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57章 兵变4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7      字数:2378
  狄宁保证之后,立马走了出去。

  黄绾看着狄宁的背后,沉着脸道:“陈中丞,你怎么能让他负责找出此次兵变领头的?你就不怕这位指挥使随便弄一个所谓领头的交差吗?”

  “是又如何?”

  陈九畴笑了笑。

  脸上很是轻松,随意的回答黄绾。

  黄绾皱眉道:“卫所官兵发生兵变,兹事体大,必须要抓住首恶。可是你这样,很有可能抓不住真正带头的。若这样放走首恶,就是枉法渎职,辜负圣恩。济宁城内是谁,应该很容易调查。谁是首恶,更容易调查。岂能乱来。”

  陈九畴瞥了一眼黄绾。

  然后摇头道:“听闻新建伯(王阳明)弟子,都是才华横溢,学问也都是经世致用。没想到名不副实。”

  “陈中丞,此乃大事。下官是绝对不会看着不管的。若因为陈中丞放走首恶,下官一定会上报朝廷。”

  黄绾对于陈九畴的嘲讽很是生气。

  因为这个涉及到了王阳明。

  但黄绾并没有跟陈九畴争执这个问题,而是继续说此次兵变首恶的问题。陈九畴丝毫不在意,摆摆手道:“既然黄观察对于我的做法不满,你说说应该如何?”

  “当然是要抓住首恶。”

  “朝廷要诛首恶,你要是带头的,你会出来请罪吗?或者人要是疯狂了,把吕经给砍了,到时候你怎么办?”

  陈九畴心中的确是小看黄绾。

  王阳明是天才。

  这一点陈九畴虽然和王阳明是政敌,但也是承认的。王阳明此人学问好,年轻的时候谁不知道王阳明是少年才子。朝廷上下都知道,王华王阳明父子两个是真正的才华横溢,都是大才子。王阳明后来仕途坎坷,在官场上一直没能够混出名堂。

  最后还是王琼慧眼识英雄,提拔了王阳明。

  当然要不是碰到了宁王之乱,王阳明在历史上也不可能名气那么大,估计也就和心学另一个大家湛若水一样,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但正是因为有了宁王之乱,给了王阳明表现的机会。朱厚熜登基之后,王阳明去了四川,又是把四川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些能力陈九畴是承认的。

  再说说王阳明心学门人,能力出色的也很多。像目前市舶总司的总司长林富,沈阳军民府知府聂豹,这都是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人。

  而且心学的出现,虽然没有脱离儒家学说,但依旧是给大明朝带来了新的风气。

  可是黄绾,陈九畴却没有看出多少能力。

  认真说起来,陈九畴没有追究黄绾的责任,已经是给足了黄绾面子。毕竟黄绾是济宁兵备道,任城卫的事情也是他的事情。现在任城卫出现问题,他这个济宁兵备道也是脱不开责任。

  竟然还敢在自己面前扯淡。

  “下官了解过济宁的情况,参与的不过就是几百人,是小事情。抓住首恶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交给狄宁?”

  “你是不是以为这一次的事情,狄宁是完全不知情,完全蒙在鼓里?”

  “陈中丞的话,下官不明白。”

  陈九畴摇摇头。

  黄绾不是刚刚入仕的小官,都已经五十岁了。竟然还这么幼稚。

  陈九畴道:“不管这一次的事情,狄宁有没有参加,他都是知情者。就算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不清楚,但后面他是故意看着事情闹大的。他这是想要用这个事情,希望朝廷放弃对于卫所屯田的丈量。任城卫,不过才四百人左右参加这一次的事情。狄宁身为任城卫卫指挥使,真想要解决,事情都不可能闹到这个地步。”

  狄宁在自己面前伏低做小?

  陈九畴才不相信。

  任城卫是没落了,连正规的军队也没有多少。

  但任城卫再怎么没落,也没到下面四百人左右就能够做出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扣押一个朝廷从三品的文官,这得是多大的胆子。

  正四品开始,官员就正式迈入中高级官员行列。

  扣押从三品,简直是不可思议。

  狄宁如果真想要解决这个事情,第一时间过去,都可以平息事态。但狄宁观望,是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对于这一点陈九畴是嗤之以鼻的。

  任城卫又不是边关卫所,你一个内地的卫所,哪里来的胆子试探朝廷的态度。

  不知天高地厚。

  “我把抓住首恶的权力交给狄宁,那么他就可以和济宁城内的人串供。找出一个替罪羊,平息这一次事态,平息朝廷的愤怒。可是如果我们抓着首恶不放,一定要狄宁把首恶交代出来,事情就会出现一些波折。现在我的任务是尽快的恢复这里的平静,顺利救出吕经。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陈中丞,你不会是想要秋后算账?”

  “有何不可?”

  “出尔反尔,影响朝廷威信。商鞅为了取得秦人的信任,用了徙木立信之法。信任建立起来不容易,但崩塌就在一瞬间。”

  陈九畴撇了撇黄绾。

  这个人像书呆子,又不像是书呆子。

  不过陈九畴解释到这里,已经是很有耐心。因此陈九畴道:“好了,此事就到这里。若你觉得我处理有问题,可以弹劾我。但现在你去忙你的,完成你要做的事情。要是任城卫那些重要武官的家人在你手中消失了,到时候就不要怪我狠心。去吧,把该控制的都给控制。我还要见见兖州知府。”

  “下官告辞。”

  黄绾对于陈九畴很是不满意。

  但陈九畴是山东巡抚。

  在这个事情上,有绝对的处理权力。至于处理有没有问题,也不是黄绾现在能够管的。

  “迂腐不堪。”

  陈九畴很是鄙视。

  陈九畴对于这一次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想法。

  不就是卫所一些人闹事。

  多大点事情。

  陈九畴的目标是丈量土地,推广一条鞭法。至于因为这个事情,处理什么首恶之类的,陈九畴也不在意。就算是处理了又如何?放走了又如何?

  小虾米而已。

  影响不了大局。

  陈九畴根本不把某一个人当一回事情。

  这次的事情,陈九畴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生气。反而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朝廷是让自己丈量土地,但并没有给自己卫所改革的权力。

  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也推进卫所改革。

  所以陈九畴的目的是,迅速平息事态。不要给朝廷某些人,给自己捣乱的机会。

  陈九畴就在这里等着。

  等着狄宁的消息。

  过了中午,快要到下午四点的时候,狄宁回来了。听到狄宁的脚步声,陈九畴露出了笑容。很快狄宁入屋,道:“卑职参加陈中丞。”

  “事情如何了?”

  “他们已经答应抓住此事带头的任城卫指挥佥事杨伍庄,然后出城请罪。”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