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边关生乱事不休
作者:边笛子      更新:2022-05-07 15:56      字数:3468
  曹德舟整整衣襟道:“阮大人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如今镇国公在北地名声大振,靠的就是军功。你让他来回奏,他自然是要打的。”

  “曹大人此话何意?”阮甫诚勃然大怒:“你是说镇国公贪功揽权,逞勇好斗吗?”

  曹德舟不以为然道:“阮大人,这话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这么说,还请陛下明鉴。”

  阮甫诚被曹德舟的小人嘴脸气得够呛,拱手对天道:“镇国公一家忠心耿耿,为维护我大启安宁常年驻守北地,老镇国公因旧伤发作病死北地,萧夫人更是为稳军心自刎阵前,此等大义大勇,到了你这种小人嘴里,竟成了逞勇斗狠,实在可恶。望陛下明鉴,莫要让天下将士们寒心啊。”说罢,便跪在地上,叩首伏拜。

  曹德舟见状也忙跪拜道:“陛下,自古以来将显则帝微,请陛下三思啊。”

  皇帝抬起手,缓缓说道:“好了,都不要再争了,此事等镇国公的奏报回来再议。”

  “陛下”曹德舟见事情没有定论,又继续喊了一声。

  皇帝站起身来,对着文武百官道:“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退朝吧。”说完便转身走出大殿。

  常禄忙高声喊道:“退朝。”

  下朝后,皇帝单独在御书房召见太子。

  “此事你怎么看?”皇帝倚靠在龙椅上,将手中的奏折扔到案上。

  太子抬手行礼道:“儿臣以为,北狄大军来势汹汹,倘若要战,则避无可避,还望父皇早做打算。”

  皇帝闭目扭扭脖子道:“你就不怕殷煦心怀不轨?”

  太子一听,忙站起身辩解道:“父皇明鉴,儿臣与介山自幼相识,他的人品儿臣知晓,他不会有异心的。”

  皇帝冷冷地看着太子道:“哼,他没这个胆子,他的儿子未必就没有这个胆子。”

  太子听后面色一僵,解释道:“镇国公世子尚且年幼,自然不敢。”

  皇帝抬手猛拍一下桌子道:“不敢,朕看他敢得很,连固安都敢打,那打的可是皇家的颜面。”

  太子忙跪下辩解道:“父皇,事有误会,正所谓不知者无罪,况且错在阿姮,还请父皇明察。”

  皇帝闭上眼,挥挥手道:“你下去吧。”

  “父皇……”太子跪在地上,心中忧虑。

  “下去。”皇帝见太子迟迟不肯退下,怒意更盛。

  太子见皇帝已然动怒,只好先行退下。

  待太子走后,常禄端着一杯茶走上前来,轻声说道:“陛下息怒,喝些茶水消消火。”

  皇帝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太子还是过于温和了。”

  常禄微微一笑说道:“太子秉性纯善贤良,日后必定能成一代明君。”

  皇帝摇摇头回道:“如今外有北狄虎视眈眈,内有镇国公手握重兵,此等内忧外患之状,朕如何能安心将天下交付于他。”

  常禄俯身宽慰道:“陛下若是不放心,不如将这些忧患都解决掉,再将天下交托于太子殿下。”

  皇帝抬头凝望着房顶,叹了一口气道:“朕也想啊,只是朕的身体怕是撑不到那个时候了。”

  常禄听后,心中一酸,面上强挤出笑容道:“陛下福运绵长,日子还长着呢,固安郡主不是也在保佑着您呢。”

  一提到卫姮,皇帝来点精神,微微低下头看着常禄说道:“说到固安,朕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她,她这花一赏就是两年,还没看够么。”

  常禄见皇帝来了精神,忙开口笑道:“可不,奴才也好些日子没瞧见郡主殿下,回回见到她都变了大模样,越发的好看。”

  皇帝想起卫姮的小脸,情不自禁地笑了笑说道:“是啊,长大了,你去把她召回来吧,让她陪陪朕。”

  “奴才遵旨,这就去把小郡主接回来。”常禄领旨后,就笑眯眯地退出去吩咐命令。嘱咐完后,常禄转头看着殿门,心中酸涩,皇帝年纪大了,人都要迈过这道坎啊。

  皇帝这边的旨意一宣,寒梅园那头就开始里里外外收拾行囊。

  “这个金偶要装上,哎哎,那个琉璃屏风小心点搬。千万别砸了,嗨,那个花瓶也带着。”黛姜正指挥宫人将卫姮平日最喜欢的东西随行带上车,忙得团团转,连嗓子都快喊哑了。

  黛姜转头一看,发现卫姮还端坐在罗汉床上看书,便走过去劝道:“郡主殿下,先不忙着看,现在装的差不多,您这书也该装起来。”

  “好”卫姮轻轻地翻过一页纸,抬起头看了看屋子里的东西,随手将书放下道:“行了,你们把书都装起来吧,对了,我要回宫的事,你派人通知上清府了吗?”

  黛姜笑了笑说道:“郡主放心,奴婢已经打发人去通知了,一会就回来。”

  卫姮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走出屋子,来到花园内活动一下筋骨,深吸一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这里,要回家啦。

  皇帝的旨意下的快,寒梅园宫人收拾的也快,当天晚上卫姮就回了寝宫。

  第二天一大早,卫姮给各位长辈请完安,便大摇大摆地去了卫珞平时训练的校场。

  “十四叔,我回来啦。”

  卫珞正在跟一个虎贲对练,他得了消息卫姮昨晚就已经回宫,想着她今天要去给母后她们问安,自己就没跟着去凑热闹,这会子突然听到卫姮的声音,心中大喜,连忙转过头寻声望去,看到卫姮正在往自己这边走,边走还边向自己挥手,高兴坏了,直接跑过去迎接,见到人后二话不说,一把抱起连转好几个圈。

  卫姮被卫珞的热情举动逗得哈哈大笑,扶着卫珞的肩膀拍了几下道:“哈哈,十四叔,好了,好了,哈哈,我都快被你转晕了,快放我下来。”

  卫珞抱着卫姮让她站稳,笑着说道:“哈哈,这才几圈你就晕了,想来离了我,你就疏于锻炼。”说罢,抬起手掌对着卫姮说道:“来,让我看看你长进了没?”

  卫姮也毫不含糊,直接“啊”的一声,挥出一拳对着卫珞的手掌打过去。

  卫珞一把接住后,又伸出另一只手在卫姮的胳膊上轻拍几下道:“不行,一点进步都没有,肯定是偷懒了,从今天起,每天都来跟我练,听到没?”

  “好好好”卫姮一边笑着,一边推着卫珞往训练场走。

  卫珞与卫姮并肩而走,转头看着她笑问道:“现在舍得回来了?”

  卫姮点点头,坦言道:“嗯,想家了。”

  卫珞抬手揉了揉卫姮的脑袋道:“想家好,想家以后就别走了。对了,你怎么现在就过来了?父皇和母后都拜见过了?”

  卫姮咧嘴笑笑道:“皇祖父想我想的紧,昨晚一回来被常公公接去拜见,皇祖母今早也请过安,等午时父亲下了朝再去拜见。”

  卫珞听着点点头:“嗯,那就好,对了,你这一回来,卫曌那小子高兴坏了吧。”

  想到卫曌,卫姮忍不住捂嘴偷笑道:“对呀,他可高兴了。昨晚他都已经就寝,一听说我回来,连衣服都不带穿的就跑到我寝宫,可把一众嬷嬷给吓坏了。”

  “哈哈,卫曌那小子,没志气。”卫珞嘴上说着嫌弃的话,脸上却乐开了花。

  两人正说得哈哈大笑,突然那头急匆匆地跑来一个小太监。

  小太监跑到两人面前,顺了口气说道:“奴才拜见十四皇子,拜见固安郡主。”

  卫珞看他跑得急,心中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直接开口问道:“出了什么事?”

  小太监微顿,顺口气后说道:“边关传来消息,寿阳公主病逝。”

  “什么?”卫珞大惊,一把抓住小太监的衣襟将他提起来:“你说什么?大皇姐她,病逝了?”

  小太监被卫珞的斥问吓一跳,畏畏缩缩地说道:“是,边关刚才传来急报,说是上个月寿阳公主病逝。”

  卫珞被这个消息震得有些回不过神,愣愣地松开手,放下那个小太监,直挺挺地站在原地,默默地转过头看着卫姮。

  卫姮也是惊惧的厉害,呆呆地看着卫珞,心中千万个心思闪过。寿阳公主,那可是和亲公主,如今北狄蠢蠢欲动,而和亲公主却突然病逝,这是不是太巧了?真的是因病去世的吗?接下来朝廷会怎么做?

  ……

  “陛下,臣以为事有蹊跷,还望陛下三思。”阮甫诚跪在大殿上,肃声谏言。原本满朝上下都在等着镇国公的边关回奏,没想到等了这么多日传来的却是和亲公主病逝,北狄王有意再度联姻的消息。

  曹德舟诡谲一笑,上前启奏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如今北狄王有意再度联姻,这就是在向我朝投诚,何不允之以保我朝太平昌盛。”说完,曹德舟回头看一眼身后的一群翰林文臣。

  “陛下,臣觉得曹大人言之有理。”

  “臣附议。”

  “陛下,臣也觉得和亲可行。”

  “……”

  王怀民看着这群读书人又在息事宁人,着实看不下去,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如今北狄五万大军在集,和亲怕只是个幌子。”

  曹德舟插嘴道:“王大人此言差异,这五万大军是伊塔木王子召集的,而联姻是北狄王乌丸达提出的,这分明就是他们北狄内乱,我等只需和北狄大王交涉便好,何必再去搭理那个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