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作者:香草芋圆      更新:2022-02-23 08:08      字数:5101
  梅望舒放下茶盏,起身道,“是臣下家中事,臣心中已有计较,不敢劳动陛下挂怀。”

  “此事牵连到朕的心腹重臣,怎能不计较。”洛信原不紧不慢从袖中掏出一张书信,并不给梅望舒,却拿给了叶昌阁。

  “叶老尚书请看。”

  那封书信并不长,叶昌阁展开看了个开头,脸色就是一变,看向梅望舒。

  “拘押期间,听说此人是梅家姻亲,朕便命人稍微试他一试。只是稍加引导,令虞通判误以为是梅学士在京城犯了事,牵连到了他这个姻亲,因此才被千里拘拿。提审时暗示他,两家尚未成婚,若此时和梅氏退亲,虞家全族便不会受牵连。”

  洛信原唇边带着浅笑,点了点叶昌阁手里的书信,

  “他犹豫彷徨了整夜,最后含泪写下这封退婚书,保他虞氏全族。”

  叶昌阁气得斑白胡须都在颤抖。

  “任了州府通判,也算是入了官场的人了,怎能听到一点风吹草动,不曾证实便乱了心神!这种糊涂姻亲,以后岂不是递到别人手中的刀!望舒,既然对方写了退婚书,这桩亲事不要也罢!老夫亲自给你家父母写信说明!”

  梅望舒默然无言。

  这件事便在御前定下。

  洛信原浑身都舒坦了,悠然喝了口茶,

  “姻亲讲究门当户对,其实极有道理。若一方家族中有人身居高位,在朝堂里沉浮久了,经常遭遇大风大浪;另一方却极少经历风浪,遇事不能应对,只会惊慌失措,把同船人都拉下水去,这姻亲便不适合。雪卿觉得呢。”

  梅望舒沉默坐着,不肯说话。

  最后被逼得厉害了,才缓缓道,“虞通判生性并不适合官场,思虑眼界都浅了些,因此看不穿陛下的考验,但其人本性是好的。若非如此,梅氏当初也不会考虑和虞氏结亲。”

  洛信原听着听着,唇边的笑意渐渐消失。

  “怎么,你还替虞五说话?”他淡笑一声,“心疼妹夫没了?”

  梅望舒啼笑皆非,摇头否认,

  “虞氏确实不适合和梅氏结为姻亲,臣原本也在筹备着退婚之事。但虞通判如今受了考验,虚惊一场,还望陛下遣人安抚,告知实情。”

  洛信原难看的脸色总算和缓了些,点点头,“放心。朕会好好安抚他。”

  这件事便不再提了。

  但梅望舒平静的那句‘其人本性是好的’,始终在他心里横亘不去。

  来来回回地揣度着,竟又想起在临泉别院时,窗外听到的那句:【若是良人,为何不嫁。】

  心里的气一股股地冒上来。

  洛信原的话锋又转,重新提起之前的话题,

  “一时兴起,想画一副梅家千金的画像,看看一母同胞的嫡亲胞妹,长得和雪卿像不像,如此而已。此事劳烦叶老斟酌,达成朕的心愿。”

  叶昌阁皱眉,“望舒的老家在临泉,远在千里之外,为了幅画像兴师动众,这——”

  “哪里兴师动众了。”洛信原指了指叶昌阁手里握着的那封退婚书,

  “叶老尚书不是正打算着送信给雪卿家中的父母?找个画师随行即可。”

  叶昌阁沉吟不语,竟真的考虑起来。

  梅望舒眼见话题方向越扯越不对,出声阻止,“老师!”

  叶昌阁用眼神示意她出去说话。

  两人御前告退片刻,在外面的空旷庭院里散步,叶昌阁抚着花白长髯慨叹,

  “难得陛下终于想开了。一时兴起,给令妹画幅画像倒不是什么大事。还是选后大事为重。望舒,不要在细微末节的小事上纠缠。”

  梅望舒默不作声,走出几步,脚步一顿,“老师,学生还有些事,要单独找圣上回禀。”

  原路回去。

  洛信原依然坐在内殿高处,手肘撑着华丽宽大的龙椅扶手,右手指尖拨弄着腰间挂着的淡紫色的平安符。

  见她进来,笑了一下,“回来了?”

  梅望舒见他神色,已经明白了七八分,直接开口问他。

  “陛下想要什么?千里迢迢的折腾,当真只想看一看臣家中胞妹的相貌?此事荒唐。”

  “朕当然知道此事荒唐。令妹远在千里之外,朕与她素不相识,何苦折腾她。你我都知道,此事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朕真正想要的是……”

  洛信原背着手起身,几步下了丹墀台阶,慢条斯理地道,“温泉水暖,软玉温香。”

  倾身过来,以旁人听不见的声音,附耳低声道,

  “朕想见的是……梅家表姑娘啊。”

  梅望舒站在丹墀下,原本按觐见规矩垂眸望地。听到那句不清不楚的耳边低语,低垂的眸光倏然抬起。

  夹杂着怀疑和探究的眼神堪称逾越,两人的目光交汇了片刻。

  洛信原笑起来,背手走开几步,吩咐下去,

  “时辰差不多过午了。朕抱病的日子,朝中多亏有叶老尚书力挽狂澜,身边多亏有雪卿伴驾。今日东暖阁传膳,款待两位立下大功的良臣。”

  梅望舒垂下浓睫,视线重新规规矩矩地落在天子晃动的衣摆处,思忖一瞬,忽然笑了笑,

  “说起立下大功的良臣……陛下怎能少了另一人?”

  她刻意放大声音,让外面的叶昌阁听见。

  “陛下抱病这段日子,朝中力挽狂澜的良臣还有林枢密使,林大人。陛下难道不请?”

  果然,叶昌阁中气十足的声音隔着雕花门传来,“老臣附议。”

  洛信原哑然片刻,吩咐下去,“把林思时找来,东暖阁一同传膳。”

  ——

  林思时匆匆赶来的时候,东暖阁里正好布膳,上首位一张黑檀木长案,下首位三张榉木短案。

  见了东暖阁里落座的三人,林思时一惊,心念转过,脚步停在门边。

  梅望舒便在这时转过视线,清凌凌的眸光瞥过来,向他微微颔首。

  林思时心领神会,下定了决心,快步进来。

  “陛下恕罪。”

  他并不论功,上来先告罪,“臣之前过于谨小慎微,有件事始终隐瞒御前。臣和叶昌阁叶老尚书,其实早在多年前就是……”

  长案后端坐的洛信原听到开头便知他要坦白什么,一抬手,阻止他下面要说的话,当先把事情挑明了。

  “朕早已知道。叶老座下两位高徒,一明一暗,共同拱卫我朝社稷,耿耿忠心,实乃良臣。”

  “朕生病静养期间,全靠思时在朝中运作,其中种种辛苦难捱,朕也知道。这次思时立下大功,过去之事便不追究了,还是要论功行赏。”

  他示意林思时落座。

  当先举杯,环顾在场三位良臣,带着笑悠悠道,“朕只有一句话赠给诸位卿家——以后莫要再有事隐瞒。”

  主客位的叶昌阁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先起身举杯满饮。“臣等对陛下绝无任何隐瞒!”

  梅望舒和林思时:“……”

  两人同时想起了这次梅家别院里的阿苑表姑娘。

  林思时心里有鬼,借着起身举杯敬酒的机会,悄然看向对面坐着的梅望舒。

  梅望舒镇定地喝了口酒,对他摆了摆手,重新坐下。

  众目睽睽之下,东暖阁里所有人都看到梅学士把酒杯放在桌案上,不知怎么的,袍袖带倒了酒杯,大半杯美酒便泼到了衣袖上。

  苏怀忠哎哟一声,赶紧过去,就要替她擦拭。

  梅望舒揽着酒水泼湿的袍袖起身,坚持天子和老师都在面前,绝不能失了仪态,要出暖阁外更衣。

  更换完衣物,她没有急着回去东暖阁,脚步却一转。

  穿过敞亮庭院,在光线黯淡的步廊转弯处等着。

  不多时,果然见林思时借着更衣的借口,匆匆出来。

  梅望舒从隐身处出来,遥遥望了一眼。

  林思时果然放缓步子,漫步走近步廊,两人装作偶遇,一边低声闲聊,一路往暖阁方向走。

  “上次那阿苑之事,可要向圣上坦白?”林思时迎面抛来最棘手的问题。

  “此事存疑,倒不必急着坦白。”梅望舒道,“若真出了事,你只管推到我身上,就说我委托你找人,你并不知道我阿苑的原因。圣上那边由我来应付。”

  她反问,“说起来,那阿苑如今的行踪,可依然在你掌握中?”

  “刚接触过圣驾的人,自然要盯一阵子。她在京中,就住在送她的两进小宅院里。”

  梅望舒听她人还在,微微赞许点头。

  “看紧她不要离开京城。托人问她一句,阿苑娘子收了财物没有办事,宅院住得可安心否?最近或许有事再劳烦她,之前未办妥的差事便不再追究了。”

  林思时愕然,“圣驾不是已经回宫了么?还有什么事会用到她?”

  梅望舒轻声道,“试探一个猜想。”

  ——

  两人前后回去,继续宫宴。

  叶老尚书眼看着面前两位爱徒,都成长为深受圣上信重的良臣,心怀大畅,今日不小心便喝多了,中途便酩酊大醉,带着赐下的重赏,脚步踉跄地被搀扶着出宫归家去。

  剩下两位年轻一代的良臣,陪圣驾喝酒吃席。

  梅望舒如今见酒便生了警惕,实在应付不过,才举杯小小啜一口。

  又七八轮敬酒下来。林思时也醉倒了。

  同样赐下重赏,把大醉的林思时送出宫去。

  掌灯时分,东暖阁里的四张酒案空出两张,只剩洛信原端正坐在上首位,修长的手指转着金杯,似笑非笑地盯着暖阁里唯一没醉倒的良臣。

  梅望舒默了默,放下酒杯,起身请辞。

  “臣不胜酒力,也请出宫归家。”

  洛信原指尖转着空杯子,悠悠开口。

  “叶老尚书家中有老妻等门;思时家里有娇妻美妾候着。你家里的尊夫人这次没跟随回京,城东梅宅无人,你急着归家做什么?”

  抬手点了点东暖阁的里间,“今晚便歇在这儿,我们君臣正好联床夜话。”

  梅望舒没吭声,起身走去窗边,打开了半扇窗,往外张望着。

  “雪卿看什么?”洛信原轻笑,“今日都知道你我君臣在东暖阁私宴,时辰又这么晚了,总不会有不长眼的,赶这个时候有要事急找梅学士?”

  “朝中应该是不会有人找臣。”梅望舒又往窗外看了眼天色,心平气和地道,“掌灯时分了。家里老仆或许会赶在宫门下钥前,在宫外叫门。”

  洛信原:“……你家老仆叫宫门做什么?”

  话音未落,只听门外响起细微的脚步声。

  小桂圆从门外进来,到苏怀忠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苏怀忠听得一咂嘴,往御前这边如实回禀。

  “陛下,梅学士家中的常管事,在宫门外送进了一个锦囊来,说梅学士入宫前叮嘱的,今日宫门下钥前送到。”

  梅望舒站在窗边,开口认下,“家里确实有个物件急送进来。”

  苏怀忠当着御前的面打开锦囊。

  香囊形状小巧,打开绸缎束口,淡淡的白檀香气弥散了开来。

  里面装着的,赫然又是一枚浅紫色的平安符。

  “去年臣从江南求回了不少平安符,送出几个,手边还留着几个。”

  梅望舒把小巧的平安符倒入掌心:

  “在山中别院休养时,见陛下天天带着平安符,似乎极为喜爱。虽然每日仔细保养,但颜色光泽已经褪去不少,臣斗胆,替陛下更换一个。”

  洛信原颇有些意外,指尖拂过腰间挂了许久的平安符,神色动容,笑了一下。

  “准了。”

  他原本自己伸手要解旧平安符,手伸出去一半,瞥见手掌层层扎着的绷带,却又缩回来,重新拿起案上的空酒杯把玩着,嗓音里带了笑意,

  “雪卿帮我换上。”

  梅望舒掌心捧着平安符起身,“臣遵旨。”

  旁边的苏怀忠做了个手势,东暖阁里随侍的宫人内侍全部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最后一人关上了门。

  灯火通明的东暖阁里,美酒甜香,只剩下君臣两人。

  洛信原端坐在长条紫檀木宴案后的交椅上,眼神灼亮,暗火跃动。

  在天子灼灼的视线里,梅望舒捧着平安符缓步走近。

  一直走到距离仅仅半步、几乎可以感受到对面炽热的鼻息时,端正跪坐在君王面前。

  极自然地倾身过去,素白的指尖碰触了半步之外、君王薄绸春衫外的腰封。

  勾勒出年轻天子劲瘦腰线的金线刺绣盘龙腰封处,系了一条牛皮缠金玉的蹀躞带,依次挂着玉佩,香囊,平安符。

  削葱般的白皙秀气的手,按住腰封,勾着蹀躞带,解开了那日日佩戴、已经褪色的平安符。

  明亮的灯火映照出清雅出尘的容色,洛信原低下视线,定定地看着眼前的人。

  浓密的睫毛,遮盖住那双漂亮而锐利的猫儿似的乌眸。

  秀气的鼻梁下,饱满嫣红的唇瓣微微张开了半分。

  只是看着,就能想起从那润泽唇瓣里吐出的带着芳馥酒意的,香甜的气息。

  洛信原目不转睛地盯着,带着几分酒后恍惚,心神俱醉,几乎连呼吸都停滞了。

  就在这时,梅望舒低垂的眸光略抬起,瞄了他一眼。

  勾着金玉蹀躞带、系上簇新平安符的手,似乎不经意地滑了一下,划过腰封,又划过腰封上方的薄薄春衫。

  指尖碰触到了绸缎薄衫下的结实有力的肌肉。

  那片腰腹肌肉倏然绷紧。

  头顶君王的呼吸猛地粗重起来。

  难以抑制。

  “陛下?”梅望舒掌心捧着褪色的旧平安符,保持着端正跪坐的姿势,坐直了身。

  对着眼前失了控制、掩饰不住情热的年轻躯体,轻声慢语,

  “陛下可是喝多了,怎的如此不小心,失礼于臣下面前。”

  “今夜臣不适合留宿宫中,还请陛下尽早休息。”

  “臣请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