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61章 善后方案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1      字数:3140
  “播州新定,会有很多问题。关于播州的流官,内阁是什么想法?”

  “皇上,播州新定,播州杨家实力犹在,还有朝廷新封的各大土司,以及刚刚纳入流官制度的播州东南部地区,情况复杂。因此内阁认为播州不应该跟普通府州一样。特别是那些播州土司、播州家族,手底下都有私兵,未来他们在播州必然会矛盾重重,引发一些争端。甚至会有一些叛乱发生。想要控制这些事态,播州应该设立播州军民府,统一管理播州军民事宜。”

  只要不涉及改革的问题,内阁在很多方面还是能够达成共识。

  如何改土归流,他们这些内阁阁臣,都有很清晰的想法。关于平定播州杨氏之后,播州下一步怎么走,内阁有很明确的方案。

  军民府这种形态,朝廷已经非常有经验。

  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光是管理民政的地方官府,是无法处理当地事情的。因为当地很多事情太复杂,特别是需要动用军事力量的时候很多。

  但文武殊途,想要配合并不容易。

  虽然大明朝文贵武贱,文臣地位远远高于武将。但这不代表地方官府可以随意命令当地武官。就连一些朝廷派遣的钦差,有时也会和当地武官发生龌龊,甚至发生当地武官不配合钦差的情况出现。更何况是地方官府。

  这样很多事情就会很难办。

  所以才会有军民府的出现。

  一个在大明朝体制当中,很是特殊的机构。

  目前朝廷广泛在边疆地区设立这种军民府,因此在这方面很是熟练。

  “若播州划入贵州,那么派遣一名贵州副总兵在播州。在播州军民府下面,设立五个县。且利用目前的机会,应该从新成立的土司手中拿回刑名和教化之权力。在土司管理范围之内,设立专职刑名的县蔚或者是县推官,以及专职教化的教谕。”

  朱厚熜翻阅内阁对于播州的方案。

  而费宏给朱厚熜说明这个方案,还有一些补充。

  朱厚熜整体上还是很满意内阁的方案。按照内阁的方案,朝廷分封那些当地大家族世袭土司职位,以此来迅速的安定目前混乱的播州。也告诉西南那些大小土司,朝廷进攻播州杨氏,针对的只是杨烈,而不是西南所有的土司。让他们不要惊慌。同时利用目前朝廷大军云集,威压播州势力的机会从这些土司手中收回大量的权力。

  刑名、教化,看起来不是什么很大的权力。

  但在中国古代,在大明朝的时候,这两个权力在地方是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大明朝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这两个方面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内阁的方案有妥协,也有底线。

  不激进,也不软弱。

  朱厚熜合上了内阁的方案之后,看向了秦金道:“按照内阁的方案选择官员的话,吏部可有什么推荐的人选?特别是播州军民府知府,吏部是怎么考虑的?”

  秦金上前一步道:“关于播州军民府知府,吏部有三个人选。”

  “讲。”

  “抚顺知府丁汝夔。丁汝夔在湖广和辽东,都面对过复杂的情况。在湖广参与过丈量宗藩和土司土地,担任金州直隶州知州期间,负责港口建设,海运发展。在抚顺知府任上,积极发展抚顺马市,处理和建州三卫的关系。是一名非常有能力、有经验的年轻官员。”

  嘉靖十六年的殿试。

  因为出来了张璁,因此不少进士都沾了光。

  像丁汝夔也是如此。

  入仕十二年,跟着张璁经历了很多。政绩出色,经验丰富。三十五岁,已经是可以坐镇一方,年龄优势非常大。

  “陕西按察副使汪文盛。汪文盛善缉盗,在福州知府任上多有惠政。特别是朝廷开海之后,福州多有发展。且汪文盛以多谋善断成名,适合播州目前的情况。”

  丁汝夔朱厚熜熟悉。

  但对于汪文盛的了解不多。不过朱厚熜前面已经有汪文盛的履历。吏部既然是推荐这几个人,当然是把他们的履历都做好了,递给朱厚熜。

  朱厚熜简单看了看。

  履历这个东西只是很简单的东西,看不出什么。只能看到汪文盛什么时候入仕,在哪里当过官,做过什么事情等等。很简单的介绍。

  朱厚熜没说话,继续听秦金的介绍。

  “沈阳军民府同知王邦瑞。王邦瑞文武兼备,在地方几次围剿土匪都大获成功。且曾经在地方安抚过很多部落,熟悉地方土司的情况。王邦瑞地方经验丰富,非常适合去播州。”

  王邦瑞这名官员朱厚熜倒是熟悉。

  国子监整顿的时候,有不少学子因为成绩不过关被开除。其中有超过五个人出自于王邦瑞治下,因此对他进行了贬官。所以现在的王邦瑞才是沈阳军民府的同知。

  说起来王邦瑞的资历也是很深的。

  入仕十五年,早在正德年间就是广德知州。朱厚熜登基之后,担任过地方知府,升迁到朝廷担任过吏部郎中。本来前途也算是一片光明。

  可惜到了地方担任提学使,也就是担任地方学政的时候,正好发生了国子监的事情。

  因此直接贬了三级。

  不过这只是程序,不代表朱厚熜对于王邦瑞有什么不好的印象。相反对于王邦瑞,朱厚熜的印象还是很好的。还没有入仕,就写过不少剿灭土匪的策略给地方官府。虽然因为年纪小,没有处理过政务,因此有些策略稍显幼稚,但已经是才气满满。

  等入仕之后,政绩就更好。

  担任地方官员之后,在缉拿盗匪方面非常有一套。不动用军队的情况之下,光是凭借着巡检和衙役就能够剿灭几百土匪。要不是碰到了国子监整顿,现在的王邦瑞甚至有资格坐镇一省。

  朱厚熜在考虑。

  丁汝夔、王邦瑞、汪文盛,应该选择谁比较好。

  只是地方小官,并不需要廷推。吏部推荐之后,朱厚熜可以一言而决。。朱厚熜想了好一会,道:“王邦瑞吧。”

  丁汝夔担任抚顺知府时间不长,加上抚顺很重要,这个时候不好调走他。至于汪文盛,朱厚熜真是不怎么熟悉。朱厚熜准备回去之后,从东厂那边好好看看汪文盛的履历。既然吏部推荐汪文盛,而且秦金把汪文盛和丁汝夔、王邦瑞放在一起,这个汪文盛肯定也是有过人之处。

  “臣遵旨。”

  秦金立马接旨。

  心中很是高兴。一个正四品官员的调动,又不是朝廷重要位置,朝臣没有人出来反对。不过心中对于秦金是比较防备的。秦金多年在户部,从户部右侍郎开始到户部尚书,加起来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户部实力不弱。

  成为吏部尚书之后,看起来没有多少动作,但该提拔的官员都能够提拔。

  从之前推荐山东布政使杨守礼,到这一次让王邦瑞去播州,都做的悄无声息。虽然播州军民府知府不是什么大官,但却是非常有前途的职位。这样的秦金,已经具备成长为朝廷一个大佬的基础。

  “播州其他的一些官员,主要从之前在贵州、云南当官的人当中选拔。包括之前去贵州、云南担任县蔚、教谕的官员,考核之后只要政绩合格,就优先给他们机会。这个吏部、都察院尽快的拿出方案。”

  “臣遵旨。”

  赏罚分明,这是上位者最需要的东西。

  上位者可以刻薄,可以不近人情,可以不是好人。但成功的上位者,必须要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够聚拢人才。朝廷当年为了云贵两省的改土归流,让那些举人自愿选择去云南和贵州当县蔚和教谕。主要是从当地土司手中抢夺刑名和教化的权力。那些官员去陌生的,土司遍地的云贵两省,开展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朝廷的改土归流来说,这些一个个小官都是大功臣。他们做的事情,看起来都很小,但却是真正的千秋大计。有升官机会的时候,当然是要第一个选择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读书人愿意去西南这种省份。

  “往播州派遣的官员,必须要尽快的确定下来。等播州稳定下来,就立马去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