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27章 抵押运河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9      字数:2790
  “赵总制,你说的不会是大明钱庄?”

  “对。”

  赵载兴奋的走来走去。

  然后道:“你说说,现在的大明朝,哪里有比大明钱庄钱更多的地方。大明钱庄有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我估计千万两不在话下。毕竟目前朝廷的税收,都是存入大明钱庄。还有那么多商人也跟大明钱庄有合作,必然会有大量银子存在钱庄。我们疏通滦河,区区几十万两,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毛毛雨。”

  几十万两,对于辽东和热河是大事情。

  可是大明钱庄来说,这也是钱吗?

  虽然赵载对于大明钱庄具体的实力不是很清楚。但朝廷和地方官府,把税收都存进大明钱庄。还有大明钱庄和那么多商人做生意,甚至到了可以开出银票和票号的地步。那肯定是表明这些商人在钱庄有存了那么多钱,要不然怎么可能开得出钱庄的银票和票号。

  这些钱都加起来,几千万两应该是有的。

  区区几十万,他们可以轻易的拿出来。

  底蕴是目瞪口呆。

  他没想到赵载竟然是打大明钱庄的主意。大明钱庄和以前的户部、兵部、工部这些部门的钱不一样。大明钱庄的钱,那都是进去容易,出来难。

  进去是存款,出来就是贷款了。

  加上大明钱庄,那是总部在京城的,管理的总办还是朝廷正三品官员。

  地方政府,是不会轻易跟大明钱庄打交道的。那些官员可能偷偷摸摸的,跟大明钱庄交往,但官府机构不一样。他们一旦和大明钱庄打交道,那么他们想要做什么,京城这边一下就知道了。

  这种事情他们是不会干的。

  可是现在赵载要从大明钱庄弄钱?

  “赵总制,你想怎么从大明钱庄弄钱?”

  “这不是很简单。我们先借三十万两,然后慢慢还钱就行了。又不是说我们要吞了大明钱庄的钱,只是跟他们借钱,钱还是会还的。”

  “可是,大明钱庄只有贷款。”

  “那我们就贷款。不就是付利息,我们又不是还不起。”

  赵载说的轻描淡写。

  这让底蕴这个也经历了很多,能力很强的官员,都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那可是三十万两的银子,而且一旦贷款,那可是有利息的。

  赵载怎么就说的那么简单。

  “赵总制,大明钱庄想要借钱,那可是需要抵押物的。我们拿什么抵押给大明钱庄?”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滦河?”

  底蕴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明白赵载的打算。

  赵载这是要把将要建成的运河抵押给大明钱庄。难怪刚刚赵载询问自己,在这里设立钞关,每年能够有多少钱。底蕴这是要用钞关的税收收入,来还大明钱庄的钱。

  想法很大胆。

  但底蕴一想,还真是可以操作。

  辽东和热河每年凑一点,然后加上滦河钞关的税收收入,一年拿出几万两是不成问题的。这样只需要几年时间,这笔钱就能够还上。

  还真是一个聪明的想法。

  “你觉得怎么样?”

  赵载知道底蕴明白了自己的想法。

  底蕴心中默默的计算,然后道:“辽东和热河每年拿出五万两左右,加上滦河钞关的收入,一年最少可以还七八万两。就算是加上利息,我们也能够四五年之内还上这笔钱。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接受。”

  “对。”

  赵载忍不住笑了出来。

  然后指了指滦河,道:“我们先疏通滦河,让滦河水运恢复起来。等朝廷可以支持我们,我们就可以从朝廷再拿到一些钱。加上我们可以和大明钱庄再借一笔钱,完整的修筑此地的运河。到时候朝廷支持的钱,辽东和热河两省的钱,加上滦河钞关的收入,我们每年可以还二三十万两。那么就算我们借了二百万两,都不需要十年,这笔钱就能够还上。当然这里面滦河钞关的收入是重中之重。若是滦河钞关的税收收入,能够达到五万两,甚至超过五万两,那么借大明钱庄的钱,根本就不是问题。”

  “是。”

  底蕴点头。

  赵载说的没错。

  一旦滦河流动起来,那么这几个地方都能够收益。

  特别是滦河流域,如果挖开完整的运河。那么会有承德马市,还有北方最大的冶铁厂所在地遵化,当然也有北京的东大门天津。这都是北方非常重要的城市。

  一旦把他们连起来,效果会非常好。

  会有大量的商船在这里。

  元朝的时候,滦河运河可是有两千多艘船只。按照赵载和底蕴的想法,未来滦河运河会比元朝的时候更加繁忙。这样就会有几千艘船只在滦河,滦河钞关的税收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把这个运河抵押给大明钱庄,那绝对是足够的。

  不过底蕴道:“赵总制,话是这么说。但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听说过,把运河抵押给钱庄,从钱庄借钱的。而且就算能够成功,但成立的滦河钞关直属于税务总司管理。每年的税收收入,大部分都要押解到京城,给我们留下的只有那么一点点。那点钱根本不够还钱。这都是一个问题。”

  “嗯,这些的确是一个问题。”

  赵载点头。

  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但要实施起来问题也很多。

  朝廷能答应吗?

  毕竟那可是运河。特别是滦河这边的运河,甚至关系到北直隶和漠南,东北之间的联系。这样一个重要的运河,朝廷会允许抵押给钱庄?

  还有钞关的税收收入,大部分都应该是朝廷财政收入,留给地方的属于很少的一部分。现在赵载想要用这些钱还债,朝廷能支持吗?

  和这些比起来,大明钱庄能不能同意,反而是小问题。

  不过赵载还是道:“虽然困难,但还是要试一试。如果能够成功,对于大家都好。毕竟这个运河越早挖开,对我们越是有利。这样,你写一份关于在滦河开运河之后的好处都写出来。把你的预测写出来,包括成立滦河钞关之后,钞关收入的情况,你都要写下来。然后也计算一下,一旦我们从大明钱庄借三十万,我们每年要还多少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实力,都写出来。我看了之后,就上奏给皇上。”

  底蕴此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赵载。

  前两任的蓟辽总督李承勋和盛应期,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经过他们两个人的努力,目前辽东局势大为好转。应该说朝廷对于朵颜三卫和建州三卫已经是形成了绝对优势。

  底蕴和他们两个人都一起共事过。

  但都没有眼前的赵载来的意外。

  赵载的想法,绝对是奇思妙想,而且非常出格。正常的官员,绝对想不出这样的东西。

  但底蕴不知道怎么了,竟然对于赵载的方案非常感兴趣。正因为太新鲜了,所以反而觉得特别。若是这个计划真的可以实施,那么就彻底改变了以往朝廷和地方官府很多建设模式。使用大明钱庄的钱,弥补朝廷不足的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创举。

  因此底蕴点头道:“好,我现在立马组织人,把这份计划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