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40章 舆论哗然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0      字数:3121
  嘉靖十一年五月三日。

  四川总督派遣的人刚刚出发,播州那边就快马加鞭上报,播州宣慰使,杨家族长杨相病故。消息传来,四川总督汤沐是“勃然大怒”。

  立马派人斥责杨相嫡长子杨烈。

  表示不接受他们这番话,不相信杨相就这么死了,怀疑杨相的死因有其他因素。要求杨相嫡长子杨烈和杨相次子杨煦两个人亲自到成都解释杨相的死因。

  杨烈立马表态杨相刚刚病故,播州事情很多,离不开自己。而且他们兄弟两个要给杨相操办后事,实在是没有时间去成都。表示等过段时间亲自到成都请罪。

  汤沐立马回话。

  既然杨烈没有时间,那就让杨煦来成都。杨烈和杨煦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来成都解释。

  杨烈很快回话。

  杨煦因为杨相的病故,悲伤过度,多日不吃饭不睡觉,导致身体虚弱,目前正在卧床休养。

  双方来来往往好几次。

  整个西南省份都知道了这个事情。四川总督府的措词是越来越严厉,到了五月末的时候四川总督府直接质问杨烈。是不是杨烈做出了弑父杀弟的恶行。

  汤沐这番质问,已经是完全公开了矛盾。

  此事传的是沸沸扬扬。

  整个西南都知道播州杨氏出现了事情,而且是出现了弑父杀弟的事情。土司传承出现这种内讧,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发展到弑父杀弟的地步,而且还闹得人尽皆知,却是少之又少。

  更不用说这可是播州杨氏。

  是西南最富裕的土司。一直以来整个西南地区,最富裕的就是播州杨氏。甚至比四川、贵州、云南这些省份的官府还要富裕。

  正因为是播州杨氏的事情,所以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杨烈立马反击四川总督府,表示四川总督府的质询完全是子虚乌有。杨相是因为突发恶疾,所以才病故的。而杨煦是因为悲伤过度,才会亡故。

  杨烈的解释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当然杨烈也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借口。

  杨烈是真的不明白。

  为什么?

  播州杨氏内部的问题,汤沐为何如此感兴趣。你管我是怎么做的,现在播州杨氏是自己说了算。朝廷只要让自己接班就可以了。管那么多干嘛?

  来来往往好多次。

  不过突然之间,事情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杨家有一个人突然站出来,控告杨烈弑父杀弟,以及杀了祖母安氏。要求朝廷派人彻底调查此事,让杨烈伏法。此人叫杨照,和杨烈、杨煦是一个辈分。

  往上数,是一个老祖宗。

  他们共同的老祖宗就是播州杨氏历史上,跟杨相一样胡闹的杨辉。杨辉当年宠妾灭妻,想要让自己的庶长子接班。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杨辉的庶长子一脉还是保留了不少实力。这些年杨辉庶长子杨友一脉和播州杨氏家主一脉关系一直不好。当然家主一脉毕竟掌握杨家大权,因此这些年下来,杨友一脉一直受到打压,实力是越来越弱。

  杨烈、杨煦他们是杨辉嫡子后代,也是杨家家主一脉。而杨照是杨辉庶长子杨友一脉,是杨友的重孙子。

  现在杨照跳了出来。

  指责杨烈弑父杀弟,加上还有一个杀祖母的罪名。

  一片哗然。

  毕竟杨家这点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杨烈就可以继续硬顶着,继续辩解这是子虚乌有,捕风捉影的事情。可是现在杨家自己人跳出来,控诉杨烈做了这种事情,情况就复杂很多。

  杨照为什么跳出来?

  很简单。

  一旦杨烈的罪名成立,那么这可不是小罪名。

  在大明朝这个以孝治天下的年代,弑父跟造反一样,都是大逆不道,不可饶恕的罪名。更不用说还有杀祖母,杀弟这种恶行,任何一个都是耸人听闻的罪名。杨烈定罪,会直接牵涉杨烈这一脉,或者说整个家主一脉都会受到牵连。

  那么杨照就有可能成为杨家家主。

  当然四川总督汤沐这边,也是给杨照一些暗示的。告诉他朝廷是不能接受杨烈这种弑父杀弟的人当播州宣慰使。等朝廷审判了杨烈之后,杨照就能够接班。

  正是因为有汤沐的暗示,给了杨照一个冒险的可能。要不然杨照怎么可能跳出来。

  这一下事情就变大了。

  四川总督汤沐,立马让杨烈服罪。而且按照调查的结果,列出了一堆名单,表明这些人都有罪。这里面包括杨烈的母亲张氏,还有杨烈的母族张家,杨家族长一脉,杨烈的亲信大将,以及杨家一些支持杨烈的族老,甚至包括一些支持杨烈的家族在内。

  要他们都来成都请罪。

  这个杨烈怎么可能同意。包括支持杨烈的那些人,怎么可能同意请罪。汤沐就是故意把很多人都装在里面,好让他们可以反抗。汤沐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抓住杨烈,而是要削弱杨家。必须要打一仗,才能够让杨家没落。

  但又不会把所有人都装进来。特别是那些播州土司,汤沐是不会问罪的。因为汤沐还需要联合他们一起解决播州杨氏。到了这个时候汤沐和杨烈算是完全翻脸。

  杨烈直接反驳汤沐,表示这是汤沐和杨照联合起来诬陷自己。

  杨烈是绝对不接受这样强加的罪名。

  形势是越发的严峻。

  “族长,梁总制是什么意思?”

  到了这个时候,四川、贵州都开始紧张起来。

  四川官府和贵州官府,已经开始和地方土司联系。要求地方土司出兵,配合朝廷部队惩戒大逆不道的杨烈。水东宋氏这边也已经是接到了命令。

  宋氏的主要人物都集中在了一起。

  询问宋家族长宋储。

  “梁总制要求我们宋家出六千人。”

  “真的要打?”

  宋镐皱眉。

  宋镐是宋储的叔叔。虽然不是亲叔叔,但却是关系最近的族叔。水东宋氏的族长一脉人丁单薄,出现过好几任的宋家族长都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族长职位换了个人。

  宋储之前的宋家族长是宋储的哥哥,也是因为没有子嗣,所以宋储才成为了宋家族长。

  问题是现在的宋储也没有子嗣。

  而且宋储的年龄不小,宋家所有人都知道宋储是不可能有后了。而和宋储亲戚关系最近的,就是宋镐。宋镐虽然是宋储的叔叔,但年纪却比宋储小。

  宋储在贵州当贵州右布政使,宋家在瓮安和草塘的事情,就交给宋镐负责处理。

  因此宋镐的分量是很重的。

  “是。”

  宋储点头。

  自从杨烈跟朝廷表示杨相死了之后,四川、贵州地区的军队已经开始集结。宋储作为水东宋氏的族长,贵州右布政使,这些都是清楚的。

  “丰州侯马永已经率两万部队,准备过乌江。”

  “两万人?如果加上贵州那边的土司部队,播州东南部这边的土司部队,人数不会少于五万人?”

  “会超过五万人。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那边要求每个安抚司要拿出三千人。我们宋家有草塘安抚司和瓮安安抚司,所以要求我们出六千人。”

  宋储对于这些很清楚。

  宋镐点头。

  道:“如果这样算的话,播州杨氏真不算是什么。他们虽然富裕,而且常年保持万人部队,但真正拿得出来的人马,也就是三四万人,不会超过五万人。但光是丰州侯这一路就能有超过五万人,还有四川那边,毕节军民府那边,加起来能够动员十二三万人没有问题。”

  宋镐计算各支部队之后,觉得这场仗没有任何问题。

  再说杨家内部也不安稳。

  毕竟杨烈弑父杀弟,看不惯杨烈的也不在少数。再说杨照跳出来,不只是代表他一个人,而是大批杨家人的态度。这样计算,胜算很大。

  宋储摇头,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