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50章 红薯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6      字数:3135
  大明朝,虽然被很多人诟病,说疆域很小,只有两京十三省。

  但其实就算是两京十三省,大明朝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国。应该说中国的这些朝代,就算是南宋这样偏安一隅的朝代,从全世界的标准来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国。

  因为中国很大。

  所以中国的这些朝代,控制的面积其实都很大。

  地盘大,发生的事情就多。

  天南地北都在发生大事情。朝廷任命的山东官员已经开始赶赴山东,大同这边在冬天来临之前,一直在努力在丰州筑城。就等丰州建成之后,让丰州成为朝廷在漠南控制的最重要城市。

  还有就是榆林镇、甘肃镇、山西镇,根据朝廷的命令,一直在派遣小股部队袭扰鄂尔多斯部落。不让他们休养生息,不给他们机会重新恢复。

  特别是榆林镇,榆林侯姜应熊做的最成功。

  打的吉囊和俺答选择北迁。虽然没有完全放弃鄂尔多斯草原,但大半的部众都会迁移到北边的城市。

  而此时的北京,此时的紫禁城,朱厚熜正在召开内阁会议。

  当然现在的内阁会议和以往又有很多不同。

  以前的内阁会议,是指内阁阁臣和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开会,加上几名翰林学士。但现在的内阁会议,除了内阁阁臣之外,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土地部尚书、税务总司总司长、市舶总司总司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太仆寺卿这几个朝廷主要部门的老大都会参与。

  这样一来内阁会议就是“小廷议”。

  之所以召开小廷议,是因为朱厚熜接到了鸿胪寺右少卿,负责鸿胪寺广州分部的刘臬的折子。

  “亩产二十担,你们说说可能吗?”

  “皇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虽然亩产二十担,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但也不能直接说不可能。而且不是有种子吗?那我们就种下去看看,看看是不是亩产真的能够达到二十担。”

  张璁谨慎的开口。

  刘臬的奏折当中表示,西班牙商人是信誓旦旦的表示,亩产绝对可以达到二十担。

  亩产二十担,也就是亩产两千斤,实在是不可思议。

  大家都不敢置信。

  他们也从来没有见过亩产可以达到两千斤的粮食,因此一个个都不敢随便说话。毕竟这可是在御前,是召开的小廷议。如果乱放炮,最后是假的,他们怎么下台。

  还是张璁胆子比较大。

  认为可以先试试,看看结果如何。

  “皇上,臣也认为可以先试一试。如果是假的,朝廷也没有什么损失。最多就是被人骗了一次。但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可是一件大事情。若真的能够种植亩产二十担的农作物,那么我大明朝甚至可以告别粮荒。”

  兵部尚书汪鋐开口,支持张璁的看法。

  可以试一试。

  不用急着下定论。

  被人骗了不要紧,要这个事情是真的,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朱厚熜点点头,道:“那就试一试。”

  其实朱厚熜心中是很兴奋的。

  因为朱厚熜知道,西班牙商人说的农作物应该就是红薯,土豆。产量这么高的粮食,也就只有红薯、土豆了。而且这个年代西班牙已经从南美引进了红薯、土豆,历史上再过三四十年西班牙人就把红薯、土豆带到了菲律宾。现在西班牙商人提早和大明朝做生意,红薯、土豆提早流入亚洲也是正常的。亩产两千斤,对于红薯土豆来说,只能说是一般般。

  伺候好了,三千斤都是有可能的。

  到了几百年后,红薯土豆的亩产轻松就可以达到五千斤左右,七八千斤都是可以的。特别是土豆,一年四季可以种两到三次。一般一年种两次亩产可以轻松突破万斤,真正的高产作物。红薯虽然比不了土豆,基本上都是一年种植一次,但五千斤亩产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东西做主粮不行。

  因为有很多缺点,包括不容易储存。但配合主粮,那么可以省下大量的粮食。就像是一个人,如果一年能吃二百斤粮食。给他大量供应土豆,配合主粮,那么一年就可能只需要吃一百斤主粮就可以。这样就能够省下一百斤主粮。

  这还是平常时候。

  等遇到饿死人的粮荒之时,管他好不好吃,管他有没有其他问题,能够吃饱肚子不饿死就是好东西。而红薯、土豆就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

  所以说有了红薯和土豆,就能够让大明朝容纳更多的人口。

  任何年代,人口都是资源。不管是农业社会,还是以后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社会,人口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现在朱厚熜手中有多余的两三千万人口。

  那么朱厚熜给四川一千万人口,给湖广、贵州、云南迁移一千万人口。

  到时候四川就能够大开发,恢复宋朝时候的经济。湖广、贵州、云南则是能够增加控制。甚至到时候朱厚熜还可以往南发展,越南、缅甸地区都不放过。

  因为我有人。

  所以现在朱厚熜是很激动的。这是好东西,来的正是时候。

  “刘臬给这个西班牙商人一个皇商的名义,卖给他比其他出海物品更高级的东西,你们怎么看?”

  “臣认为可行。”

  市舶总司总司长林富开口。

  林富在朝廷很少开口,对于此事倒是很积极。因此朱厚熜较有兴趣的道:“卿说说。”

  “皇上,任何东西都有上中下不同级别。就像是耕地有上等田,下等田一样。臣认为我们出海的东西,也可以有上好的,有普通的,有稍微差的。这样分层之后,不同级别的物品可以有不同的价格。而且朝廷可以对那些海商进行分类,只有极少数的海商,对朝廷有贡献的海商才能够出海带着最上等的东西。至于普通的,和稍微差的,可以按照价格的差别卖给海商。普通的可以是那些有点钱的人买,稍微差的可以卖给普通人。这样我朝出海的物品就覆盖了所有人,我们不仅能够卖出更多东西。而且也能够拉拢一些大海商,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报效朝廷。告诉他们,只要好好报效朝廷,那么好东西是不缺乏的。”

  “出海的物品分层?”

  “是。”

  林富点头,道:“如贡品这个级别,如此好的东西,当然不能随便出售。若这个小佛郎机国的商人拿出的种子真的亩产二十担,那么朝廷当然应该赏赐他。就让他有机会购买我朝最好的那些物品,不管是丝织品、棉织品、茶叶、瓷器等等,给他最好的。也告诉其他商人,让他们以他为榜样。手中如果有什么好东西,都要献给朝廷。”

  朱厚熜登基,虽然开海,但海贸很多方面依旧是被朝廷控制。

  包括出口的东西。

  有些犯禁的东西是不能出口的。

  就像是不少贡品级别的好东西,那都是不能随便交易的。你就算是卖给国内权贵,都是需要一定的审查。如果出海,那问题就大了。

  不过林富的意思很简单。

  应该卖。

  好的东西贵一点,就能够挣更多的钱。

  “皇上,臣认为有道理。”

  杨一清附和林富。

  道:“这个不仅适用于出海,也适用于草原。臣分析朵颜三卫情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朵颜卫原左都督花当,前几年的时候,一直沉迷于享受。他的屋子里,全都是通过边贸流入草原的东西。而且都是我们这里富裕人家用的东西。”

  “怎么,花当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了?”

  “可以这么说。”

  杨一清点头。

  笑着道:“花当前几年的确是沉迷于享乐,过着有些纸醉金迷的生活。朵颜卫左都督一脉出现后来的内讧,和花当沉迷享乐,有绝对的关系。正因为他沉迷享乐,因此没能够梳理好朵颜卫内部关系,才出现了这种事情。”

  “卿的意思是,我们卖给草原更多享乐的东西?”

  “是。朝廷应该把更多奢侈品,享乐所用的物品,通过马市卖到草原。让草原那些贵族学会享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他们开始享乐,那么他们就会失去进取心。”

  朱厚熜明白杨一清的意思。

  这是要用享乐的东西,腐蚀草原的高层。

  “具体怎么做,弄出一个方案来。至于小佛郎机国的那个商人,朕给他一个皇商的名义。内阁拟一份旨意,朕盖上玉玺,快马加鞭给他送过去。严卿,你去协调一下。这一次给那个小佛郎机商人一些好一点的物品,可以少量的交给他一些贡品。不过可以告诉他,若是我们种植之后,发现他说的是假的,到时候整个小佛郎机国都别想和我朝做生意,朕要驱逐所有小佛郎机国的商人。他们目前占据的苏禄,也别想继续待下去。但若这些是真的,朕亲自见他。他想要爵位,朕也不是不能给。”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