珞盯着军阵图,反复地写写画画,一直不得其法。苦思无所出,便有些心烦意燥,随手放下毛笔,将桌旁的参茶端起一饮而尽。随后又开始提笔写画。

  随着烛火燃尽,卫珞突然觉得心跳越来越快,就像要炸开一样,脑子晕乎乎的,眼前也越来越模糊……

  ……

  “嘭”的一声,卫姮失手打翻了手中的茶盏,一脸震惊地看着书案上的铜板。

  黛姜听到声音有异,刚忙冲进来,看到卫姮僵直地坐在书案前,上前一步问道:“公主,发生什么事了?”

  卫姮一脸惊恐,双目盈泪地看着铜板不住地摇头,口中不停地呢喃道:“不,不会的,不可能。”

  说罢卫姮拍案而起,连鞋子也顾不上穿便跑出了暖阁。

  黛姜见状,心中大骇,赶忙命人前去通知钟离公子,自己则捧着卫姮的鞋子一路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