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夏王琳(三)未修
作者:呵气成霜      更新:2022-02-23 02:54      字数:6792
  30,72小时才五十多岁的霍父直接从师长位置上申请退休了。

  退休之前,将小儿子霍建连升两级(排长到营长),并调到了大西北开荒兵团;

  将大儿子霍放安排到了南方当二把手,与某岛面对面,每周总要与对面放一放炮,以示震慑;

  而两个姐夫,都是农村出身的大老粗,从小到大只在部队上了几个月扫盲班,早便是儿女成群的中年男人,这倒是没法子再动位置。

  不是不想,是没有办法,他们即无功绩又无文化,是升无可升了。

  霍家姐妹咋嫁给大老粗呢?

  说来话长,两个姐姐都是霍父原配妻子所出,还是一对双胞胎呢。

  霍父倒没有直接抛妻弃女,他十几岁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对家里大自己三岁的原配没有感情。

  有一回受伤住院,一眼便看上了照顾自己的小护士。

  住院时,写了一封休书回家。

  霍父原配妻子本来就因自己没有一个儿子,丈夫又不知去向,内心彷徨不已,收到休书,立马抛下两个闺女和公公婆婆,含恨的将自己的细软一收拾,偷走家里房契和地契去了当铺,接着,和家里长工私奔了,之后再无消息。

  没了家里浮财和任劳任怨的儿媳妇,霍家爷奶一下子就乱了,还好出嫁的霍家姑姑回家来,将老人和孩子一起安顿在县城。

  霍家爷奶听姑姑的劝,将剩下的金条掏出,在县城买了一个小院子自己住着,又买了一个小铺面收租金,对两个贱人生的孙女给口吃的是有的,可让她们上学认字,那是不可能的。

  而霍父写了休书,很快便从同志口里得知原配与长工私奔的消息,有点恼怒,更多的则是松了口气,心安理得追求小护士去了。

  解放后,霍父带着第二任妻子和两个儿子,回到家,将老迈的父母和已经十六、七岁的两闺女一同接走。

  对目不识丁的俩女儿,霍父一边安排她们进扫盲班,一边在部队里头给找对象。

  最后,是俩闺女自己挑的人选。

  都是老实忠厚型的,她们讨厌父亲弟弟们这种类型的男人,用她们的话讲,就是面上光,不可靠;

  霍父对两个闺女是带着内疚的,最后不光给安排了工作,还掏空多年的积蓄,给她们置办了一份嫁妆。

  而,两个姐姐一出嫁,就与娘家几乎断了往来,好在老实忠厚型的女婿还知道礼数,每个节日会带上儿女们上岳父家。

  到底还得靠着岳父呢。

  ……

  霍建到了陌生且荒凉的大西北,白天背负着开荒的艰巨任务,可午夜梦回,总会想起了黎西真这个美好的代表着过去的少女,干脆写信问一问。

  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说起来,当初,霍建是抱着好玩的心思。

  那个农村兵——黎正礼,真的很蠢,总是说自己妹妹如何好如何好的。

  当初的自己是真的混蛋,偷瞧了黎正礼最宝贝的全家福,那妹子长的挺水灵的,就是想逗着这对蠢兄妹玩玩。

  一通信,就明白妹子是个有文化、有思想、有素养的学生妹,但他也没有想过找个农村爱人,他是顶顶瞧不上自家那对农村出身的姐夫。

  可,物是人非啊。

  父亲一退下来,他又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大西北。

  之前军区大院内一起玩的伙伴们,不再写信或是寄吃的过来,不是慢慢淡下来,而是突然冷下来,再也没有被谁捧着的感觉。

  信寄出去两个多月后,霍建才收到黎西真的回信。

  没有多少字,就是说几个月没有联系,对他很是挂念,她是很乐意去的,只是,她还没有毕业,还有她去那里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

  这个,霍建是可以搞定的,这边的团长是父亲一个老部下的儿子,又是三代贫民出身。

  可以将她安排进县城供销社。

  这般想着,霍建盯着那封信一会儿,开始写结婚报告。

  ……

  黎西真呢,她咋想的啊,她一时之间不知道咋办?

  只得一边写信稳住了这个笔友,一边看着事态如同记忆中那般发展——

  ‘某某运动’开始;

  首张‘大字报’张贴出来;

  小组成立,逐步夺权;

  ……

  黎西真瞧着平常挺老实挺冷静的同学们,个个活跃起来,个个狂热起来,不少同学过来邀请她去北京。

  黎西真只是摇头,瞧着不动如山,可,心里慌成一匹——

  二哥给她来信了,说小叔一家子不知道为什么被调去了大西北?她想着在清华大学的堂兄堂妹……有点明白了。

  (十年后,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堂兄堂妹们太优秀了,特别是堂妹,一路跳级进了清华大学……在大学停课后,立马保护起来,接着被大西北研究所直接要走了。堂兄堂妹身家很是清白,父辈是工人,祖辈是农民……而,小叔不大放心三个儿女,小婶又是小学老师,学生又一直在闹,下头小儿子也无所事事,还被停了课,那便一起去大西北吧,还可以相互照顾呢。)

  这事,小叔没有跟自家爸妈说起,不过,每个月会寄来一封信,信里总是夹着五块钱,这是没有变的。

  然而,奶奶和爸爸却不大关心小叔一家,只在庆幸二哥没有受影响,早已经转为正式工,还找了个同厂的对象,重点是有个当小领导的亲戚。

  稳了。

  真是极品三人组啊。

  要远离他们。

  黎西真暗暗发誓,同时开始怀疑那个堂妹‘大有来头’。

  ……

  黎西真用两年时间将三年课程都学完了。

  校内学生少了很多,老师们之间却平静不下来……以后还会更混乱,黎西真却也不能提前毕业。

  有位关系比较近的老师建议她自己找单位,直接去实习,可乱糟糟的,好的单位难进。

  这个时候,暑假到来了。

  黎西真回家一趟,将多年留下来的书籍和不想要的旧被褥送回家。

  可在家里还没呆两日,家里便来了个媒婆,她扒在窗前偷听着妈妈跟媒婆的对话,都是找女婿的要求,一要城里户口,二要好单位,三要多多的彩礼……

  媒婆满口应下,离开前还要求要见见姑娘本人。

  黎西真立马回屋,坐在书桌上,假装看书,媒婆在窗外瞄了一眼,却不大满意。

  黎西真除了有个‘锅盖头’外,又加了一副平光粗框眼镜。

  没有办法,这两年长开了,越发妩媚多姿,只得用粗框眼镜遮盖了自己那狭长的凤眸,那泛红的眼角……

  不想让家里人胡乱嫁了人,黎西真当夜留下一封信,说跟同学去北京大串联,天未亮就走了……她当然不去北京,要去大西北,去找霍进,见见他本人。

  如果,一切还过得去,未来十年就先将就将就吧,十年之后,再说。

  与霍进通了十几封信,黎西真觉得对方还行吧。

  黎西真回学校后勤部开了介绍信,又回宿舍将行李一通打包,背上一个,抱一个便出发了。

  还剩下一个大包裹,先放着,如果她直接留在大西北,就发电报给二哥,让他将大包裹取走;如果不……那自己回来取走就行。

  不过,黎西真是没有要回来的意思,她记下了小叔的地址,如果霍建不可靠,她就去找小叔去……

  黎西真去火车站前,便去了邮电局,给霍建发了一个电报——去找你,即刻出发。

  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因此无法给具体时间,难啊!真难!!

  因为大串联,黎西真倒没有掏车票钱,可也没有抢到位置,大夏天的,她不想与那么多人挤在地上呢。

  她为了找个座位,去了餐厅,她一天叫四顿,因此,安稳的坐了五天五夜。

  下了火车,黎西真感觉自己整个人多馊了,见人就打听招待所在哪里?

  边走边打听,一路走来,这里远不如自已那里的县城,更别提省城了,咋都是矮矮的半砖半土的房子呢。

  招待所也差不多,就一个四四方方的房子,与汽车站倒是不远,哦,附近还有一个澡堂呢。

  带着介绍信,黎西真先办了入住,两个包裹一下,就先去了一趟澡堂,大夏天的,又是大白天。

  没人呢,正好。

  洗洗刷刷,黎西真一下子将香皂用去了大半。

  回了招待所,黎西真吃了一碗黑面疙瘩,就回房间躺平,睡觉。

  这一觉,睡了整整十个小时,要不是被尿憋醒,黎西真还能再睡下去。

  可,当她一睁开狭长凤眸,被眼前突然多出来的高大男人吓的尿失禁,并‘啊’的惊叫一声。

  一股尿骚味,是黎西真与霍建头一次见面的永恒回忆!

  现在的黎西真恨不得眼前这位硬汉立马消失,或是让时光倒流。

  当然不能,她只得恨恨的闭上了狭长的凤眸,装死。

  霍建不是不知趣的,强忍着笑意,悄悄退出了房间。

  他是今早请假过来的,带着黎西真的照片先去火车站打听,然后来招待所打听。

  为了能进屋来,霍建出示了自己的军官证和黎西真的照片,说明是未婚夫妻关系。

  霍建一出房间,黎西真立马坐起来,捂着脸呻|吟了几声。

  还好是大夏天,只是尿湿了自己的裤子和一块炕席,用布擦擦就行。

  不过,这丢的脸,要如何捡起来呢?!

  同桌叫王小丹,今年十一岁,比今年九岁的嵩环美要大上两岁,是个圆脸大眼的明丽少女。

  王小丹约莫是来了大姨妈,下午两堂课都趴在旧书桌上休息,这是之前没有发生过的事,她不是本村人,是外村过来借读的。

  王小丹有个嫁进县城的姑姑,家境挺好的,她在自己村小学上过一二年级后才转过来,又从一年级开始学,目前是年级前三名。

  王小丹在成绩中游的原主跟前很有优越感,她可是未来的初中生呢。

  姑姑说过只要她初中毕业,到了十八岁,就给她介绍县城的对象。

  嵩环美没有接话,只是抿嘴笑笑。

  王小丹是个爱攀比的性子,见不得自己比她好,自己上课认真,写字工整,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还被老师表扬了几回,便开始挤兑她。

  自己不是九岁小姑娘,自然不会跟她一般见识。

  嵩环美是个四十出头的大龄穿越女,从事事方便的后世穿越到六十年代小山村,自然是事事不方便……

  好在嵩环美是带着金手指过来的(还有一句文字提示——嵩环美,在蜂窝厂厨房当杂工,41岁死于肺癌),带着塞的满满当当的三门冰箱过来,不光是好吃好喝的过了一个来月,还将保鲜室内的几片‘贵妇面膜’当精华用了一个来月。

  一个来月的营养吃食,使嵩环美的脸蛋长肉肉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她还长高了一点点,以及,她的皮肤也变嫩了,变白了。

  原主本是个脖颈、耳后都洗不干净的邋遢二年级学生。

  嵩家孩子多(上头有大哥大姐和二哥,下头有小妹小弟),爹娘带着大哥大姐早出晚归的忙活着田间地头,自然顾不上她干净还是邋遢。

  嵩环美动作缓慢的收拾起二哥留给她的旧课本、练习本子、铅笔和橡皮头,慢腾腾跟着同学们出了村小学。

  村小学极为简陋,一排五间土坯房是一到五年级的教室,另一排五间土坯房是老师办公室和宿舍,操场边角上还有两间男、女分开的茅房。

  村小学就三个老师,一对中年夫妻加一个返乡男知青——许老师。

  三位老师的教学水平还行,小升初达到百分之三十几,是附近村小学第一名。

  其实,整个五年级只剩下不过三十来个好学生,百分之三十几升学率也不过十来个未来初中生。

  村小学一、二年级有四、五十个学生,三年级之后便只有三十几个学生。

  大部分人觉得上两年学,扫扫盲,会写自己名字会算数,别当睁眼瞎罢了,原主便是这个想法。

  从身体记忆得知原主早便不想念书,更喜欢上山打猪草,顺便找吃的。

  嵩环美一来便想明白了自己处境,二十几年的小说不是白看的。

  在这个时代想要脱离农活,只有念书,只有念书,只有念书,重要的事说三遍。

  她这个普通大学生到了这里,就算是个二年级小学生,还是要努力一把,因为她对繁体字一知半解,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写字了,只会打字……而原主写的字像鸡爪。

  她靠着原主的记忆将一、二年级的课本重新撸了两三遍。

  这个时代的升学率太低太低了,考初中、考高中、考中专、考大学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哦,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小她两岁的妹妹嵩红美也跟她一样,是个外来者,比她迟几天过来,妹妹仿佛是一下子开了窍般,让大姐教她数数,还是一教便学会。

  她一眼便看出了异样,不过她不动声色。

  在心里猜着,这位是穿越女还是重生女?

  两周下来,她看明白了,也是个穿越女,还是带着男人一同穿的。

  那个男人,目前同样是个八岁的小屁孩,也是同村的,是个死了亲妈的小屁孩,夜间与一条老狗睡在爷爷留给他的石头老屋,近期小妹与他走得很近。

  小妹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金手指,应该有个空间吧,经常能摸出糖块或糕点哄着五岁小弟弟挖蚯蚓喂鸡。

  嵩环美为了隐藏自己,从来不会主动去打听或是跟踪小妹与她那小竹马的事。

  但是小妹自己露出不少,先是将自己立了一个记忆超好的‘小神童’人设,又在大集上买了十来个种蛋,说要自己养鸡挣学费。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两个存在,才惊得嵩环美老老实实缩着苟着,想吃三门冰箱内熟食水果,还是要在放学后上山打猪草时偷吃。

  以及冰箱里的鱼、虾、肉等生食都是她一大清早起床熬菜粥或是煮猪食时悄悄放进去煮熟,再收回冰箱。

  为了吃几口好的,她也真心不容易啊。

  ……

  “二妹。”一出村小学,在回家的路上,上四年级的二哥建党喊了一声她。

  “二哥。”嵩环美转头笑笑,二哥建党是个勤奋型的好学生,每天第一个去学校,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在这一个月里,嵩环美撸语文课本时,总有一些繁体字不大确定,自然要问问家里头最有文化的二哥,偶尔也会给他半个煮鸡蛋。

  不是嵩环美舍不得多给,冰箱里鸡蛋最多,她都快吃腻了……是不好找借口,半个煮鸡蛋,她说是同桌给的,王小丹每天带一个煮鸡蛋,最喜欢在教室内慢慢舔着吃,还有她是跟着校长夫妻一起吃中饭的。

  “有不会的吗?”嵩建党问道,他自己爱学习,也喜欢爱学习的妹妹,上头的大哥大姐,都是上了两年学便不上了,不是家里不许,是他们自己成绩不好,觉得没有希望考上初中便不想上学了。

  目前大哥跟着爹学木工和下地干重活,大姐也在家里洗衣、做饭和下地干些轻省活。

  “多会了。”嵩环美仰头笑道。

  嵩建党微低头瞧了眼这个突然发奋学习的二妹,大概是受了小妹的影响吧,二妹之前成绩中游,放学后从来不做作业,考初中希望不大,现在嘛,如果保持住,那便没有问题了,不由鼓励道:“坚持住,考初中便没有问题了……”

  “会的,我想进县城当工人……”嵩环美美滋滋的笑道。

  嵩山村也有几户人家出工人,只要有一个工人,日子过得便比一般人家要好,每个月可是有几十块的工资呢,这年头的购买力可是杠杠的。

  ……

  午饭依旧是水煮块状地瓜和土豆,配上稀稀的野菜高粱粥,还有咸辣酸菜和黄豆酱,嵩家是大姐做饭,嵩娘分饭——

  先给壮劳力嵩爹和十六岁的嵩大哥,最大块的地瓜和最大个的土豆,最稠最大碗的野菜粥;

  然后是嵩大姐和嵩娘她自己;

  剩下的四个不下地的孩子都喝稀稀的野菜粥和小地瓜小土豆。

  嵩环美还是不大习惯带皮吃,吃的很慢很慢,每顿能吃七、八分饱,极为养生。

  洗碗和煮猪食是嵩环美的活儿,烧火是小妹的事儿,为了有个独处吃独食的时间,嵩环美总是慢腾腾的,小妹却是动作很快,两三分钟就能烧热半锅水。

  “二姐,我去看看种蛋出壳了没?”嵩红美说着便跑了。

  “要二十多天呢。”嵩环美笑道。

  这个穿越女年龄一定不大,很欢脱呢,也许是有‘小竹马’护着宠着吧。

  很像女主角呢。

  嵩环美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将事情往最坏的情况想,越想越发的胆怯。

  三门冰箱内明明有大鱼大肉,却不敢去大集上换钱(怕被熟人碰见);

  或是去县城或是市里找黑市(小胳膊小腿的,怕被欺负或被捉起来卖了,小说不是白看的,年纪轻轻便死了,自然是炮灰);

  其实嵩山村离县城和市里都不大远,何况还有牛车代步呢……

  嵩环美只会一大清早悄悄起床,给家里人熬野菜粥时,悄悄将大鱼大肉切成薄片,扔在大锅里煮熟,然后捞出来,收回冰箱,每天吃上几片……

  不是舍不得给家里人分享,是不敢,嵩环美自嘲自己是最胆小的穿越女。

  晚上,嵩环美用柳条刷牙时,心道:还是要去换点钱,牙刷、毛巾、背心、短裤、纸巾什么的,总是要有的吧,越到后面越不好买,要票票的啦……不对,现在买也要票票了。

  看了那么多年的小说,未来发展还是一清二楚的。

  东西买到手,对家里怎么讲啊,钱哪里来?

  学小妹的说辞——捡了一块废铁,卖了;或是直接说在大集上捡来的钱。

  嵩爹嵩娘忙,也不大管孩子们。

  三对儿女,嵩爹嵩娘有一点点重男轻女,却不是很严重,自己捡来的小钱,自然可以做主。

  当然,大钱是不行的。

  只能慢慢添,先要擦屁屁的纸巾吧,用光溜溜的小石头,真的受不了。

  可惜三门冰箱不能收外界的东西,还得找个能藏钱的地儿。

  ……

  这个时候的学生,只能靠自己自觉,老师管的不严,不查作业是一点,不必请假就可以缺课是一点。

  这一天,又是半月一回的大集市。:,,