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60章 善后方案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1      字数:3044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十九日。

  紫禁城武英殿。

  正在进行廷议。

  朝廷的目光都盯着播州。

  西南省份,中原王朝开疆拓土上千年时间,一步一步把西南纳入了王朝版图当中。不过因为这里有其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特殊的民族构成,特殊的气候等原因,一直跟朝廷是若即若离。中原王朝始终是未能够真正的把这些地方纳入到自己直接统治当中,这些地区也从来没有成为朝廷的统治核心地带。

  到了明朝,从朱元璋开始,朝廷一直想要直接控制西南省份。

  用了很多办法。

  不过整体来说,套路并不复杂。削弱大土司,在大土司控制范围之内封很多小土司,以此来防止大土司成为大军阀。而且只要稍微有机会就会往这边派遣朝廷任命的官员,监视这些土司的情况。

  也就是俗称的改土归流。

  明朝对于西南这边的改土归流,到现在已经快二百年时间。到了朱厚熜登基之后,更是加快了这方面的步伐。先后招抚了水东宋氏,解决了水西安氏,目前正在打击播州杨氏。

  只要完成这一步,西南省份的改土归流就算是有了真正的成效。

  所以朱厚熜几乎每天都在询问播州的情况。传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让朱厚熜高兴。随着朝廷大部队涌入播州,播州当地家族大部分都选择支持朝廷。

  没有人愿意给杨烈陪葬。

  就连播州杨家大半以上的人,都选择支持朝廷任命的播州宣慰使杨照,不承认杨烈的杨家家主地位。

  “娄山关破了?”

  “是,皇上。八日,杨珏找到了小路,从侧翼侧击娄山关,撕开了娄山关防线。杨镇总兵率主力猛攻娄山关,敌军溃散。敌军主将张世林死在了乱军当中,杀伤敌军三千多人,剩下的人全都投降。”

  京城离播州实在是太远。

  七月八日发生的事情,传到京城都已经过去了十天时间。四川总兵杨镇的报告,用了十天时间才送到了朝廷。就如梁材和马永分析的一样,娄山关终究是未能够挡住杨镇。

  遵义丢了,娄山关本来就是军心浮动。

  杨镇命令杨珏,跟着当地老乡找了一条小路,从侧面攻击娄山关。本来就军心浮动的娄山关,防线一下就垮了。杨镇抓住机会,正面冲击,攻破了娄山关。

  “好。”

  朱厚熜大喜。

  娄山关一破,杨镇率领的四川部队就可以顺利的进入播州。杨镇这边的部队,除了四川总兵下辖的主力部队之外,还有史道率领的四川土司部队,以及永宁奢氏为首的一众彝族土司部队。加起来有六万多人。

  杨镇大军从娄山关进入遵义,播州大局已定。

  “海龙囤?能不能攻下?”

  “能。”

  军事参议司总参议刘天和开口。

  很是自信的道:“皇上,臣仔细研究过关于海龙囤的情报。虽然海龙囤是播州杨家的老巢,有地形优势,各种物资储备也足够,同时也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但这里毕竟只是一个小地方,他们的兵力有限。而朝廷目前进入遵义的部队已经超过十万,对于海龙囤只要轮番攻击,进行疲敌之计,他们是挡不住的。”

  朱厚熜微微点头。

  明白刘天和的意思。

  海龙囤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基地。虽然是播州杨氏的老巢,但这几百年的安稳,播州杨氏也没有在海龙囤构筑多少防御阵地。

  历史上杨应龙和朝廷打仗,可是利用了好多年时间,在海龙囤进行了大量工事。就算是这样,也没能够挡住朝廷部队。但现在的海龙囤,虽然有些工事,但都是很多年之前的。

  更重要的是,海龙囤不小,但也不大。

  里面的人不多。

  播州杨家的主力部队都在外面,海龙囤本身没有多少部队。加上目前播州本地大量的家族叛变,播州杨家也不敢相信他们。所以留在海龙囤的,都是播州杨家的人,人数就更少了。

  刘天和提供的想法是,对海龙囤的部队实行疲敌之计。

  十几万部队轮番进攻,不给海龙囤的部队休息的时间。这样进攻几天,就能够累死他们。

  “杨烈呢?”

  “目前还不知所终。不过跟着杨烈的部队溃散越来越多,各地收拢的溃散部队已经超过五千多人。根据梁总制的猜测,目前杨烈身边的人已经不足三千人。”

  “嗯。”

  杨烈已经成为了丧家之犬。

  当没有了播州杨氏和地方大族的支持之后,他的这个所谓杨家族长就没有了什么威慑力。他手底下的部队,也不可能效忠于杨烈。因此一路上部队一直在溃散。

  “内阁拟旨,告诉播州所有人。只要拿下杨烈,不管死活,朝廷都给他一个世袭职位。具体该给什么职位,内阁拿出一个方案。”

  “遵旨。”

  “海龙囤没破,但播州的事情已经进入了尾声。如何善后,大家也讨论了很多次。梁材上奏,等结束播州的事情,把播州归入到贵州,你们怎么看?姚卿,你熟悉贵州的事情,你先说说。”

  朱厚熜看向了姚镆。

  姚镆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认为完全可行。前些年水西安氏借着播州杨氏和永宁奢氏的力量,鼓动底下的苗族部落和彝族部落在水东宋氏的地盘闹事。甚至这些部落一度在战场上击败了水东宋氏的部队,最后弄得水东宋氏的地盘烽烟四起,直接造成了水东宋氏失去了对于水东一带的控制。而水东宋氏控制的瓮安司和草塘司在播州,这些年也是受到播州杨氏的打压,不给他们任何发展的机会。这就造成了水东宋氏这些年的实力一直在下降。宋储当年答应朝廷的提议,担任世袭贵州右布政使,就是为了阻止水东宋氏日益衰弱。现在水东宋氏利用战争的机会,占领播州东南部大量的地盘,想要在播州扩大势力。若是放任不管,给他们时间发展,未必不能恢复当年的巅峰。这个问题朝廷必须要防范。现在的水东宋氏除了名气大,有影响力,实力却是处于低谷。目前朝廷大军云集,是最适合彻底解决水东宋氏的土司传承的时候。不仅不能把播州东南部交给水东宋氏,还要把水东宋氏掌握的瓮安司和草塘司也要废除,这样西南四大土司就彻底成为历史。”

  “宋储此人如何?”

  “有能力,有眼光,但缺魄力。”

  “嗯。”

  朱厚熜点头。

  看向了费宏,道:“若是播州划入贵州,那么内阁认为播州接下来怎么安排合适?”

  “皇上,重安司、白泥司、容山司战败,未能成功过河。因此目前播州东南部只剩下了宋家武装,那么这一地带就全面实行流官制度。而对于播州杨家原来的地盘遵义周围则是进行土司分封。内阁的建议是,在遵义周围加上播州安抚司、遵义安抚司在内,应该分封十个左右的世袭土司。虽然此战很是顺利,但遵义周围毕竟是播州杨氏经营多年的地盘。朝廷此次主要清理的也只是杨烈一系,其他播州杨氏实力依旧。朝廷如果直接实行流官制度,很容易和播州杨氏,还有遵义周围的播州大家族发生冲突。还不如大肆分封播州大家族,让他们自己梳理遵义周围,让他们去打压播州杨氏剩余的势力。朝廷只要控制桐梓、娄山关,还有遵义一些重要隘口,那么就不用担心太多。”

  费宏在地图上标注内阁的想法。

  内阁的方案很稳。

  一点都没有激进。其实目前朝中不是没有呼声,利用目前朝廷大军云集的机会,直接在整个播州都实行流官制度。反正以目前朝廷在播州的军事实力,可以压服周围所有的土司。

  但内阁却没有选择这个方案。

  担忧这样会激起西南其他土司同仇敌忾。

  “可。具体方案尽快做出来。”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