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03章 青海鞑靼4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8      字数:3134
  “臣附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承勋开口。

  很直接道:“臣在辽东多年,对于这些部落有很多了解。他们常年在草原生活,未曾得到圣人之学的熏陶。所以他们更信奉力量。你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压制他们,或者在战场上给他们足够的打击,他们是不会信服你的。朝廷目前能够在朵颜三卫推行盟旗制度,就是因为朝廷有足够的实力压制他们。同时在草原上狠狠地打击过他们,所以他们才接受盟旗制度。但亦不刺和卜儿孩,他们常年在朵甘和乌斯藏打压那些本地部落,且动不动劫掠我朝边境,从来没有吃过大亏。对于他们来说,绝对不会心甘情愿投奔朝廷。更不会让朝廷插手他们的地盘。因此接受他们归附,没有任何的用处。”

  “的确如此。”

  吏部尚书高友玑也是反对。

  道:“以前朝廷为了做出一个示范,给那些归附的草原部落领袖赐予爵位、官职,乃至于赏赐土地等等。但也没见有什么效果。想要给其他部落一个示范,完全没有用处。只有朝廷有足够的实力,这样的示范才有好作用。”

  朱厚熜在上面静静地听着。

  一种矛盾。

  蒋冕、毛纪他们都是从入仕开始,就一直在京官打转。走了最快的捷径成为了内阁阁臣。

  虽然处理朝廷公务非常熟练。

  但处理一些具体事情的时候,却表现出一种幼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单独处理过一些事情,或者没有见识过一些事情。真正能够没有独立处理过具体事情,还能够做好内阁阁臣的,那都是非常少见的天纵奇才。可是这种人少之又少。

  朝廷重臣,在地方历练是非常必要的。

  看看六部的这些尚书,都是从地方历练之后调上来的。所以他们处理事情,都很是务实。

  “归附的确是没有什么必要。朕和朝廷也不需要这样的虚名。”

  朱厚熜最终是选择支持六部这些尚书的意见。

  其实继续争论下去,朱厚熜相信,那些朝臣大部分都不会支持亦不刺和卜儿孩归附。还没说话的那些朝臣,像姚镆。林富、张羽等人,那都是很务实。

  还有内阁当中的杨一清、王宪他们估计都反对。

  只是他们还没有说话。

  所以朱厚熜直接表态。也算是给毛纪留有面子。毛纪这样内阁的老阁臣,如果被大部分朝臣反对,那么他这个内阁阁臣做的就实在没什么意思。

  毛纪虽然不是朱厚熜欣赏的内阁阁臣,但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内阁阁臣。

  平时处理那些日常公务还是非常好用的。

  既然毛纪还做内阁阁臣,还是要给他留足面子。

  “亦不刺和卜儿孩他们请求我们对他们也开马市,你们怎么看?”

  “皇上,臣支持马市也向他们开放。”

  这一次杨一清第一个出来说话。

  朱厚熜看着杨一清。

  杨一清道:“目前西域的局面是,土鲁番异军突起,实力越来越强。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部落,但在西域这个地方,却是一方之霸。这几年朝廷在甘肃开了马市之后,土鲁番控制了我们和西域之间的边贸通道。这两年甘肃马市越来越繁华,土鲁番利用马市,挣了不少钱。他们从我们这里购买东西,然后卖给西域其他国家。因此土鲁番现在是不可小觑。”

  “本来亦不刺和卜儿孩他们实力强大,控制朵甘和乌斯藏,也在阻止土鲁番南扩。土鲁番一直也忌惮亦不刺和卜儿孩,毕竟他们当年都是鞑靼部落的大佬,横扫过西域、朵甘、乌斯藏等地。可是经过这一次冲突之后,亦不刺和卜儿孩的虚弱被人看穿了。若是这个时候我们完全不管亦不刺和卜儿孩,土鲁番很有可能往南发展,打败亦不刺和卜儿孩,然后控制朵甘和乌斯藏。一旦土鲁番发展到这个地步,那么土鲁番就不再是小部落了。因此我们必须要防止土鲁番做大。开马市给亦不刺和卜儿孩,算是从经济上支持他们,不让他们垮了。只有让他们两方势力保持平衡,才能够防止其中一方做大。因此臣支持对他们开放马市。”

  对于暂时无法顾及的地方,朝廷采取的一向都是平衡策略。

  不让任何一方做大。

  杨一清现在考虑的就是这个。

  土鲁番本来只是一个小势力。虽然在西域蹦跶,当一个地区小霸。但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明朝在西域实力弱小,控制不住西域有关系。若真的比实力,鞑靼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部落、土默特部落、永谢布部落,任何一个都远比土鲁番强大。

  可是若放任不管,让土鲁番控制了青海和西藏,那么土鲁番的实力会有一个飞跃性的增长。青海和西藏的那些部落倒向土鲁番,会在西域成为一个巨无霸势力。这对于大明朝是非常不利的。

  “臣也认为,应该同意开马市。”

  户部尚书秦金开口。

  难得的对边疆问题发表意见。

  “亦不刺和卜儿孩他们要求归附,要求开马市。若是我们一个都不答应,他们必然会垂死挣扎,会袭扰甘肃。一旦如此,甘肃那边肯定是战火纷飞。皇上,目前朝廷要做的事情太多,到处都有事情。朝廷实在不宜在这个时候,发生其他的事情。户部也变不了钱,无法支持甘肃。”

  朝廷今年铺开的摊子太大。

  要做的事情太多。

  朝廷的精力是有限的,或者说朝廷的资源是有限的。明年要做的事情,朝廷已经计划好了,钱都规划好了。如果这个时候出来一些其他的事情,朝廷真的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了。

  甘肃不能闹出大事情。

  要是甘肃也打仗,那么朝廷哪里有钱支持他们。没有朝廷的支持,陕西自己是不可能拿出足够的钱打仗的。

  “皇上,臣也赞成和亦不刺、卜儿孩缓和关系。甘肃那边不能再出事了。”

  内阁首辅费宏站出来。

  支持秦金的意见。

  说实话,费宏对于边关问题,并没有多少想法。本身他也知道,在内阁对边关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杨一清,皇帝也主要是听杨一清的话。基本上是杨一清要打,皇帝就支持大。如果杨一清认为还不到时候,皇帝就会选择等。

  往下还有做过兵部尚书的王宪。

  军事问题,王宪的发言权也不低。自己虽然是内阁首辅,但主要工作却是日常事情的处理,还有就是协调内阁、下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军事问题上,虽然是内阁首辅,但发言权不高。不要说比不上杨一清、王宪两个内阁阁臣,就是军事参议司刘天和、兵部尚书汪鋐都比不上。

  所以费宏也很识趣,平时不会对这些事情发言。

  但这一次他是真的要说话。

  朝廷这两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他这个内阁首辅已经是累的脚不沾地。

  需要协调的事情太多。

  这个时候其他地方真的不能发生事情。要不然明年的“收复河套”,四川“改土归流”都会受到影响。相比起“收复河套”和“改土归流”,甘肃的事情都不算什么。“收复河套”和“改土归流”,是大明朝千年大计,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意外。

  “臣附议。”

  军事参议司总参议刘天和站出来。

  道:“甘肃那边,如果发生战争,对我们不是很有利。我们的部队在甘肃,面对土鲁番这些年一直处于被动。亦不刺和卜儿孩就算现在境况不太好,但面对他们,我们在甘肃依旧是处于被动。朝廷现在要做的,是尽快的解决漠南的问题,还有西南的问题。等解决了这些事情,然后集中精力整顿陕西的卫所,在陕西编练军队。这样才能够解决西域的问题。现阶段实在是不适合跟他们发生冲突。”

  朱厚熜点点头。

  大致明白了大家的想法。

  大家都是一个意思,现阶段以稳住陕西为主。

  因此点点头道:“拒绝归附,可以通马市。具体怎么做让毛伯温全权负责,让他稳住亦不刺和卜儿孩。主要是稳住西域各方势力。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短时间之内不要给朕闹出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