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大西瓜      更新:2022-05-05 14:26      字数:2216
  晏卿表情悲戚,站起身,眼珠始终在眼中打转,徐徐吟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语落地,落针可闻,原本还在笑话他,被苗正淳和晏隼龙两句诗弄得轻视晏卿的那些人,纷纷闭上了嘴巴。

  在心中默念晏卿刚才的诗词。

  虽然只是很简短的二十五个字,却把他们兄弟间的情况,心里想法,现实情形全都涵盖进来。

  不说诗词的意境,就是这个功底,就不知道超过了苗正淳和晏隼龙多少倍。

  更重要的是诗的意思,我待你们如兄弟,可你们呢?可悲啊,可泣!

  这一下,就把晏卿的境界抬高了不知道多少,彰显苗正淳晏隼龙之流心胸和人品。

  众人表情看在眼中,晏卿觉得有些好笑。

  这词乃是三国魏晋时期鼎鼎大名的才子曹植,拿过来和两个乡野农夫的诗词作比较,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果然,一词颂吧,晏隼龙很不甘心,站起身还想说什么,却被一旁哥哥伸手拉住。

  “隼龙,坐下!”

  晏隼龙愤愤不平,坐下时还有些埋怨大哥。

  “兄长,我还想试试,我不信它一个纨绔,竟然比我饱读诗书的人还有才华!”

  “行了!”

  苗正淳尝尝叹口气,刚才晏卿的诗词在他心中反复被读了十几遍,越是研读他越发现诗中的意境,这才刚交手,对方似乎从未准备,信手拈来,只这一点,就让他们败下阵来,后面的还用比么?

  不说现在,就算是给他们月余时间,他们可能写出比这更好的词么?

  输了就是输了,晏卿的才华也确在他们之上,更何况,人家远道而来,自己即为兄长,却给人难看,笑人不淑,真是才华输了对方,心胸也被对方碾压。

  苗正淳想到这,真有点无颜以对。半晌后,才起身一礼。

  “三弟,是哥哥们狭隘了,三弟之才远在我等之上,三弟之心胸,也胜于兄长,你我本事同根,何苦相互倾轧,兄长自愧形缺,还望三弟能原谅!”

  “这就道歉了?”

  晏卿还想着表演一番兄弟情深,没想到苗正淳说出这么一同言辞。

  相比之下,苗正淳还是要比晏隼龙更沉稳,更有心气,人也比较面善。

  晏卿面上有些激动,但心里却好生无聊,不过该做的戏码要做,不仅要做还要做足。

  “大哥何出此言,大哥能认小弟,小弟便心满意足,大哥快快请起,你我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之前事情,弟弟从未放在心上!”

  这一下,不仅仅是苗正淳觉得晏卿很有心胸了,就算是坐在主位上的苗艾,以及他妹妹苗氏、两个儿子也纷纷为之倾慕。

  晏卿能用一首词就征服他们,那是才华。

  被人取笑,排挤还不忘兄弟情义,心胸之广阔,更不是平常人可比,不管怎么看,此子都担得起贤孝二字。

  在场众人,不得不重新评价晏卿在心中的位置。

  “大哥,二哥,今日能见到两位哥哥,是小弟的荣幸,我这里在赋诗一首,以表我们兄弟之情。”

  又要吟诗,苗正淳和晏隼龙都竖起了耳朵,刚才人家即兴发挥,就那么无可挑剔,现在这首说不定是人家研究一段日子,专门为见我们所写,这么一看,品质上自然会更好。

  晏卿微微颔首,沉吟一下,缓缓开口。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词颂吧,现场再次沉寂,好久之后,掌声雷动。

  苗正淳双眼噙泪,真心被晏卿最后的诗词所感动。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三弟,这些年,苦了你了!”

  大厅的气氛,这时再也回不去了,众人一起含泪相认,苗氏起身,十分自责。

  “卿儿,快到大娘这里,大娘看看!”

  手滑过晏卿的鬓角,苗氏眼含热泪,她因为与晏中林之间感情不和,疏于联络,却不曾想冷落了如此才子,此时她心中愧疚。

  “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啊!”

  从苗氏手上的温度,晏卿能感觉到,她是真的动了情,这一刻,晏卿也很虔诚,不再是为了老爹争面子,为了家族弄银子的晏卿,而是苗氏的儿子,一股浓浓的母爱情谊,贯彻全身。

  “我儿的才华旷古烁今,他日赴京,一定能博取功名!”

  苗氏的这句话,立刻引起屋中所有人的感同身受。尤其是苗正淳。

  “是啊,三弟之才华远胜我等,三弟绝对有冲击三甲实力!”

  可这话听在晏卿耳中,他却摇摇头。

  “功名?我不想!”

  一句话,众人又是被惊讶到了,苗正淳更是痛心疾首。

  “三弟为何如此想?金榜题名,不是你我读书人的梦想?”

  这话该怎么说呢?

  晏卿不是不想高中三甲,只是他这‘才华’,怕露馅啊,再说,他兵戎一生,真要是想发展,也要往军旅方面,想到这,晏卿表情严肃。

  “大妈,舅父,各位兄长,你们可曾听到过西南海盗猖獗?西北胡人即将南下?我卫国周边强邻环伺?家国如此岌岌可危,我每日饱读诗书又有何用!”

  一句话,苗正淳刚才想反驳,晏卿却轻轻摆手。

  “我认为,大丈夫就应该弃笔从戈,征战杀场,为国开疆扩土,为黎民保太平。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一番话慷慨激昂,这不是晏卿临时起意,这就是他的心思,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苗夫人怔怔看着晏卿,许久后轻轻击掌。

  “中林,我输了,我以为我培养出了治国之才,今天我才发现,在卿儿面前,他两个哥哥什么都不是!”

  苗正淳和晏隼龙听到这,也都默默低下头,要是刚刚,他们还想着争辩一下,但现在,不管是从境界,眼光,心胸,才华,抱负,胆识,忠心,洒脱,任何一点上,他们都败了,败的干干脆脆,败的彻彻底底。

  苗夫人说完,唤过管家。

  “去,请老爷执笔休书一封,我即刻赶往卫郡!”

  说完,她又看向晏中林。

  “晏家之事,就是我之事,此间事情,我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