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59章 争先恐后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1      字数:3115
  播州平叛,出乎预料的顺利。看起来强大的播州杨氏,只是轻轻一推,基本上就倒塌。

  开战不过十来天时间,朝廷军队就已经进入播州腹地,连遵义都被朝廷拿下。刚刚上位的杨烈,终究是比不了历史上做了很多准备的杨应龙。历史上就连杨应龙也没有顶过多长时间,更何况是准备不足的杨烈。杨烈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面对朝廷十多万军队。看似严密的防御,完全是纸糊的,一捅就破。

  开战之后,杨烈这边是一败再败。

  率领不到万人的残军撤退。

  马永率领的部队已经是膨胀到近三万人。除了自己本部人马两万来人之外,还有被播州杨氏俘虏的土司部队,也被马永编入了自己部队当中,而不是把他们送回去。以及陆陆续续投奔朝廷的播州家族私兵,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五千人之多。

  不过越是人多,马永越是谨慎。

  就担心遭受杨烈的偷袭。

  常年和草原部落打仗,让马永比任何一个将军都谨慎。草原部落的骑兵部队来去如风,机动能力非常强悍。像早年达延汗的骑兵部队,后来的土默特骑兵,行军都是神出鬼没。防备稍微松懈,就会被他们偷袭。这些经历都让马永变得很是沉稳,行军也是非常谨慎。

  一路上马永是不间断的派出侦查部队,把侦查范围扩大到三十里。而且每到一个地方休息,都会让部队轮流巡逻,杜绝一切被偷袭的可能。

  包括晚上也是如此。

  一些投奔朝廷的播州本地家族,都觉得马永胆子太小,认为马永名不副实。因此跟着马永快两天之后,实在是无法接受。因此给梁材和马永进言,表示他们对于这个地方很熟悉,不需要这样谨慎。应该快速行军,进入遵义。

  他们都担心张经、柳珣他们率领的部队和投靠他们的播州家族部队,把遵义的好东西给抢没了。等他们进入遵义,连汤都喝不到。

  但马永都拒绝加快行军速度。

  当然马永也不是“不近人情”,允许这些家族部队,单独成军,快速的进军遵义。

  “哎——”

  看着这些播州当地豪强兴高采烈的带着部队离开,梁材忍不住叹了口气。

  然后道:“播州富裕甲西南,积累几百年的财富可媲美成都。可惜如今要遭受大劫。这些人劫掠地方都很熟练,播州财富不知能保留多少,播州百姓能活下来多少。”

  梁材是文人。

  和姚镆这样亲自领兵打过仗的文官又有很多不一样。

  像姚镆见惯了战场上的死人,见惯了战争带给地方的摧毁。所以更多的是只要胜利,只要结果,打仗的时候没有太多悲天悯人,也没时间考虑太多其他东西。

  但梁材不一样。

  一直以来都是地方大员。

  主要是靠着出色的治理地方政绩成名。

  现在看到这些播州当地豪强,就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梁材久在西南当官,比谁都知道之前地方官府都是怎么平叛的。因为卫所部队不能打仗,只能邀请土司部队打仗。土司部队又不是朝廷正规编制,你说打仗就打仗,哪里有那种好事情。不给一些好处,土司部队就会跟你磨洋工。可是地方官府没钱,给不了土司部队钱。所以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给他们承诺,等平叛结束之后,允许这些土司部队劫掠地方,把那些东西当成是战利品。

  因此这些土司部队劫掠地方都是老手,非常有经验。现在这些人瞄准了播州杨氏几百年积累的财富,播州必然是会大遭殃。

  马永倒是没有多少想法。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说起来这一次的播州平叛很是顺利,并没有太过于影响播州地方。和马永在西北看到的情况相比,战争一点都不激烈。

  但马永没说话。

  因为自己是武将。虽然这两年和梁材的关系不错,但文武有别,有些话还是不能随便说。

  “总制,侯爷,最新战报。”

  “说。”

  当大部队进入播州,离遵义越来越近之后,各种各样的情报随时过来。让梁材和马永两个人对于目前播州的情况了解越来越清楚。

  “乌江关的土司部队,已经跨过乌江,往遵义方向行军。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大约一天之内就能够达到遵义。”

  “大约有多少人?”

  “七千多人。”

  “这么积极。”

  梁材和马永相视一笑。

  形势真的是越来越有利。看到朝廷占据绝对的上风,一直在观望的土司部队开始使劲。让他们硬碰硬的和播州杨氏打仗,他们一个个磨磨唧唧。

  现在看到播州杨氏要灭亡,这些人立马来了精神。

  就怕晚了,吃不上热饭。

  在乌江关的那些土司部队,都是贵州当地的土司。很多当年都是水西安氏下面的中小土司。本来他们屯兵在乌江关观望,现在却是比谁都积极,行军速度也是非常惊人。

  “还有没有其他的消息?娄山关那边呢?”

  “还没有联系上杨总兵那边。不过从其他一些渠道得到消息,永宁奢氏的部队和其他土司的部队已经全都到位,开始猛攻娄山关。”

  “哪来的消息?”

  “播州当地家族,也有不少族人和私兵在娄山关。他们之间一直有特殊的联系,娄山关那边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

  什么叫盘根错节的关系,播州这些家族就是如此。

  他们在各方面都有关系。

  “娄山关情况如何?”

  “具体不清楚。不过从播州当地家族得到的消息是,自从遵义被占领之后,娄山关那边也是军心浮动。要不是防御娄山关的主要部队是播州杨家的部队和播州张家的私兵,娄山关早就守不住了。”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这是个好消息。

  娄山关是遵义的西大门,也是播州乃至西南最难以攻破的天下雄关。不过现在遵义被占领,娄山关的作用大大降低。但就算是作用降低,但依旧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地方。张经看着地图道:“丰州侯,你觉得呢?”

  “娄山关一破,此战必胜。”

  “嗯。”

  梁材点头。

  很是喜悦道:“我相信娄山关绝对守不住。播州杨家也好,播州张家也好,并不是一个小家族,而是一个很庞大的家族。他们在播州繁衍几百年时间,光是主脉就有上百族人。加上那些庞大的支脉,家族内部也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团结。此次朝廷只是把目标锁定在杨烈和杨烈舅舅身上。播州杨氏和播州张家,不见得因为他们是家族族长,就全都支持他们。从情报可以看出,大部分播州杨家族人和播州张家族人,并没有跟着退守海龙囤,他们的选择很是值得我们重视。这样的情况之下,娄山关的部队也不会是那么可靠。”

  播州杨家,播州张家,这些大家族都不是表面上那样铁板一块。

  相反内部矛盾重重。

  要不是如此,思州田氏也好,水西安氏也好,怎么可能发生内讧。

  马永一边听梁材的话,一边在看地图。马永是谨慎,但也不是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人。他可是在草原上和草原骑兵硬碰硬打过仗的名将。他正在思考娄山关和遵义之间的距离。

  马永可不愿意看着杨镇的大军率先达到遵义。

  不过分析之后,马永还是放下了心。娄山关到遵义一百多里,而且那个地方道路崎岖。就算杨镇攻下娄山关,想要到达遵义也最少需要两天以上的时间。

  自己这边的时间绰绰有余,不需要冒险行军。

  因此放下了心,笑着道:“这些土司部队没什么战斗力,在战场上也不出力。不过这么多部队壮壮声势也是很好的。”

  “虽然实力一般,但联合起来却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土司不能成事,但要是坏事,却是很容易的。现在这些土司这么积极踊跃,对于播州杨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杨烈很快就要成为孤家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