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73章 仁和大长公主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7      字数:2911
  “仁和大长公主。”

  “仁和姑姑?”

  “是。”

  “怎么还和仁和姑姑有关系?”

  朱厚熜很意外。

  仁和大长公主,是明宪宗的大女儿,是朱厚熜的姑姑。

  明朝皇室,特别是皇家一脉目前活着的公主,除了朱厚熜的妹妹之外,就剩下明宪宗的两个女儿,也就是朱厚熜的两个姑姑。

  一个就是仁和大长公主,另外一个是德清公主,是明宪宗的三女儿。

  皇室也不是没有诞下过公主。

  只不过夭折居多,以及很多成年之后,二十岁上下就死的不少。包括明孝宗也是有过女儿的,只不过小时候夭折了。

  因为公主偏少,所以公主也是相当受宠的。其中仁和大长公主更是皇家最受宠的公主。明宪宗活着的时候,就最宠仁和大长公主。等到明孝宗、明武宗登基,在皇家当中,也是对仁和大长公主最好。

  仁和大长公主今年五十四岁。

  在皇家算是地位尊崇。

  没想到还和西山煤矿有关系。

  “仁和大长公主控制西山最大的四个煤窑,每一个煤窑一天的产量最少都能够达到一万斤,一年的产量能有三百万斤左右。这是孝宗皇帝赐给仁和大长公主的。后来仁和大长公主府上,在西山继续开煤井,成为了西山采煤商人当中实力最强大的一家。据臣了解,仁和大长公主控制的煤井,一年出产两千多万斤以上的煤炭,全力以赴说不定一年开采三千万斤都是有可能的。不仅仅供应京城,也供应北直隶的其他一些县城,还有京营部队用的很多也是仁和大长公主家里开采的煤炭。仁和大长公主的煤井,除了四个是孝宗皇帝赐予的,其他的都是属于私自开采。若是整顿西山煤井,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仁和大长公主的煤窑。仁和大长公主拥有二十多个煤井,都是西山最好的一批煤井。朝廷要是收税,按照皇上的说法,仁和大长公主每年都要上交好几千两。”

  “仁和长公主控制二十多个煤井?”

  “是。而且都是最好的。如果无法说服仁和大长公主,一旦闹出什么事情,不好处理。”

  涉及到公主,比处理宗藩还麻烦。

  不是说公主实力比宗藩更强。而是因为处理宗藩,皇帝是支持的。因此宗藩都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潜在的敌人。削弱宗藩,打击宗藩,是历代皇帝都做的事情。只不过有些皇帝做的明目张胆,有些皇帝做的隐蔽一些。

  但对于公主不一样。

  明朝公主能够活到成年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就算是成年了,能够活到五六十岁的,更是难得一见。加上公主对于皇帝的皇位没有什么威胁,因此皇家对于公主还是比较宽容的。

  更何况是仁和大长公主这样,受到皇家几十年恩宠的公主。

  更是不好处理。

  她要是哭哭啼啼的过来,皇帝都招架不住。再说如果传出皇帝欺负出嫁的公主,怎么说都不好听。

  所以秦金才如此的忌惮。

  “除了仁和大长公主,其他勋戚也在西山开矿?”

  “是。”

  秦金点头。

  道:“丘文庄公提议西山采煤,来解决京城柴薪缺乏的问题。孝宗皇帝当时虽然同意,但官办的煤井产量太低,无法满足京城需求。也让很多人看到了里面的利润。结果勋贵、外戚、中官,都一窝蜂的去了西山采煤。目前西山煤井当中,除了官办的煤井之外,剩下的煤井有七八成都是勋戚控制。剩下的是当地的一些士绅,还有一些贫苦农民偷偷挖开的煤井。”

  “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不过也是好事情。”

  朱厚熜开始是觉得头疼。

  但很快朱厚熜反而觉得这是好事情。

  相比起地方豪族,其实对付勋戚容易很多。地方豪族你要是稍微不注意,很容易让他们煽动地方,对抗朝廷命令。相反勋戚虽然嚣张跋扈,但他们根基都在京城,荣宠都在皇帝身上。

  因此对付这些勋戚虽然也头疼,但也不是坏事。

  “听完卿的一番话,朕对于整顿西山煤井,反而更有信心。是不是朕只要安抚好了这些勋戚,不让他们捣乱,那么西山采煤供应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可以这么说。”

  “那就好办了。说服这些勋戚,就交给朕处理。你尽快的拿出一份方案。看看采煤许可证,朝廷应该收取多少钱。而且这个采煤许可证,能用多少年。十年还是二十年?再有就是他们采煤之后,这个煤井朝廷和他们的分成应该是多少?煤多的地方,朝廷占据的份额多一些。煤少的地方,朝廷占据的份额就少一些。又或者干脆都是同一比例。最后是矿税的制定。看看制定多少税率,比较适合。不要太多,太多影响他们采煤的热情。”

  “臣回去之后,就去讨论。”

  “还有,在外城弄一个煤炭街。在固定的地方买卖煤炭,朝廷也好掌握京城每年大致使用多少煤炭。”

  “遵旨。”

  …………

  仁和大长公主府。

  朱厚熜带着提督东厂太监黄锦,御用监太监高忠,以及一部分锦衣卫,来到了仁和长公主府。

  明朝公主,婚后幸福的不多。

  朱元璋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对于公主结婚是有规定的。皇家公主结婚,不能和高门大户联姻,特别是不能和那些官宦世家联姻,同时驸马是不能做文官的,也就是绝了仕途。不仅仅是驸马绝了仕途,他们整个家族都绝了仕途。就算家族当中有当官的,只要家人当了驸马,那么家族中人必须要致仕。这对于很多诗书传家的官宦世家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一个驸马有个屁用,和家族前途相比,驸马真是狗屁不是。

  可是公主结婚,总不能找个目不识丁的。

  怎么也应该找一个文采斐然的驸马。而且公主也都是比较喜欢文人,不喜欢那些武人。可是一个文采斐然的读书人,目标都是出仕做官。但成为驸马绝了他的仕途,他心里怎么会痛快,他们家族心里怎么会痛快。所以明朝公主,很多婚后夫妻关系不好。

  相比起明朝其他的公主来说,仁和大长公主的一生真的是比较完美的。

  仁和大长公主,在弘治二年嫁给了鸿胪寺少卿齐佑之子齐世美,接连生下了五个儿子。有皇家对于仁和大长公主的重视,她结婚之后日子过得也算是舒舒服服,和和美美。

  保养得当,看起来像是四十岁的样子。

  真正的优雅贵妇模样。

  “参见皇上。”

  “仁和姑姑,您这是要折我寿。”

  朱厚熜来了。

  仁和大长公主还是很重视的。

  朱厚熜这个皇帝,仁和大长公主可不敢怠慢。实在是因为自己这个侄子手腕太强。看看大明朝的这些勋戚,现在一个个都老老实实。

  谁也不敢龇牙咧嘴。

  就是因为被朱厚熜整治的。

  相比起敦厚的明孝宗,胡闹的明武宗,反而是显露明君之相的朱厚熜更让仁和大长公主害怕。不是仁和大长公主本人害怕,毕竟她的辈分在那里,朱厚熜也不可能对她怎么样。仁和大长公主忌惮朱厚熜是因为,她还有后人。皇帝对她不出手,不代表不对她的后人出手。

  “您是我亲姑姑,岂能给我行礼。姑姑,快坐。”

  “先国礼,后叙家常。”

  “姑姑,您这样我可就不敢再来了。”

  “好。”

  朱厚熜态度很好。

  但越是态度好,仁和大长公主就越谨慎。

  谁不知道朱厚熜是“小气抠门”的皇帝。相比起明孝宗、明武宗大手大脚来说,朱厚熜可真是抠门的厉害。特别是面对宗室,更是如此。

  连以前皇帝每年给宗室的赏赐,朱厚熜都是能免就免。实在是免不了,就从国库弄出一批过期的布匹赏赐给宗室,算是完成了程序。这么抠门的皇帝,在明朝历史上还是第一个。

  而且也是从朱厚熜开始,收宗室的赋税。像仁和大长公主的庄田,以前根本不交税。但现在每年都要给朝廷交税。这样的皇帝跟你如此笑眯眯的说话,仁和大长公主岂能不小心。

  虽然自己是朱厚熜的亲姑姑,但皇家的亲戚就那么回事。

  “姑姑,最近表哥他们都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