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42章 杨烈的应对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0      字数:2735
  嘉靖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播州宣慰使司。

  气氛很是凝重。

  杨烈脸色是最难看的。他可以说是算了一切,包括朝廷的情况也算到了。但情况的发展却和他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杨烈是真没有想到四川总督汤沐会如此的处理事情。

  本来这种事情,大家你好我好,过得去就可以。四川总督汤沐对于播州杨家的事情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的事情,以前都是这样的。

  杨烈也不是不懂事的。

  只要这一次的事情顺利过去。那么到时候杨烈该意思就意思,都是没有问题的。

  反正播州杨氏有的是钱。

  汤沐他们当官为什么?

  杨烈才不相信什么忠君爱国的狗屁话语。

  朝廷不插手土司家里内部事情,这应该是大家都承认的潜规则。可是汤沐竟然直接把播州杨氏内部的事情公开化,实在是不懂规矩。

  当然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

  因为四川总督汤沐,已经把播州杨氏的事情上报给朝廷。朝廷的命令也下来了,杨烈做的事情简直是人神共愤,大逆不道,必须要抓起来审判。

  杨烈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情况。四川、贵州这边已经开始调兵,周围的土司接到了命令要朱兵助阵。这么大的动静,杨烈这边也已经是得到了消息。

  因此杨烈才会召开会议。

  “各位,朝廷这次不是吓唬我们。而是真的要对我们下手。据我得到的消息,重庆、平越、毕节这几个地方,朝廷已经开始动员部队。还有周围的土司都接到了朝廷的动员命令,要求他们也出兵助阵。”

  杨烈开口。

  下面的人都没有说话。

  但一个个表情凝重。播州杨氏的确是很富裕,而且常年保持万人的部队。一个土司常年保留万人的常备军,在整个西南省份来说,播州杨氏都是独一份。

  就连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两个连绵千年的大土司,巅峰的时候也不会保持万人常备军。

  毕竟常备军花钱太多。

  西南省份普通的土司,平时是不会有多少常备军,能有几百人就不错了。只有需要打仗的时候,他们才会临时开始动员部队。

  光是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播州杨氏的强大和富裕。

  就算播州杨氏在土司当中是首屈一指的势力,但播州杨氏的这些人还是很紧张。毕竟播州杨氏再怎么富裕,再怎么强大,那也只是一个地方势力,只是一个土司。

  整个播州人口加起来也不到百万,而且这不全是播州杨氏控制的人口。播州杨氏控制的人口不会超过五十万。

  这样的人口规模,和大明朝根本无法相比。大明朝是一个拥有一万万人口的大国。播州杨氏再怎么跋扈,也没有想过和朝廷打仗。现在朝廷要征伐播州杨氏,他们岂能不紧张。

  “怎么,害怕了?”

  “大公子,朝廷这边来势汹汹,我们要想办法才行。”

  怎么打?

  需要杨烈拿主意。

  杨烈其实心中也打鼓。毕竟自己才刚刚掌握杨家权力,就要面对这样的局面。但杨烈还是很有能力,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表现出任何的慌张。要不然人心立马散了。

  因此杨烈表现的很镇定。

  就像是胸有成竹一样。

  站起来,来到了地图前面信誓旦旦的道:“朝廷别看动员这么多人,还联系了那些土司部队,但其实不足为虑。”

  “大公子,何出此言?”

  张世林看杨烈自信满满。

  因此站起来询问。

  “大家看这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朝廷出兵应该是这么几路。四川这边应该是綦江、南川、合江、永宁四路,贵州那边是毕节、乌江关、平越三路。”

  杨烈本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或者说杨烈手底下还是有能人的。迅速的分析出了朝廷各支部队的路线。

  下面的人都是点头。

  朝廷部队的进攻路线杨烈都画在了地图上,让大家看的是一目了然。杨烈继续道:“看起来围攻我播州的有七路,但我们真正要防备的只有一路。那就是平越这一路,丰州侯马永率领的部队。其他几路的部队,看起来来势汹汹,但都没有什么威胁。”

  “大公子,属下不是很明白。”

  杨烈手底下的将军挠头。

  不懂杨烈的意思。

  杨烈笑着道:“你们看看。从四川来的四路部队,永宁一路必然是奢氏率领的。永宁奢氏虽然是彝族大土司,但他们的女土官奢禄却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们是绝对不会为朝廷冲锋陷阵的。所以这一路不用担心。还有合江这一路,也是四川官府征召的土司部队,行动绝对不会很快。这些土司的想法,我比谁都清楚。有好处的时候比谁都积极,没好处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干。我播州自古就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这些土司都知道这一点,是不可能和我们硬碰硬。这些人一定会选择观望我们和朝廷的战斗。包括贵州这边也是一样。乌江关这一路,还有平越那边一大半都是土司部队,想让这些土司部队动起来,是不太可能的。这些土司部队,能听朝廷命令召集部队,已经是很不容易。让他们打仗,完全是开玩笑。”

  大家都是土司,比谁都明白土司的想法。

  要是有好处,这些土司比谁都积极。如果朝廷征召他们,去解决一个容易解决的土司,他们比谁都积极。甚至都不用地方官府催促他们,他们自己就去打了。

  因为打完了之后,可以搜刮这些土司的地盘。发战争财,永远都是最容易的事情。

  可是同样,一旦碰到硬茬,这些土司比谁都都油滑。

  损失太大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干的。

  毕竟那些土司,人口都不多。一旦损失太大,直接影响土司的实力。说不定被周围的土司吞了。所以一旦面对强敌,他们都是不愿意卖命的。

  播州杨氏就是这样的硬茬。播州地形复杂,是典型易守难攻的地方。加上播州杨氏坐镇播州七八百年,又是西南地区最富裕的地方。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因此播州杨氏能够养活的军队也多。

  这样的地方,哪里是那么容易打的。

  虽然这些人眼红播州杨氏的财富,但想让他们去当炮灰,他们肯定是不干的。

  只要这些土司部队不认真打仗,那么播州杨氏的压力立马就减少一半。

  “大公子说的有道理。那些土司部队,一定会作壁上观,看着我们和朝廷军队打仗。只要我们能够挡住朝廷军队,这些土司部队绝对不会攻击我们。”

  “说得对。”

  杨烈点头。

  道:“所以我们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如何解决这些朝廷军队当中。”

  “大公子,就算这些土司部队不动,朝廷动员的部队也不会少于五万人。这么多的部队,对我们的压力依旧很大。”

  “我说过,解决他们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