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苗家之行
作者:大西瓜      更新:2022-05-05 14:26      字数:2227
  蒲县苗家,在蒲县算是顶流的书香门第。

  不仅仅因家主曾是县丞,更是家族代代出能人。

  这一代苗家又出了两个济世之才。

  长子苗正淳忠孝仁厚,次子晏隼龙智慧过人,能言善辩,端是一段佳话。

  晏卿过来时,几乎没有人认识他,还是晏中林一一介绍,才让他逐渐熟悉。

  苗家老爷子苗泰隆今年已七十有八,并未参加会面,主持会面的事苗泰隆之侄,苗夫人堂兄苗艾。

  同会者还有苗艾的两个儿子,嫡子苗传,庶子苗笛。

  晏卿过来时,几人相互抱拳施礼,面上还算过得去。

  “晏家二子,具汝父所言,你平时也甚爱读书,不知这四书五经通晓多少啊?”

  此间,也是四书五经作为顶级学识,一般的秀才要是不会点引经据典,那都不算读书人。

  晏卿落座后,目光便始终放在正座下首的两个席位上。

  其中一个是苗正淳,一个是晏隼龙。

  晏卿进来时,两人除了礼貌性的打声招呼,便未曾多看一眼。

  其目中轻视之意甚是明显,甚至有点不加以掩饰。

  晏卿正思量,突听到上首苗艾之语,不觉轻轻一笑,很干脆的摇头。

  “不会!”

  四书五经固然很好,但读多了和书呆子也没啥区别,晏卿不管这一世还是上一世,都多少知道一些其中道理,却觉得没有必要细究,通其道,明其理即可。

  苗艾似乎没想到居然会得到这么个回答,当即轻笑摇头不语,而他左手旁一个雍容美妇表情平淡,似乎并未对晏卿抱有什么希望。

  可晏卿并未忘记所来为何,一语落地,紧跟着道:

  四书五经,固然是先贤智慧,但过分沉溺于其中自不必要,古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可以是贤圣之语,也可是诸子百家,只要学有所成,皆为上乘。

  “不然!”

  晏卿一席话,众多人都感到意外,苗艾和大妈苗夫人未曾说话,始终端坐的晏隼龙却提出异议。

  “自古圣贤哪个不是旷古烁今,不学他们反而尽取小道,何为上乘?诸子百家?不过是生存之道罢了,上不得厅堂,不足一论!”

  这话说得就有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若干年后,人们会发现这句话虽然不错,但不能代表芸芸众生。

  生存,到任何时候都是王道。

  “上至帝皇,下至黎民,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怎不可说?不可议?莫不是二哥已经超凡脱俗,达到辟谷境界,不食人间烟火?”

  晏隼龙本来就是能言善辩之人,却被晏卿一句话说的哑口无言,沉吟片许,竟说不出反驳的话。

  虽说读书确实高人一等,但读书人也要一日三餐,没比芸芸众生强多少,有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

  “晏卿,今日我们所谈是关于学识深浅,至于学识是否学可致用,我们不做探讨!”

  苗艾看了眼晏卿,突然觉得似乎这晏家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有点不同,没有传说中的愚蠢,不仅如此,一上来就把众人焦点引到读书人到底该不该高人一等的千年争辩上来。

  这道问题已存在不知年月,每年都有人为此争辩的面红耳赤,此间再说没有意义,更争论不出个结果。

  苗艾知道自己的外甥都什么品性,在争论上不一定稳赢,但在学识上还压不住他一个晏家二世祖?

  所以,探讨的焦点,还是要早点回到正规才好。

  一旁晏中林始终坐在椅子上,听苗艾的话后,也出言道:

  “卿儿,你大妈和你舅父都想看看你的诗词文采,不如你给他们展示一下,记住,一定要谦虚恭敬!”

  “是!父亲!孩儿知道了!”

  晏卿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小弟排行老三,还请两位哥哥先赐教!

  刚才晏卿和晏隼龙对峙,苗正淳始终未说话,如今到了比拼学识才华的时候,他主动站了出来。

  “你我皆是兄弟,虽从未谋面,但身中血浓于水,不如我们就用着兄弟二字,作一首词怎么样?”

  “好啊,愿听兄长赐教。”

  苗氏的两个孩子中,苗正淳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在苗家以及蒲县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只是年方十七,若等来年科举,必然中一举人身份。

  到时候苗家又会再次门庭若市。

  只见苗正淳沉吟片刻,淡淡开口道:

  【春蝉低鸣唤人醒,秋蝉高歌惹人沉,年年岁岁好兄弟,只闻其名不见人!】

  “哎!玩不起了!在这典故谁呢?”

  等苗正淳说完,晏卿心里好一阵噗笑,这诗中之意未免也太明显了吧。

  先不说他用词,韵律怎么样,就这诗的意思,妥妥在这损人呢,说的好听是兄弟,说不好听,你是谁啊?一年四季见都见不到?

  晏卿本来只想让他们领略一下自己的‘才华’,却不想,人家直接把遮羞布掀了,一点兄弟情都不顾及,有点太过分了吧。

  俗话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既然对方都这么不照顾面子,晏卿倒是也能如数还回去,但一想老爹是来求老丈人帮忙的,也不能太卷他们面子不是?

  既如此,既要保住他们的面子,又要显示出自己厉害,最好还能显出人品比他们更高尚,从而你让他们自惭形秽。

  晏卿抿嘴沉默一下,心中便有了注意。

  而此时,众多人还在因为苗正淳的诗词笑声一片。

  苗艾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自不必说,就连苗氏,此刻也伸手掩嘴,眉毛弯曲。

  “大哥,你这词到是应景,有点意思!既然这样,我也送给三第一首新词!”

  【花开又花落,一冬又一春。前朝闻弟名,今朝不见形!】

  晏卿微微摇头,这兄弟俩算是可以了,一个直接扯遮羞布,一个干脆指名道姓,果然配得上‘兄弟’二字。

  这首词再出现,现场众人终于克制不住大笑出声了。

  诗词的境界都不高,细说起来好像和打油诗也没啥区别,但其意思都一样,他们和晏卿说是兄弟,却有兄弟之名,无兄弟之实。

  众人耻笑,都看向晏卿,等他用什么诗词反驳。

  却不想,晏卿竟然低头,表情悲切。

  “我等皆是兄弟,一奶同胞,今日此言,甚伤我心,也让我突发奇异,此情此景,这首诗就送与两位仁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