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26章 抵押运河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9      字数:3288
  “若是在滦河建立钞关,那么一年能有多少税?”

  赵载问了底蕴。

  钞关,就是大明朝的收费站。

  开始的时候,都是设立在水运当中。特别是运河,都设立了钞关。

  收钱标准很复杂。

  开始是收过船税,就是按照船的大小来收税。后来朝廷发现那些商船运货挣钱,因此决定在船税基础上收货税。根据不同的货物,收取不同比例的税。

  这还不够。

  钞关本来是建立在水运当中。

  但是当钞关实力强大之后,发现周围的陆运发展也很好。有很多货物是通过陆运,因此又把周围的陆运道路给封了。

  陆运也要收钱。

  当然朝廷设立钞关,除了收税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听名字就知道,钞关钞关,收的是钞,也就是大明宝钞。大明朝成立之后推行大明宝钞,可是下面的人不买账。对于很多百姓来说,白银、铜钱都是很直观的货币。但是大明宝钞这种纸币,却很难让他们相信。所以开始的时候,大明宝钞的推广很是艰难。

  不要以为只有后来人才知道,把货币绑定来推广。

  古人也很聪明。

  朝廷推广宝钞,可是下面人不接受怎么办。那就设立一个钞关,收税全用宝钞收。我让你不使用宝钞,我就用宝钞收税,我看你怎么办。

  毕竟朝廷的钞关,那都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上建立的。

  只要你是走南闯北的商人,那么肯定是要过朝廷钞关。因此那些商人只能是接受大明宝钞。不过大明开国一百五十年,大明宝钞一直在贬值,快要成为废纸。

  因此朝廷在很多钞关,也不再是强制性的收大明宝钞,而是决定收银子或者铜钱。

  不过朱厚熜登基之后,发现钞关问题很多。收税的标准不统一,几乎是钞关官员自己决定。而且钞关有很多潜规则。官府的船不收税,宗藩的船不收税,勋贵的船不收税,外戚的船不收税,中官的船不收税,官员的船不收税,有功名读书人的船不收税。

  换句话说,几乎大船都是不收税的。

  收的都是那些没什么背景的小商人的商船税。

  当然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个最多就是属于逃税漏税太多。

  但问题是,朝廷对于这些钞关有规定。那就是每个钞关每年要收多少钱,给出了一个定额。这个定额几乎是强制性的规定,不同的钞关有不同的定额,你一年必须要收这么多钱。收的钱足够,或者多了,你的政绩足够,朝廷奖励你。你要是没收到足够的钱,那么你这个官员就不合格。

  结果如何?

  钞关本来就是大商人的税不收,只能收小商人的税。朝廷还规定必须要收多少钱,这些钞关只能是使劲压榨那些小商人。

  但这是严重打击经济的行为。

  小商人的利润本来就不高,还被钞关这样收税。结果很多地方的小商贩迅速减少,直接导致当地的经济没有了活力。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钞关管理很是混乱。本来钞关作为征税的机构,应该是隶属于户部的。但其实并不完全如此。钞关还有工部派人坐镇。

  工部也要收税。

  对于那些客商贩运的柴草、竹、木、炭之类都要收工关税。

  除了户部和工部,就连地方官员都插一手。学习钞关在地方设立一些收费站。

  管理如此混乱怎么可以。

  因此朱厚熜成立税务总司的时候,全国钞关都归属税务总司管理。而且对于钞关收税做了好一番改革,统一了各种船只和货物的税率。朱厚熜最重视的就是税收。

  钞关收税,主要是根据船的大小、货物的种类,以及运货的距离来计算。

  越是大船,越是价格高的货物,交税越多。

  朱厚熜可没有什么免费的说法。

  只要是船,都要收税。就是官府的船,也不例外。不过官府的船,交税之后,可以去税务总司申请撤销。其他的什么宗藩、勋贵、外戚、中官、官员、有功名的读书人,你们和朝廷税收有个屁关系。

  结果钞关收入大涨。

  目前全国钞关收入,都要破百万。

  赵载想要知道的是,一旦疏通滦河,肯定要在这里设立钞关,到时候钞关收入会如何。

  底蕴立马开始计算。

  道:“具体下官没有算过。但目前承德马市的关税每年近八万两,一旦疏通滦河,让货物都通过滦河,那么钞关一年的收入不会少于两万两。这只是最保守的猜测。若是发展承德的木材、煤炭,还有遵化的冶铁、煤炭,再把这里的城镇连起来,那么钞关收入应该能够翻倍。还有就是把陆运也纳入到钞关征税当中,钞关收入还能够继续增长。”

  “最少两万两?”

  “是。这是下官计算最低的收入。只是根据目前承德马市的货物交易量来计算的。其实一旦建设滦河,这个地区的人口增加,到时候粮食、木材等运输量也会大大增加。钞关收入绝对不会仅仅只有两万两。”

  “嗯。”

  赵载点头。

  看着已经结冰的滦河,悠悠道:“朝廷刚刚开海的时候,市舶总司对于那些一时之间拿不出出海许可证费用的商人,想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先让他们出海,等他们回来之后挣钱了,慢慢的还上这笔钱。”

  “对,有这回事。”

  底蕴点头。

  开海的时候,底蕴正好在六科担任吏科都给事中,然后到了辽东担任辽阳知府。因此对于当时市舶总司的很多政策,底蕴比赵载清楚。因为那个时候赵载还在陕西。

  “当时市舶总司给出了好几种方案。分三年期,五年期两种还钱方案。虽然有最后未能交钱的,但大部分都补交了出海许可证的钱。也正是因为市舶总司当时这种方法,让很多小商人也参与到海贸当中。当中不少人经过这些年,都挣了不少钱。也大大推进了海贸的发展。”

  底蕴说起这个很是叹服。

  开海针对的可不仅仅是那些大商人,也不仅仅是那些权贵。

  很多有胆量的小商人,也是想要出海。只不过他们当时本钱不够。但正是因为有了市舶总司的政策,这些小商人也都得到了机会。

  让出海的商人规模,迅速膨胀了不少。

  结果海贸发展迅猛。

  市舶总司挣了钱,那些商人挣了钱。

  “你说,我们可以可以学习市舶总司。”

  “赵总制,下官不是很明白。”

  底蕴糊涂。

  市舶总司的做法,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怎么学习市舶总司?

  “你说说,疏通滦河,挖坑滦河支流运河,最需要的是什么?”

  “钱,粮食。归根结底还是要钱。”

  “对,就是钱。”

  赵载说着说着突然兴奋起来,道:“我们现在之所以为难,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钱。你说是不是?”

  “是。”

  “我们没钱,朝廷也无法支持我们。但有一个地方有钱,而且有很多钱。若是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那我们在滦河施工,就完全没有问题。”

  底蕴很惊讶。

  哪里有钱?

  底蕴为了滦河的事情,可是考虑了很长时间。

  连北直隶目前要改革的军户,他都算了进去。可是他还是找不到办法,所以才跟赵载说的。朝廷没钱,热河没钱,就算是加上辽东也没有钱。

  毕竟一旦开运河,几个月就是几十万两银子。

  不要说是辽东和热河这种开省没有多长时间的省份。就算是对于南直隶这样有钱的地方,想要花几十万、上百万挖运河,那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想要没有朝廷的支持,光是凭借着地方官府的力量完成运河的建设,真的不太可能。

  底蕴怎么想都找不到有钱的地方。

  因此疑惑的看着赵载。发现赵载很是兴奋,脸上笑容满满。对底蕴道:“你说那些商人在马市交易,都是用现银交易吗?”

  “以前马市主要是以货易货。但自从有了钱庄之后,他们都是用大明钱庄的银票。又或者如果是常年合作的,他们都用大明钱庄开出的票号代替现银。目前…………”

  说到这里,底蕴突然瞪大了眼睛。

  看着赵载道:“赵总制,你说的不会是大明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