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69章 持续打击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1      字数:2609
  “皇上,臣反对。”

  费宏刚刚要回答朱厚熜的话,杨一清就站了出来。

  相比起以往,现在的杨一清身体摇摇晃晃。可以说战败的消息,对于杨一清的打击很大。但杨一清还是很坚定的站出来,道:“皇上,此战大败,山西镇和大同镇的确防务空虚。但大同镇和山西镇只要稍稍整顿,山西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自从土默特部落被灭,朝廷在丰州建城,方圆百里之内的部落要么选择臣服,要么选择迁移。因此周围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山西的部落存在,因此没有必要对于山西镇和大同镇的问题大惊失色。此时朝廷应该要做的是,继续完成对于河套的收复。”

  “杨太傅,你确定朝廷现在还能够收复河套吗?这一次吉囊和俺答他们明摆着就是用河套作为诱饵,伏击了大同镇和山西镇的部队。如果一旦朝廷占领河套,就会碰到他们无休无止的袭扰。”

  费宏站出来反驳杨一清。

  现在可是好机会。

  杨一清是目前朝廷资历最深的大臣。在内阁当中,杨一清是谁的面子都不给。而且杨一清在内阁一手负责军事问题,深受皇上的信任。只要杨一清还在朝廷,那么在军事问题上,永远是权威。

  再说,杨一清自己虽然不怎么插手朝廷的问题,但和张璁他们关系不错。因此杨一清的那些学生,还有杨一清派系的不少官员,都和张璁他们是政治盟友。

  这都是费宏作为内阁首辅不能接受的。

  这一次战场大败,对于费宏来说就是驱逐杨一清,打压张璁他们最好的机会。因此费宏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现在正是收复河套最好的机会。”

  杨一清是深受打击。

  但毕竟是见识过大风大浪。在官场上也是几起几落,所以很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次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朱厚熜是很意外。

  本来此次大败,直接影响了西北的情况。朱厚熜考虑的也是如何善后,如何保证边疆安全,特别是伤亡很大的山西。可是没想到杨一清却再次提起收复河套的问题。

  朱厚熜现在也不敢肯定杨一清的目的。

  杨一清是为了掩盖此次战败当中自己的责任,所以才会继续要求收复河套。还是真的认为现在是收复河套的好时机。因此朱厚熜道:“太傅,朕愿闻其详。”

  “太宗文皇帝五次亲征蒙古,扫荡草原,威势赫赫。但亲征过后,草原部落却很快死灰复燃,再次威胁边疆地区。原因就是太宗文皇帝几次征伐蒙古,但都未能够歼灭草原主力。草原部落碰到太宗文皇帝的部队就闻风而逃,等太宗文皇帝结束征伐,他们就再次回来。太宗文皇帝之后,朝廷就再也无法组织这种规模的草原征伐。没有了朝廷的征伐,这些草原部落开始慢慢的定居地方。特别是大部落,都有了自己的地盘。这对于朝廷来说其实是好事情,因为朝廷可以抓住他们的主力。目前的鄂尔多斯部落也是如此。虽然他们撤离了河套,但他们新选择的定居点,离河套不是很远。现在收复河套,可以抓住他们,给他们狠狠地一击。”

  “杨太傅,你不要忘记前线部队伤亡惨重。”

  费宏再次反驳杨一清。

  之前费宏是想要彻底打翻了杨一清,然后狠狠地踩上两脚。当然顺带着把汪鋐、刘天和这些人也给清除出去。那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

  那么现在费宏是因为政治理念的问题。

  费宏是一个喜欢稳的大臣。作为内阁首辅更是不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之内出现太多混乱的事情。现在战场大败,各部队损失巨大。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抚恤前线伤亡,安抚人心,不让前线战败影响到整个朝廷的安稳。

  可是杨一清竟然还在考虑自己的收复河套问题。

  开什么玩笑。

  费宏作为内阁首辅,是绝对不能支持这种冒险。

  就是朱厚熜也是同样的想法。

  现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够还实行收复河套的计划。

  杨一清直接回击费宏道:“是,前线部队伤亡惨重,但鄂尔多斯部落的伤亡也不少。”

  回击杨一清之后,杨一清继续对朱厚熜道:“皇上,臣仔细看过何总制的战报。鄂尔多斯部落此次出动的骑兵部队当中,有大量十几岁、五十多岁的兵丁。这表明鄂尔多斯部落是严重缺乏青壮年,不得已才会把小孩子和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充作了兵丁。可以看出目前鄂尔多斯部落的情况。此战前线部队伤亡惨重,但也给鄂尔多斯部落重重一击。镇远侯的大同部队,和鄂尔多斯骑兵鏖战一个多时辰,给鄂尔多斯部落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后来更是被榆林侯追击五六十里,光是掉队的就有三千多骑兵。还有他们之前派出去袭击民夫队伍的,追击溃兵部队的,最后大部分都未能回去,被何总制拦截下来了。这一战鄂尔多斯骑兵未能够回去的超过万人,这对于现在的鄂尔多斯部落绝对是伤筋动骨的事情。现在是鄂尔多斯部落最虚弱的时候,因为就算是回到部落的骑兵,也有大量伤兵。以鄂尔多斯部落目前的情况,这些伤兵都是很重的负担。朝廷要利用这个好机会,再次重创鄂尔多斯部落,把他们彻底赶走,甚至彻底消灭,以此来控制河套地区。若是现在朝廷决定后撤,那么一两年之后,鄂尔多斯部落就会重新恢复元气。到时候河套地区就会再次成为鄂尔多斯部落的地盘。”

  朱厚熜挠挠头。

  杨一清说的太大胆。

  现在可是刚刚惨败。

  但杨一清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此战明朝这边加上民夫伤亡十多万人,但大明朝是一个拥有一万万人口的大国。看起来十多万人的伤亡很大,但对于大明朝来说不是不能接受的。但鄂尔多斯部落则是不一样。

  鄂尔多斯部落这些年受到大明朝不停的打击,已经是虚弱不堪。鄂尔多斯万户巅峰时期也有十五六万人,但现在鄂尔多斯万户分裂。鄂尔多斯部落也从巅峰七八万人口,现在也不过是五万人左右。

  此战未能回去的兵马就超过万人,可以说几乎是损失了一半兵马。这对于人口不过五万人左右的鄂尔多斯部落来说,绝对是真正的伤筋动骨。就算是回去的,也有很多人是有伤在身。

  如果能够再接再厉,给鄂尔多斯部落持续的打击,有可能就此解决鄂尔多斯部落对于河套的威胁。

  朱厚熜没有立即回答。

  因为朱厚熜也不好把握此事。

  此时兵部尚书汪鋐和军事参议司总参议刘天和两个人也反应过来了。他们不管杨一清是怎么想的,但杨一清的建议,对他们两个来说突然有了摆脱现在困境的机会。

  因此刘天和立马上前道:“皇上,臣支持杨太傅收复河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