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24章 承德水运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9      字数:3415
  “是很好用。”

  赵载来到了承德,考察承德马市。

  热河布政使底蕴全程陪同赵载,先是考察彰武马市,然后考察承德马市。最后赵载来到了滦河,看着已经冰冻的滦河,问了底蕴。底蕴拿出了一份地图,给赵载讲解道:“利用滦河漕运,是从曹操开始的。曹操击败袁绍,一统北方之后,率军北上征讨乌桓。当时曹操为了解决军队运粮问题,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第一次利用滦河打造了水道。之后曹操又在蓟运河和滦河间开挖了一条新运河,形成了一条下至渤海,北通辽西的运河网络。”

  赵载看着地图连连点头。

  古代所有的王朝,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开凿运河。

  从古至今,运河对于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春秋战国开始,只要是有点实力、有点追求的朝廷,都是不停的挖运河。因为陆运,和水运完全不能相比。

  不要说是古代,就是几百年后火车大发展,高速公路大发展的年代,水运的优势依旧是那么明显。所以朝廷都非常重视水运。

  滦河,是河北重要的水系。

  这样的水系,各个朝代当然是不会放过。不过率先开凿滦河的,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曹操算是开发利用滦河水运的第一人。

  “后来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征讨高丽,都是利用了滦河运河,输送军粮辎重。特别是唐高宗年间,为了军粮辎重,疏通了滦河支流二滦河,让二滦河可以通船。当时输送粮食,都是从江南地区来到了登州,又从登州来到天津。最后从天津靠着二滦河来到了卢龙。”

  “嗯。隋唐时期卢龙是军事重镇,隋唐军队的后勤都在卢龙。”

  赵载连连点头。

  隋唐史书赵载也是看过的。

  隋唐征讨高丽的时候,卢龙可是军事重镇。军队后勤物资都在这里。不过几十万军队的后勤物资,那可不是小数目。要不是有了水运,靠着陆运不知道要动员多少民夫。现在听底蕴的讲解,让赵载对于此地的情况了解更是清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就是这种情况。

  赵载也是看过隋唐征讨高丽的书,对于隋唐时期军队的路线也都是知道的。可光是看书,是无法完全理解里面的东西。要不是今天来到了承德,看到了这里的滦河,还有滦河水运的历史,很多东西还真不是轻易可以理解的。

  现在看着滦河的支流二滦河,赵载甚至可以构思,当时的粮食是怎么运输到卢龙的。

  “不过要说起真正大规模开发滦河,还要说蒙古人。前朝开国之后,对于滦河很是重视。对于滦河几次大规模的进行疏通,让滦河成为中原和草原、辽东最重要的运河。前朝时期,滦河一度有两千多艘船只通行。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之时,为了和蒙古打仗,在这里屯兵几十万部队。所需要的军粮辎重也都是利用滦河和滦河支流。”

  元朝建立之后,基础建设其实干的很多。

  千万不要以为元朝是一个野蛮朝代,根本不懂这些东西。相反元朝入主中原之后,甚至比前面其他朝代更加重视交通建设的问题。

  可能因为蒙古人出自于草原,对于运输更加重视。他们不仅在全国全面发展驿道,而且还非常重视运河的开发。滦河在元朝手中,有了巨大的发展。

  成为连接河北和蒙古、东北的重要运河渠道。

  “不过自从朝廷选择退守蓟州,以辽西走廊来连接北直隶和辽东之后,滦河的作用就大大降低。目前还在使用的,主要是天津卢龙一带,其他的基本上都失去了作用。长时间不用,让很多地方已经堵塞,船只根本无法行使。”

  底蕴颇为可惜。

  在这个年代,陆路运输实在是不方便。

  水运才是最方便,最省力,最省时间,最省钱的办法。一艘普通的船,能够运输的货物,如果是马车、牛车、骡车的话,怎么也需要几十头才行。

  稍微大一点的船,货运量更是等同于上百马车、牛车、骡车。

  而且同样的货运量,水运成本只有陆运成本的两三成。包括从时间上来说,水运都是远远好于陆运。在元朝的时候,滦河航运非常发达。

  可惜到了现在是真的没落了。

  大部队退守蓟州,以长城作为防御工事。所以连接蒙古和北直隶的滦河水运就彻底废弃。特别是那些人工挖的运河,上百年下来都堵塞,无法通行船只。

  还在维持的,只有天津到卢龙这一带航运。相比起整个滦河航运来说,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现在朝廷重新控制了承德一带,还在这里成立了热河省。可是却不能利用这些运河,底蕴当然是遗憾。

  “那你的想法是?”

  “赵总制,下官的考虑是,是不是可以组织人疏通滦河,特别是疏通那些已经堵塞的运河,重现滦河航运。”

  “滦河航运,你认为很有必要?”

  “是。”

  底蕴点头。

  然后在地图上,道:“现在情况和之前完全不一样。随着朵颜三卫实施盟旗制度,朵颜三卫的威胁几乎消失。朝廷现在控制承德,滦河也完全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而且自从承德开了马市之后,承德这边商贾云集。每天来来往往的货物很多。但这些货物很多都是使用马车、牛车、骡车,货运量有限。可是一旦我们疏通滦河,让此地的水运重新开启,一定会极大地促进承德马市的发展。”

  承德马市虽然开的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特别是兀良哈万户南下。

  带来了大量的漠北部落,人口规模急速膨胀。他们从漠北来到了漠南,主要目的就是击溃鞑靼部落,让他们成为草原霸主。因此他们需要的东西很多。

  与此同时,他们因为是漠北部落。

  所以南下漠南之后,在漠南这边大肆劫掠。不知道劫掠了多少漠南部落,抢夺了多少好东西。他们就是用这些东西,从大明朝换取物资。

  这让承德马市发展迅猛。

  现在的承德马市,已经是仅次于辽东那边。

  不过在承德马市的这些商人,基本上都是大量的使用马车、牛车、骡车,用这些来运输货物。但很显然这种运输方式,在古代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大型商队,一次就要出动几十上百马车。

  动员好几百人的商队。

  路上吃的、喝的,花费惊人。根本无法和航运相比。

  底蕴看赵载没有打断自己的话,因此继续道:“还有现在北京、天津一带人口增加速度很快,需要大量的木材建房子。不过建房子所需要的木材,周围哪里最多,承德这边最多。不仅仅是京城和天津,京畿周围城镇越来越多,他们这些城镇所需要的木材,大部分也都是承德这边提供。而想要提供大量的木材,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滦河。”

  京畿地区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木头房子。

  或者说就算不是木头房子,但造房子对于木头的需求很高。现在有能力大规模提供木材的,就是承德这边。 可是这么多的木材,如果靠着陆运,那简直是太困难。

  最好的办法还是利用水运。

  “再者就是,朝廷现在支持开采煤炭。这对于滦河水运,更是严重依赖。承德、遵化都发现了煤炭,也开采煤炭,遵化更是北直隶最大的冶铁厂所在地。只要利用滦河航运,那么就可以把承德府、蓟州府、遵化府、天津府乃至于永平府都可以连接起来。朝廷之所以整顿西山煤井,就是因为柴薪砍伐过多,有些地方已经没有树木。其实蓟州府、遵化府、天津府、永平府这边的情况也是差不多。虽然没有京城那么严重,但对于木柴砍伐过多是存在的,导致周围很多山上都没有树了。若是承德和遵化这边采煤足够,那么此地的城镇就可以用煤炭代替柴炭。承德和遵化的煤炭,可以利用滦河水运,把煤炭送到此地各个城镇。一定会比柴炭便宜。”

  朝廷整顿西山煤井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地方官府都关注此事。

  因为这是一个政策的动向。是从朝廷层面,开始放开对于矿产的开采政策。那些很早就已经发现了煤炭,但没有开采的地方,都开始蠢蠢欲动。

  毕竟采煤还是很挣钱的。

  虽然矿税和商税一样,大部分朝廷都要收走,但还是给地方留下一部分。加上只要开采煤炭,那么周围就会变成小型城镇。还有运输煤炭,都会给地方带来很多税收。

  底蕴也看上了采煤行业。

  热河省刚刚成立才一年时间。

  总不能都是靠着马市生存。因此底蕴是做了好一番调研,发现承德这边的滦河是可以利用的。利用好了滦河,就能够把承德和周围的地方连上来。

  “这个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