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05章 潜力无限的沈阳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9      字数:3455
  “马市的情况如何?”

  “最近几年马市发展非常不错。”

  王邦瑞继续给徐阶介绍。

  “目前马市的情况是,市舶司负责来往商人的关税,税务司负责征收商税。我们地方管不了这个。因此我们只能是在马市当中收取占地费。”

  税务总司成立之后,和地方官府之家矛盾不少。

  就是为了交税的问题。

  税务总司成立,在各地方成立税务司之后,不仅从地方官府当中划走大量的编制。以前在地方官府负责收税的官员和机构,被税务司划走一大片。

  然后一手包办收税。

  这让地方官府的收入大减。

  管理马市也是如此。

  明明马市的管理是地方官府。就像是沈阳的马市,那是沈阳军民府划了一片地,专门成为马市所在地。可是这些来往商人的关税,市舶司全都负责。另外商人的一些商业税,则是税务司收取。

  直接把地方官府扔在了一边。

  地方官府唯一能够收的就是马市管理费。

  我出了场地,你们这些商人在我的场地卖东西,我收你们占地费没问题吧。不过这个占地费,和关税、商税相比差了很多。

  “占地费一年能有多少?”

  “今年能有两万四千两。”

  “多少?”

  “两万四千两。”

  徐阶很是惊讶。

  沈阳军民府的马市发展得好,这一点徐阶是听说过的。聂豹此人在朝廷都是挂名的,名气非常响亮。就是因为他担任沈阳军民府知府之后,沈阳军民府的发展非常好。

  特别是马市打造的非常出色。

  但光是占地费就有两万四千两,徐阶是没有想到的。

  “聂布政使在沈阳的时候,认为官府直接管理集市,耗费官府精力,效果也不会太好,甚至还会影响马市的管理。因此聂布政使让这些商人自己去管理。沈阳马市、开原马市、铁岭马市,都分片包给了商人。而且分为草原商人卖东西的集市和大明商人卖东西的集市。总共分了二十三片,每一片都以不同的价格租给一些商人。让他们自己管理集市,他们怎么跟那些商人收取占地费,是他们的事情。地方官府不插手。我们沈阳军民府只是每年从他们手中拿固定的钱。”

  “分买和卖?这样钱够吗?”

  徐阶虽然没有管理过马市,但也知道,一直以来马市大部分都是物物交换。

  从宋朝开始最出名的就是茶马互市。

  就是规定,一匹马换取多少斤茶。直接用茶,跟草原商人的马交易。但现在沈阳军民府这边,却是把买和卖分开。如果分开,那么肯定是需要钱币。把东西卖了,拿到钱币。然后用这些钱去购买所需要的东西。

  这需要的可不是一点点的钱。

  “大明钱庄在沈阳就开设了下属钱庄。钱币是不缺的。甚至在马市交易的商人,货物多的商人,大部分都使用大明钱庄发行的银票,而不是直接用银币。只有那些小商人才会使用银币交易。”

  “银票?草原商人认银票?”

  “认。大明钱庄的银票,目前在草原商人那边信誉非常良好。因为大明钱庄的银票,在这个地方可以随时换取银子。而且那些大商家都认银票,可以直接用银票做买卖。”

  徐阶今天真是开了眼界。

  辽东,一个地处寒冷边关的省份。刚刚开省也没有多少年的地方,却有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发展。就是京城那边,大明钱庄的银票也没有那么普遍。甚至要不是绑定了煤炭,大明钱庄的银币都不可能那么快流通。

  没想到辽东这个大家心目中的苦寒之地,银票反而已经开始普及。

  实在是意外。

  “对了,你说嘉靖十年占地费有两万四千两?这么多?”

  徐阶的很多固有想法,都被今天改变了。

  马市有关税,有商业税,没想到连占地费都能够达到近两万两。两万两对于朝廷可能不是大数目,但对于一个府来说,却一点都不少。

  因为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是不用交给朝廷,沈阳军民府可以自己用的钱,属于是地方财政。

  “我们划片之后,其中最大的,也是商人最多的一片区域,以一年三千二百两的价格租给了商人,让他们管理。就算是最小的那一片,一年都要给沈阳军民府上交三百两。这还是最初的价格。这几年马市发展很快,比之前想象当中还要快,真正的商贾云集。因此我们计划,等签订的五年时间一到,就准备提高租金。到时候我们沈阳军民府一年超过三万两是没有问题的。”

  王邦瑞详细给徐阶介绍情况。

  徐阶越听,越觉得兴奋。

  本来还以为沈阳军民府就算是有所发展,但毕竟是地处边疆,是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军民府。就算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应该是贫穷的边疆。

  没想到沈阳军民府很有钱。

  甚至比徐阶在湖广见过的那些地方还要有钱。看起来马市的作用是真的很大。

  “对了。我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辽东的羊毛织品发展很快。不知道沈阳军民府这边怎么样?”

  “这个发展的不是很好。”

  说起这个,王邦瑞的脸色就稍微难看了一些。

  叹口气,道:“辽东的羊毛织品发展真的很好。这几年辽东的织布机数量一直在增加,辽东商人从江南大量购买织布机,在辽东成立织布厂。主要原料就是羊毛。可是这些羊毛织布厂,大部分目前都在辽阳。我们沈阳军民府没有几个。”

  “为什么?沈阳军民府这边马市活跃,还有离得不远的彰武马市,大量的羊毛应该是先流入沈阳。在沈阳成立羊毛织布厂,直接生产羊毛织布,这不是更好。把羊毛送到辽阳加工,中间浪费时间不说,还有可能损坏羊毛。”

  徐阶不明白。

  沈阳位置多好。

  虽然以前辽阳是辽东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可是自从成立了沈阳军民府和辽河套军民府之后,辽阳的地位大大降低。特别是经济上的地位。

  可是怎么就把羊毛织布厂都放在了辽阳。

  “盛总制在辽东的时候,一直担心沈阳的安全。毕竟沈阳离朵颜三卫、建州右卫距离都近。偶尔也有不少马匪来沈阳这边转悠。为了安全,盛总制把羊毛织布厂都放在了辽阳。”

  “嗯。”

  徐阶点头,表示理解。

  盛应期考虑的也有道理。当时朵颜三卫还动不动威胁大明朝边关,沈阳离他们太近。

  “对了,你们刚刚说,有商人在我们沈阳军民府养马养羊?”

  “是。朵颜三卫推行盟旗制度之后,朝廷对他们的管理严格了不少。而且那些小部落更是愿意投奔我们,想从我们这里讨口吃的。结果沈阳军民府周围不少牧场,以前担忧朵颜三卫和建州右卫,因此都是没有开发。不过现在基本上没有问题。因此不少商人盯上了那些牧场,准备在那些牧场养马养羊。辽东大规模开荒之后,对于耕牛、骡子这些牲畜的需求高了很多。还有就是运货需要的马匹、骡子,需求也很高。”

  王邦瑞看徐阶在思考,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情。自从朝廷整改了西山煤井,山东那边整顿山东煤井之后,我们这边也有人开始蠢蠢欲动。”

  “这边也有煤炭?”

  “有,而且还不少。沈阳、开原、本溪,以及不远处的抚顺,都有关于煤炭的记载。也有一些人头头的在这些地方采煤。只不过以前这里是边关,朝廷不允许采煤。还有我们沈阳周围,有铁矿。历史上这里有过冶铁厂。现在看到朝廷有意放开开矿禁令,很多商人都在询问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同意,估计他们就要去采煤,甚至要铸铁。”

  “还有这种事情。”

  “是。”

  徐阶身边跟着的工作人员,立马把王邦瑞说的记了下来。

  徐阶想了想道:“此事应该可以。不过也不能一窝蜂的上去。赵总制刚来,等熟悉辽东情况之后,年前会召集我们。到时候把这些跟他说一说,看看他的态度。”

  徐阶刚来,蓟辽总督赵载也是刚来。徐阶正在了解沈阳军民府的情况,赵载作为蓟辽总督也在了解辽东的情况。因为还没有完全了解,所以赵载才没有什么动作。

  等赵载对于辽东有了一定的了解,年前肯定是要和辽东官场上的人物见一面。

  徐阶在沈阳军民府很多事情,还是要听听赵载的意见。

  “但冶铁厂,应该很敏感。”

  挖煤没问题,但冶铁厂,徐阶没有把握。

  沈阳再怎么说也是边关。

  在这里冶铁,一旦被草原部落拿走,那可是资敌的大罪。朝廷开马市,禁止出口的名单当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铁器。担心草原部落用铁做兵器。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还是要看赵总制怎么考虑,还有朝廷怎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